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載人上過太空的飛船,神舟載人6次,NASA爆炸2次

2021-01-09 騰訊網

還記得人類第一次上太空嗎?

那是一個跨時代的進步,是人類探索太空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太空人"出現,他們在太空探索中,踏出了勇敢的一步。

這一期內容,我為你盤點曾經載人上過太空的飛船,回顧一下他們立下的汗馬功勞。

1. 蘇聯---沃斯託克(Vostok)又名東方號

第一個上太空的人,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就是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他於1961年4月12日在沃斯託克號太空艙升空。

沃斯託克主要在頭頂的球形艙中搭載太空人,這個球形艙位於一個維持生命所需空氣的設備上面,在重新進入大氣層之前,這個設備艙被拋棄了。

另外由於這個球形艙沒有著陸裝置,所以加加林在降落的時候是被彈射出去的,雖然蘇聯並沒有透露這一個消息,但是不免讓人們認為這不是一次真正的太空任務。

在1961年-1963年期間,一共有6名太空人通過沃斯託克上了太空,最後一次搭載的是瓦倫蒂娜捷列什科娃,她成功地成為上太空的第一位女性太空人。

2. 美國—水星計劃(Mercury)

在太空競賽期間,美國當然不願意落後於蘇聯,所以急著在蘇聯發射的三個星期之後就立馬發射了水星計劃的自由7號,把艾倫謝波德送上了地球亞軌道,這也被蘇聯笑稱這不是真正的上太空。

所以直到1962年2月,美國才真正用自由7號搭載約翰格倫送上了軌道。

自由7號整體呈圓錐形,在地面上的時候,圓錐體是直立的,約翰格倫只能仰臥在靠近底部的位置,在軌道上的時候,約翰格倫可以坐起來,從窗戶看到太空。

而後美國又用自由鐘7號、西格瑪7號和極光7號依次把人送上太空,最後一個水星太空艙也是在1963年被發射上太空。

3. 蘇聯—沃斯霍德(Voskhod)又名上升號

這是基於沃斯託克號進行改進的一個太空船,這是蘇聯為了能使太空人能夠實現太空行走所設計的,並且還要將多名太空人一起塞進去,所以飛船製造工程師們直接拋棄了彈射座椅,配備了穩定的座椅以及著陸系統。

在1964年,它成功地把三名人員送入太空,一名太空人、一名醫生和一名飛船製造工程師。(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很獨到,直接讓工程師和醫生也體驗,更能夠知道太空人在太空會產生什麼樣的需求以及身體反應)

4. 美國—雙子座(Gemini)

不甘落後的美國,又一次製作並發射了同樣能夠運載不止一名太空人的飛船,雙子座。

其實雙子座也是水星計劃的升級版,而美國是把它當做著陸月球的一個實驗品。

一直到1966年11月雙子座12號發射升空後,NASA覺得美國需要完成載人登月任務了。

5. 蘇聯/俄羅斯---聯盟號(Soyuz)

聯盟號是現如今依然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飛船,在沃斯霍德退役不久後它就頂上了,第一次發射於1967年,隨它升空的太空人在返回地球的時候因為降落傘故障喪生。

本來也是為了登月計劃所設計的飛船,但是後來蘇聯取消了登月計劃後,它就一直為太空與地球之間提供運輸,包括空間站,共計完成了150次的載人飛行。

後來美國太空梭退役後,NASA太空人也曾通過聯盟號進行空間站往返。

6. 美國---阿波羅號登月艙

這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爭議最大的飛船。

阿波羅計劃歷時11年,累計共6次運送太空人進行登月,耗資255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阿波羅13號的飛行任務中飛船發生爆炸,三名太空人立即進入救生艙飛回了地球。

直到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完成了最後一次飛行任務。

7. 美國---太空梭

阿波羅計劃結束後,NASA花了近10年時間,在1981年折騰出第一臺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美國歷史上共製造過5架獨立的太空梭,在1981年-2011年完成了135次載人飛行任務。

