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縣好網民 脫貧故事】一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致富經」

2020-12-16 澎湃新聞

【景縣好網民 脫貧故事】一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致富經」

2020-07-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景縣王瞳鎮西場村黨支部書記劉立明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盼望的事幹起,真心真意解民憂、幫民富,帶領全體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西場村是景縣王瞳鎮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村莊,多年來,村裡種植結構單一,村民收入低。劉立明上任後,通過外出學習、考察項目,決定調整傳統產業種植結構,發展蔬菜大棚。如今村裡從當初的一個大棚,發展到現在的28個大棚,每畝棚地的收入達到1萬元,蔬菜品種包括豆角、西紅柿、黃瓜等,銷往周邊的超市,帶動了全村30多戶人致富。

景縣王瞳鎮西場村村民 劉秀清說:我這大棚是劉書記幫我們建起來的,在建棚的過程中,他又是找挖掘機,又是找工人,累了不少心。這些年,大棚產量都不錯,黃瓜、西紅柿摘下來以後,他還從外地叫來車,幫助我們銷售,這個棚一年淨收入3萬塊錢。

小試身手便取得了顯著成效,劉立明又尋找到了新的種植結構,發展桃樹種植。從2013年到2020年,7年時間裡,全村總共種植桃樹達300畝。這期間,劉立明不斷地引進新的桃樹苗,到今年已經更換了十幾個品種,平均一畝地的收入達到了5000元,不但讓本村十幾戶村民嘗到了甜頭,還帶動了周邊村桃樹種植達到了上千畝,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

景縣王瞳鎮西場村村民 劉勇說:一開始劉書記號召我們種桃樹,我就響應號召種了20多畝地的桃樹。從開始種,劉書記就帶領我們去山東、唐山選桃苗,地裡有病蟲害嘛的,他就把專家叫到地裡來,給桃樹看看病。現在我這二十多畝地的桃樹,一年下來每畝地的收入能到5000塊錢。

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村裡的居住環境也不能落後,這兩年在劉立明的帶領下,村裡新建了1100平米的廣場,綠化面積達到1500平米,牆麵粉刷了1萬平,安裝了50盞路燈,硬化水泥路面1500米。

景縣王瞳鎮組織委員 高榮良:劉書記自2002年上任以來,腳踏實地的幹工作,撲下身子一心帶領群眾致富,提高廣大群眾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

作為基層共產黨員的劉立明,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先後被省市縣評為「河北省農業勞動模範稱號」、「全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衡水市優秀農村黨組織書記」、「衡水市優秀共產黨員」、「景縣優秀村黨支部書記」等多個榮譽稱號。

景縣王瞳鎮西場村黨支部書記 劉立明:作為西場村黨支部書記,在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就是改變村民的居住環境、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全體村民走上致富路。我將時刻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更紅火!

在築夢的道路上,劉立明一步一個腳印地帶領全體村民走上致富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勞動最美」!

