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著《哪吒》光環的《姜子牙》,成為疫情之後國漫電影的最重要的希望。國慶5天破10億,不能不說票房還不錯,但兩極分化的口碑也讓《姜子牙》落下神壇,尤其是大量家長帶著孩子的錯位觀看,成為反響不佳的重要因素。今天,就來講一講《姜子牙》動漫電影你不知道的故事,以便於每一位看過《姜子牙》的觀眾更加了解真實的《姜子牙》。
這兩部動漫電影的淵源還要從同樣火爆的《大聖歸來》說起。2015年暑期,《大聖歸來》成為國產電影的翹楚,通過動畫形式收穫10億票房徹底刷新了中國影迷的認知,也從那一天開始,國漫電影正式吹響復興號角。
《大聖歸來》背後的成功來自於光線傳媒和導演田曉鵬的共同努力。回到2015年那一年,在《大聖歸來》上映之前,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在國漫動畫完全看不清方向的時刻,註冊成立了「彩條屋動漫影業」,很有長線眼光的投資了13個動漫遊戲相關公司,其中就包括《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十月文化」。
王長田和他的光線傳媒
田曉鵬是誰呢,他做過國產西遊記動畫,也做過美國《蜘蛛俠》的動畫,還做過央視春晚的片頭動畫,甚至還做過仙劍奇俠傳的動畫,時至今日已是國產動畫行業的重磅級統帥。
田曉鵬和他的大聖歸來
《大聖歸來》成為2015年的爆款後,光線傳媒王長田攜彩條屋動漫影業正式亮相,並且公布了未來將生產的22部動畫長片,其中,就有在接下來幾年被我們熟悉的梁旋、張春導演的《大魚海棠》(5.65億)、餃子導演的《哪吒》(50億)、程騰,李煒導演的《姜子牙》(目前10億),當然還有還有《姜子牙》彩蛋中的《深海》,也是田曉鵬的最新動畫力作。
餃子和他的哪吒
也就是說,《姜子牙》和《哪吒》應該是說是師兄的關係而非師徒關係,也不存在續集的關係。因為兩者同時立項,在2019年《哪吒》獲得滿堂彩的時候,《姜子牙》也已經進入製作收尾工作,但因為隸屬同一個投資集團,參考漫威的做法,互相打彩蛋也是很正常的,就如《姜子牙》彩蛋《深海》一樣。
參考漫威宇宙,當《哪吒》彩蛋中出現《姜子牙》的預告時,很多人猜測光線傳媒「神話宇宙」的存在,一方面孫悟空、哪吒、姜子牙在中國傳統神話中也的確有或多或少的聯繫,另一方面中國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宇宙的期待從未如此高漲。
元始天尊在兩部電影中大相逕庭
但是當《姜子牙》在國慶面世後,觀眾發現無論是世界觀還是元始天尊、申公豹等人物,畫風、性格甚至立場都完全牛頭不對馬嘴。這樣的設計又何來宇宙呢?
結合本文第一個問題來看,《哪吒》《姜子牙》是同一時期、同一個投資方,但是完全不同團隊的作品,可以說,在大部分時間裡是沒有聯繫的獨立動畫電影。尤其是在2019年《哪吒》上映前,沒有人能預測到《哪吒》的票房到底如何,《姜子牙》更是光線傳媒和彩條屋一種賭博式的製作。
一部賀歲彩蛋形成宇宙還遠遠不夠
那麼,到底有沒有中國動漫的「神話宇宙」呢。一方面當票房和口碑雙豐收後,我們看到《姜子牙》的宣傳明顯與哪吒、齊天大聖各種混搭,這是光線傳媒有意製造「宇宙」的一種宣傳方式,另一方面在《姜子牙》彩蛋中,楊戩、雷震子的出現,也為《姜子牙》的「封神宇宙」奠定了基礎,《田曉鵬》也透露《深海》和《大鬧天宮》哪吒也會登場,那麼不排除光線傳媒旗下這麼多經典動畫同時上馬,「神話宇宙」形成的機會非常大。
但無論如何,目前為止這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宇宙還只是冰山一角或者說處於萌芽期,面對深奧龐雜的中國神話,我們也希望光線和彩條屋可以創造這個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宇宙。
《姜子牙》上映後,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受眾誤會」,也就是家長們誤以為這部動畫是一部拍給孩子的合家歡電影,但最後結果是不歡而散。
「誤導」觀眾的姜子牙海報
這個問題一方面來自於《姜子牙》宣傳的主觀雙刃劍。因為《哪吒》大火,有屬於同一集團旗下的作品,《姜子牙》蹭《哪吒》的熱度是很正常的宣推邏輯,也比較成功。但因為《哪吒》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充滿了童趣,人物性格和劇情演變也比較適合孩子理解,而《姜子牙》是一部內涵相對成人化,主人公內心刻畫相對複雜,結局具有一定黑暗動漫色彩的「成人動漫」,討論的問題也不再是好人壞人的維度,從而造成這樣「蹭熱點」宣推的「雙刃劍」,嚴重誤導了廣大家長群體。這部分群體是帶著孩子,趕著國慶來看一部開開心心的動畫片,結果因為晦澀劇情和驚悚畫面造成滿場哭鬧和一頭霧水,很大一部分差評就來自於觀影一直在哄娃或者匆匆離去的80後70後們。
