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很多綜藝的時候,裡面的藝人主持笑得前仰後合,但是我很少感覺到真正的爆笑,雖然不是爆笑,但是也會有心情放鬆的感覺,我開始思考為什麼他們覺得那麼好笑,包括很多小品的梗都是演藝人經過深思熟慮多次調節才拿出來的作品,可很多時候反響並不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直到有一次我看見朋友從單槓上掉下來,我笑的特別大聲,但是很多陌生人看見就是面無表情的走過,我開始思考,親近的朋友做了好笑的傻事,你覺得特別好笑,但是陌生人覺得普普通通,是不是因為演繹人當時作梗的時候來體會觀看的也是熟悉的同事朋友,有親近的笑點加成,但是放在舞臺上,有一部分梗沒了親近的笑點加成,就不響了,不好笑了,反響一般了。
現在信息多元化,網際網路發達,人們的見識越來越廣泛,一個好笑的梗可能幾分鐘就傳遍全網,甚至有很多梗很多熱搜都是隔一段時間就上一回,重複來回循環的笑點。
現在做喜劇越來越不容易,很多演繹人憂鬱惆悵做著喜劇工作,可能在作梗的時候多考慮一下陌生人的笑點,會不會能讓包袱更響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