來源:景縣融媒

原標題:《【景縣好網民 脫貧故事】一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致富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衡水好網民 脫貧故事】河北景縣王瞳鎮:扶「心」扶「志」助力...
    【衡水好網民 脫貧故事】河北景縣王瞳鎮:扶「心」扶「志」助力「一戶一業」脫貧 2020-07-08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信陽:吳家店鎮吳店村黨支部書記陳友文帶領群眾致富
    陳友文今年52歲,現任吳家店鎮吳店村黨支部書記。自2012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主動扛起了引領支部發展和帶領群眾致富的重任,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帶領吳店村走在了全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的前列,贏得了同事和群眾的廣泛認可。
  • 開州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到中和鎮永農村指導後進黨支部整改...
    開州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到中和鎮永農村指導後進黨支部整改工作 2020-07-08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故事】蔬菜產業助脫貧--黃平縣重安鎮安江村黨總支書記吳治忠
    自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以來,我一直在想,作為農村黨組織書記,自己都富不起來,哪裡還有臉面去要求說別人脫貧致富呢? 我這人說幹就幹,有縣裡的扶貧資金補助加上我自籌的資金,大概花了70餘萬元,蓋起了4個300平米的恆溫大棚,給有機西紅柿"安了家"。
  • 河北景縣:「訂單農業」豐收忙 農民增收樂開花
    牛志江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 通訊員牛志江、郝立建)往年一到胡蘿蔔成熟季節,就會出現銷路難的問題,而現在河北省衡水市景縣通過「訂單農業」,既解決了銷路,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近日,筆者走進王瞳鎮西場村看到,雖然天氣寒冷卻一幅喜人的豐收景象,人們正在忙碌地收穫訂單胡蘿蔔,臉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農村後備幹部「成長記」
    我叫鄭小嬋,曾經是關嶺自治縣農村後備幹部培養工程的重點培養對象之一,經過嚴格的考核和檢驗,於今年4月被組織任命為安順市關嶺自治縣坡貢鎮寧河村黨支部書記。當年1月份,駐村幹部陳明松找到我說,「小嬋,我看你不僅致富能力強,團結婦女群眾也很有號召力,現在咱們寧河村缺一個人口主任,希望你能夠加入隊伍補充力量。」
  • 同心唱好「致富經」(4)
    新華社照片,寧海(浙江),2020年11月26日同心唱好「致富經」11月26日,在浙江省寧海縣力洋鎮海頭村,村黨支部書記莊允肖(右)、駐村第一書記徐奇鋒在一起討論歷史文脈保護工作。今年68歲的莊允肖是浙江省寧海縣力洋鎮海頭村黨支部書記,2015年他就開始琢磨如何通過培育菊花帶領村民致富。經過五年的發展,現已引種125個品種,種植面積達百畝。今年6月,寧海縣縣委組織部派遣42歲的縣科學技術局工業科技管理科科長徐奇鋒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徐奇鋒利用自身工作經驗,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吸引客流,還邀請專家召開菊花產業研討會,規劃未來發展。
  • 記全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折橋鎮後古村黨支部書記陶國榮先進事跡
    記全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折橋鎮後古村黨支部書記陶國榮先進事跡 2020-11-08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老太如何靠賣畫脫貧?來聽聽這些「扶貧扶志」生動故事
    12月14日下午,河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扶貧扶志專場發布會在鄭州舉行。來自我省宣傳、文旅等部門的領導,以及基層扶貧、新聞一線的工作者,結合各自真實經歷講述「扶貧扶志」故事,深深打動了在場記者。  這場新聞發布會,更像是一場生動的脫貧故事會。
  • 成武縣:一位貧困戶的脫貧讚歌
    他叫劉統敏,是成武縣黨集鎮劉老家村一位脫貧致富的農民,上了《新農村之友》雜誌封面臉上樂開了花。   常言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一次育齡婦女免費健康查體中,發現其妻子下腹有腫瘤。經縣醫院確診,需馬上切除。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楊光海:「娃娃書記」幹勁足
