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海軍全訓合格艦長政委:一把「深藍之劍」,彰顯秦漢雄風

2020-12-16 國平視野

海軍舉行的首次授劍儀式,在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舉行,054A型護衛艦570三亞艦艦長等13名全訓合格的艦長、政委一起被授予「深藍之劍」。

從網絡圖片上來看,此款「深藍之劍」採用了漢劍的形制,顯得古樸威武,頗有著秦漢雄風,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無論中外,劍,都是歷史悠久的冷兵器,商代,就有了青銅劍,受鑄造技術的約,青銅劍都很短,一般只有20釐米長,最長不過40釐米。

秦漢時,一般長度40-50釐米,甚至70-90釐米的鐵劍,取代了尺寸短小的青銅劍,被大規模地投入實戰,成了近身格鬥最主要的冷兵器。

商代到秦代,青銅劍的劍身,其基本形狀,是採用「四面劍」的形式,即劍身以上下中脊為界,可分為四個獨立的面。

漢代時,漢劍,除了傳統的「四面劍」形式,還出現了「六面劍」、「八面劍」等形式。海軍「深藍之劍」的劍身特寫,「八面劍」的特點非常明顯,也即上下各三條脊,劍身分八面研磨的劍。

海軍所授予的「深藍之劍」,外觀厚重,威武強悍,善於劈砍,從其形制看,就是參考了「八面漢劍」的形式。

漢時,劍,就成了防身進攻的有力兵器,上至天子,下至官員和平頭百姓,無不佩劍,東方朔、司馬相如這般博學、文採飛揚的才子,也是「少時好讀書,學擊劍」。

橫刀,是隋唐時代的軍隊列裝制式刀,為雙手刀,是在漢朝的「環首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而研製的,去掉了在漢朝常見的刀柄尾部的環,並延長了短柄改為可以雙手使用的長柄。

作為冷兵器,橫刀,是隋唐時代軍隊兵士佩刀,一般全長70-80釐米左右,刃長在50-60釐米之間,厚度約6-8毫米,是衙役、捕快、皇宮士兵、守城站崗士兵、巡邏士兵所配之刀。

海軍軍官授佩漢劍,而非橫刀,是有原因的,無論中外軍隊,一般軍官都會佩短劍,佩指揮刀的很少,二戰的日軍似乎是例外。

漢劍,有繼承秦漢雄風之意味,軍隊是用來打仗或準備打仗的,因此,要有威嚴雄壯之態勢,授予海軍軍官「深藍之劍」,寓意可謂深遠,海軍是要走向遠洋的作戰兵種,要在遠洋中體現出海軍的戰鬥力和精神風貌。

