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景縣王瞳鎮西場村黨支部書記劉立明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盼望的事幹起,真心真意解民憂、幫民富,帶領全體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西場村是景縣王瞳鎮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村莊,多年來,村裡種植結構單一,村民收入低。劉立明上任後,通過外出學習、考察項目,決定調整傳統產業種植結構,發展蔬菜大棚。如今村裡從當初的一個大棚,發展到現在的28個大棚,每畝棚地的收入達到1萬元,蔬菜品種包括豆角、西紅柿、黃瓜等,銷往周邊的超市,帶動了全村30多戶人致富。
景縣王瞳鎮西場村村民 劉秀清說:我這大棚是劉書記幫我們建起來的,在建棚的過程中,他又是找挖掘機,又是找工人,累了不少心。這些年,大棚產量都不錯,黃瓜、西紅柿摘下來以後,他還從外地叫來車,幫助我們銷售,這個棚一年淨收入3萬塊錢。
小試身手便取得了顯著成效,劉立明又尋找到了新的種植結構,發展桃樹種植。從2013年到2020年,7年時間裡,全村總共種植桃樹達300畝。這期間,劉立明不斷地引進新的桃樹苗,到今年已經更換了十幾個品種,平均一畝地的收入達到了5000元,不但讓本村十幾戶村民嘗到了甜頭,還帶動了周邊村桃樹種植達到了上千畝,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
景縣王瞳鎮西場村村民 劉勇說:一開始劉書記號召我們種桃樹,我就響應號召種了20多畝地的桃樹。從開始種,劉書記就帶領我們去山東、唐山選桃苗,地裡有病蟲害嘛的,他就把專家叫到地裡來,給桃樹看看病。現在我這二十多畝地的桃樹,一年下來每畝地的收入能到5000塊錢。
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村裡的居住環境也不能落後,這兩年在劉立明的帶領下,村裡新建了1100平米的廣場,綠化面積達到1500平米,牆麵粉刷了1萬平,安裝了50盞路燈,硬化水泥路面1500米。
景縣王瞳鎮組織委員 高榮良:劉書記自2002年上任以來,腳踏實地的幹工作,撲下身子一心帶領群眾致富,提高廣大群眾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
作為基層共產黨員的劉立明,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先後被省市縣評為「河北省農業勞動模範稱號」、「全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衡水市優秀農村黨組織書記」、「衡水市優秀共產黨員」、「景縣優秀村黨支部書記」等多個榮譽稱號。
景縣王瞳鎮西場村黨支部書記 劉立明:作為西場村黨支部書記,在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就是改變村民的居住環境、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全體村民走上致富路。我將時刻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更紅火!
在築夢的道路上,劉立明一步一個腳印地帶領全體村民走上致富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勞動最美」!
來源:景縣融媒
原標題:《【景縣好網民 脫貧故事】一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致富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