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場》這臺節目總算開播了,之前我還以為它會是一個體量在一個小時以上的大節目呢,沒成想是一個短平快的半小時節目,靠,才這麼短呢,不夠看哪。當我看完之後,才真正理解李誕在宣傳片中所說的,該節目是每一個入選演員的個人專場。第一期是呼蘭的專場。聽李誕在開始時的介紹,呼蘭的確是一個天才。
開始時,呼蘭也和其他喜歡脫口秀的普通觀眾一樣,看過很多脫口秀類節目。呼蘭在美國念書時,就看了很多美國的脫口秀節目,回國後,又看了李誕他們的《今晚80後脫口秀》、《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這些呼蘭差不多都看熟了。接著,他就試著搞脫口秀劇本創作,然後就試著上開放麥,結果果然效果很好。然後就被李誕看中了。再然後他就和史炎他們籤約了。
其實,小編之前在文章中對李誕那句話理解得沒錯,這些脫口秀演員的專場內容,的確都是從前我們所沒聽到過的包袱,這些新包袱只在小劇場的開放麥上出現過,你在《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上是不可能看到的。其實這也可以理解,這些包袱是笑果文化傳媒用來賺錢的,哪能白白地浪費在公開節目上呢?畢竟,這些脫口秀演員們,是靠這些包袱賺錢吃飯的。一旦包袱被人外洩了,那演員的腦細胞就白白浪費了,並且飯票就沒了。
這次呼蘭的專場總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作為推薦人李誕,對於呼蘭的簡要介紹,時間大約5分多鐘。第三部分是李誕對於呼蘭的個人訪談,以及谷大白話和管鑫對於呼蘭段子表演的評價。而中間第二部分將近18分鐘的時間,都是呼蘭的脫口秀表演。的確不假,在那將近18分鐘的時間裡,呼蘭的一些包袱估計能把老觀眾的假牙給笑飛了。因為我老婆就把眼鏡笑掉了。
在那18分鐘的時間,基本上都是乾貨,除了包袱都是包袱。前後我統計了一下,整個段子的全長總共是17分53秒;包袱和笑點大約是44個。包袱頻率和密度約:2.5個包袱/分鐘;約24秒鐘就抖響一個包袱。想像一下,這樣的密集的笑點和包袱,有了它,誰還去看那種節奏如老牛車一樣慢傳統相聲呢?特別是那些全程只有結尾一個包袱的評書類單口相聲(聽這樣的段子總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在呼蘭的段子中有幾個包袱,我覺得未來它們會在網絡上流行起來。為了避免劇透,我把包袱的鋪墊部分都隱去了,只說抖包袱那一部分。比如,「你的坦克打個雙閃行不行啊?」;比如,「我先尿了,你隨意。」比如,「感覺全家人在圍著馬桶吃火鍋」。等等,對了,還有那個「喝兩杯之後,該醉就得醉了。」小編一直都很喜歡喜劇小品和相聲,脫口秀也沒少看。但是這些包袱,我還沒見有誰先說過。
其實,作為脫口秀演員,這群人是有一定的精神潔癖的,凡是被人用過甚至自己用過的包袱,他們是絕對不會在創作中再用的。這一點,他們比傳統相聲和喜劇小品要強得太多了。相聲或喜劇小品,基本上都是舊件翻新,酷似腐肉,而脫口秀則完全都是帶血的鮮肉。儘管,預告片上說,目前只有七個人參與錄製,但是小編估計,後續還會再有其他人加入進來的。因為這麼好的節目,不可能只錄製七期就完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