橫刀,本身就是士兵的佩刀,不適合授予當下的海軍軍官,橫刀和軍官的身份不匹配,海軍的「深藍之劍」,只能選擇古樸威武,有秦漢雄風的漢劍。

相關焦點

  • 戰艦淬火深藍:海軍某護衛艦支隊艦艇進行全訓合格考核
    淬火深藍——南部戰區海軍某護衛艦支隊艦艇全訓合格考核掠影初冬時節,南海某海域波濤奔湧,戰艦馳騁,南部戰區海軍某護衛艦支隊艦艇全訓合格考核正在進行。貼近實戰練,瞄準實戰考。此次考核任務轉換快、時間跨度長、環境構設真。考核前一天,參考艦艇剛剛結束任務返港。官兵們克服連續出海的疲勞,以高昂士氣迅速投入考核。艦艇全訓合格考核,既考艦艇指揮員指揮能力,又考全艦整體作戰能力。
  • 為何中國海軍的佩劍是漢劍,而不是唐刀呢?唐刀不好嗎?
    「深藍之劍」是我國海軍的授劍,能擁有此劍者可以說就擁有了海軍的最高榮譽,有13名艦長政委就曾被授予「深藍之劍」,而每一把劍刃上都會刻有被授予人的姓名,因此每一把「深藍之劍」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古以來都會有給軍官授予劍的儀式,主要是用於激勵軍人的榮譽感,而海軍的授劍儀式,最早的就是1805年英國為海軍設計的標準佩劍,自此,海軍授劍儀式就此開始流行起來了,那時各國海軍的佩劍幾乎都是西洋劍的風格。但隨著時代不斷地發展,各國海軍的授劍儀式也發生了變化,而是開始融入本國民族特色。
  • 南部戰區海軍某支隊:一批艦艇政工指揮員通過全訓考核
    南部戰區海軍某艦政委王紅剛,站在指揮員席位上,透過駕駛室舷窗凝望遠方。成為全訓合格的艦政委後,他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去年,王紅剛從機關到該艦任代理政委。根據相關要求,他必須通過數月嚴格訓練,達到相應指標,再完成艦艇機動繪算等10多項全訓內容考核。「備戰打仗是軍人的主責主業。
  • 中國海軍首次舉行授劍儀式 劍與劍柄長度有內涵
    授予佩劍的目的是激勵軍人追求榮譽  房永智 中國青年報  據《解放軍報》官方微信公眾號「軍報記者」報導,3月15日上午,中國海軍首次舉行授劍儀式,某驅逐艦支隊13名全訓合格的艦長、政委一齊被授予名為「深藍之劍」的佩劍。  據介紹,佩劍均刻有被授予人的姓名,體現寶劍的獨一無二和對被授予人的激勵。
  • 淬火深藍——南部戰區海軍某護衛艦支隊艦艇全訓合格考核掠影
    初冬時節,南海某海域波濤奔湧,戰艦馳騁,南部戰區海軍某護衛艦支隊艦艇全訓合格考核正在進行。貼近實戰練,瞄準實戰考。此次考核任務轉換快、時間跨度長、環境構設真。考核前一天,參考艦艇剛剛結束任務返港。官兵們克服連續出海的疲勞,以高昂士氣迅速投入考核。
  • 人民海軍的授劍儀式為何使用漢劍而非唐刀
    2017年4月15日人民海軍舉行了首次授劍儀式:在一艘國產驅逐艦上進行的王先軍等13名艦長政委被授予「深藍之劍」。被授予人的姓名都會刻於劍刃之上,以此體現寶劍的獨一無二,同時「深藍之劍」的外型設計還具有多項意義。儀式上,這群來自中國國產最新型驅護艦的主官們手持寶劍、面向軍旗發出誓言:「 聚氣凝魂、忠烈斷金、練膽礪性、誓必打贏、劍指深藍、捨我其誰」。
  • 中國海軍首次授劍儀式,獨特的佩劍制式暗含著獨特的意義
    一次,鍾石勇接到了鑄造十三把龍泉劍的大單,其制式為劍身長0.8米,劍柄長12.6cm,劍刃寬3.14cm。然而直到如期交貨之時,鍾石勇才得知,這十三把龍泉劍是專為中國海軍的首次授劍而鑄。 中國海軍之首次授劍儀式: 2017年3月15日,中國海軍某驅逐艦隊首次舉行了授劍儀式,三亞號艦長王先軍等十三位艦長和政委被授予了
  • 成為海軍軍官禮儀用劍
    2017年4月15日人民海軍舉行了首次授劍儀式:在一艘國產驅逐艦上進行的王先軍等13名艦長政委被授予「深藍之劍」。被授予人的姓名都會刻於劍刃之上,以此體現寶劍的獨一無二,同時「深藍之劍」的外型設計還具有多項意義。
  • 航母山東艦的艦長、政委分別是誰?
    轉自微信公眾號「政知見」(bqzhengzhiju)12月17日文章 隨著國產航母山東艦的入列,首任艦長和政委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人物。 △艦長來奕軍(左)和政委龐建宏(右) 公開資料顯示,來奕軍畢業於海軍軍官的搖籃——大連艦艇學院,曾任飛彈護衛艦連雲港艦長,東海艦隊護衛艦第8大隊大隊長,並當選2010年度全軍優秀指揮軍官
  • 1988年海軍領導班子都有誰?都授予什麼軍銜?誰最高呢
    1988年海軍領導班子都有誰?都授予什麼軍銜?誰最高呢?1988年恢復軍銜制的時候,海軍司令員、政治委員、參謀長、政治部主任都有誰呢?他們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呢?誰的最高呢?之後,李耀文歷任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海軍政委等職務,李耀文1955年授予少將,1988年授予中將,2018年病逝,享年100歲。海軍參謀長:張序三;軍銜:中將張序三,山東榮成人,出生於1929年。張序三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膠東軍區連政治指導員。
