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治療腰椎管...

2021-01-09 紅網

紅網時刻1月7日訊(通訊員 李世芳)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脊柱外科自2020年5月起,已成功開展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手術近20餘例。據悉,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開展的第一例此類手術系全市首例。

76歲的羅奶奶因腰部及左下肢疼痛麻木1月,行走時下肢即疼痛難忍,嚴重至夜不能寐,需要肌注止痛針才能緩解疼痛。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收診後,確診疼痛為腰3/4椎間盤脫垂合併腰4/5椎管狹窄卡壓神經所致,考慮到患者合併有多種內科疾病,年齡大,手術風險較大,脊柱外科團隊進行術前討論後,決定選擇脊柱微創新技術——單側雙通道經皮脊柱內鏡技術(UBE/BESS)。

該院成功為老人實施了UBE微創腰3/4及腰4/5椎間盤摘除椎管減壓術。手術僅兩個1cm的切口,出血約20-30ml,術後,老人恢復良好,左下肢疼痛消失,下床活動恢復如初。

術中穿刺定位照片。

手術中,觀察通道和手術通道隨意切換。

據了解,目前單側雙通道經皮脊柱內鏡技術(UBE/BESS)在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得到廣泛認可和推廣,幾乎適用於所有脊柱的退行性病變(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等),雙通道技術屬於世界前沿技術,目前國內僅有少數醫院在開展。與椎間孔鏡的單通道不同,該技術通常建立兩個通道,一個為觀察通道,一個器械操作通道,鏡下視野廣,可視化更強,可以使用常規手術器械,減壓效率更高。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開展的UBE技術為改良技術,使用常規椎間孔鏡替換關節鏡做觀察通道,可以兼顧觀察通道和操作通道,兩個通道隨時切換,具有更高的效率及安全性,UBE技術的開展,使絕大部分脊柱退變性疾病(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症)的微創化、內鏡化治療成為常規,避免傳統的開放手術和融合手術。

