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
唐朝將中國封建王朝推向了一個高峰,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坐上了大唐的皇位。他依靠當年打天下的那群老弟兄,東徵西討,大唐周邊的小部落不是被滅了,就是選擇臣服歸附。
倭國當時還沒有更名為「日本」,他們僅僅是一個偏遠地區的小國,星火之光哪裡膽敢跟日月爭輝?倭國地處偏遠的海邊地區,自古便是中原王朝的附屬,面對強大的唐朝,他們自然也只有臣服的份。為了發展壯大,他們曾派使者來唐朝學習,用以提高自己國家的整體水平。他們的武士刀,茶道等都有著唐朝的身影。
當然,他們為了博取唐朝皇帝的歡心,也不得不進貢當地的特產與珍寶以表心意。公元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駕鶴西去,皇位傳到了唐高宗李治手裡。這一下子讓扶桑的統治者心裡非常忐忑,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高宗李治的調性到底什麼樣,這誰也摸不清。
於是他們派高向玄理率領使臣前去朝賀高宗李治,除了使臣團隊之外,他還帶了大量的奇珍異寶並且還帶了本國最美麗的兩個公主。唐高宗見使臣不遠千裡來長安朝賀,又是帶禮物,又是送美人,自然是十分開心,對於他們繼續在唐朝學習的請求,自然是滿口應允,以彰顯大唐的氣概。
李治對於這兩個扶桑公主滿意,這讓他們喜出望外,正常來說,中原的皇帝是不接受別國上貢的美女,更別提納入後宮。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下,中原皇帝即便是選擇與別國和親,但一般不會接受別國送來的公主,更不要說納入後宮了。
這與中原文化有很大關係,一旦皇帝接受了別國的公主,自己在輩分上不就矮了一截?這讓泱泱大國的面子東掛得住,更別提生下皇子,萬一皇位再被這位有著別國血統的皇子搶走,後果將不堪設想。
高宗李治這次接受扶桑公主,讓他們喜出望外,如果這兩個人能在李治的後宮佔據一席之地,那扶桑將收穫更多的利益。可隨後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扶桑的統治者心裡涼了半截,這兩位公主被李治召去侍寢,結果卻被關在了籠子裡。這到底發生什麼事了,讓使臣高向玄理很忐忑,他花重金買通守夜的侍衛,侍衛告訴他,他當時就聽到皇帝大叫一聲。
隨後皇帝便下令,侍衛將這兩個扶桑公主裝到籠子裡,這一度讓高向玄理有點摸不著頭腦。後來通過皇帝身邊的人,才最終將這個事情搞明白。
原來這兩位扶桑公主,早早的梳洗打扮,盛裝之後被送到皇帝的寢室,結果高宗李治興致滿滿地來到床前,被兩位臉上塗滿白色粉末,臉上沒有眉毛的女子嚇了一跳,只見這兩位女子塗著紅色的臉蛋,小紅嘴唇,一張嘴還露出了黑色的牙齒。
映著夜晚的燭光,李治被二人這恐怖的樣子嚇了一大跳,失聲大叫一聲。於是命人將這番打扮的二人關進了籠子,他可能在驚慌之下,也想不出其他好的辦法了。
原來是黑齒白臉的妝容惹的禍,那扶桑公主為何要這番打扮呢?這種裝扮有何特殊的含義呢?這有點「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
當時他們的這種裝束,其實是能看到幾分唐代女子的身影的,唐朝的仕女圖可以看到,唐朝女子將自己的眉毛剃掉,然後重新畫上眉毛,然後畫腮紅,配合的粉底,讓自己顯得更加白嫩水靈。隨著扶桑使者的學習,他們畢竟不能照搬,於是便在唐朝裝扮的基礎上,改良了一番。
也或者可以說,自己學得不到位,最終有點「東施效顰」,成為了另類的美。除此之外,這種裝束在當時只流行在扶桑貴族之間,是比較高貴且隆重的一件事。因此當公主被召喚侍寢,理應盛裝打扮一番,卻沒有想到一下子驚嚇了皇帝,惹出這麼大的笑話。
事情最終也被弄清楚了,李治也原諒了這兩位公主,但從此之後再也沒有找她們侍寢。至於其中的原因,很有可能當天皇帝有點失態,感覺比較尷尬,也有可能是他留下了陰影吧。
但通過這件事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差異真的會鬧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還有一點值得我們反思,我們在借鑑別的文化的同時,該怎麼做到既不照搬,而又能吸收精華去除糟粕。杜絕類似東施效顰現象出現,才是我們最應該反思的事情。
#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