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產品經理必須要會手繪原型?

2021-01-09 36氪

編者按:返璞歸真,其實是一種極簡主義設計理念。在如今的數字時代,設計師可以利用的設計工具不勝枚舉。如果把「返璞歸真」這種設計理念運用到設計過程中,那將是什麼體驗?這篇授權翻譯自Nick Babich原創的題為The Magic of Paper Prototyping的文章,與你一起探索用傳統的紙和筆來做手繪原型的有趣體驗。

在如今的數字設計時代,我們可以藉助於各種工具來設計原型。但是對用戶體驗設計師而言,紙和筆才是最有用的工具。

在早期的構思過程中,因為需要一個個驗證構思概念並選擇確認最終所選,手繪原型圖是非常實用的一種方式。通過手繪,可以快速地將想法轉化成實際內容,並快速測試和驗證。

這篇文章,將向大家簡要介紹手繪原型,並推薦3種實用的測試建議。

手繪原型的利弊

就手繪原型的好處而言,大概有如下5個方面:

趣味性很高。手繪原型應該要快,而且有足夠的趣味性。如果手繪過程很痛苦,而且畫得很慢的話,那肯定是整個原型設計流程出了問題。一定要快速重複和迭代草稿,一般而言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簡單的原型設計。成本低。手繪原型一點也不貴,基本的工具只需要紙和筆。相比之下,數字原型設計工具雖然價格不等,但基本上大多數工具都需要一次性購買或者按期訂閱。精力消耗少。如果通過數字工具花幾個小時設計一個原型,放棄這個原型想法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有點不捨得。但是如果用手繪原型的方式,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畫一個草圖。更忠實有效的反饋。手繪原型的另一個好處則是其草圖概念。這些草圖一看就知道只花了很短時間就完成了。因此,相比於數字工具做出來的精細設計稿,手繪原型圖能收到更加忠實有效的批評反饋。有利於團隊建設。因為手繪原型不需要太多特殊技巧,無論什麼背景的團隊成員都可以參與到這個過程中。所以,很容易將原型設計變成團隊活動。當然,手繪原型也存在弊端,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獲取反饋過程中存在一定難度。對參與測試的對象而言,僅僅對手繪原型進行評論需要有足夠的想像力。有時候,要從測試對象身上收集直覺反饋可能並不簡單,因為只通過看草圖,他們可能很難想像產品最終到底是什麼樣的。必須親自測試或當面測試。如果測試對象來自五湖四海,那要用手繪原型來做可用性測試就比較難。手繪原型其實是額外的步驟。從最終結果來看,手繪原型還是需要轉化成數字原型。什麼時候可以用手繪原型?

手繪原型對以下2個場景非常適用:

頭腦風暴。比如,當團隊成員需要勾畫用戶流的步驟時。概念測試。比如,需要進行遊擊式測試時。當然,有些設計師肯定會認為,手繪原型只是在早期的產品設計中有用。但這並不是事實。實際上,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手繪原型都能發揮作用。即便在做高保真原型時,都可以用手繪原型。

手繪原型的11條實用建議

1. 畫原型前一定要有清晰的目標

開始原型設計前,一定要有清晰的目標。多思考你想要解決的痛點是什麼,原型的設計一定要以解決痛點為目的。

2. 草圖就應該是草圖

手繪原型的重點不是你的作圖技巧和能力,而是儘可能快速地找到問題解決方案。因此,不需要花大量時間將每個細節都畫得很完美,也不用在意原型圖上的元素是否對齊等等。

3. 藉助有用的工具

就手繪原型而言,只真正需要的只有2個工具:紙和筆。除此之外,以下3種工具對有效的手繪原型過程也有幫助:

桌面文件架。我推薦三層文件架:一層放白紙,一層放草圖,另外一層放成品手繪原型圖。

木製文件架。圖片來源:Promidesign

手繪原型套裝。套裝包括預製的方格紙,以及讓手繪原型更加輕鬆便利的模板紙。

適用於iPad的手繪原型模板。圖片來源:tripwiremagazine

圖形模板。圖形模版可以讓你又快又好地設計按鈕及圖標。

適用於iOS客戶端的圖形模版。圖片來源:Amazon

注意:好工具並不意味著是貴工具。事實上,我更推薦便宜的紙和筆。因為如果你用Moleskin的話,你可能會陷入不停修改草圖的困境中。畢竟,用了好筆,可不希望它畫出來的是一副「醜」圖。

