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明白河南建業青訓所有令人痛苦的真相,依然毫無保留地熱愛她,在寒風中流淚,在黑夜中奔走,為她上下求索,為她真實吶喊,我們才對得起河南踢球的孩子。
昏睡沉淪時,採薇總想起一句話:我渴望一種重的東西壓下來,把我壓得粉碎,讓我痛入骨髓。如此這般,才有不破不立、走出混沌的勇氣。建業足球人,讓我們一起鼓足勇氣,撥開迷霧,揭開傷疤,痛陳建業青訓的流弊,以其刮骨療毒,迎來重生!
採薇相信,真正的建業足球人,一定有直面沉痾勇於自我審視的勇氣。
一、26年河南建業足球,要內觀自省還是要虛妄之名?
1994年中國職業足球元年至今,河南建業已走過26年曆程,作為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以來唯一沒有更換名字的足球俱樂部,河南建業足球已然成為河南的一張名片。「26年從未易幟,26年從未欠薪",建業球迷是嫌這些字眼太低調太下賤不值錢,還需要「亞冠」之名加持往自己臉上貼金嗎?
夠低調其他足球俱樂部卻從未做到,「26年從未易幟,26年從未欠薪"應成為我們河南建業足球人和球迷足夠自信的內核。河南足球的血脈26年從未斷裂,正像極了我們背後這中原厚土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從4100餘年前二里頭夏都至今綿延數千年不絕,雖然它至今仍存在一些不足,但中原文明繁衍生息一直頑強生存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亞冠」對於河南建業是虛妄之名。虛妄就是不切合實際,球迷們看看我們河南建業的陣容,是比廣州恆大、上海上港等中超豪強強嗎?即便實力強如廣州恆大又怎樣呢?恆大面對「全韓班」出戰的水原三星,又佔到什麼便宜了嗎?上港小組賽出線後用全華班對陣全北現代全韓班,結果全場被全韓班吊打,央視解說員形容道:全場被動,摸不到球!我們建業是國內球員比他們強還是外援比他們強?不夠強怎麼辦呢,為了一時的高潮再大規模賣賣賣買買買嗎?
事實上,近些年中國足球與日韓足球相比又產生了更大的差距,買買買能不能幫助河南建業走進亞冠賽場不知道,但買買買提升不了河南足球的水平是肯定的,肥了一批別有用心的「生意人」是肯定的。
所以,面對陳明的「三年進亞冠」,很多河南老球迷並不買帳,什麼「國際鄭需要亞冠」「老胡需要亞冠」,採薇鬥膽給您翻譯過來好了——「老胡給我開支票,我要買買買!」
26年的建業足球,已經不需要「亞冠」虛妄之名給自己臉上貼金,河南建業需要的是內觀自省,看清楚自己前行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直面問題並解決它,為建業百年俱樂部夢想掃除障礙。
採薇認為,26年河南建業足球,最亟待解決的是青訓問題,是自我造血問題。搞好青訓自我造血是實現老胡百年俱樂部夢想的必由之路,青訓不是河南建業可搞可不搞的問題,是必須搞好,絕無退路。不說世界足壇勁旅皇馬、拜仁、巴薩青訓營聞名遐邇名人輩出,就看看我們鄰國出戰亞冠的水原三星,「全韓班」陣容中,眾多球員都是自己梯隊中提拔上來,甚至還直接上了幾位01、02年齡段青訓球員!
二、撕裂的認知:胡葆森太傻了還是太好騙了?
