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時代背景與本質特徵

2020-12-14 中國社會科學網

  時代是思想之母,而思想則是時代的先導。一個民族想要站在時代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在探索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理論思維中,從「習近平關於全面依法治國論述」到習近平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再不斷豐富發展定型化為「習近平法治思想」,已經成為新時代的必然要求。「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從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出發進行理論探知和學理闡釋,是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一把金鑰匙。全面依法治國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既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精神,又不照抄照搬別國模式。」習近平法治思想源於時代、回應時代、引領時代,其所蘊含的時代特徵、時代精神、時代品質,正是這一思想的生命活力之所系、崇高價值之所在。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法治領域的生動體現,是人民主體在黨的領導下參與促進法治中國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體現了在超越個體利益基礎上匯聚而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精神追求和文明特質。總體而論,習近平法治思想所蘊含的時代精神是法治的時代精神與時代的法治精神兩個層面高度契合的必然產物。

  順應時代發展大潮,引領改革創新,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時代特徵。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際出發,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改革創新的新時代精神在法治領域的思想結晶。這是一個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時代。對於時代精神,習近平歸納道:「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中華民族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深刻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實踐。「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習近平法治思想正是在這一偉大時代背景和時代精神中孕育、誕生,並形成為一個完整的法治理論體系。具體來說,第一,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引領法治改革發展。「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正是依靠改革開放,才能「激發全體人民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活力」「在與資本主義競爭中贏得比較優勢」。第二,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法治中國」一詞首先正式出現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之中。在這一決定中所包含的法治中國建設系列舉措,是作為全面改革的重要內容來設計的。這表明,把法治改革與制度創新納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範疇,在全面深化改革總體布局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第三,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統合法治改革關係。沒有法治改革的改革是不完整的。在深刻總結歷史教訓的基礎上,當代中國在實現改革與法治的有機統一中著力凸顯時代精神,確保全面依法治國始終「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體現推進各領域改革發展對提高法治水平的要求,而不是就法治論法治」。從唯物辯證法出發,習近平形象地指出,「改革和法治是兩個輪子,這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的辯證關係」「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法治領域創造性回應時代精神的理論表達。法治精神不是對時代精神的被動映射,而是主動回應現實、積極創新理論,以理論自覺指導法治乃至整個社會改革創新實踐,進一步豐富時代精神的內涵要素。習近平法治思想所彰顯的時代創新精神具體體現為:一是從法治的內在要素著眼,通過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回應法治改革之急需。在關於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說明中,習近平指出起草設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案的初衷之一在於:「反映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4個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在此基礎上,提鍊形成了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法治新方針,並進一步上升為黨法關係的新型法治理論,即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第一次將黨法關係具體細化為領導、保障、支持和遵守這四種關係模式。二是從法治的外在訴求出發,與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相呼應,以全體人民利益關切和制約利益實現的突出問題矛盾為核心線索,把準時代脈搏,轉化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動能。全面依法治國制度設計的要旨之一在於:「堅持改革方向、問題導向,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直面法治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回應人民群眾期待,力爭提出對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的改革舉措。」三是從法治的理念入手,全面深刻回應時代精神,把時代精神內化為法治精神,以時代的法治精神推進法治改革,促進法治理論創新,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特有時代精神氣質。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在於,在理論價值上,明確提出法治總目標、基本原則和法治道路以及改革部署等帶有根本性、戰略性和總體性的法治改革設想;在理論體系上,科學回答了法治的主體、客體、內容、路徑、方式等基礎理論問題;在理論構成上,深刻地揭示了新時代法治的理念、觀點、範疇、概念、命題、原理等理論要素;在理論根基上,「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就確保在法治與時代的深層關聯和實質融合中生長為時代的法治精神,在理論自主性和時代自覺性的統一中,賦予了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活的靈魂,奠定了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礎。為此,在研究習近平法治思想中,應當徹底克服囿於社會表象看待時代精神的膚淺認識,避免脫離時代而論法治的空洞分析,在繼承性與時代性、科學性與價值性、理論性與實踐性、國際性與本土性的統一之中把握其精神要旨。

