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2021-01-09 前瞻網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Evelyn Zhang • 2019-09-25 14:34:57 來源:前瞻網 E3532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它也成為了中國「太空漫步」的裡程碑。

發射成功後,三名太空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操作手)和景海鵬(實驗員)發回信號,揮舞著國旗畫面的那一刻至今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9月27日16點45分,翟志剛在太空邁出第一步,開始太空行走。在16點59分結束太空行走,返回軌道艙,成功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進行了四大科學實驗,並創下了中國載人航天領域的四個「第一」,即航天員實現出艙,航天員釋放伴飛小衛星,艙外空間材料科學研究,實施「天鏈一號」的首次應用。

其中,「中國航天員首次進行太空行走」,成為了我國航天事業繼「東方紅一號」、「載人航天」、「嫦娥一號」之後的第四個裡程碑。

神舟七號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 神舟七號飛船全長9.19米,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共重達12噸。負責運載的長徵2F運載火箭和逃逸塔組合體整體高達58.3米。

據悉,「神舟七號」時的太空行走對航天員的考核要求更高。該飛船上增加了「氣閘倉」功能,太空衣也必須考慮讓太空人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特製的中國自主研發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熱屏蔽、氣密、保壓、通風、調溫等多種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靈活,頭盔透明密封。

太空行走是載人航天的一項關鍵技術,是載人航天工程在軌道上安裝大型設備、進行科學實驗、施放衛星、檢查和維修太空飛行器的重要手段。

從早期研製的臍帶式的生命保障系統與乘員艙連接,到後期發明的裝在航天服背後的可攜式環控生保系統,再到推進系統下的「自由」機動飛行,還有像「神舟七號」這樣配備了諸多特殊技術保障的「太空漫步」,人類見證了對太空環境越來越高難度的挑戰。

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幾次太空行走:

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在「上升2號」飛船航天飛行期間實現了離艙12分鐘的太空行走,成為歷史上首位實現太空行走的太空人。

1965年6月3日,太空人愛德華·懷特(EdWhite)被送上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行走的美國人。離開宇宙飛船,在太空中漂浮了創紀錄的23分鐘。

1984年2月7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太空人麥坎德列斯和斯圖爾特不系安全索離開太空梭實現在太空行走,成為人類探索太空奧秘的第一批「人體地球衛星」。

1984年10月,首位太空行走的美國女性——凱薩琳·莎麗文將音樂磁帶和隨身聽帶入了太空。

1993年,美國太空人斯託裡·馬斯格雷夫完成了「哈勃」首次維修任務,其難度被形象地比喻為「太空芭蕾」。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航天員阿姆斯特朗成為月面行走的第一人。