2018年11月7日,航海體育場,河南建業4-0貴州恆豐實現保級,建業投資人胡葆森賽後雨中慰問球員和教練組,當老胡離場時,「感謝老胡」的聲音響徹球場上空,老胡激情難抑,雨中停下腳步向球迷連續鞠了4個躬。這一視頻片段,僅僅在騰訊視頻一個平臺播放量已達1500萬次。
老胡自己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在國外出差時,遇到海外的河南人,老鄉們緊握著老胡雙手不停致謝不是因為蓋了多少房子而是因為他力扛河南足球大旗不倒,延續了中原足球文化的火種。
然而,相較於航海體育場山呼海嘯宗教般的虔誠擁戴和海內外河南遊子的廣泛讚譽,另一種聲音也同樣存在:「老胡沒錢,不重視足球不願意投入」,甚至還有一種聲音更極端,「建業青訓都是幌子,建業耽誤了河南孩子」。後面的這些聲音雖然微小,卻足夠刺耳,不能不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討論。
作為河南建業鐵桿球迷,採薇認為,這些異議之聲是片面無禮的,為此我常和持有此觀點的個別球迷爭論到深夜。
老胡沒錢?河南建業的錢與廣州恆大、上海上港、北京國安、山東魯能等豪強確實沒法比,但老胡對河南足球的投入卻是實實在在的。據公開報導,2019賽季建業集團在足球領域預算投入9.5億元。2020賽季遭遇新冠疫情,但據知情人士透露,河南建業今年的投入不低於去年。而這個大災賽季,球隊是全投入沒有任何收入的。老胡的錢實實在在都花出去了,據悉本賽季第二階段單場贏球獎金800萬人民幣,僅僅4場勝利就花費3200萬之巨!老胡為河南足球花錢不少,連建業基地割草和看門的大爺都感嘆:老胡太傻了,錢太好騙了!
老胡是商人,卻是公認的地產三君子之一;老胡是聞名遐邇的儒商,但太注重感情太忠厚過於相信一撥又一撥的「碩鼠」,常常以德報怨,你看看建業25周年胡葆森在飛機上所作的長詩《用堅守,證明時間的力量》,有些人是為河南建業爭得過榮譽,但你的名字真的值得老胡作詩吟誦嗎?經得起河南球迷審視嗎?呸,不配!
接下來重點談談建業青訓。
三、河南建業青訓現狀:畫地為牢,選材面越來越窄,細節讓人尷尬
5-0、6-0、5-0、5-0,日前正在鄭州舉行的河南足協俱樂部杯上,河南建業U16梯隊小組賽4場進21球1球未失。
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河南建業俱樂部高層或許至今仍蒙在鼓裡,這支在開封體校借住的建業梯隊訓練和保障條件極差。首先是場地不規則,球場較正規球場小且不封閉。後勤保障條件差,球員吃住一度無法正常保障,球隊教練組起初一起蝸居門衛室,別說洗澡,連廁所都沒有。楊戟在沒有考察的情況下倉促確定該合作學校,後來親眼看到實際情況後允許梯隊校外自行找房間居住,球隊教練組和隊醫迄今租房的錢還是自己墊付。即便如此,來自河南的本土教練組也毫無怨言兢兢業業開展工作。
如果說此尷尬小細節只能說明建業梯隊後勤保障不夠精細的話,選材頑疾才真正是困擾建業青訓發展的核心桎梏。
多位建業知情人士向採薇透露,建業青訓選材面極其狹窄,多年長期無法選擇到河南本土心儀球員,今年更是越走越窄畫地為牢走進了死胡同。
這個狹窄的「死胡同」,就是所謂的「金水區麗水模式」。
眾所周知,河南建業U16梯隊合作租住在上文所稱的開封體校,U12、U13、U14、U15四支青訓梯隊依託鄭州金水區麗水外國語學校建立。梯隊的完整建立表面上對建業是好事,但「金水區麗水模式」的最大弊端是畫地為牢,把河南建業梯隊U12至U14的選材面就此局限在了鄭州金水區甚至麗水學校,為什麼?學籍啊!學籍成為橫亙在河南足球孩子面前一道天山,想進建業梯隊嗎?拿金水區學籍來。
如果說2014年張波還能帶著得意門生牛梓屹、王一凡們領銜的河南建業U15拿下全國U15聯賽冠軍,之後這支球隊還贏下過日本J聯賽柏太陽神隊同年齡梯隊。2020年,你讓咱們如今的河南建業U15以下梯隊試一試,在同年齡段裡能不能打出鄭州?
