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丁陂鄉山龍村:養豬走上致富路

2020-12-22 贛南橙裡橙外

說起丁陂鄉山龍村的脫貧致富,就不得不提到村裡的養豬產業,近年來,在村兩委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養豬產業和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引領大家走上了致富路。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前往山龍村,尋找村民的「致富密碼」。

近日,記者來到東排小組,村黨支部書記陳新長的養豬場就在這裡,只見幾排豬舍井然有序,分別標記了號碼。2017年,陳新長帶領另一戶村民興建養豬場,後來又吸納了2戶貧困戶加入,賴春秀就是其中之一,她家有五口人,以前由於自己和丈夫都缺技術,只能靠做苦力賺些錢,收入不高。2018年,賴春秀投資5萬多元加入養豬行業,成為一名養豬專業戶。

【丁陂鄉山龍村村民賴春秀:(平時)餵豬啊,搞點衛生啊,其他的我都不要管了。】

幾年下來,通過大家的辛勤努力,養豬場規模由小到大,現有種豬30多頭、豬仔300餘頭。去年,養豬場除去各項成本,純利潤突破百萬元。

【丁陂鄉山龍村黨支部書記陳新長:一開始規模是這兩棟(房子),200左右(頭豬),年出欄是800(頭豬)左右,去年是還可以,去年賺了100多萬。】

賴春秀除了在養豬場獲得分紅,丈夫在外面打工還有收入,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許多。今年以來,養豬場銷售勢頭良好,看到養豬場如今的發展,大家對未來充滿期待,幹勁也更足了。

【丁陂鄉山龍村村民賴春秀:去年分到十五六萬元,還可以吧,有時間就過來幫忙,按年分紅的,不會很累,還可以。】

除了養豬產業,山龍村在村級集體經濟方面的收入也不錯,50千瓦的屋頂光伏每年收益約5萬元,「百噸千人」飲水工程,每年水費收入2萬餘元,還有一個年出欄1200多頭的養豬場,年租金8萬元。

【丁陂鄉山龍村黨支部書記陳新長:下一步,我們將堅決按照上級部署要求,在全面落實各項政策的基礎上,著力鞏固扶貧成果,千方百計幫助(村民)增收,(在)推進鄉村振興上下功夫。】

