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周純 永州報導
全國理論宣講先進個人、湖南省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等等榮譽加諸於身,面對各類榮譽,他說:「我只有把榮譽當動力,更加用心去感悟新時代的脈搏,更加用心去傳播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更加用心去履行一名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職責和使命,才能不負榮譽!」
他就是湖南省永州市就業服務局局長(就業服務中心主任)何昌盛。
湖南省永州市就業服務局局長(就業服務中心主任)何昌盛。
辣——火辣辣的宣講現場
「沒想到,理論宣講也可以如此新穎,讓我們聽得如痴如醉。」12月21日下午,在永州市政協機關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永州分團報告會上,何昌盛為永州市政協機關作輔導報告,會後,與會人員紛紛表示。
新穎潮流、緊跟時代、有生活氣息、有情感溫度,是聽過何昌盛宣講的人給出的評價。
「我在宣講中,主張的就是觀點精準化、選材生動化、語言口語化、風格生活化,因材施講,按實際來說,只有這樣,別人才願意聽,才能聽得進。」何昌盛介紹說,只有接地氣,才能講透理論,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他的宣講形成了「四化」風格,深受大家喜愛。
湖南省永州市就業服務局局長(就業服務中心主任)何昌盛宣講現場。資料圖。
形成了自己宣講風格的何昌盛,經常應邀到各地、各單位做理論宣講報告,備受好評和讚譽。不少地方和單位為邀請到何昌盛前來宣講,甚至不惜將宣講時間一推再推;不少人為了能準時前來聽何昌盛的宣講,甚至提前幾天就做好了時間和工作安排;不少時候宣講一結束,何昌盛就會被前來索要聯繫方式的聽眾粉絲圍得嚴嚴實實……
聽過何昌盛宣講報告的人,都會不自覺地被他源自內心深處的激情所感染,不少聽眾甚至感慨地說:「何昌盛就是為宣講舞臺而生的,聽他的宣講想不認真都不行!」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何昌盛的這種宣講激情,絕非無病呻吟,而是源自於他對創新理論的深深自信、對創新理論宣講的深深自豪以及對創新理論受眾的深深負責。宣講中,何昌盛始終以自己昂揚的激情調動著聽眾飽滿的情緒,講授者用心,聽講者專注,臺上與臺下互動,講者與聽者互融,共同用「情」強化著整個宣講的精神感召。知情人都知道,何昌盛每次去宣講,都會帶一套備用內衣,以便授課結束時換用。因為一、兩個小時充滿激情的宣講下來,他往往都會「汗水溼透了衣背」。這汗水,來自他貫穿宣講全過程的飽滿激情,來自他與聽眾默契的激情互動,來自他對宣講事業無比摯愛的那股火熱之情。
在紮實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何昌盛一直辛勤耕耘於黨的理論宣講事業。據統計,近年來,他到各地舉辦專題輔導報告數百場次,直接聽眾數萬人次,其宣講足跡不僅遍及湖南各地,而且還登上了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眾多名校和眾多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講堂。
苦——要想課堂講得好 課前務須下苦功
熟悉何昌盛的人都知道,他的理論宣講之所以廣受歡迎,源於他對理論宣講工作的熱愛,源於他對理論宣講事業的執著。但作為永州市就業服務局局長(就業服務中心主任)的他,在開展理論宣講的同時,也沒有把本職工作丟下,近年來,永州市就業服務局多次被評為全省就業服務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創新創業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就業扶貧工作先進單位等,打造了一張就業服務管理工作的「靚麗名片」。
既是市就業服務局局長(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又是省理論宣講專家庫成員,如何處理好本職工作和宣講工作的關係,協調好兩者的時間衝突呢?何昌盛有自己的法子。
何昌盛說:「首先必須把本職工作做好,因而,我必須把別人聚會和休閒的時間儘可能用在紮實備課上。」
用何昌盛的話來說,宣講要想聽眾願意聽,首先要讓自己願意聽,要想課堂講得好,課前務須下苦功,這個「下苦功」的過程,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甚至是「苦行僧」般的修行的過程。