區別最大在哪裡?不是教練之間能力差距這麼大,而是張波們以前還能到處費盡心思跑遍全省,通過關係和人脈挖幾棵苗子。現在呢?2020年6月河南建業曾進行過聲勢浩大的U12選拔活動,但據建業知情人透露,參與選拔的來自金水區的小球員也只有90人左右!就這樣,河南建業U12梯隊建立了!
河南建業梯隊選拔僅僅局限於鄭州市的某一個區,幾乎與此同時,鄭州市教育局校足辦負責人卻遠赴廣州,找到廣州恆大足校,與之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曰之「強強聯合,共促青訓」!
嗚呼哀哉!我們在金水區「畫地為牢」自得其樂,人家卻全國撒網越秀山諸侯論劍,這一北一南,畫風是不是略有些讓人尷尬?
更嚴重的問題還有。從橫向看,眾所周知,近些年,全國各地足球俱樂部對青訓都極為重視,一般從U9年齡段就開始全國選苗工作。以採薇所在的洛陽市為例,上海申花十多年前就在洛陽某國企子弟學校樹立過青訓牌子,廣州恆大、山東魯能球探與洛陽基層教練員常年保持聯繫,上海幸運星等青訓機構大規模從洛陽挖人,僅僅上海上港一家俱樂部就從洛陽挖走了賈博琰、劉柏楊、楊子涵、呂坤、黃文卓等梯隊球員,這些球員,帶出洛陽的時候大多都只有9歲左右。包括如今在河南建業嶄露頭角的王一凡、王浩然等,幼年也曾在山東魯能等球隊訓練過。
多名足球基層教練員告訴採薇,一個球員是不是好苗子,多在四五年級已經看出來,這時候就應該開展「護苗工程」!多名建業老球迷曾給採薇留言,「誰也不想背井離鄉讓孩子遠走上海、廣州,是在河南得不到重視和關愛」。
2020年8月31日,中超聯賽上海上港對陣天津泰達的比賽當中,16歲零275天的上港小將賈博琰替補阿瑙託維奇登場,成為了球隊歷史上最年輕的中超登場球員和本賽季中超最年輕球員,同時也是中超歷史上第3年輕的球員。但是,賈博琰被陸雄銘教練帶到上海幸運星以前就拿過洛陽市的同年齡組冠軍,到鄭州更是擊敗過鄭上路小學,一直是球隊的頭號射手。類似這樣的足球苗子,河南建業青訓系統以前捕捉到了嗎?現在有人關注嗎?有人管有人問嗎?
除了選材頑疾外,「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在河南建業青訓體系中也是常態。據悉,不管是楊戟還是以前其他建業高層帶到河南的青訓教練,薪水普遍高於甚至數倍於河南本土教練。
第四,河南建業青訓出口端通道不暢。今年,在採薇和建業俱樂部高層面對面溝通時,採薇曾直言不諱向陳明副總指出「您雖暫未直接負責建業青訓,但一線隊是建業梯隊的總閘門和總出口,您這裡如果擰著龍頭不讓進,建業梯隊就看不到希望」,懇請陳明顧大局與建業青訓統籌對接,堅決摒棄以往外來總經理或主教練大規模賣賣賣買買買的老路。現在,一線隊和建業梯隊已經全部由陳明負責,相信陳明能更從容統籌好這一問題?俱樂部代總答覆正在聯繫洛陽師範學院和鄭州大學,力圖打通適齡球員上大學的通道,但這一美好路徑目前不知進展如何?
