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PBED)技術治療腰椎管狹窄

2021-01-10 脊柱微創江偉

近年來,脊柱內鏡技術已被廣泛用於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術治療。

圖:椎間孔鏡技術

與傳統手術相比,內鏡手術具有保留椎旁肌、減少失血量、促進術後早期恢復等優勢。

一些研究已經顯示出內鏡下手術治療腰椎管狹窄具有明確的優勢。

此外,還有一些學者推薦在L4-5、L5-S1椎管狹窄的患者開展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Percutaneous biport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PBED)技術,因在這些節段操作空間相對較為充分。

圖:PBED技術示意圖

PBED技術操作步驟

1.在C臂透視引導下定位目標節段

2.目標點(通道1)定位在有症狀一側椎板間的下位椎板上緣與同側棘突外側1cm的交點。對於無症狀者,右利手外科醫生首選左側入路。

3.插入導絲,擴張通道

4.清除椎板間軟組織,直至作業系統可進入關節囊的內側邊緣。

圖:操作示意(左)撐開器(右)

在通道1上方大約2-3 cm處為通道2入口,擴張通道,置入0°內鏡,連接衝洗泵,壓力設定在20-30mmHg。

圖:雙通道—視野通道(橙)工作通道(綠)

在內鏡和操作器械三角構建完成後,完全暴露下位椎板和黃韌帶,內鏡下磨除同側部分椎板,清除同側黃韌帶,直至完全暴露同側神經根。如需擴大視野,可磨除部分上位椎體椎板的下緣。

三角測量和椎板切開↓↓

在0°或30°內鏡下進行對側減壓,利用肌肉和皮膚的彈性,使用椎板鉗和刮匙清除對側黃韌帶,完成椎板下減壓,直至完成對側神經根減壓。

示意圖↓↓↓

如果患者有椎間盤突出,還需進行椎間盤切除。

中央和雙側充分減壓黑箭頭,同側根;白箭頭,對側根。

相較於開放手術,PBED技術的優勢在於:

1.減少組織損傷

2.操作過程中不受肌肉收縮影響

3.無論患者高矮胖瘦,均可實時清楚顯示解剖結構

4.無需實時調整體位來暴露視野

此外,PBED技術的優勢還包括

1.和開放手術解剖結構無異,故學習曲線短

2.通道系統建立解決了視野顯露的限制

3.持續壓力衝洗減少出血

4.衝洗壓使硬脊膜稍受壓擴大對側硬膜外操作空間

文中,作者分享了病例

01患者男性,24歲

主訴「雙下肢神經根性疼痛」。

術前磁共振顯示L5-S1的雙側椎間盤突出症。

A:行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椎間盤切除減壓術。

B、C:術後磁共振顯示雙側S1神經根完全減壓

術中內鏡圖像

D:同側椎間盤切除

E:對側椎間盤切除

F:完全神經減壓的最終視圖(箭頭右側S1神經根;三角左側S1神經根)

02患者女性,56歲

主訴「雙下肢神經根性痛,保守治療無效」。

A:術前T2增強磁共振顯示L5-S1巨大椎間盤突出。行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椎間盤切除減壓術後,雙側神經根性疼痛明顯改善。

B:術後T2增強磁共振顯示雙側S1神經根充分減壓。

C:術中內鏡圖像顯示左側椎間盤切除。

D+E:D為對側椎間盤切除和E為內鏡下顯示左(三角)和右(箭頭)神經根減壓良好。

03 L4-5椎管狹窄

A和B為術前:腰椎管狹窄

C和D為術後:椎管減壓良好

結論:

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PBED)技術成為腰椎管狹窄的可供選擇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Dong Hwa Heo, Nam Lee……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otomy with Bilateral Discectomy Using Biportal Endoscopic Approach: Technical Report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Results,World Neurosurgery,2020.137:31-37。

Jin Hwa Eum,Dong Hwa Heo……Percutaneous biport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 a technical note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results,J Neurosurg Spine,January 1, 2016。