    工作3年在3個工作崗位上幹過,擔任2個村的黨支部書記,雖然被人叫「娃娃書記」,但卻帶領著全村群眾發展致富,被贊「能幹又靈跳」。 2017年,大學畢業後的楊光海放棄穩定的銀行工作,帶著「想和老百姓一起過上好日子」的願望,毅然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當地扶貧工作站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工作以來,憑著一股子「不獲全勝不收兵」的幹勁,楊光海先後被評為「黔南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平塘縣脫貧攻堅『五一』勞動尖兵」「平塘縣基層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等榮譽稱號。
  • 村支書的「致富經」——記隆德縣沙塘鎮街道村支書許小龍
    7月3日,記者來到隆德縣沙塘鎮街道村,接受採訪的是一位中等身材、面容黝黑的致富帶頭人,也是被老百姓稱為「致富書記」的街道村黨支部書記許小龍。許小龍1990年高中畢業後先後去浙江杭州和寧夏靈武等地務工,10年間,通過在工廠務工和承包建築工程,他攢下了一些積蓄。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西安經開區產業幫扶敲開致富之門
    自2016年以來,經開區舉全區之力,用心用情用力幫扶藍田縣三官廟鎮及鎮巴縣,制定「一村一策」「一戶一法」,從基礎設施、特色產業、公共服務等方面入手,累計投入幫扶資金5500萬元,參建、建成項目150餘個。按照全市脫貧攻堅工作計劃,經開區幫扶的9個村已於2018年底全部實現脫貧出列,結對幫扶的183戶462人於2020年全部脫貧退出。
  • 「我的扶貧故事」從一名醫生蛻變成真正的脫貧攻堅「戰士」丨湄潭...
    為了儘快熟悉農村工作,到任伊始,我就虛心向村支兩委的老同志們請教怎樣幹好脫貧攻堅工作。村裡的老同志說,要想幹好脫貧攻堅,就得先踏遍沙塘村的山山水水,情況都不清楚,談什麼脫貧攻堅!他們認為,我們年輕人在這裡也幹不了多久。那一刻,我就在心裡暗暗發誓:不幹出點名堂,我還真不離開這裡。  白傑走訪慰問貧困群眾說幹就幹,我帶著工作日誌開始一個村民組一個村民組地走訪。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楊光海:「娃娃書記」幹勁足
    工作3年在3個工作崗位上幹過,擔任2個村的黨支部書記,雖然被人叫「娃娃書記」,但卻帶領著全村群眾發展致富,被贊「能幹又靈跳」。2017年,大學畢業後的楊光海放棄穩定的銀行工作,帶著「想和老百姓一起過上好日子」的願望,毅然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當地扶貧工作站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工作以來,憑著一股子「不獲全勝不收兵」的幹勁,楊光海先後被評為「黔南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平塘縣脫貧攻堅『五一』勞動尖兵」「平塘縣基層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等榮譽稱號。
  • 記寧陝縣新場鎮花石村黨支部書記陳二玲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安康訊 (記者 陸文杰 通訊員 譚海波)一個農家婦女,憑什麼連續當了15年的村黨支部書記?還當選為安康市人大代表?村民的答覆是:「她把村民當親人。」「她把村上的事當自己的事來辦!」這位廣受讚譽的農家婦女,就是寧陝縣新場鎮花石村黨支部書記陳二玲。
  • 勉縣周家山鎮:黨旗引領脫貧路
    ,發展麥冬特色產業;周家山村第一書記封利軍和村「兩委」牽頭成立合作社,實施蘇陝扶貧「稻蝦連作、稻魚連作」項目,讓「沔水一品」小龍蝦、稻蝦米成為品牌走向市場;團結社區黨總支依託企業成立社區工廠,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在勉縣周家山鎮鄉村,一個個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一名名黨員幹部卯足幹勁,引領群眾脫貧致富。
  • 同心唱好「致富經」
    11月26日,在浙江省寧海縣力洋鎮海頭村,村黨支部書記莊允肖(中)、駐村第一書記徐奇鋒(右)和員工一起檢查烘乾菊花的質量。今年68歲的莊允肖是浙江省寧海縣力洋鎮海頭村黨支部書記,2015年他就開始琢磨如何通過培育菊花帶領村民致富。
  • 重慶脫貧故事:民主村「刨豬宴」變「脫貧慶祝宴」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3日10時訊(通訊員 喬洛陽 童貽偉)「刨豬宴」是重慶農村地區歷史悠久的民俗。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重慶巫溪縣脫貧戶梁金富家一場「刨豬宴」,變成一場別樣「脫貧慶祝宴」。
  • 2020年第一百三十四期 講好「五個故事」匯聚脫貧正能量
    天水市扶貧開發工作動態第134期天水市扶貧開發辦公室                 2020年12月8日講好「五個故事  二、身邊人講致富事,「價值引領」工程激發脫貧動力。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省級「八個一」和市級「十個一」示範工程建設為載體,著力建好皂郊鎮王家店村,平南鎮王坡村等農村精神文明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