  (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相關焦點

  •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踐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磅礴的實踐偉力。理論的生命力在於實踐。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歸根到底要在學懂、弄通的基礎上做實,把博大精深的思想觀點轉化為厲行法治的強大動力,把宏偉壯闊的藍圖構想轉化為法治中國的生動實踐,把科學系統的部署要求轉化為鮮活可感的成效亮點。
  • 法治日報社論: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會議最重大的成果就是明確提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並將其作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這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就其主要方面來講,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會議重要講話中精闢概括的「十一個堅持」,「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 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 切實履行好新時代政法工作職責使命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擘畫了壯闊法治圖景。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有著深刻的歷史必然性、廣闊的時代背景、深遠的戰略考量,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本質和規律。
  • 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更好擔當檢察使命
    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提出,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司法機關,肩負著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重要職責,是全面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公平競爭法治觀
    全面依法治國實踐需要科學的法治思想提供指導。2020年11月16—1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產生的最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並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正如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所強調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
  •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努力開創新時代法學會事業發展新局面
    陳訓秋 《旗幟》雜誌(2020年第12期)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奮力開創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
    這一重要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為法治中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高舉習近平法治思想偉大旗幟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評論之一 高舉習近平法治思想偉大旗幟 檢察日報評論員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思想。偉大的思想,領航宏偉的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逐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並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和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時代實現更大發展的思想旗幟。
  •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
    立場觀點方法是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靈魂,是科學理論的精髓所在。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並將其創造性地運用到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意義的法治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
  •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把握全面依法治國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並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確立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使全面依法治國有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法治思想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不僅回答了什麼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問題,而且回答了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的問題,以此為指導,可以從三個維度把握全面依法治國。
  • ...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依法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
    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系統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也是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的標誌性、創新性、戰略性重大成果。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八個明確」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其中一個明確;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四條基本方略」中,「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其中一條方略。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習近平...
    核心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動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時代進程中彰顯實踐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 《檢察日報》從今天起推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檢察實踐」系列報導...
    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最高檢新一屆黨組帶領全國檢察機關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以內設機構改革為突破口構建起新時代法律監督新格局,為黨和國家發展大局貢獻檢察力量。《檢察日報》從今天起推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檢察實踐」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黨組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黨組書記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黨組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研究做好下一步工作。會議指出,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主題重大,意義重大,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 習近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保障作用
    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實現美好法治願景提供根本遵循,注入不竭動力,必將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更大發展,不斷登臨新的更高境界。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法治中國的航標——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擘畫壯闊法治圖景  當歷史的車輪來到2020年,處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行至民族復興關鍵一程的中國,展開新時代奮進徵程上新的壯美藍圖
  • 論習近平關於新時代黨性教育的思想
    一、習近平關於新時代黨性教育的思想的形成背景  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一種思想理論的形成,都是時代的產物。馬克思有句名言:「每個原理都有其出現的世紀。」[1]146習近平關於新時代黨性教育的思想,同樣是時代的產物。
  • 肥東經開區:舉行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暨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報告會
    肥東經開區司法所一名正在實習的大學畢業生在聽完肥東縣司法局與肥東經開區共同舉辦的 《學習五中全會精神暨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報告會後說道。十九屆五中全會已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為更好的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的精神,肥東縣司法局聯合肥東經開區在肥東經開區管委會舉辦了這場法治報告會。
  • 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文化和旅遊系統紮實深入推進法治建設
    文化和旅遊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推進文化和旅遊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建設法治政府擺在工作全局重要位置,推進文化和旅遊法治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其中,一方面著力推動文化和旅遊領域重點立法項目宣傳貫徹落實,一方面圍繞新情況新重點,出臺、印發一系列工作方案和通知,同時加強監督管理工作。
  • 習近平引經據典談法治
    11月16日至17日,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了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其中引用了不少名句典故,寓意深刻。今天,黨建網微平臺與您一起學習領會!
  • 關於法治,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妙喻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全面依法治國,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在這一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了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習近平法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