如今,該村村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正昂首闊步邁向全面小康之路。

▍編輯:一杯橙汁|審核:橘子

▍來源:瑞金新聞

▍整理:贛南橙裡橙外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我從過去的貧困戶變成了養豬致富戶丨劍河縣柳川...
    為了改變貧困的局面,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我也像大多數人一樣,懷揣著致富夢到外地打工,在外面奔波幾年,但由於文化水平不高,又沒有技術,心中懷有一腔致富熱情,卻始終找不到出路,只能幹一些簡單的體力活。經過深思熟慮,結合家裡有過養豬的傳統,我最後決定不再外出打工,在家發展生豬養豬產業。通過國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扶貧特惠貸政策,我貸款5萬元購買母豬6頭、種豬1頭和仔豬20頭,並在巫加多村租用土地,建起了400平方米的養豬場,開始走上了生豬養殖發展的路子。
  • 「脫貧攻堅 交通先行」廣河縣:「白+黑」公路 家門口的致富路
    脫貧攻堅,交通先行。為全面展示甘肅交通系統在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特別是交通扶貧工作取得的重大進展、典型經驗。12月15日,甘肅省交通運輸廳聯合中央、省屬主流媒體開展的「2020全媒體聚焦交通扶貧主題系列採訪活動」正式啟動。「以前路面坑窪不平,老百姓出行難,車輛進不來,客商不願意來,產品出不去。」
  • 「脫貧攻堅走基層」紫雲克田村:路通產業興 致富有奔頭
    韋小院告訴記者,進村的泥濘路常常把裝運葡萄的車輛「坑」在路上,許多客商受過一次「坑」後,再也沒來基地收購葡萄了,讓他的葡萄一度滯銷。要致富,先修路。克田村葡萄園路通「血脈」暢,致富有了新門路。今年,克田村納雲組村民韋小奔看到通村路修到了家門口,便在家裡開起了雜貨鋪,一改為謀生常年在外務工的日子。「交通方便了,村容村貌變好了,回村的人也變多了,春節是生意最好的時候,營業額最高的時候一天有2000多元。」
  • 「講脫貧故事 曬幸福帳單」呂懷英:貧困戶「逆襲」為養豬「達人」
    從2015年開始養豬,到現在已經是第六個年頭了。這幾年,我一直採用傳統養殖方法,給豬吃五穀雜糧和青飼料,從來不餵帶有添加劑的精飼料,這樣養出來的豬不僅皮厚、瘦肉多,且煮熟後有自然濃鬱的肉香,很受周邊城鄉居民的喜歡。一般我的「綠色土豬肉」總比大型養殖場的白條豬肉每斤多賣幾塊錢,村裡好多人都來跟我學怎麼養豬,家裡的生活也因為養豬變得越來越好。
  • 「扶貧紀實」一群蟲子開啟的致富路
    「扶貧紀實」一群蟲子開啟的致富路 2020-04-30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脫貧故事」養豬讓我成為村裡的脫貧「樣本」丨清鎮市暗流鎮...
    我從1996年到2008年就一直在外面打工,也只能讓家裡人不餓肚子,「致富」這兩個字,從來沒往我自己身上想過。後來,我因為身體不好,也就一直歇在家務農。2018年,我們村的駐村幹部一趟趟往我家跑,給我做思想工作,說買4頭小豬仔來飼養,政府一頭豬還可以補貼1500元到2000元。在駐村幹部的幫助下,我解決了豬飼料和生活上的困難。就這樣,我開始了養豬之路。
  • 答好脫貧攻堅「時代答卷」西鹹新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鋪就致富小康路
    西鹹新區堅決扛起脫貧攻堅重大歷史使命、政治責任,第一時間成立由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設立行業脫貧「六辦兩組」作戰部,全區上下形成「領導班子帶頭包抓、『六辦兩組』一線工作、行業部門合力攻堅」的聯合作戰模式。 ——投入最優資源。
  • 脫貧來養蜂 致富有「蜜訣」_ 脫貧攻堅進行時_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海口龍橋鎮將優質種蜂分發給27戶脫貧戶,釀出首批蜂蜜脫貧來養蜂 致富有「蜜訣」■ 海南日報記者 郭萃 特約記者 劉偉 通訊員 黎經璇3月12日,海口市龍華區龍橋鎮花開正豔,該鎮永東村一個農家小果園內,脫貧戶王煥祥正在逐一察看蜜蜂箱,準備收集釀出的蜂蜜。
  • 養好脫貧豬 走上致富路
    「種小麥、稻穀掙不到錢,何不乾脆試試養豬?」李明亮腦海裡剛剛冒出這個想法,很快又被他自己否定了。「我一沒有本錢二沒有技術,怎麼搞得起來。」  2016年,鎮村幫扶幹部主動上門給他加油鼓勁兒,「只要你有信心幹,有啥問題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幫著解決。」李明亮終於下定決心放手一搏。
  • 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
    一家四口有三個殘疾人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楊英義和妻子在養雞場勞作。電動三輪車的轟鳴聲漸行漸遠,楊英義的身影也隨之消失在蜿蜒崎嶇的水泥路盡頭。「以前,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讓全家人吃飽穿暖,至於致富奔小康從來不敢奢望!」站在雞群中,楊英義一邊給雞餵食著剛剛從菜地裡拔來的蘿蔔,一邊笑著說。以前,為了養活一家人,楊英義選擇外出打工。但因僅有小學文化,又身無一技之長,在外打工的收入很低,根本無法養家餬口,一家人也一直被貧窮壓得透不過氣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大紅燈籠照亮致富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大紅燈籠照亮致富路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丁海琴金秋九月
  • 石關:合作共贏,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在石關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致富能人大戶積極響應號召,註冊成立農民合作社,並引導其他群眾參與,共同走上致富之路,到目前為止,我鄉共註冊成立合作社達29家,年產值8千多萬元。嶽西縣綠茵高山蔬菜專業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從事中藥材加工銷售、高山蔬菜銷售、草編工藝品。
  • 我的脫貧故事|呂敬:我的致富「編年史」
    呂敬和他的致富寶貝以前,我家只有幾畝貧瘠土地,以種植玉米為生,那時候,由於土地的位置海拔高,土質又不好,一年下來收不了多少糧食,全家窮得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孩子們讀書的生活費也交不起,還欠債1萬多元。2013年,因缺乏致富路子,我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開安鎮山後村駐村工作隊:出實招 見成效 引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開安鎮山後村駐村工作隊:出實招 見成效 引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0-11-09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彌市鎮:挖掘內生動力 產業扶貧攜手走上致富路 - 荊州廣電新媒體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政務正文 來源: 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6-09 19:53 -糾錯荊州新聞網消息: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荊州區彌市鎮把產業發展、農民增收作為提高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抓手,讓貧困人口充分挖掘內生動力,帶動貧困人口自我發展,攜手走上致富路。在荊州區彌市鎮合興村,54歲的雷正蘭正在陪外孫上網課。2015年,雷正蘭的外孫突發白血病。為治病,一家人拿出了所有積蓄,還向親戚朋友借了40多萬,這一家人幾乎陷入了絕境。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榆中縣貢馬井村:優質馬鈴薯成了致富「金鑰匙」
    109 戶脫貧戶已脫貧曾幾何時,貢馬井是榆中北山有名的貧困村。然而,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貢馬井這個久負盛名的貧困村已然走上了靠種植優質馬鈴薯穩定致富的新路子。當日,記者在貢馬井村看到,標準化村衛生所、文化廣場、健身器材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2020廣西藝術作品展覽美術類優秀...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2020廣西藝術作品展覽美術類優秀作品、入展作品名單  畫種 1 蔡群徽 養豬致富 畫種 1 蔡群徽 養豬致富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右玉縣:做強致富大產業 託起鄉村小康夢
    右玉縣元堡子鎮聚焦「抓黨建 促決戰完勝脫貧攻堅」,通過黨員幹部帶頭幹,不斷提高農村產業發展現代化水平,讓移民搬遷村的農民吃上了產業飯,走上了致富路。既要搬得出也要穩得住,更要能致富。近年來,大磁窯村通過支部掛帥領辦產業,幹部帶頭領辦項目,黨員示範領辦任務,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提供了就業崗位,還實現了貧困戶參股分紅。村民 郝文舉:在小雜糧加工廠打工,每月收入大概能掙3000多,也不用離村,挺方便的。
  • 古浪縣西靖鎮舉行脫貧攻堅產業分紅儀式
    古浪縣西靖鎮舉行脫貧攻堅產業分紅儀式 2020-07-18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養豬脫貧致富路穩了,兩年700名貧困人口成功脫貧
    成立養殖合作社,一心帶領鄉親致富2011年他關掉城裡的店鋪返鄉從事養殖行業,第一次引進50頭種羊作為基礎羊,當年存欄數達到150頭。一番盤算下來,吳忠進發現自己手頭資金連建一棟標準化的新式豬舍都不足,可機會難得,他不想錯過擺在眼前的致富機會,便一戶戶上門動員貧困戶用「特惠貸」入股合作社,當地群眾都不敢貿然貸款入股。由於項目不在本鄉境內實施,村民怕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