另一方面還是國內對動漫拍給孩子的客觀印象。同國外動漫多元化發展不同,在國內動畫片一直被看做是給孩子拍的影片,尤其是在沒有電影分級的前提下,《姜子牙》和《喜羊羊》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樣的。但是《姜子牙》團隊顯然不是這樣的立項,從畫風到立意,是要去通過一個神話故事探討一個人性問題,這樣的供需矛盾可謂「牛頭不對馬嘴」,也是目前國內海量消費群體需要細分市場的一個客觀結果。還好有著《哪吒》《大聖歸來》的前車之鑑,在成人之間的好口碑讓《姜子牙》票房穩步有升,我們只能期待一部又一部好動漫電影,可以讓觀影群體更認可,讓電影分級早日到來。
《姜子牙》的劇情是典型的《封神演義》架構,但完全架空人設,揉入中國傳統元素的原創電影。比如最重要劇情「元始天尊陰謀」,在《封神演義》中,本應是「女媧娘娘」的傑作,女媧因被紂王褻瀆,指派狐妖下凡,用蘇妲己迷惑紂王從而導致商朝滅亡。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僅僅是按照女媧的旨意來動用各自的資源,一方面推動改朝換代,一方面完成天庭的「招聘」,也就是封神榜。而姜子牙也不過是元始天尊的一個重要棋子,用「人」而非「神」來實現歷史的演變,最終實現三界的秩序重構。
很多人對《封神演義》的印象還停留在90年經典電視劇中
所以本來一個在《封神演義》中相對完整的利益鏈條和劇情模塊,在《姜子牙》中被改編成為姜子牙的「反腐大劇」,元始天尊從一個帶團隊的中層變成了「假仁假義」的幕後BOSS,所以才讓很多人大跌眼鏡,這體現了創作團隊的勇氣,但也帶來了利用中國傳統神話的弊端,就是根深蒂固的印象,會讓人物刻畫難上加難。《哪吒》和《大聖歸來》就在於在哪吒和孫悟空的基礎之上進行了現代的闡釋和升華,所以對於觀眾是好接受的,但姜子牙和「封神榜」相關的人物變化太大,甚至完全架空,「觀影」成本就太高了。還記得被停播的2020版《封神演義》嗎?胡改亂改的確風險很大。
但不得不說,《姜子牙》團隊的誠意是很足的,影片中隨處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星星火火,從而讓動畫的文化品位提高不少。比如片中的對北海的刻畫,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的仙境鮮活許多,也讓姜子牙和「獨釣寒江雪」融為一體,不僅展現了封神大戰後的悽涼,也讓姜子牙的堅韌性格躍然屏上。
北海的獨釣寒江雪
再比如紂王帝辛,歷史罪證「寵妲己,殺忠臣,好殺戮」的亡國之君卻被封神為「天喜星」「姻緣神」,這本身就對孩子們甚至成年人的理解門檻較高,而影片將這個歷史上極具爭議的人物塑造成為一個雖然被封神仍然生活在陰暗的亂石當中,逃不掉宿命卻掌控人間紅繩的悲劇NPC,從而推動情節的進展是非常討巧的。
影片紂王的設計很重要也很討巧
當然還包括四不相、骨風鈴、歸墟、玄鳥和崑崙等一系列設計,不僅能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找到背景,而且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可以說,《姜子牙》中每一個場景和細節,都值得在浩瀚的中國傳統文化中仔細品味,這才是電影厲害的獨到之處。
很多人在看完《姜子牙》之後,說影片在討論「電車難題」,問題來了,電車又是什麼鬼?
被稱為人類十大思想實驗之一的「電車難題」最早是由哲學家Philippa Foot提出,也就是如果一個電車軌道一側綁了五個人,而為了救這五個人,可以選擇用拉杆改變電車方向只用殺死另一側軌道的一個人,你會怎麼選?
著名的電車難題
無論是「兩害取其輕」還是「不救一人無以救天下」,都是在探討我們該追求基本的人性既道德還是所謂的權威,既大部分人的權益。《姜子牙》只不過是將女媧之於的妲己的戲份加到了元始天尊身上,然後將元始天尊政治化,讓這個選擇的矛盾更加具備戲劇衝突,從而在影片結尾完成了姜子牙向「上帝」「耶穌」等一系列超凡人或者叫神的蛻變,即所謂中國傳統的「仁者無敵」。
這樣一個讓全人類燒腦的問題,家長帶孩子看簡直是在浪費電影票。
從《姜子牙》的彩蛋和光線傳媒的宣推來看,起碼我們能有以下幾個期待:
一個是《姜子牙》續集,從彩蛋中楊戩、雷震子剪影的出現,以及渡劫城的存在,可以看出《姜子牙》續集將具備更多的神話人物和更廣闊和高級的背景設置,這才是真正的「封神宇宙」。
二是以光線傳媒為出品方,彩條屋為總製作,《哪吒》積累下的雄厚資本,田曉鵬導演的續作《深海》《大鬧天宮》都將陸續與我們見面,而《三體》真人版也將由十月文化來製作,田曉鵬任導演。這些大製作也都有潛力成為《大聖歸來》般的精品。
國產動漫電影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