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呂敬,金海湖新區(畢節高新區)小壩鎮公雞山村人,我家裡有5口人:我、媳婦、還有三個孩子。家裡有一個養豬場,養了240頭豬。
呂敬和他的致富寶貝
以前,我家只有幾畝貧瘠土地,以種植玉米為生,那時候,由於土地的位置海拔高,土質又不好,一年下來收不了多少糧食,全家窮得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孩子們讀書的生活費也交不起,還欠債1萬多元。
2013年,因缺乏致富路子,我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來,政府給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讓我有了收入,才勉強保障了全家的溫飽。那時幫扶幹部來我家,經常跟我說一些脫貧致富的故事,每次我都聽得熱血沸騰。聽了那些故事後,我知道,窮不怕,怕的是沒志氣,人要想真正脫貧致富,要靠自己勤奮努力,於是,我暗暗發誓,我要想辦法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不能成為國家的負擔。
2014年,和幫扶幹部談了我的想法後,他們告訴我有許多扶持貧困戶創業的好政策,鼓勵我發展產業。經過幫扶幹部分析,他們認為我適合養豬,最後在大家的幫助下,我申請了特惠貸,買了4頭母豬試養了起來。為了把豬養好,我去過多家養豬場「取經」,村裡組織的技術培訓我也一場不落,通過努力,我學到了不少養殖技巧、防疫知識。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我對養豬越來越有信心。當年我養母豬還算順利,豬崽賣得不錯,豬的數量也在慢慢增加。
調配飼料
2016年,我看到養豬確實能致富,就計劃把養殖規模擴大,於是向親戚朋友借錢多購買了幾頭種豬。我擴建豬舍時,政府不僅幫我調劑土地,還修了一條路直接到我的養豬場。
2017年,當我以為可以穩賺錢的時候,我養的多頭母豬卻突然病死了,看著母豬病死,我特別著急,正當我一籌莫展不知所措時,幫扶幹部幫忙上報了我的情況,還為我申請了補償,減小損失。
2018年,政府出錢為我購買了養殖保險,如果豬死亡,有保險公司賠償。政府還免費給我的生豬進行防疫,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大家都極力勸我擴大養豬規模,聽了大家的意見,我再次向親戚朋友借錢,買了20餘頭小豬,並請老師來養殖場培訓,就這樣,我的養豬場又紅火了起來,看著豬崽一天一個樣,我心裡樂開了花。
2019年,豬肉市場好,豬價持續升高,我一下淨賺12萬元,不僅償還了貸款和借款,還順利脫貧,走上了致富路。
2020年,我擴大了養殖規模,豬的數量從最初的幾頭增加到240頭。上半年我的養豬收入為30餘萬元,今年預計能掙50萬元左右。如今,我已經實現了當初的誓言,房子修了,存款有了,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接下來,我要牢牢把握住市場,讓該出欄的豬及時出欄,並在合適時機進行補欄,繼續擴大自己的養豬規模。
回想起這幾年的歷程,我能從建檔立卡貧困戶變成脫貧致富帶頭人,要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幫扶幹部。現在,雖然我家脫貧了,但我不能忘本,只要村民們有需要,我都會免費給他們提供技術指導,教給他們養豬技術,讓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