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手術風險大 早期保守治療矯正效果好

2020-12-14 紅網

資料圖片。

紅網時刻12月1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對脊柱健康的忽視而導致身體的疾病已成為普遍現象,並且日益向年輕化發展。其中,脊柱側彎更是18歲以下青少年的「健康殺手」。湖南省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德國施羅斯脊柱側彎矯形體系SBP國際認證治療師、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醫療技術部主任範志奇表示,我國5-15歲孩子脊柱側彎發病率為2.4%左右;8歲以前,男女發病率比為1:2,8歲以後則為1:8。

居家「六步篩查法」,及早發現孩子脊柱側彎

範志奇表示,脊柱側彎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先天性脊柱側彎,即由於孕婦懷孕時有不良服藥史、存在精神疾病或受環境等影響,在胚胎發育期就可能對胎兒脊柱生理結構造成影響,導致脊柱畸形。後天性脊柱側彎,是由於肌肉張力不均、營養不良、創傷或姿勢等造成的,最常見的還有不明原因的特發性脊柱側彎。脊柱側彎臨床表現為軀幹雙側不對稱:雙肩不等高、一側背部或腰部隆起、胸廓不對稱、腰線不對稱等,少部分孩子可能有腰痛症狀。較瘦孩子容易被發現,側彎嚴重者中女孩多於男孩。

治療脊柱側彎重在早發現、早診斷。範志奇建議家長平時一定要多關注孩子脊柱健康問題,可以使用脊柱側彎「六步篩查法」給孩子做自我檢查。具體做法是:讓孩子脫掉上衣,光腳自然站立,家長站在孩子背後觀察。第一步,看孩子的兩肩是否等高。第二步,用手摸一摸孩子背部的肩胛骨,有沒有一側肩胛骨向後凸起。第三步,用手摸一摸孩子背部的肩胛骨,看兩塊肩胛骨最下端是否等高。第四步,接著讓孩子彎腰,雙手自然下垂。觸摸並對比孩子的雙側背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對稱。第五步,觸摸並對比孩子的雙側腰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對稱。第六步,用中指和食指夾著脊柱突劃下來,看是否能劃出正常的直線。

「如果發現側彎,還可以用測量尺、雲紋圖等進一步判斷,最終是通過X線檢查確診。還要進行綜合的醫學判斷、密切的觀察隨訪以及後續的系統治療。」範志奇說。由於脊柱側彎大多發病隱蔽,患兒沒有明顯不適,偶有背痛,但家長很少會考慮疾病原因,即使就診,如不是專業醫務人員仔細檢查也容易誤診或漏診。恰巧生長發育階段是側彎進展最快的時期,等到畸形明顯、發育停止後則治療效果差。因此,治療脊柱側彎的最佳時機是確診後馬上治療,骨骼成熟前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脊柱側彎患者及父母必須知道的Cobb角

1、cobb角畸形小於10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糾正坐姿,適當的增加體育鍛鍊,並通過整脊正骨治療,並且適當的每3-6個月複查一次即可。

2、如果Cobb角畸形在10-20度之間的青少年應該通過施羅斯體操訓練、運動療法、整脊正骨和側方電刺療法來矯正畸形,且每隔3-6個月複查一次,進行動態觀察。

3、如果Cobb角畸形在20-40度之間,一般需要佩帶矯形支具,以控制及減慢側彎弧度增長的速度。同時通過物理治療、功能鍛鍊、牽引療法等保守治療法能矯正脊柱側彎。

4、當cobb角在40-50度之間,根據患者的綜合情況考量,可以保守治療也可以手術治療,但在術後也應採取康復訓練的方法,加速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華醫金良脊柱側彎常用綜合運動康復療法

(一)核心肌群穩定訓練

脊柱區核心肌群穩定訓練是近年來興起的康復及運動訓練的有效治療手段,其可通過在運動控制軀幹、骨盆等部位肌肉的穩定性,促進力量產生、傳遞及達到最優控制,提高脊柱、腰椎穩定性。同時有研究發現,核心肌群穩定訓練可提升患者脊柱肌群的穩定性,提升本體柔韌度、平衡能力及核心力量,提高患者機體協調性,減輕下腰痛患者疼痛程度。