但是有兩架太空梭在嚴重的事故中毀滅。

第一架在1986年1月的挑戰者號中發生異常,致使7名太空人死亡。

第二架在2003年2月,哥倫比亞號上爆炸,再一次致使7名太空人死亡。

8. 中國---神舟火箭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5號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在軌繞行地球14圈。

這一壯舉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大成功完成載人升空的大國。

之後我國在接下來的6艘神舟火箭成功完成6次載人飛行任務。

9. SpaceX---龍飛船(Crew dragon)

這是第一個私人公司做出來的載人太空飛船。

它在今年的11月16日成功把四名太空人送上國際空間站。

接下來如果還有載人太空船,大概率是維珍銀河或者是貝索斯的藍色起源能完成新的載人飛行任務了吧。

這幾十年走來,我們也一直看著人類在航天航空事業上的高速發展,對太空的探索從未止步,人類最終走向何方呢?

相關焦點

  •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神舟七號飛船:載人 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
  • 「太空巴士」變「太空貨車」!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相繼發射成功,縈繞中華民族百年的「飛天夢」,取得歷史性突破。眼下,科研人員正在執行著一項全球矚目的全新任務——打造中國空間站。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
    12月20日上午10時20分許,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簡稱「神十」返回艙)是兩天前從北京出發的。12月18日上午,記者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見證了「神十」返回艙啟運。
  • 嗨,我是新一代載人飛船
    你們一定聽說過神舟飛船和天舟飛船,想必對我這艘新飛船還不熟悉,載人+載物,我是一款全新的飛船! 新一代載人飛船,顧名思義,就是全面升級的天地往返交通工具。需要強調的是,這次亮相的試驗船隻是我的「試驗款」,而不是最終的「定型版」,主要是對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並在後續飛船中不斷改進,所以未來的我一定會比現在更完美。
  • 載人龍拉開新一代飛船序幕,飛船最終打敗了太空梭?
    航天專家、小火箭公眾號創始人邢強計算得出,美國太空梭項目的總花費為2285億美元,比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與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總和還要多出405億美元。太空梭總共執行了135次載人任務,每次乘組為6人到8人,取平均數7人,將2285億美元總價平攤到每一位航天員身上,得出太空梭每個座位的成本為2.42億美元。
  • 盤點全球載人飛船發展史,美俄有多少款上榜,中國也有一款
    美國重啟載人航天計劃,讓世界再度將關注的目光集中到了這一領域。上世紀60年代,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進入外層空間的太空人,由此拉開了載人航天的序幕。近60年時間過去了,全球一共有九種太空飛行器將人類送上太空。
  •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SpaceX 龍飛船正式載人首飛,馬斯克填補美國載人飛行近十年...
    這將是有史以來首次有四名太空人通過商業飛船實現國際空間站乘員輪換任務,對於 NASA 來說這也是有國際夥伴參與的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來看看那些激動人心的瞬間。下圖為 Michael Hopkins(左)在國際空間站上和同事過感恩節。此次的任務專家之一 Shannon Walker 是一位 55 歲女性,她作為一名物理學家於 2004 年入選 NASA 太空人。2010 年 6 月 25 日,她乘坐聯盟號 TMA-19 向國際空間站出發,隨後在太空中度過了 163 天。
  • 2天2次試飛失敗!美國載人飛船降落時爆炸,瞬間變成一個巨大火球
    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最新飛船「星艦」原型機SN8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再次進行試飛,此次目標是4萬英尺(約1.2萬米),全程7分鐘。 在試飛時,研究人員需要收集其翻轉、定向數據。然而,當飛船升空6分鐘試圖著陸時卻發生了事故。
  • 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中國獨立建成完整載人航天體系
