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人生,並不一定是一個美好的結果,而是心靈去度過的過程

2021-01-08 飛行季少兒雜誌

親子看電影欄目 奧斯卡經典電影《美麗人生》適合父母和七歲以上孩子觀賞

曾經在生活中腳步匆忙地穿行,一成不變地吃飯睡覺,閒時被那些科幻大片、驚悚大片、場面大片刺激著視覺神經。當刺激過後,突然意猶未盡地問自己,這生活怎麼就那麼沒勁呢?難道這就是我一度認為的幸福嗎?幸福怎麼能這麼一成不變、沒有激情和浪漫的情節呢?

無聊之中,在QQ上找到自己的好友,發給她一句話:給我介紹個好看的電影吧!其實發這句話的時候,我已經無聊到不知道看什麼電影是好了,單純的奧斯卡大片已經不能吸引我的眼球了。對方給我介紹了這部影片——《美麗人生》。

剛開始觀看時,幾次差點關閉窗口質問我的朋友:這就是你給我介紹的電影——沒有深度、情節老套的喜劇片?當我在那些喜劇情節中安慰著自己勉強看下去時,我那充滿娛樂色彩的微笑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嚴肅的表情,最後變成滿臉辛酸的淚水。

美麗人生——影片的上半部確實是美麗的人生:男女主人公搞笑的邂逅,男主角幽默的追求方式以及一家人甜蜜幸福的生活。如果僅僅以此定位成美麗人生的話,我可以認為我目前的生活再美麗不過了。到下半部時,德國軍隊把猶太人全部押到監牢的時候,我有點冷漠地想:我看你以後還怎麼美麗!

可是,依然美麗!

當作為義大利人的女主人公為了和自己的丈夫孩子在一起,毅然要求上火車去猶太人集中營的時候,人生真正的美麗開始了。

在被押解去猶太人集中營的路上,男主人公依然幽默地告訴自己的兒子——我們這是去旅行,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給你一個驚喜,帶你坐火車去旅行。到達集中營之後,男主人公又告訴兒子,他們在玩遊戲。勝出的條件是得到1000分,頭獎是一輛真正的大坦克,但是如果哭、要回家、找媽媽、要求吃點心會被扣分。因此,整個在監牢的過程中,那個可愛的孩子一直以為自己在玩遊戲。直到最後納粹滅亡,德國軍隊撤出前對猶太人屠殺的時候,男主人公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告訴他遊戲馬上就勝出了,但是要藏在鐵皮柜子裡不能出來。那個孩子還是以為自己在玩遊戲,乖乖地躲在柜子裡一動不動。他仍然堅信自己在一場有意思的遊戲中。

整個影片中,我曾經好幾次差點抑制不住而號啕大哭——男主人公的叔叔——一位善良並從不知道反抗的老人,在被趕去毒氣房間的途中,看到一個差點被絆倒的女士兵,竟然充滿善意地送上問候;男主人公為了安慰在女犯牢中的妻子,竟然冒死溜進廣播間,只為給妻子送上那句他們相愛時常用的問候「早安,公主」;男主人公曾經做侍應的時候認識的德國軍醫悄聲對他說有重要的事情的時候,我以為他要救這一家人出去,後來才知道那重要的事情只是一道困擾他好幾天的謎語需要男主人公幫忙解決;男主人公被押去槍斃,路過那個藏著自己兒子的鐵皮櫃,朝著裡面那雙大眼睛做了做鬼臉,然後轉身衝押著自己的士兵笑了笑,用著滑稽的大踏步走過鐵皮櫃……

我不得不承認,這才是美麗的人生。當在近乎絕望的困境中。一個父親——平凡的父親——沒有錢、沒有權、瘦瘦小小的父親——用自己的肩膀扛起辛酸,苦中作樂。為的是讓自己兒子那幼小的心靈不受到絲毫的傷害。什麼是美麗人生?當困境像納粹分子的迫害一樣沉甸甸的撲頭蓋臉而來的時候,你卻能用所謂的"意志力"把它變為另一種環境。就像男主人公翻譯納粹士兵的那一席監牢規則;就像男主人公抓住任何一絲的機會給自己的妻子送去浪漫的問候;就像那個父親為自己兒子送去的那塊被稱為遊戲獎勵的沒有果醬的白麵包。意志力,竟然是那樣的強大,即使現實是殘酷的,用美好的心靈去改變現實,這就是美麗人生!

