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後,拖家帶口出門最怕什麼?
沒錯,就是:
拉屎
拉屎
老公要拉屎
一提到拉屎,我就想起那些年被它支配的恐懼。
出門前,
背好包抱起娃,前腳剛踏出家門,
剛還捧著手機傻樂的人突然說…
進入遊樂場,
前摟後抱帶崽正在膠著階段,想換把手,
剛還在身邊遊手好閒的人突然跑遠說…
晚上回到家,
撂倒娃打掃完戰場想衝進衛生間歇會兒,
一拉門,突然眼前閃過一個身影說…
屎
料
不
及
......
有時候我真懷疑,男人是不是屎做的,不然怎麼那麼多屎?
這件事不光我懷疑,連我兒子都看出來了,有次下班回家我隨口一問「兒子,你爸呢」 ?
我兒子特別淡定的回答我「爸爸不是在拉屎,就是在拉屎的路上。」
可真是兒子的好榜樣啊…
不光拉屎次數頻繁,更讓人不解的是,時間更是長的讓人疑惑。
每天至少3次,每次30-60分鐘!
這麼個屎產量,一般不是拉堵了廁所,就是拉了個寂寞。
男人到底為啥那麼愛拉屎?是腸胃有問題,還是思想有問題?
這個一直困擾媽媽的問題,今天終於有答案了...
排除思想有問題,那就是腸胃有問題。
男人愛拉屎不算大毛病,因為男女身體素質相差的原因,導致男人吃的就比女人多好幾倍。
俗話說的好:
吃得多
拉的多!
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甚至還是有點科學依據的。
《2012年~2012年中國居然營養與健康狀況檢測》中顯示:
18~49的男性和女性攝入的能量差,大概在296千卡—1966千卡之間。
也就是說:
你吃1個漢堡就飽了,你老公至少要吃3個漢堡才可以!
你吃1斤小龍蝦就頂了,你老公要吃20斤小龍蝦才剛剛好!
如果你剛好碰到一個能吃能喝的老公,那就別怪他了。
那拉的次數多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個就需要福爾摩斯·媽媽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了。
正常人每天一天1~2次都是正常的。
一周少於3次,那可能是便秘。
一天多於3次的話….
就是思想有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對待拉屎這件事,男女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女人說的拉屎,一般是真的在拉屎。
不過還要順便回一下白天落下的微信,清一下昨天收藏的購物車,下單一下明天要給孩子做輔食的食材,連帶著朋友圈點讚一圈,追一下顧佳到底有沒有手撕「綠茶有有」…
單純的拉屎太浪費時間,媽媽們會利用這個時間啟動一下「媽媽」以外的自己,順便向圈裡的朋友證明一下「我還活著」。
男人說的拉屎,可不一定是真的拉屎。
屁股雖然坐在馬桶上,可門縫裡飛出了嫋嫋的青煙,門裡面傳來了隱隱約約的「first blood」或者…
如果安了監控,你會知道更多...
如果他偷偷順進去一副耳機,那這個人基本可以按照「已死,有事請燒紙」處理了。
這種就是「逃避式拉屎」。
廁所門一關,門外是老婆的戰場,門內就是自己的避風港,看不見孩子哭,聽不到老婆罵,那些讓人【屁滾尿流】和【屎料不及】的雞零狗碎都被一道門關在外面。
那就是人間天堂,多舒服啊!
別說蹲一個小時,就算蹲到一部電影結束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女人哄好娃收拾好屋子,一出門看見老公從廁所出來...
保證歇斯底裡!
可男人總不理解,廁所就是避風港,就是歇一會兒,女人為什麼對他們「拉屎」這個行為這麼痛恨呢?
《三十而已》裡那句臺詞說的好 「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女人之所以痛恨,只因為這個避風港,我們也需要。
《三十而已》大火後,好多人都在討論「媽媽到底是個什麼身份?」
顧佳說「生了孩子以後,才發現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這句話深深戳中了當媽的痛處。
有娃以前,誰不是逛街電影爆米花,一人賺錢一人花。
有娃之後,只能是奶粉尿布到處擦,一心只為一個家。
無論是看似已經贏家的顧佳,還是平凡的你我她,只要當了媽,一切都會為了家。
如果廁所是男人的避風港,那也可以是女人的短暫的天堂。
男人在廁所裡30分鐘,逃避的是現實。
女人在廁所裡10分鐘,蓄滿的是血槽。
所以,她需要的是一個能為她分擔那10分鐘的伴侶,而不是毫不留情侵吞掉30分鐘的「室友」。
沒有誰願意一直當「港」,誰都想避會風。
如果你懂,就不要回到家就鑽進廁所。
如果你懂,就抱過孩子,讓她喘口氣。
畢竟,「逃避性拉屎」只是你一個人短暫的快樂,老婆快樂才能讓全家真正的快樂啊!
奉勸!
拉屎雖爽
千萬別「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