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關於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出臺的專門懲處襲警違法犯罪行為的規範性文件。《指導意見》的發布施行,順應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大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的具體舉措,充分體現了司法機關對襲警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絕不姑息的決心和態度,充分體現了全社會對廣大民警依法履職的理解和支持,對于堅定廣大民警依法履職、服務人民的信心和勇氣,進一步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升公安機關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能力,震懾和遏制襲警違法犯罪行為,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人民警察是國家重要的執法司法力量,代表國家行使執法權,是和平時期人民合法權益的「捍衛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安隊伍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和持久的戰鬥力,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也應該看到,因為特殊的工作性質,民警直接面對違法犯罪分子,在依法履職過程中時常遭受違法犯罪分子的暴力侵害,甚至打擊報復,不僅危害民警人身安全,更嚴重損害國家法律權威、破壞國家正常管理秩序。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是對人民警察履行特殊職務予以保護的迫切需要,是維護國家法律尊嚴和民警執法權威的迫切需要,是更好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迫切需要,有助於有效遏制襲警案件多發勢頭、營造遵法守法良好社會風尚。
襲警是對國家法律尊嚴的公然蔑視和粗暴踐踏,襲警違法犯罪行為多發,嚴重影響國家法律的執行,嚴重影響民警依法履職,最終損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指導意見》以問題為導向,根據刑法規定,結合實踐需求,對襲警犯罪的罪名適用、從重處罰暴力襲警的具體標準等作出了明確、細化的規定,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於公檢法機關依法開展對襲警案件的偵查、起訴、審判,確保案件得到快速處理、準確定性,犯罪分子得到依法嚴懲具有重要作用。
各級公安機關要充分認識《指導意見》出臺的重要意義,強化組織領導,抓好貫徹落實。各級公安機關要認真學習、準確理解《指導意見》的精神實質,嚴格執行《指導意見》規定,依法嚴厲打擊襲警違法犯罪行為;要針對辦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加強指導,著力研究解決,真正把《指導意見》用好;要深入推進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規範民警執法行為,落實執法安全防護措施,著力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執法公信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執法活動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需要舉全社會之力,只有堅持預防和懲處相結合,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滋生襲警違法犯罪的土壤。各級公安機關在依法辦案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結合案情釋法說理,讓人民群眾深刻認識到襲警行為的違法性和嚴重危害性,進而在全社會營造「敬畏法律、尊重執法者」的良好氛圍,凝聚起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