男主人公最後還是死掉了,甚至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不相信男主人公就這樣死去了。然而生活畢竟不是童話,我們不可能看到的每一個結局都是美好的。

久違的感動和淚水過後。我明白了:美麗的人生,並不一定是一個美好的結果,而是用心靈去度過的一個過程。

編輯語:作者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生活的眼睛,世間的美麗因她而展開,讓我們看到細膩豐富的人生。

作者:秋日落葉,38歲,漯河某房地產公司管理人員,漯河市作家協會會員。

相關焦點

  • 教育是一個解放心靈的過程。教育金句(連載52)
    832.因為焦慮,家長們都在拼命地為孩子積累財富,希望孩子擁有更優越的人生,卻忽略了孩子擁有幸福人生的關鍵因素——獨立人格。所以,很多孩子的物質異常豐富,精神卻並不自由。833.告訴孩子:不要輕信承諾,承諾常常很像美麗的蝴蝶,盤旋一會兒之後就不見了。
  • 《側耳傾聽》:青澀美好的愛情,蘊含度過人生轉折期的啟示
    儘管月島文完成的小說並不完美,但是,月島文卻在完成後,通過心理疏導,成功度過最為關鍵的人生轉折期;領悟完成一件作品該有的精神,重新梳理思想,心靈獲得滋養,自我實現成長。在影片中,就是天澤聖司的爺爺說了原石需要打磨,才能煥發光芒之類的話,讓月島文明白了自己的迷茫,來自於對小說結果的錯誤認知;她以為,只要完成了小說,這部小說就會是非常完美的。可貴的是,她最後接納了所有的不完美,懂得成功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打磨的過程。
  • 人生就是一個加減的過程
    人生是一場漫漫長路的旅行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加法的運算,從一出生的零狀態開始,一路行走,不斷往空空如也的行囊裡撿拾著諸如名利、榮辱、財富、地位等等表面光鮮的東西,越撿越多,越加越重,負累前行。而且這個行囊又是一個慾壑難填誘惑無窮的無底洞,貪慾越來越重,涉獵越來越雜,包袱越來越滿,讓人喘不過氣來,疲憊不堪。同時,人生也是一場身心兼顧的心性修為過程。
  • 看他們的《美麗人生》,感嘆自己的美麗人生
    而最近電影院裡的好片不多,更多還是大家邊吐槽邊離場的電影,所以最近想去電影院看電影的,這部4K修復版的《美麗人生》當然就是首選。其實不久前也有一部《海上鋼琴師》以同樣方式來上映,這樣能讓廣大影迷在電影院裡更極致的重溫,確實是好事。
  • 4部絕佳心靈療愈功能的電影,每看一部,解決一個人生難題
    在看電影過程中,我們和裡面的主角同在,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當中,開啟一段未知的探險,去經歷痛苦的矛盾和內心的搏鬥,不斷克服困難,自我超越,最終得以讓貧瘠的自我從困境裡解脫。而下面這4部電影,在我看來,是絕佳的心靈療愈作品。它們曾在我內心充滿困惑的時候,給予我巨大的能量,幫助我度過黯淡的人生時光。
  • 稻盛和夫:人的《心靈管理》,決定人一生的結果
    稻盛先生認為,人生在世需要三個方面的管理:健康管理、才智管理、心靈管理。人的心靈猶如庭園,如果不加耕耘、任其荒蕪,不去播種美麗的花朵,就會雜草叢生。因此,要想開出美麗的花朵,就要對心靈管理。人的心靈中心同時居住著"真我"和"自我",這兩者在爭鬥。"真我"是指充滿愛、真誠與和諧,可以用真善美這個詞來描述。"自我"是指對自己有利就好。比如嫉妒、貪婪、虛榮、猜忌。
  • 深度解析《美麗人生》:用笑著的眼淚告訴你人生美麗,未來可期
    這種啟迪或許並不一定立刻彰顯,但他們或許在潛移默化中,在人生經歷了千迴百轉後,讓你覺得豁然開朗。那麼這部《美麗人生》就是值得我們反覆討論與不斷回味的電影。它有一股感動你的力量,總是能在不經意間將你打動,讓你不僅能接受共情般的愉悅與舒爽,也會讓你收穫眾多深層次的思考。
  • 人生是一個悠長的等待過程
    物換星移,雲捲雲舒,唯一不變的是我對你的心意…… 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時不在等待——風暴襲擊時,我們等待著陰霾過去;稿件寄出後,我們等待著編輯先生的青睞;即使一個來日無多的老人,也有自己愉快的等待,比如等待從幼兒園飛回來的小天使般的笑聲…… 有時,我們會問自己到底在等什麼?有時,我們也疑問——滿心期待的春天過後,不又是冬天嗎?
  • 《美麗心靈》:即便在困境中,你也能有所成就!
    電影《美麗心靈》講了一個足以令人震撼的故事,千萬個人看或許會有千萬條感悟,具體到我的體悟,不過是寫在標題裡的這一條:即便在困境中,你也能有所成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主人公約翰·納什精彩絕倫的人生,這份精彩,甚至助力影片《美麗心靈》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約翰·納什(下文簡稱納什)的人生到底經歷了什麼?且容我慢慢道來。
  • 享受過程,而不是計較結果
    結果是短暫的,伴隨我們時間更長的則是過程。生活的樂趣也隱藏在過程裡面,結果只不過是一段長長的過程之後的一秒鐘的高潮。有一個笑話:兩個人聊足球比賽。一個人問:「比分多少?」另一個人回答:「0比0。」前者說:「哦,前面的都白踢了。」
