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的《姜子牙》承接著超越《哪吒》的觀眾期待終於走上了大熒幕,在立意上從《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上升到了「是為蒼生救一人,還是一人不救,怎麼救蒼生。」
但是作為個過來人,還是希望各位把心態調整好,當出現一個動畫巔峰—《哪吒》的時候,我們對《姜子牙》的期待應該是下一個動漫巔峰,而非超越前一部,否則再兩相對比下,帶來的往往都是失望,這方面大家可以參考國內續拍的幾部電視劇。
《姜子牙》這部電影打著「一起把這個「年」補上」的宣傳口號確實吸引了不少情懷黨,畢竟2020這一個因為疫情而與眾不同的年,大部分人的小情緒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再加上此前《哪吒》50億的高票房,作為國內動漫系列的新作品觀眾對其負載的期望值遠遠高於其他。
但是有一點大家要明白,《哪吒》票房的背後有很多巧合之處,當然我們也不可否認其國產動畫巔峰的水平,不過《哪吒》取得如此成就是有一定的運氣成分,此前和其同期上映的院線電影幾乎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再加上《上海堡壘》的負分助攻,才共同促成了《哪吒》的成就。
我們再來反觀《姜子牙》就沒有這麼好的得天優勢,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得不給人一種一言難盡的感覺,期望值太高,電影沒達到,但是去實力吐槽,《姜子牙》的本身實力在那裡,或多或少的給人一種「吹不出口,罵不出聲」的尷尬情緒!
首先從劇情上來看,一如《大聖歸來》或其他改編類電影的所謂「別出心裁」的劇情套路,不外乎就是諸神陰謀、妲己無辜、女媧背信之類的,再加上人神妖三族的糾紛,在年輕人眼裡這不過是早幾年被玄幻小說玩爛了的套路,當然在上了年紀的觀眾眼裡,可能有點標新立異的味道,畢竟打破了多年的傳統認知。
其次便是電影的主題,救一人還是救蒼生!小九尾作為受神指派去魅惑商紂的人設,最終卻因為「魅惑」其罪而被落幕收場;而作為一向標榜不幹涉凡人的神界眾生,最終也因為同命鎖讓妲己無辜枉死,在電影的劇情中讓人們遺憾,作為主角的姜子牙雖然有這麼一個質問,但是最終也無奈淪為道貌岸然罷了,這和元始並無上下之分!
而最為可愛的小四不象最終也只是淪為了工具獸被無辜犧牲,邊上的工具人申公豹估計落幕後感慨蒼生中為何獨獨缺了他一人呢。
最後便是一人還是蒼生作為全劇中心,企圖貫穿觀眾的兩小時的視野,不過給出的感覺依然是有點邏輯混亂,一人死,蒼生依然如此,一人不死,蒼生難道會有更差的結局麼?
總得來說,畫質上應該屬於國產動漫的又一個巔峰,但是劇情不夠飽和,依然沒有撐起全局,當然了這也是如前文所提一般,觀眾的出發起點太高,導致了收到結果差強人意罷了,如果沒有《哪吒》的標杆,這絕對是國產動畫電影的裡程碑的存在。
現在的話,只能說成長並沒有大家期待那樣,不過《哪吒》及《姜子牙》隱隱有種國內封神宇宙系列的苗頭,這倒是值得觀眾們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