2007年11月3日,美國航天員帕拉金斯基完成歷時7個多小時的太空行走,成功修補了一塊太陽能電池板,被評為「最危險的太空行走」。

2019年3月25日,美國航天局已取消原計劃29日實施的國際空間站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任務。迄今,國際空間站上已實施214次太空行走,全部由男性太空人或男女混合隊伍完成。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神舟七號飛船:載人 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
  •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神舟七號飛船
    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    16時39分許:在劉伯明、景海鵬的協助和配合下,中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航天員翟志剛順利出艙,實施中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16時48分,翟志剛在太空邁出第一步,中國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開始。
  • 官宣 這枚火箭將發射「神舟十二號」飛船
    ,首次展示了將搭載「神舟十二號」飛船的火箭總裝車間。>2016年景海鵬和陳冬的長期駐守空間實驗室,藉助長徵二號F型火箭,總計有11艘「神舟」系列飛船成功發射,將11位航天員安全送上太空。   這17年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開展了天地往返、空間出艙、交會對接、入住「天宮」、太空授課等一系列重要任務。浩瀚壯美的宇宙,就此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  隨著我國空間站飛行任務即將拉開序幕,將有更多航天員進入太空,實現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 世界能發射太空飛船的國家有幾個?
    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遨遊太空的航天員,使蘇聯在與美國開展的載人航天競賽中贏得了世界第一。美國1961年5月5日,太空人艾倫·謝潑德乘坐「自由」七號飛船,進行了一次15分鐘多的亞軌道飛行,雖然是彈道式飛行,沒有進入繞地軌道,但他成為了美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
    12月20日上午10時20分許,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簡稱「神十」返回艙)是兩天前從北京出發的。12月18日上午,記者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見證了「神十」返回艙啟運。
  • 「太空巴士」變「太空貨車」!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過去五年,中國平均每年宇航發射任務在30次左右,這是當今世界最密集的發射頻次。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相繼發射成功,縈繞中華民族百年的「飛天夢」,取得歷史性突破。
  • 盤點那些載人上過太空的飛船,神舟載人6次,NASA爆炸2次
    這一期內容,我為你盤點曾經載人上過太空的飛船,回顧一下他們立下的汗馬功勞。 1. 蘇聯---沃斯託克(Vostok)又名東方號 第一個上太空的人,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就是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他於1961年4月12日在沃斯託克號太空艙升空。
  •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獲贈搭載神舟七號飛船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
    圖為捐贈儀式現場 攝影:趙二召  中國西藏網訊 9月30日,「少年強國 太空築夢」航天精神中華行(西藏站)活動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搭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捐贈儀式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行。圖為獲贈的國旗 攝影:趙二召  在儀式上,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獲贈搭載神舟七號飛船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五星紅旗。
  • 神舟12號飛船座駕:長徵二號F火箭總裝現場曝光
    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圓滿完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踏上徵程,嫦娥七號月球探測任務和小行星探測任務官宣,中國航天事業正在邁上全新的臺階。那麼,仿佛很久沒有進展的載人航天項目怎麼樣了呢?此前在5月5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搭乘長徵五號B火箭發射升空,3天後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順利著陸。今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公布了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的總裝現場照片,它將會執行神舟12號飛船的發射任務。
  • 神舟12號換腦歸來!造價10億飛船批產,世界頭把交椅加速易位
    當時間指針轉動至2020年局面就大不一樣了,隨著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復飛,本月下旬天宮空間站工程首次飛行任務即將實施,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將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執行首次飛行任務,旨在驗證新一代大推力近地軌道運載火箭工況可靠性,是天宮空間站飛行計劃中的首次發射。
  • 中國又厲害了!剛剛,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成功!
    這是一個熟悉的聲音——去年6月25日,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在這裡成功首飛,點火發射口令就由王光義下達。如今,這個聲音將創造新的歷史——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實施,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收官之戰,一旦實現太空貨物補給和燃料補加,就意味著中國太空飛行器將在太空上飛得更久。
  • 揭秘中國未來載人登月探火「新飛船」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劉揚 特約記者 保石 薛飛 代振瑩】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以下簡稱「試驗船」)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中國獨立建成完整載人航天體系
    北京頭條客戶端5月26日消息,今年5月8日,一個好消息從東風著陸場傳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我國載人航天技術又邁出了新的一大步。這次試驗船成功著陸有何意義?我國為何要開展這次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它與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有何聯繫?
  • 美國SpaceX龍飛船首次載人發射成功,對中國會有不利影響嗎?
    今天凌晨,在太空梭退役9年後,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目前,龍飛船已經發射成功,而且也實現了首次載人發射一級火箭回收,一級火箭十分精準地落在了海上駁船上,載人龍飛船已經與獵鷹9號二級火箭分離,並預計於北京時間今晚22時30分左右對接空間站。。此次發射似乎是在宣告美國將重回太空統治地位。
  • 「神舟」四號飛船成功返回
    「神舟」四號飛船成功返回 2021-01-07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空旅行時代到了:馬斯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驚心動魄72小時回顧
    ▲承載NASA太空人的SpaceX載人航天系統發射成功這次載人航天任務,被稱為獵鷹9號火箭龍載人飛船二次測試任務(Falcon 9’s launch of Crew Dragon’s second demonstration ,Demo-2),太空人進入太空後,會搭乘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相關的任務後,兩位太空人則將繼續乘坐龍飛船返回地球。
  • 神舟七號搭載的國旗落戶西藏
    9月30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搭載國旗捐贈儀式、航天員陳全科普講座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行,距離活動開始還有20分鐘,同學們就已按捺不住好奇的心,左瞧瞧右看看,熱烈地開始討論起來。一面「特別的國旗」上午10時,神舟七號飛船搭載國旗捐贈儀式正式開始。
  • 百年瞬間丨「神舟」四號飛船成功返回
    《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百年瞬間丨「神舟」四號飛船成功返回02:04來自國際在線2003年1月5日18點28分,在環繞地球108圈後,「神舟」四號開始從南大西洋上空向著祖國大地返回,按照設計軌跡,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在內蒙古中部草原。
  • 太空旅行時代到了!馬斯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驚心動魄72小時回顧
    ▲承載NASA太空人的SpaceX載人航天系統發射成功這次載人航天任務,被稱為獵鷹9號火箭龍載人飛船二次測試任務(Falcon 9’s launch of Crew Dragon’s second demonstration ,Demo-2),太空人進入太空後,會搭乘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相關的任務後,兩位太空人則將繼續乘坐龍飛船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