第五,河南建業青訓梯隊頻遭「屠戮」。賈秀全時代,老胡給了賈指導絕對信任,賈指導主教練總經理一肩挑,權力高度集中下,建業95、96、97、98梯隊幾乎遭到團滅。梯隊的球鞋球衣等裝備都被一線隊教練組扣掉,當時的95、96梯隊更是直接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20餘人只暫留8人與97、98年齡段梯隊組成所謂的「以小打大」預備隊。據稱,就是賈指導直接說「這個隊沒用,河南教練水平不行,解散算了」。
足球界 「以大打小」大家都心照不宣,「以小打大」則不知意欲何為。結果,2015賽季「以小打大」的河南建業預備隊成績非常差,長期位列倒數第一。賽季末,這個隊伍又成了某些人口中「河南建業青訓水平差」的例證,被時任教練組逐漸悉數遣散。如今,當年預備隊成員在河南建業陣中僅下杜長傑一人。
然而,這批被老賈認為踢不了職業足球攆回家的孩子並沒有全部自暴自棄,現今還有多人活躍在中甲等職業賽場。採薇輾轉查明的至少還有以下隊員。
從2014年6月2日到2017年6月3日,差不多整整3年時間,賈秀全在球隊三年,每一年建業出售和遣散的球員都在20人以上,這其中多數是河南建業青訓隊員。這三年,河南建業不但一線隊河南籍球員逐漸難覓影蹤,建業梯隊幾乎毀滅殆盡。這三年,也被眾多知情人士稱為河南建業青訓毀滅最慘痛時期之一。這也許是賈指導在建業老球迷眼中褒貶不一的口實之一。
第六,河南建業青訓缺乏教育部門強有力的系統支持。建業梯隊球員不可能從小就全天訓練不學習文化知識,低年齡段與校園足球結合是必由之路。但是,教育部門有個天然的壁壘就是學籍和升學問題,這些問題,一個小學或中學或大學單獨無法解決,必須由教育部門從小學到大學全系統給予大力支持。
四、建業青訓,路在何方?
拋磚引玉,採薇鬥膽諫言如下。
一是要迅速擴大選材面。建業梯隊選拔從地域上來說力圖從河南全省著眼選拔球員。從年齡段上來說,要及早動手,至少從U9階段就要建立梯隊。
二是要打通梯隊隊員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通道。至少在河南地市市一級層面統籌考慮建業梯隊球員教育和升學問題。如果經費有限,可考慮在鄭州、洛陽等重點足球生源地建立試點,成熟一個實施一個。以洛陽市為例,可在耐火廠、礦山廠、一拖等傳統足球強校建立小學基地,在河科大附中、洛陽理工附中、洛一高等中學建立「足球實驗班」,在洛陽師院或其他學校選擇一所高校,建業俱樂部與高校共建高水平訓練基地。這樣,即便建業梯隊隊員不能進入一線隊走職業足球運動員之路,也能拿到大學文憑或教師資格證,他們必將成為河南建業足球的播種者!
三是建立河南建業青訓補償機制,調動各方青訓力量支持河南建業青訓。拿出專項資金支持青訓機構和青訓教練工作,某個基層青訓教練或機構培養出一名球員進入建業梯隊,建業要分類別給出專項獎金。如果以後球員能進入建業一線隊拿到職業合同,每年年收入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補償給以前帶過他的各級青訓教練和青訓機構,球員成長性越好基層教練員收入越好。
四是建業青訓高層要多「走一走」「動一動」。青訓總監和技術總監應具有協調體制內河南本土教育系統和體育系統的綜合能力,熟悉河南各地市尤其足球重點城市基層青訓情況。坐在溫暖的辦公室看PPT看不到基層真實情況,也看不出建業青訓的未來。建議建業青訓高層到各地市教育系統多走走,到各地市青訓基層多看看,與基層教練員和球員家長建立密切聯繫,努力傾聽不同聲音,為建業青訓浴火重生添磚加瓦。
鍥而不捨,砥礪前行,採薇相信,建業足球人會有捨我其誰為建業、為河南足球建功立業的霸氣。
本文由採薇原創。採寫過程得到河南足球多位前輩鼎立支持,在此表示感謝。赤子之心,臨表涕零,知我怪我罪我,採薇一一接納。諸位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