4. 可以用筆,但不能用鉛筆

畫原型草圖時,很多設計師都會掉入一個陷阱:他們開始畫圖後,中途就開始懷疑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正確。因此,好多很好的設計就這樣被扼殺在搖籃中。

但是如果是手繪原型的話,設計師能完成設計圖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手上握著筆會讓人有一種使命感——而且只要不是鉛筆的話,也無法擦掉重來,只得繼續堅持畫下去。

5. 一張紙,一個草圖

可能你會覺得,為了節約空間,在一張紙上多畫幾張圖更好。但最好不要有這種想法。因為在後期原型測試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麻煩。比如,假如原型草圖上有過多的內容,就會顯得雜亂無章,測試參與者可能不了解哪些元素屬於哪部分草圖。

6. 手繪原型,從最小的屏幕開始

如果你的產品有移動客戶端和桌面客戶端的話,建議從移動客戶端的原型開始。因為在小屏幕的場景下,你會更加關注重要的內容。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這些重要內容的優化後,在其它客戶端的設計體驗過程就會變得易如反掌。

7. 故意使用色彩

畫原型草圖可以用黑白色,但對於後續的重要部分元素(比如按鈕),就可以故意使用其它顏色來高亮。

此外,選定色彩後,要儘量保持整副手繪原型圖的一致性。比如,所有的交互元素儘量用一種顏色標註,這樣也可以在可用性測試過程中幫你降低認知負載。

8. 除了手繪原型,還要有頁面文案

在敏捷(Agile)環境中,設計師和開發者可能都沒有足夠時間來寫頁面文案。如果手繪原型的話,就可能解決這個問題。因為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就可以很好地進行再利用。

小提示:可以在不同頁面或者不同交互過程的草圖上添加筆記。附註筆記可以幫助他人理解你的設計想法。另外,在回顧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文字幫你回憶當初這樣設計的初衷。

圖片來源:jasonrobb

9. 手繪原型完成後,別忘了做好數字備份

做好數字備份最重要的好處,就在於可以避免到處拿著一沓設計稿走來走去。最簡單的數字備份,直接用手機拍照即可。

小提示:你也可以通過特定的用戶流來做一個動態GIF圖。只需要先將特定流中的草圖拍照,然後把這些照片用來做成GIF圖即可。

10. 除了數字備份,還要創建數字原型

對於低保真的數字原型來說,手繪原型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如果你知道Marvel開發的POP工具,你還可以把草圖或者圖片轉化成交互原型。

圖片來源:Marvel

11. 手動創建複雜效果

手繪原型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即設計師可以通過多種創意方式來模擬視覺效果或交互過程。比如,如果你想得到的話,直接可以模擬出在移動客戶端滑動屏幕的效果。

圖片來源:Csaba Házi

除此之外,還可以模擬出陰影等效果。有了陰影效果,設計圖會顯得更加逼真,在向用戶或者客戶呈現設計方案的過程中也會更有幫助。

圖片來源:Google

手繪原型測試的3個實用建議

如果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做產品原型?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可以用原型來進行測試,從真實用戶口中得到反饋,並且在產品設計初期就能知道設計想法和理念是否可行。

對於手繪原型的測試,這是一個較大的課題,可能需要詳細地介紹。這裡,我只跟大家分享3個在測試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內容:

1. 協調人以及「人機」角色

如果你用手繪原型來進行可用性測試的話,在每次測試過程中你都需要以下兩種角色的人物:

協調人(講述人)。這是專門向測試參與者講述相關信息,並與其互動的角色。「人機」。這個角色,即參與測試過程但全程不用說話,並且負責切換頁面或頁面狀態的人。這個角色非常重要,測試效果通常也都取決於這個人操作「計算機」本領的高低,特別是針對測試者的反饋意見或提問後的操作。千萬不要讓一個人來承擔這兩個角色的任務。否則,作為「人機」的協調人很有可能會錯過測試者反饋的信息。

2. 測試過程中要設定場景

向測試參與者展示手繪原型時,需要讓他們明白設計的場景。因此,要清晰地讓他們解釋測試場景,並展示手繪原型的設計原理。

在開始測試之前,你需要明白以下3個基本問題:

你為什麼設計這個原型?通過這次測試,你想達到什麼目的?通過這次測試,你希望測試參與者反饋哪些信息?3. 至少找5個不同的用戶參與測試

測試要遵循常規可用性測試的最佳實踐,即至少找5個不同的用戶參與測試,並做好相關測試記錄,以備後續分析之需。

寫在最後

手繪原型是一種快速創建並測試設計方案的有效方法。運用合理的話,手繪原型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謝謝!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相關焦點

