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題:年輕,就好好拼一把——青春在創業中閃光
新華社記者劉開雄、張千千、蓋博銘
年輕創業者,青春是他們最寶貴的「資本」,時代是他們最好的「舞臺」。
不久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出臺,更是給無數年輕創業者打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讓他們在無限可能中以青春為翅奮力高飛,為理想拼一把、搏一回。
機遇,一起「組隊打怪」吧
海外「潮客」、IT「大拿」、電商「老兵」、外貿「倒爺」……2019年12月成立的西拼選品「組隊打怪」式的創始人團隊覆蓋了跨境電商的全鏈條。「90後」的李奇便是其中一員。
「大家從不同角度看到了痛點和機遇,各種『偶遇』之下走到了一起。」李奇說,當初加入西拼選品是看中它能讓中國優質的中小品牌直接面向海外消費者。
「創業要有激情,每天早上一起來就巴不得馬上開動。」此前已有過兩次創業經歷的李奇說,規劃《建議》提出促進平臺經濟,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等,這些都與西拼選品的業務息息相關,也更堅定了李奇「參團」的初衷。「我們相信,未來一定會打造出中國中小品牌強大的國際影響力。」
相比之下,同為「90後」的馮鈺志所在的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創業團隊就簡單了——師兄弟「組隊」。「2014年大三的時候也比較迷茫,正好原先學校辯論隊的師兄回國創業,聊著聊著就被『帶跑』了。」說起為何創業,馮鈺志自己都笑了。
固態雷射雷達在汽車、高鐵、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很多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是我們的目標市場,我們自身又是高科技創新型企業。」馮鈺志說,規劃《建議》為北醒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我們可以想像未來的五年到十五年,都是非常好的機遇期。」
敢想、敢做、敢擔當
「每戰勝一次困難,都會踏上新的臺階。」每次遇上困難,吳雁姿用這句話默默地鼓勵自己。
4年前,剛滿28歲的吳雁姿決定要做「植物肉」,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尋找科研團隊、物色專業工廠、改善產品口味……沒有相關經驗的吳雁姿艱難地從零開始。倔強的拼勁終於讓她的深圳星期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中國植物肉領域的頭部企業,產品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
規劃《建議》中關於「健康中國」「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內容讓吳雁姿感到興奮。她覺得,星期零公司的理念正好契合國家戰略規劃,「我們在用食品科技的力量創造人和自然可以平衡的健康產品。」
說起責任感和使命感,1989年出生的傳世未來(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馬驥良走過了這樣一段心路歷程。「一開始只是想要一個不一樣的青春,不負光陰折騰點事。」曾經休學創業的馬驥良感慨道,創業一路走來,也曾有彷徨和迷茫,但年輕就要去體驗,在實踐中會重新發現和實現自我價值。
今年武漢「封城」期間,傳世未來聯合公益基金免費向武漢1000多位懷孕的「準媽媽」提供自主研發的設備「萌動」和專業諮詢服務,幫助這些「準媽媽」們足不出戶完成對胎兒的健康監測。從那之後,馬驥良對未來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
「我們現在做『準媽媽』的健康監測,未來還要擴展到家庭健康服務,像健康、養老、育幼等方面在規劃《建議》中都有提及,以科技之力推動大家生活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馬驥良在規劃《建議》中看到了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
未來,迎接最好的時代
誰都沒想到,本來學油畫的王萌琨做起了餐飲,更是3年開了40多家門店。
「90後」王萌琨的自創品牌「擂飯」是用擂缽將飯菜一起搗碎了吃,這是對一道傳統湖南本地菜的創新與拓展。為了滿足年輕客戶的喜好,他還創新出一道把方便麵和飯菜「擂」在一起的新菜,在美團平臺上一度「火」成了店鋪內排名第一的推薦菜。
「創業最重要的是思維模式。」王萌琨說,年輕人創業的優勢在於更容易吸收先進的理念。
拿著名牌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的張天一,同樣的「不務正業」。2014年一畢業就開始賣米粉。「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一些創新的、有價值的事。」張天一很喜歡一句話:「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
「『霸蠻』是做事『較真』,幹不了也要幹的認真勁頭。」因此,張天一也將自己的創業品牌命名為「霸蠻」。
張天一看中了新消費領域的缺口和發展前景,本著對家鄉常德米粉的情懷,大膽地開始探索餐飲消費的供應鏈標準化。「每碗粉裡放多少鹽、多少油、幾塊肉,全都是標準化定量的。」
正如上海森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少典所言,創業公司最需要的是創新的思考模式,需要甩掉固有思維的包袱,這是年輕創業者,甚至是沒有工作經驗的創業者獨有的優勢。
這是一個屬於奮鬥者的時代。「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促進消費」「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規劃《建議》更是讓張少典信心倍增,「有了國家對我們的理解和支持,我們更有勇氣去搏擊市場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