正是基於這一認識,何昌盛在強化理論宣講的感染力上,沒有少下工夫。一方面他改「坐著講授」為「站著講授」,另一方面,他改「照稿講授」為「脫稿講授」,再一方面,他改「單一講授」為「互動講授」。顯然,要實現這些改變,必須以辛勤、艱苦的付出為前提。
湖南省永州市就業服務局局長(就業服務中心主任)何昌盛宣講現場。資料圖。
何昌盛深有感觸地說,要做一名受歡迎的理論宣講人,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儲備是必不可少的硬功夫。聽過何昌盛宣講的人都知道,他的宣講不會是「千篇一律」,而會是「到什麼地方說什麼話」。也就是說,如何通過黨的創新理論的指導來有效實現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高質量發展,這是何昌盛的每一次宣講都必須要具體落地的。當然,這種分眾化、對象化的宣講,無疑給宣講人提高了要求、增大了難度,而何昌盛說,這恰恰是一個合格宣講人必備的素質。與此同時,何昌盛一直追求著,理論宣講既要講出高度又要講出溫度,既要準確又要生動,既要解惑又要解渴。為此,他一直致力於「把大話題講小、把深道理講淺、把抽象觀點講具體」的實踐探索。何昌盛在實踐中悟出了一個道理,理論宣講中,思想內容的準確性是重要的政治原則,不能有絲毫偏差;然而,在具體宣講過程中,在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中,宣講者也應該儘可能地體現生動性、強化實效性。毫無疑問,這樣的過程,同樣是需要以辛勤、艱苦的付出為前提的。
「付出的辛苦越多,得到的快樂就越多,大家喜歡聽我的課,對於我來說就是一份甜蜜,苦與樂相輔相成,我感覺無怨無悔。」何昌盛笑著說。
甜——宣講的執著來自於組織的信任和家人的支持
有人說,何昌盛把宣講當成了一種藝術創作。也有人說,何昌盛讓宣講「活」了起來。
「得益於組織的培養,我才能站在理論宣講的大舞臺上。」何昌盛說,無論他在理論宣講的舞臺上取得了多大的成績,都離不開組織的培養。
多年來,何昌盛先後擔任永州市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團成員、市委「兩學一做」宣講團成員、市委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成員、市委「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宣講團成員、市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宣講團成員、市委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成員、市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成員。
湖南省永州市就業服務局局長(就業服務中心主任)何昌盛。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何昌盛在宣講的道路上,深得大家認同,他又是如何愛上了理論宣講呢?
何昌盛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是一位參加了解放戰爭的老革命,在槍林彈雨中榮立戰功;母親是一位參加了土改的紅色女性,十七歲就加入了革命的隊伍。由於父母的緣故,他自小就受到紅色教育的良好薰陶,對黨、國家和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
參加工作後,何昌盛一方面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一方面酷愛並執著耕耘於黨的理論宣講事業。他深深覺得,理論是實踐的指導,國家改革、發展、穩定的巨大成就絲毫離不開黨的創新理論的指引。因此,他堅定地認為,切實宣講好黨的創新理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正是由於這種堅定的「真信」,促使何昌盛執著地「真學」、執著地「真講」,到現在,宣講變成了他執著的「真愛」。
在宣講實踐中,組織的信任和受眾的喜愛讓何昌盛感到欣慰與滿足,在家裡,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讓他心中甜如蜜。
「我兒子是90後,在大學工作,他對我的宣講工作非常支持,他特別喜歡跟我聊天,我們甚至經常聊理論宣講,聊理論宣講我們可以聊到凌晨一、兩點,我宣講中的不少素材和觀點就來自於跟兒子的交流,我兒子、我所有家人都特別支持我,我感恩家人的支持。」講起家人,何昌盛眼中的光芒更盛了幾分。
何昌盛告訴記者,其實他很普通,只是把自己熱愛的東西做到深入而已,讓他有更多的力量,把理論宣講貫穿人生,服務黨和人民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