  • 產品經理,為什麼必須要會手繪原型?
    所以,很容易將原型設計變成團隊活動。當然,手繪原型也存在弊端,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獲取反饋過程中存在一定難度。對參與測試的對象而言,僅僅對手繪原型進行評論需要有足夠的想像力。有時候,要從測試對象身上收集直覺反饋可能並不簡單,因為只通過看草圖,他們可能很難想像產品最終到底是什麼樣的。必須親自測試或當面測試。
  • 產品經理,你不能只會畫原型
    是不是只要畫好原型就可以做好產品經理?我想這也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困惑,畫原型和做產品,其實還差著十萬八千裡。01 會畫原型只是基礎中的基礎很多做產品的新人,經常都是唯工具論,自以為把原型畫好了,就可以做好產品了。原型畫的好,當然是加分項。
  • 產品經理入門如何用AXURE畫好原型
    AUXRE這款工具自誕生以來便受到很多做產品經理的喜歡,這款工具並非是產品經理的專屬工具,AXURE只是一種簡易畫圖的工具,相比較PS容易得多,也容易修改。有很多的產品小白想當然地認為學會AXURE就學會了做產品,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就像你學會了使用彩筆,你要想畫出好的畫肯定不是簡單的會畫圖。
  • 產品經理需不需要畫高保真原型?
    直白一點說:網際網路產品原型就像建築或室內設計的模型,3D模型可以全景預覽,實體模型(比如圓明園的燙樣)可以插拔拼接,讓相關人更直觀的了解外在樣式及內在結構邏輯。因此,網際網路產品原型設計也就是【產品生命周期】中的設計環節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一般由網際網路產品經理繪製草圖想法,互動設計師完善交互體驗,視覺設計師完善美觀。
  • 面試做產品經理一定要求畫原型圖必須用AXURE嘛?
    首先學會使用Axure是產品經理的一個必備技能,這個工具算是唯一一個單獨為產品經理定製的工具,也是專業性的體現,當然工具始終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永遠是使用它的人,但是唯一的工具都不掌握的話確實有問題,並且現在大部分的公司依然是使用Axure作為主要的產品設計工具,需求傳遞工具。
  • 黑馬程式設計師產品經理:你做的移動端原型被吐槽了嗎?
    我們接著前一篇的內容繼續,這篇的主題是關於移動端的原型規範。很多產品經理在企業中做移動端的原型時,被UI噴得體無完膚:「你這是原型嗎?」「你怎麼連基本的對齊都做不到?」「這兩個按鈕,倒是哪個是一級按鈕,哪個是次級的?」
  • 作為產品經理,你必須要了解「包浩斯主義」
    為什麼當前如此流行「極簡設計」?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話,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包浩斯主義。最近團隊PM招聘,與一些產品經理候選人進行多次語音面試。其中一位候選人有著極其優秀的履歷,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本科生,在美國頂尖的藝術學院完成碩士學位,供職過國際IT巨頭和國內網際網路獨角獸。
  • 產品經理常用工具介紹與下載
    文檔寫作工具1.Microsoft OfficeOffice三劍客不必說,所有辦公必備。但要熟悉到精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型設計工具1.Axure RPAxure RP是一款產品原型設計工具,如果產品經理對產品原型、交互演示、原型細節設計等的需求比較強烈,Axure RP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 產品經理是誰?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人?產品經理調色板
    農民帶領項目團隊,推動產品落地。是詩人。產品經理的工作中,有一條鏈路是「發現-定義-解決問題」,另一條鏈路我選擇了產品經理橫向拉通的對象:收集需求要頻繁的與用戶互動,尋找解決方案需要與技術(我將後端人員統稱為技術)溝通。把這兩條鏈路繪製成軸,我發現了以下四種「產品經理」:
  • 轉崗產品經理,應該準備些什麼?
    之前寫過一些轉產品崗位一些常見的問題和一些需要注意的點:一年研發經歷轉產品,我為什麼要做產品經理?大家想知道一些具體建議的,那麼接下來我來分享一些實用的詳細步驟。一、通用能力雖說類型存在差異,但是產品經理說到底是要做產品的,需要面向用戶或者企業(TOC類產品),因此有一些能力是所有產品都必須具備的。
