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這場「戰疫」中
我們所建起的火神山醫院
不僅僅是一所救命醫院
更是廣大人民戰勝疫情的希望和信心
火速響應
截止2020年1月22號的20點,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440例,死亡17例。
2020年1月23號凌晨,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從上午十點開始,武漢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2020年1月23日下午2點半,離武漢封城不到五個小時,武漢市委市政府正式召開會議,決定在武漢蔡甸知音湖畔新建一所武漢版「小湯山」醫院。並迅速確立了由武漢市城建局組織建設的指揮部,中信設計院牽頭設計,中建三局、武漢建工、武漢航發、漢陽市政作為主要承建單位,由政府出資,共同完成這所應急醫院的建設,10天時間交付使用。
1月23號晚上9點,武漢航發已率先組織挖機入場,幾十分鐘後中建三局、武漢建工、漢陽市政也陸續進場開始場平施工。這些逆行者們在除夕前夜,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十日建成火神山醫院的徵程。
「三邊」項目
2020年1月23號晚,火神山的另外一個戰場「中信設計院」,60餘名設計人員集結完畢。70畝的空地,1000張床位,24小時拿出設計圖紙,這就是他們的任務。
與此同時在主戰場上,中建三局、武漢建工、武漢航發和漢陽市政四家一起上陣,用最短的時間把場地平整出來。那晚雨很大,讓原本就包含土丘和水塘的場地雪上加霜,但現場沒有一家單位停下來。
專業施工人員有了,但修建所需物資和建材卻還沒解決,從何處籌調火神山醫院,在武漢封城後,這些物資如何儘快運到,這些都是要直面的問題。如何在十日的期限內,效率最大化?
如火如荼
封城第二天的火神山建設現場,幾百臺挖機同時開工,通過網絡直播技術,在線觀看人數幾十萬增到上千萬。雲監工們甚至將他們愛稱為「挖掘機天團」。
十天的時間建成火神山醫院,工期緊急,而在體量上,卻也是一點也不輕鬆。
對於傳染病醫院,不僅控制好汙水處理十分重要,而對於進入隔離區的雨水同樣要採取有效措施以防汙染,這無疑大大的增加了施工難度。
火神山醫院擁有1000張床位,其中ICU病房就達到了30張床位,這個規模甚至超過三甲醫院。
因此5家以上單位在同時施工搶進度,不相讓,難免就起了爭執。這一場打架風波被雲監工們看在了眼裡,但得到的卻不是批評,而是社會上廣泛的理解。
爭分奪秒
「真正的醫院的房子建起來了以後,我才發現這個工程連50%都沒幹到。」
1000張床位的規模,背後是相對應規模的醫療物資,這些工作需要協調有關企業進行生產、協調有關物流公司進行調運。當這些設備到了火神山前,還要與施工同時安裝。
1月31號是各項工程的攻堅階段。負壓病房內部的機電安裝,遠程醫療診斷平臺的搭建,醫技樓ICU核心區的鋼架結構施工,全都進入最關鍵的施工環節。
資源不夠,各地連夜向武漢進行增援,4000多人來支持現場的建設。
堪稱救命氣的氧氣系統,卻同樣等著救命,它需要的是專業的氬弧焊的工人來完成。而這種工人,經過全國註冊的不超過2000人。但不到5個小時,就先後有96名氬弧焊工如天兵天將一樣來到火神山。
衝向黎明
火神山第十天,建築主體全部成形,全面進入室內隱蔽工程施工,通風空調、監控照明、通信弱電工程進入最後收尾階段。全國最大的網絡安全公司奇安信同時為醫院信息系統提供免費的網絡安全運維服務。
在火神山交付的前一天晚上,火神山上不過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勝利曙光雖然已經出現,但如同黎明前的黑暗一樣,一個個麻煩突然到來,先是氧氣管道的銅頭買少了,足足差了96個。再是汙水管道的堵塞,只能挖開重做。最後氧氣系統的通氧測試,七號樓的壓力表卻顯示有漏點。
辦法總比困難多,上千名施工人員經過趕工的衝刺階段,全體上下一心,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終於趕在軍地交接之前完成了這個龐大的工程。
2月4號早上9點多,火神山醫院收治了首批50名患者。
火神山醫院
2月4日收治第一批病人
4月14日封艙
完成了治癒率最高、死亡率最低、醫務人員零感染、收治病患零投訴的目標。
十天建成一所醫院,它註定會成為一個不朽的傳奇
14400分鐘,是一個個平凡人的努力
中國速度與中國力量的結晶
是中國人民在抗疫之戰中的底氣
今晚 21:40
鳳凰衛視中文臺
《火神山十天》
敬請關注!
編輯:張帆、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