  • 1988年海軍參謀長都有誰?他們都被授予什麼軍銜?誰成就大
    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不少將領也被授予了軍銜,有的是上將,有的是中將,也有的是少將。那麼1988年授予軍銜的時候海軍的參謀長都有誰呢?他們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呢?誰成就大呢?新中國成立後,張序三歷任海軍艦長,海軍艦艇大隊大隊長,海軍基地參謀長,海軍司令部軍訓部部長、海軍副參謀長等職務。1988年的時候張序三任海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90年任海軍副司令員,1992年10月任軍事科學院政委。張序三1988年9月被授予海軍中將軍銜。
  • 人民海軍的授劍儀式,為何用的是漢劍而不是唐刀?
    直到2017年4月15日,我國海軍才首次舉行了這種源於西方的授劍儀式,而我國的海軍官員們也手持一把「深藍之劍」,莊嚴的進行宣誓。 但是也有人發出疑問了,既然要代表一種中國的禮儀文化,那中國古代的漢劍和唐刀其實都是能夠彰顯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武器,為何中國海軍的授劍儀式上卻選擇了漢劍,而非唐刀呢?
  • 中國航母的艦長一般是什麼軍銜?長知識
    航母是當今海軍艦艇中噸位最大、威力最猛的戰艦,而統帥這個海上「巨無霸」的最高指揮官就是航母艦長。他不僅負責指揮全艦的作戰和訓練,而且要對海上航行安全及其他管理事務負有全責。可以說,航母艦長既要有高超的指揮藝術,又要有出色的政治和管理水平,還要有綜合全面的各種理論知識,因此候選航母艦長必須要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知識。
  • 真正的中華第一劍,彎曲140度不變形,象徵中國海軍8項光榮使命
    不過,這些人類歷史上的冷兵器,並沒有因此而徹底失去作用,尤其是我國的漢劍,更是發展成為了我國海軍的佩劍。作為世界上文明最古老的國度之一,我國在漢劍的鍛造上,不僅有著深厚的功底,並且還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有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劍為青銅劍,後來隨著冶金技術以及時代的發展,逐漸被鋼鐵所代替,尤其是在東漢時期我國的刀劍工藝得到了飛速發展,更是出現了「百鍊鋼」。
  • 航空母艦的艦長一般是什麼軍銜?
    而作為一艘航空母艦的艦長,也應該是軍銜相當高的海軍軍官,才能夠勝任,一般都要到大校軍銜才能夠當上航空母艦的艦長。1、我國航母的艦長軍銜我國現在擁有遼寧艦和山東艦兩艘航母,現在我國航母的艦長軍銜是大校軍銜,相當於正師級軍官,也是僅次於少將的軍銜。
  • 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新一任政委亮相
    撰文 | 蔡邇一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政委已經換成了宋文君。據人民解放軍海軍官方微博消息,11月3日,山東艦政委宋文君介紹了首艘國產航母最新情況。這一消息顯示,山東艦政委已經從龐建宏換成了宋文君。
  • 中國首位女實習艦長的開掛人生,曾立誓此生嫁給海軍
    隨著男女平等觀念的深入人心,女性也能撐起半邊天的思想已經深深紮根於人們的心中,所以女性當兵早就不是什麼稀奇事,從前人們對女性的固有觀念都是吃不了苦,柔弱,但事實證明女性的堅韌、耐性、以及細心程度都是很多男兵所不能及的,然而在中國海軍中,目前能夠當上艦長的仍舊全部是男性,這種斷崖式的比例差距存在了很多年
  • 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艦長約翰·利奇海軍上校
    1941年12月10日,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在新加坡被日本轟炸機擊沉。和她一起沉沒的幾百個人中,有她的船長約翰·利奇。作為威爾斯親王號的艦長,利奇曾與可怕的困難作過鬥爭,並最終以勇氣和冷靜,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做到了最好。他體現了最好的服務,真正體現了「皇家海軍的最高傳統」。
  • 中國海軍的佩劍為何會選漢劍,而非唐刀?其中有深刻寓意
    這把劍其實是身份地位、權利的象徵,也是那些高位者的一種禮儀。世界發展到今天,東方國家已經大多數不會讓軍人隨身佩劍了,而2017年的4月15日,中國海軍舉行了授劍儀式。一些海軍部隊的官兵在此儀式中被授予了以漢劍為樣本打造的海軍佩劍。
  • 別抬槓,女艦長,咱們中國海軍也有
    本月9日,美國海軍提名女性軍官艾米·鮑恩施密特(Amy Bauernschmidt)上校擔任航空母艦艦長,這是美國海軍歷史上首位女性航母艦長。 有網友看見這條消息說,看看人家美軍,航母都有女性艦長,再看看我們軍隊。安不安全表示,這麼說純屬抬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