相關焦點

  • 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PBED)技術治療腰椎管狹窄
    近年來,脊柱內鏡技術已被廣泛用於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術治療。圖:椎間孔鏡技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內鏡手術具有保留椎旁肌、減少失血量、促進術後早期恢復等優勢。一些研究已經顯示出內鏡下手術治療腰椎管狹窄具有明確的優勢。
  • 《頸胸腰椎脊柱內鏡實用技術》新書成功發布!
    健康大河南訊:(責編:方帥 於宇潔 通訊員:喬海洋 肖婧菁)7月24日,由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鄭州大學出版社共同出版的《頸胸腰椎脊柱內鏡實用技術》新書發布會在河南省直三院舉行。世界著名微創脊柱外科大師、世界微創脊柱協會前任主席、楊氏內窺鏡脊柱系統發明人、世界級脊柱微創診斷治療奠基人Anthony T.Yeung教授和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主任、中華骨科學分會常委、微創外科學組組長楊惠林教授視頻連線。
  • ...完成全市首例經皮後路脊柱內鏡下減壓椎間融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
    渭南青年網(編輯 閔盼龍 通訊員 薛超)2020年4月10日,渭南市骨科醫院脊柱外科劉運動醫師團隊成功完成渭南地區首例經皮後路脊柱內鏡下減壓椎間融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標誌著渭南市骨科醫院在脊柱微創外科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同時填補該技術在渭南地區的空白。
  • 傑思拜爾創始人胡善雲:為臨床提供脊柱全內鏡整體解決方案
    脊柱外科內鏡手術量逐年增長,有望佔據脊柱手術的「半壁江山」脊柱相關疾病一直是威脅國民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關節滑脫等常見疾病。截至2019年,我國僅脊柱疾病患者已突破4億。
  • 腰椎內鏡由外至內單側入路雙側減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12步驟指導
    隨著脊柱內鏡手術技術和適應症的發展,全程單通道脊柱內鏡手術作為最微創的減壓方法開始應用於腰椎管狹窄症的治療,不僅能夠充分給椎管減壓、切除黃韌帶,對脊柱穩定性的影響也較小!近期,AO微創團隊將全程單通道內鏡腰椎管狹窄減壓術更名為腰椎內鏡單側椎板切開雙側減壓術(Lumbar Endoscpic 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LE-ULBD)。
  • 壽光市人民醫院|時隔41年再次挽救同一病人生命
    醫院積極開展和推廣醫療新技術新項目如微創技術和無痛手術等,近年來先後開展了冠脈介入治療、內鏡下治療等技術項目,腔鏡、介入等微創手術在全院已得到普遍應用。目前,年開展心臟及各類介入手術2800餘例,年開展各類腔鏡手術3100多例。醫院不斷凝聚技術力量,最大限度解除病人痛苦,成功挽救了眾多患者生命。
  • 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緊跟醫學前沿 開展內鏡下診療技術
    紅安網消息 紅安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是黃岡市甲類臨床重點專科,2017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專科,科室在全市率先開展多項內鏡下診療技術,使得消化疾病的治療更加高效、快捷、安全和無創化。70歲的張先生因結腸息肉曾於2019年到省人民醫院做過手術,今年8月底複查發現息肉增多。針對張先生病情,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迅速制定診療方案,採用胃腸道息肉切除術、內鏡下氬離子凝固術和鈦夾止血術,短短5天時間張先生就康復出院。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挺直脊梁、不斷向前」的脊柱骨科
    目前已發展成以脊柱疾病為專業特色,技術全面為基礎的專科,已成功開展各種高難度、複雜脊柱手術,在實踐中重視中西醫聯合,每年收治病人3000例左右,開展脊柱手術接近2000臺,並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和患者口碑,成為華南地區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脊柱專科。此外,骨傷中心二骨科(脊柱骨科)作為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骨傷學科臨床教學基地,每年培養大量中醫骨傷學科優秀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
  • 先天性脊柱側彎發病原因不明,會導致脊柱偏離中線,建議支架治療
    常見的症狀:兩肩的高度不相等1、常見症狀經常出現的症狀有:兩肩高度不一致,一肩釘高,一肩釘低,腰的一邊皺成皮紋,腰椎屈曲時背部兩側不對稱,即脊柱偏離中線。早期輕度脊柱側彎症狀兩肩的高度不相等。肩甲高低不一。
  •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如何才能不再「痛」?重醫附二院骨科克難關改良...
    張婆婆的家人帶著她到市內某三甲醫院檢查,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伴有腰椎失穩,但談到治療卻讓醫生打了「退堂鼓」。因為張婆婆L4/5椎間盤退變明顯,腰椎局部穩定性較差,常規微創手術後容易復發或殘留腰痛症狀,傳統開放手術創傷大,出血多,術後恢復時間長,因此手術治療成了難題。
  • 【同同科普】世界脊柱健康日系列科普問答(四)
    專家名片謝寧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專家門診:周一下午、周二上午特需門診時間:周三上午擅長領域:頸椎病、上頸椎傷病、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腰椎側彎、脊柱骨折、脊柱結核
  • 花季少女脊柱側彎身體扭曲,上海長徵錢明教授高難度手術成功矯正
    擅長各型頸椎病、頸椎管狹窄症、上頸椎畸形、後縱韌帶骨化、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脊柱骨折、骨質疏鬆骨折、脊柱結核感染、脊柱側彎畸形等的微創及手術治療、個性化定製手術方案;尤其擅長脊柱疑難病、脊柱手術復發翻修病例等的鑑別診治。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東院(郴州市腫瘤醫院)試營業了!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東院(郴州市腫瘤醫院)試營業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又添新成員!作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一體四輪」總體規劃的重要戰略布局,東院不論是地理位置、醫療資源還是周邊環境,都為患者們配置了最佳資源。新院區的情況究竟如何?今天就為大家做個「揭秘」哦!
  • 郴州市三醫院骨科介紹
    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集團)是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三級綜合醫院,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及省、市工傷保險的定點醫院。骨科創建於上世紀80年代,是郴州市臨床重點專科,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成為基礎紮實,梯隊健全,綜合實力強的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重點專科。
  • 復工復產在「脊」,「柱」您健康永遠——記泰安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
    按照醫院總體規劃,配合醫院重點工程建設要求,脊柱外科的床位臨時調整縮減,如何利用有限的床位開展高效的醫療服務成為防疫工作之外的另一個挑戰。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時刻,脊柱外科的微創優勢再次展現出魅力,經皮椎體成形術,脊柱內鏡手術,脊柱通道手術等一系列的成功微創手術成為科室的主流術式。
  • 樂平市人民醫院內鏡室
    樂平市人民醫院內鏡室 現有九名醫護專業技術人員,其中主治醫師兩名,醫師一名,醫士一名,主管護師三名,護師兩名,期間分別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和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學習內鏡下診療技術,經過多年鍛鍊和研究對內鏡下診斷和微創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 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功舉辦市消化病與消化內鏡學分會...
    大江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近日,由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與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聯合舉辦的景德鎮市醫學會消化病與消化內鏡學分會成立暨學術交流會在景翰酒店成功召開。來自該市各級醫療機構的消化專業同行參加了本次會議。
  • 江蘇省人民醫院:6小時「精雕細琢」助「側彎男孩」重獲新生
    近日,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殷國勇教授帶領團隊連續開展4例高難度脊柱側彎手術,其中年齡最大的17歲,其餘僅為14歲。走路都費勁!脊柱側彎讓他苦不堪言今年14歲、剛上初中的聰聰(化名)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在他5歲的時候,家人發現他肩膀兩頭高低不平,脊柱也有彎曲,所以就帶他去當地醫院做了CT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當地醫院表示,聰聰是先天性脊柱側彎,需要手術治療。
  • 東營市人民醫院兒科三病區開展首例內鏡介入冷凍治療
    傳統鉗取摘除肉芽腫出血較多,且治療時間較長,因兒童配合度較低,肉芽腫多取出不完全,容易繼發感染或肉芽增生堵塞支氣管。冷凍技術治療支氣管肉芽腫的開展可提高幼兒支氣管肉芽腫治療的成功率,縮短治療時間,降低遠期併發症。近期,東營市立兒童醫院兒科三病區錫霞團隊開展了「兒童纖維支氣管鏡介入冷凍治療支氣管肉芽腫」,取得滿意效果。
  • 河池市人民醫院:成功舉辦醫用內鏡知識 技能培訓班
    2020年12月5日,由廣西醫學會醫學工程分會主辦、河池市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年廣西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第四期醫用內鏡知識技能培訓班」在河池市人民醫院門診綜合大樓23樓多功能學術報告廳舉辦。河池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黃明棣、河池市各級醫院相關醫護人員及工程師共150餘人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