    此外,新一代載人飛船還可重複使用,這一技術目前我們正在研究中,希望將來重複利用的次數越多越好。神舟飛船主要用於為空間站往返運送航天員,前期已經飛行了11次,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可靠性和安全性能滿足載人的要求,但神舟飛船不是按照登月設計的,不能登月,也不能重複使用。新一代飛船可以用於登月,但安全性和可靠性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 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飛船|太空人|...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為人類歷史上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也是繼美國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阿波羅飛船、太空梭後,第5款美國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本次任務是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美國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採用官方發包、發射商承包的商業模式,它將為NASA節省大約200億-300億美元。
  • 揭秘中國未來載人登月探火「新飛船」
    跟神舟三艙結構不同,新飛船由返回艙+服務艙兩艙構成:返回艙是整船的指令中心,也是航天員生活居住的地方;服務艙提供動力和能源。 返回艙是航天員在太空工作、生活的「家」,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工作得順心、住得舒心,技術人員充分利用新一代載人飛船艙內空間大的優勢,在艙內裝飾、設備布局、人機互動界面、整船載人環境設計等方面下足功夫。
  • SpaceX龍2飛船成功載人首飛,世界載人航天迎來第四位玩家
    二、劃時代的載人飛船:龍2 SpaceX初代的龍1貨運飛船僅用於貨運,但它用了很多超前設計理念和先進工程技術,可靠性很高。在22次發射任務中,除了一次因為獵鷹9號v1.1火箭爆炸事故被摧毀之外,其餘均取得成功。
  • 載人飛船的天地傳說「星特寫」
    1、東方號飛船回答了「人能否進入太空」的問題1961年4月,前蘇聯航天員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飛船,從位於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飛上太空,宣告了人類載人航天時代的到來。雖然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飛船僅環繞地球飛行一周,卻完整地驗證了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發射入軌、在軌運行、生命保障、測控通信、安全返回所需要的關鍵技術,證明了人類有能力實現可靠的天地往返。
  • SpaceX 載人飛船首發成功:馬斯克的理科式浪漫與載人航天的新起點
    在性能和系統能力得到成功驗證後,第一代龍飛船才開始為 NASA 執行國際空間站商業補給任務。從 2012 年 10 月 8 日的 CRS-1,到 2020 年 3 月 7 日的 CRS-20,一代龍飛船共計為 NASA 執行了 20 次國際空間站商業補給任務,其中僅出現過一次失敗(2015 年 6 月 28 日 CRS-7 任務)。
  • 為何近年未見我國的載人航天項目?新一代載人飛船已在路上!
    而在這些技術驗證完成之後,就意味著相對成熟的次世代飛船和長期有人駐守空間站的開始建造了。從神舟四號到十一號,或驗證載人飛船,或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或驗證艙外活動相關技術,或驗證空間站長期駐守所需功能。總之,每次發射都是有著明確的任務目標。那麼,在新一代空間站還不具備入住條件之前,就完全必要進行任何沒有實際意義的發射了。
  • 劍指登月的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到底有多牛?
    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長徵五號B火箭不僅有直徑5米的芯一級主箭體,還捆綁有4個直徑達3.35米的助推器,箭體總長近54米,這種結構使其成為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系列火箭。據報導,它將為我國載人空間站的建設奠定基礎。
  • 全面了解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看這一篇就夠了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圓滿完成了預定任務後,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成功著陸。這標誌著該試驗船的飛行試驗任務圓滿完成,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了探索浩瀚宇宙新的一步。今天,我們約請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和您聊聊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那些事兒。
  • NASA終於敲定歷史性發射時間,5月27日龍飛船首次載人飛
    道格·赫爾利Doug Hurley(下):2000年加入NASA太空人隊列,曾任海軍陸戰隊的試飛員、上校,曾經兩度駕駛過奮進號、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並榮耀完成太空梭謝幕飛——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最後一次飛行STS-135。鮑勃·本肯Bob Behnken(上):2000年加入NASA太空人隊列,執行過6次太空行走,總計超過37小時,同樣也是位經驗老道的宇航老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