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脊柱內鏡技術已被廣泛用於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術治療。
圖:椎間孔鏡技術
與傳統手術相比,內鏡手術具有保留椎旁肌、減少失血量、促進術後早期恢復等優勢。
一些研究已經顯示出內鏡下手術治療腰椎管狹窄具有明確的優勢。
此外,還有一些學者推薦在L4-5、L5-S1椎管狹窄的患者開展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Percutaneous biport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PBED)技術,因在這些節段操作空間相對較為充分。
圖:PBED技術示意圖
PBED技術操作步驟
1.在C臂透視引導下定位目標節段
2.目標點(通道1)定位在有症狀一側椎板間的下位椎板上緣與同側棘突外側1cm的交點。對於無症狀者,右利手外科醫生首選左側入路。
3.插入導絲,擴張通道
4.清除椎板間軟組織,直至作業系統可進入關節囊的內側邊緣。
圖:操作示意(左)撐開器(右)
在通道1上方大約2-3 cm處為通道2入口,擴張通道,置入0°內鏡,連接衝洗泵,壓力設定在20-30mmHg。
圖:雙通道—視野通道(橙)工作通道(綠)
在內鏡和操作器械三角構建完成後,完全暴露下位椎板和黃韌帶,內鏡下磨除同側部分椎板,清除同側黃韌帶,直至完全暴露同側神經根。如需擴大視野,可磨除部分上位椎體椎板的下緣。
三角測量和椎板切開↓↓
在0°或30°內鏡下進行對側減壓,利用肌肉和皮膚的彈性,使用椎板鉗和刮匙清除對側黃韌帶,完成椎板下減壓,直至完成對側神經根減壓。
示意圖↓↓↓
如果患者有椎間盤突出,還需進行椎間盤切除。
中央和雙側充分減壓黑箭頭,同側根;白箭頭,對側根。
相較於開放手術,PBED技術的優勢在於:
1.減少組織損傷
2.操作過程中不受肌肉收縮影響
3.無論患者高矮胖瘦,均可實時清楚顯示解剖結構
4.無需實時調整體位來暴露視野
此外,PBED技術的優勢還包括
1.和開放手術解剖結構無異,故學習曲線短
2.通道系統建立解決了視野顯露的限制
3.持續壓力衝洗減少出血
4.衝洗壓使硬脊膜稍受壓擴大對側硬膜外操作空間
文中,作者分享了病例
01患者男性,24歲
主訴「雙下肢神經根性疼痛」。
術前磁共振顯示L5-S1的雙側椎間盤突出症。
A:行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椎間盤切除減壓術。
B、C:術後磁共振顯示雙側S1神經根完全減壓
術中內鏡圖像
D:同側椎間盤切除
E:對側椎間盤切除
F:完全神經減壓的最終視圖(箭頭右側S1神經根;三角左側S1神經根)
02患者女性,56歲
主訴「雙下肢神經根性痛,保守治療無效」。
A:術前T2增強磁共振顯示L5-S1巨大椎間盤突出。行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椎間盤切除減壓術後,雙側神經根性疼痛明顯改善。
B:術後T2增強磁共振顯示雙側S1神經根充分減壓。
C:術中內鏡圖像顯示左側椎間盤切除。
D+E:D為對側椎間盤切除和E為內鏡下顯示左(三角)和右(箭頭)神經根減壓良好。
03 L4-5椎管狹窄
A和B為術前:腰椎管狹窄
C和D為術後:椎管減壓良好
結論:
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PBED)技術成為腰椎管狹窄的可供選擇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Dong Hwa Heo, Nam Lee……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otomy with Bilateral Discectomy Using Biportal Endoscopic Approach: Technical Report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Results,World Neurosurgery,2020.137:31-37。
Jin Hwa Eum,Dong Hwa Heo……Percutaneous biport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 a technical note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results,J Neurosurg Spine,January 1,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