相關焦點

  • 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治療腰椎管...
    紅網時刻1月7日訊(通訊員 李世芳)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脊柱外科自2020年5月起,已成功開展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手術近20餘例。據悉,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開展的第一例此類手術系全市首例。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收診後,確診疼痛為腰3/4椎間盤脫垂合併腰4/5椎管狹窄卡壓神經所致,考慮到患者合併有多種內科疾病,年齡大,手術風險較大,脊柱外科團隊進行術前討論後,決定選擇脊柱微創新技術——單側雙通道經皮脊柱內鏡技術(UBE/BESS)。該院成功為老人實施了UBE微創腰3/4及腰4/5椎間盤摘除椎管減壓術。
  • 《頸胸腰椎脊柱內鏡實用技術》新書成功發布!
    省直三院將不斷探索脊柱微創新技術,助力脊柱外科事業的發展。Anthony T.Yeung教授作為《頸胸腰椎脊柱內鏡實用技術》一書的序言作者,通過視頻連線向該書的出版表示祝賀,並肯定了省直三院椎間盤中心對脊柱微創發展所做出的貢獻與努力。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惠林教授視頻連線致辭,祝賀《頸胸腰椎脊柱內鏡實用技術》出版。
  • 腰椎內鏡由外至內單側入路雙側減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12步驟指導
    隨著脊柱內鏡手術技術和適應症的發展,全程單通道脊柱內鏡手術作為最微創的減壓方法開始應用於腰椎管狹窄症的治療,不僅能夠充分給椎管減壓、切除黃韌帶,對脊柱穩定性的影響也較小!近期,AO微創團隊將全程單通道內鏡腰椎管狹窄減壓術更名為腰椎內鏡單側椎板切開雙側減壓術(Lumbar Endoscpic 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LE-ULBD)。
  • 傑思拜爾創始人胡善雲:為臨床提供脊柱全內鏡整體解決方案
    脊柱外科內鏡手術量逐年增長,有望佔據脊柱手術的「半壁江山」脊柱相關疾病一直是威脅國民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關節滑脫等常見疾病。截至2019年,我國僅脊柱疾病患者已突破4億。
  • ...完成全市首例經皮後路脊柱內鏡下減壓椎間融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
    渭南青年網(編輯 閔盼龍 通訊員 薛超)2020年4月10日,渭南市骨科醫院脊柱外科劉運動醫師團隊成功完成渭南地區首例經皮後路脊柱內鏡下減壓椎間融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標誌著渭南市骨科醫院在脊柱微創外科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同時填補該技術在渭南地區的空白。
  • 先天性脊柱側彎發病原因不明,會導致脊柱偏離中線,建議支架治療
    常見的症狀:兩肩的高度不相等1、常見症狀經常出現的症狀有:兩肩高度不一致,一肩釘高,一肩釘低,腰的一邊皺成皮紋,腰椎屈曲時背部兩側不對稱,即脊柱偏離中線。早期輕度脊柱側彎症狀兩肩的高度不相等。肩甲高低不一。
  •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如何才能不再「痛」?重醫附二院骨科克難關改良...
    陳亮主任醫師解釋道:「腰椎退行性疾病是指伴隨著年齡增長和慢性勞損,腰椎老化、退化的生理和病理改變,主要包括退行性腰椎間盤突出、退行性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症、退行性腰椎側彎等疾病。這類疾病往往隨著病程進展同時存在,會隨著退變速度的加快和人體機能的減退愈發嚴重。
  • 脊柱輪廓平行四邊形平衡理論的臨床意義
    中醫整脊學認為腰椎是脊柱結構力學、運動力學的基礎,腰椎椎曲紊亂、側凸,即可繼發腰椎、頸椎的椎曲紊亂、側凸。腰椎是脊柱運動力學的基礎,腰大肌對腰椎不僅有支撐載荷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提供腰椎運動和維持腰曲的主要肌力,這已得到X線片動態觀察、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的證實。
  • 花季少女脊柱側彎身體扭曲,上海長徵錢明教授高難度手術成功矯正
    擅長各型頸椎病、頸椎管狹窄症、上頸椎畸形、後縱韌帶骨化、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脊柱骨折、骨質疏鬆骨折、脊柱結核感染、脊柱側彎畸形等的微創及手術治療、個性化定製手術方案;尤其擅長脊柱疑難病、脊柱手術復發翻修病例等的鑑別診治。
  • 【同同科普】世界脊柱健康日系列科普問答(四)
    專家名片謝寧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專家門診:周一下午、周二上午特需門診時間:周三上午擅長領域:頸椎病、上頸椎傷病、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腰椎側彎、脊柱骨折、脊柱結核
