地處我國西南的貴州自古以來就是戰略家的戰場,地理位置優越。這裡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也有著不計其數的人文景觀。我要帶你去一個地方「梵淨山」,這是一個文化歷史和自然景觀的集合珠聯璧合。
梵淨山以「梵天淨土」命名,這是武陵山的主峰。梵淨山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他是西南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戰國,梵淨山屬於楚國「黔中地」,秦朝「黔中郡」,漢代「武陵郡」,從那時起「武陵蠻」崇拜神山,聖山。
說到梵淨山的佛教文化,布袋和尚就是「大肚能容天下能容之事,開口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彌勒。這也是他的一個道場,但是很多朋友會問,彌勒的道場不是雪竇山?
事實上這也是我心中的一個謎團,我還在前幾期的文章中介紹了雪竇山,當我第一次來到梵淨山時,我也被幾個字的「彌勒道場」跳過了,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大家都是那麼喜歡彌勒佛,其實,有道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拜佛的初衷。
就我個人而言,如果我是彌勒,我會把道場放在梵淨山中,原因很簡單,梵淨山是與那不朽的靈魂一起誕生的。
我們坐纜車到裕澳索道站,沿著6000多個木製的青雲棧橋爬上去。一路上林密葉茂,偶爾可愛的松鼠穿過樹林玩耍,鳥兒們歡快地歌唱,這讓這段極為體力的旅程平添有點好玩。
正如俗話所說,不經歷風雨,我們怎麼能看到彩虹。當你走到綠色雲梯的盡頭,你會突然看到光萬寶巖站在你面前,繼續前進天橋,蘑菇石,九皇洞,老鷹石,萬卷經書,最後到了燈籠廳的老金頂,可以說步步有風景和不斷的驚喜。
仰望著凌空千英尺天橋站在峽谷之間。兩座寺廟相互連接,深澗峽谷很深,您可以欣賞到壯美寺廟,高山和峽谷的壯美景色。梵淨山金頂是武陵山脈的最高峰,傳說梵淨山金頂上方有一個完整的大石頭。石頭非常光滑,每天日出時都能反射紅雲,因此被稱為「紅雲金頂」。
這個好地方吸引了釋迦和彌勒佛之間的競爭,最後,兩位祖先同意用一把金刀把大石頭一分為二,一人一分為二,於是,金島峽的風景就出現了。後人將金島峽兩岸與索橋相連,並在兩側設置釋迦和彌勒廳,後來,彌勒廳很受歡迎,所以叫紅雲金頂。登上金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需要巨大的勇氣,用鐵鏈和幾乎90度的角度沿著巖壁攀爬。很難想像工匠們是如何在懸崖頂上建造廟宇的。
在彌勒神廟中彌勒的名字叫做彌勒。
在梵淨山下,雲層被籠罩,樹木茂林密密麻麻,水聲潺潺。
梵淨山無論是在山腳下還是在山上,都有那麼多的景點,非常壯觀,讓遊客驚嘆不已。山嵐和波波像雲和流水一樣流動,天空被祥雲覆蓋,群山茂林模糊不清,奇怪的松樹和巖石就像夢似幻想,人們漂浮在一片空靈的土地上,當禪宗的薄霧升起時,雲朵被霧籠罩,宛如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