  • 觸動人心的美麗謊言|《美麗人生》
    歷經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後,天遂人願,兩人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起,並且有了一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喬舒亞。好景不長,在兒子五歲生日那天,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卻毅然同行,與丈夫兒子分開關押在另一個集中營裡。圭多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謊稱大家在進行一場比賽,拿到一千分就可以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的兒子信以為真。
  • 疫情時期重溫23年經典電影《美麗人生》:深陷泥濘也不忘仰望星空
    都說《美麗人生》是值得每一個男人都去認真看一次的電影,因為它會告訴你如何做一個好父親。在戰疫情、等春來的特殊時期,我又重溫了這部經典影片。卻深深地感到它更是一部值得每一個生活中陷入低谷的人,都去用心看一次的電影。因為看過之後,你才會更加深刻地明白:如何直面現實的人生。
  • 豆瓣9.5《美麗人生》:人的生命是可貴而且充滿歡笑的
    1997 年由義大利人羅伯託·貝尼尼執導的影片《美麗人生》獨具特色,運用喜劇手法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中慘絕人寰的故事娓娓道來,卻毫無違和感。影片最讓人驚喜的是,從陳舊的創作素質中挖掘嶄新的故事,讓觀眾看到集中營中的一段感人至深的美麗人生,該片並未局限於表現戰爭的殘酷,進一步將主題延展至感人肺腑的美好愛情、偉大的父愛和男人的責任感。
  • 等待的過程是美好的
    每天去接孩子已經成了工作的必修課,一天總要把那一小段路反反覆覆地走上幾遍。不知不覺中,這條從託管到學校的路線走得也是越來越熟悉了。就連休息的時候,一到點就會習慣性地往門外走去,想到到時間去接咱們的孩子們放學了,走到半路才恍然大悟自己剛才的條件反射。
  • 餘生,找一個與自己心靈相通的人
    我們這輩子,總在尋找一個能夠懂自己的人。可是,這真的很難,在茫茫人海裡,找一個和自己心靈相通的人,就像是在這個世界上,尋找兩片相同的樹葉,或者是兩片相同的雪花。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靈魂也是相差巨大。孤獨總是人生常態,可我們卻希望能在這孤獨的人生裡,能體會到與自己心意相通的人給自己的溫暖。
  • 《美麗人生》:一定要看到最後的電影
    《美麗人生》由義大利國寶級導演羅伯特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獲得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多個獎項,當年放映期間,共計響起十幾次雷鳴般的掌聲,電影結束後,觀眾的感動依然不能平復,掌聲不絕長達12分鐘。
  • 《美麗人生》帶來教育反思:孩子美麗人生的鑰匙,就握在父母手中
    是愛和保護,是一顆美麗人生的種子。打開孩子人生大門的鑰匙,最初是握在父母手中的,怎麼用好這把鑰匙,不妨向圭多學一學吧。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陪他做遊戲永遠比給他講道理更行之有效。如果用遊戲講解,結果就大不一樣了。《美麗人生》中父親圭多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示範。圭多父子被押往集中營,如何在這個危險可怕的地方保住孩子的性命是圭多最大的苦惱。該如何告訴孩子在這裡不能哭、不能找媽媽、要挨餓、要躲避巡邏員等等,這些孩子根本聽不懂。
  • 薇爾莉特的心靈成長,在尋找愛的過程中去愛
    紫羅蘭裡的故事發生在某個大陸的某個時期,殘酷的戰爭結束後,薇爾莉特帶著對少佐的愛和責任來到了一個偏僻城鎮的某條小巷子裡找了一份代寫書信的工作,作為直面委託人的薇爾莉特,在一次次地觸碰那些感人的故事的過程中,也漸漸地別他們的情感所感染,也漸漸明白了愛是什麼,在尋找愛的過程中去愛他人。
  • 《去月球》:「如果人生可以重來」為什麼是一個美妙的陷阱
    一、如果人生可以重來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會怎麼度過?  兒時的願望重現眼前,錯失了的戀人還有機會挽回,三十歲那年真的辭職去環遊世界……每個人面對這個問題都有一萬個回答。人生有太多節點我們想要回返、重走、修正,用一個完美的存檔去覆蓋之前的遺憾。  但是——  如果人生重來一遍,但是將會把你原來的一生完全抹去,你願意嗎?
  • 《美麗心靈》男主原型的傳奇人生
    拍攝《美麗心靈》這部電影的想法源於製作人在雜誌《名利場》上看到的關於數學天才約翰納什的文章,他被這位天才的經歷深深地打動了,於是決心將他的故事搬上銀幕。電影於2001年12月在美國上映,之後幾乎包攬了所有國際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