  • 不要把腰突和椎管狹窄弄混了!
    這可能是因為腰椎管狹窄症在作怪! 為了進一步治療,在朋友的介紹下,楊阿姨來到貴州華夏骨科醫院就診。脊柱外科主任李輝接診了她,確診楊阿姨患的是腰椎椎管狹窄症。 李輝主任表示,患了椎管狹窄之後,就會出現腰腿痛、久站或較長距離行走後會出現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保守治療沒效果的,這就必須進行治療。
  • 什麼是脊柱側彎?脊柱側彎分哪幾種?了解相關知識,積極配合治療
    脊柱側彎的患者要是及時的選擇手術治療,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有效的痊癒,要是不經過手術治療就需要根據選擇的治療方法來決定時間的長短的。要是患上脊柱側彎,最主要的治療目的是矯正身體中畸形的脊柱,幫助問題不正常的脊柱,維持身體的平衡,以避免身體中的脊柱進一步的側彎,根據不同類型的脊柱側彎是需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的,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一些比較好的治療方法。
  • 脊柱側彎:康復師教你10度以內的矯正方法,自我恢復正常脊柱
    如果已經確診有脊柱側彎,可以通過側彎角度的不同來選擇治療方式:1、0~10度的輕度側彎,可以通過矯正操或姿勢訓練;2、10~-20度為中度側彎,需要單側電療法治療配合上述矯正操;3、20-40度為重度側彎,需要佩戴矯形器,同時進行單側電療法和矯正操來康復,
  • 普通運動能改善脊柱側彎嗎?
    德國的一項研究比對了學校體育課堂的運動和平時日常活動對脊柱側彎的影響。發現運動[以正確的動作方式運動]並不影響脊柱側彎。2011年脊柱側彎保守治療學會的專家一致認為日常活動對患有脊柱側彎的青少年有正面影響,但這些運動並不會改善脊柱側彎,因此體育課運動也是可以參加的,它可以強壯身體、鍛鍊肌肉。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挺直脊梁、不斷向前」的脊柱骨科
    (二)主要研究方向及醫療特色骨傷中心二骨科(脊柱骨科)在科室主任梁德教授的帶領下,形成了具備全面脊柱疾病診療技術水平的專業團隊,目前科室主要研究方向有:1.脊柱退變性疾病:頸椎病、頸胸腰椎間盤突出症、頸胸腰椎管狹窄症、椎體滑脫等,我科採用與國際接軌、富有中醫特色的階梯式治療方案,技術全面
  • 腰椎出問題 身子「歪了」怎麼辦
    隨後,她竟發展到整個上半身都向左側「歪」,站都站不直,連走路都十分困難,到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她整個脊梁左側嚴重傾斜,被確診為腰椎管狹窄症和腰椎滑脫、腰椎不穩,怎麼辦?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教授吳增暉說,其實像陳姨這樣的脊柱側彎臨床上並不少見,很多老年人或多或少腰椎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形,但彎曲到一定程度,會嚴重影響脊柱的穩定性和平衡,出現明顯疼痛、影響正常生活,需儘早幹預。
  • 腰椎手術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打釘子?
    腰椎的一些高發生率疾病嚴重到一定程度後就需要手術幹預,比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等。這其中有一部分患者是需要做固定融合的手術,就是咱們老百姓常說的打釘子的手術。那許多患者就有疑問了,腰椎手術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打釘子?有沒有必要呢?
  • 什麼是脊柱側彎?你真的了解嗎?
    紅網時刻11月19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脊柱側彎是一個症狀的描述性名詞,是脊柱側凸的俗稱,是脊柱三維的畸形,包括冠狀面、矢狀面和軸位上排列異常。通俗地講,脊柱側彎就是脊柱向側方彎曲,可分為三種類型:胸左腰右S型側彎 /胸右腰左型側彎、右側C型側彎、左側C型側彎。今天就讓華醫金良專家講講脊柱側彎的一些知識。脊柱側彎。
  • 18歲少女脊柱側彎,竟因……「睡姿不對,起來重睡」真不是個玩笑!
    經過x光檢查發現其腰椎向右側彎、旋轉,並以腰2椎體為中心向右側彎,Cobb角約10°,脊柱向右發生明顯側彎。小鄒的脊柱明顯側彎。通訊員供圖在問診中發現,小鄒長時間側躺睡而且是側同一邊,並且下腿擺姿不正確。
  • 脊柱側彎手術風險大 早期保守治療矯正效果好
    湖南省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德國施羅斯脊柱側彎矯形體系SBP國際認證治療師、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醫療技術部主任範志奇表示,我國5-15歲孩子脊柱側彎發病率為2.4%左右;8歲以前,男女發病率比為1:2,8歲以後則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