  • 五步梳理產品原型
    編輯導語:作為一名產品經理,在做產品時很重要的一步是要關注用戶體驗,幫助用戶達到高效快捷的流程,那如何去清晰的梳理產品流程呢?本文作者借用戶體驗五要素梳理產品原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產品經理強調用戶體驗,更多表現在用戶流程和產品頁面整合。
  • 小白和剛入行的怎麼理解原型設計?
    編輯導讀:原型設計是每個產品經理的必會技能,利用原型溝通能避免很多因思維不同產生的爭吵。本文作者基於自身工作經驗,分享自己對原型設計的一點感悟,希望對你有幫助。各位PM小夥伴在工作中應該有體會到,PM工作的40%的時間都是在與人討論(爭論),也許不止40%。
  • 「滑鼠加水泥」時代,產品經理要如何應對?
    而在時代趨勢下,企業對產品經理的要求越來越高、產品經理的群體競爭也愈發激烈,這時候產品人該怎麼做呢?前言從事8年產品經理工作,我經歷了產品經理行業的變革……記得12年的時候找產品經理的工作,只要會畫原型、寫需求具備產品經理的基本素質,2周內就可以找到一份工作。
  • 猿型庫:產品經理如何自查Axure原型一整體檢查
    程式設計師寫完程式設計師以後,通常要經過測試才能交付,產品經理設計完原型以後,最好也能做自查,通過自查,不但能及時發現原型中的問題和漏洞,也能降低在後期和開發人員撕逼的概率。對於Axure原型的自查,從粗到細,主要包括整體、內容、反饋、特殊場景、控制項和常見類型等六個方面,下面就聽小猿為大家一一道來。
  • 產品經理如何寫出一份「簡練」的PRD
    大部分互動設計師和產品經理溝通時都是對著原型圖深化UI稿,所以他們往往是最關注PRD中原型的人; 測試QA:主要關注產品的user story,因為QA需要模擬不同的使用場景設計測試case,大部分情況下QA會用Xmind等腦圖設計工具來設計、覆蓋可能出現的case,並進行遍歷測試。
  • 艾永亮:不要讓產品經理成為工具人,超級產品才能解決用戶痛點!
    據艾永亮超級產品公眾H所寫的文章,關於原型圖,我們要明確,大部分的產品經理做的是什麼原型圖?是高保真、中保真還是低保真?從數據上來看,20%的產品經理會做低保真,而70%的產品經理會做中保真來支持Ul作圖,開發支持。10%的產品經理比較追求完美,強迫自己做出高保真原型圖,然而卻會因為太過於注重細節,導致忽略更多。
  • 產品新人應該如何用好「原型」?
    原型,是產品經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畫原型、講原型,每天幾乎佔了一個產品新人50%的時間。如何做好這件事情,成為了每一個產品新人心中的困擾。本文作者就以自身一年多以來的實習經歷,來總結一下如何做好一份令大家滿意的原型。一、過於追求樣式特效剛開始實習的時候,上級會分配到一些新功能需求,往往會需要去從0-1去畫原型。
  • 產品經理小白常犯的錯誤
    作為產品經理,產品原型製作是一項基本的要求,用於表達產品經理的想法。通過原型,能夠驗證產品流程是否符合預期、能否體現產品的最終表現形態,有益於提高溝通效率。產品經理小白往往會因為從業時間短或接觸的項目少,對於原型工具的認識只做執行工作,下面胡老師給大家說說產品經理小白常犯的錯誤。
  • 「原型指南」產品原型設計工具如何選?
    無論是App設計還是網頁設計,原型都是設計過程中最重要且最基本的一個部分。但如今,形形色色的產品原型設計工具擺在眼前,每款工具都各有千秋。然而怎樣去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原型工具,就成了設計師的一大難題。特別是對於一些剛入門的設計師來講,會稍顯茫然。
  • 成熟的產品思維,讓產品經理職業生涯走得更遠
    01 目標思維-我要解決什麼問題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並不是產品設計,而是解決問題。通過前置環節中最重要的需求分析,已經充分明確當前要解決的問題,那麼在後續的任何環節中都需要記住:我要解決什麼問題?然而並沒有思考過這個異常流程對你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主流程)有什麼影響,以及是否需要解決和解決到什麼程度,上來就不假思索地增添功能邏輯。明確異常流程對要解決的問題有什麼影響,以及是否需要解決和解決到什麼程度,才能體現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上述反例,就是不斷通過增添功能邏輯,來彌補目標思維和決策能力的不足。產品經理知道不做什麼,比知道做什麼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