(二)懸吊運動訓練

懸吊運動訓練能夠在慢性腰背痛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的脊柱側彎情況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同時可以減緩患者的慢性腰背疼痛症狀。

注意根據術後患者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開展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對患者康復訓練耐受和配合程度、康復訓練需求進行評估,然後根據評估制定相應的康復訓練計劃。

(三)手法治療

「施羅斯」手法配合傳統的中醫推拿松解手法治療可有效改善脊柱側凸。懸吊牽引配合整脊手法在糾正脊柱側凸畸形、改善整體外觀、控制曲度發展、增強脊柱穩定性及恢復或維持功能方面有較好療效。

(四)心理康復

脊柱側彎對於青少年心理上的影響遠大於身體上的危害,脊柱側彎患兒長期受到疾病折磨和心理創傷,加之矯正治療應激狀態,可導致患兒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患兒圍手術期生理平衡和術後康復訓練。在治療的同時配合心理幹預科可有效增強患者依從性,從而達到更好的康復治療效果。

當然,無論哪一種治療方法,脊柱側彎治療都需要持之以恆。不少患者存在這一個誤區,認為只要脊柱側彎矯正小於15度就算治癒不必繼續治療。沈範志奇提醒,脊柱側彎治療需持之以恆,應治療到18歲。所有的治療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協作,根據患者的病情靈活運用治療方法,制定最優的治療方案,可以達到1+1>2的效果。

脊柱側彎在青少年時期發展最快,日常的不良姿勢也會進一步加重脊柱側彎情況。在臨床上不少孩子因為治療一段時間後側彎改善或者不繼續加重,家長和孩子就疏忽了,自行暫停了治療。但往往不出幾個月,側彎又繼續加重了,其原因在於孩子習慣了不良的姿勢,例如過重的書包、扭著身子寫作業、長時間低頭玩遊戲機等。因此,治療側彎不單單靠上述的方法,還需要持續進行運動康復和體型康復訓練,改變不良的生活姿勢。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脊柱側彎?脊柱側彎分哪幾種?了解相關知識,積極配合治療
    要是患上脊柱側彎,最主要的治療目的是矯正身體中畸形的脊柱,幫助問題不正常的脊柱,維持身體的平衡,以避免身體中的脊柱進一步的側彎,根據不同類型的脊柱側彎是需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的,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一些比較好的治療方法。
  • 脊柱側彎:康復師教你10度以內的矯正方法,自我恢復正常脊柱
    我們說到脊柱側彎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個體態問題,尤其是以青少年為代表。但根據脊柱側彎的分類,我們更多要考慮到的是健康與未來。如果已經確診有脊柱側彎,可以通過側彎角度的不同來選擇治療方式:1、0~10度的輕度側彎,可以通過矯正操或姿勢訓練;2、10~-20度為中度側彎,需要單側電療法治療配合上述矯正操;3、20-40度為重度側彎,需要佩戴矯形器,同時進行單側電療法和矯正操來康復,
  • 關注青少年脊柱側彎康復 上海正中脊醫療門診助力「挺起未來脊梁」
    近年來,中國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發病人數上漲,嚴重程度增加。基金會脊柱側彎康復項目特聘專家、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骨科主任王達輝指出,近年來,脊柱側彎發病率及檢出率明顯上升,嚴重的脊柱側彎則需要手術矯正, 家長希望通過非手術方法治療的訴求不斷增多。
  • 花季少女脊柱側彎身體扭曲,上海長徵錢明教授高難度手術成功矯正
    擅長各型頸椎病、頸椎管狹窄症、上頸椎畸形、後縱韌帶骨化、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脊柱骨折、骨質疏鬆骨折、脊柱結核感染、脊柱側彎畸形等的微創及手術治療、個性化定製手術方案;尤其擅長脊柱疑難病、脊柱手術復發翻修病例等的鑑別診治。
  • 萬萬沒想到這種情況會導致脊柱側彎
    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近日,一名14歲女孩因腰疼來到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就診。父母一直以為是女孩處在生長期,可經醫生診斷,女孩出現腰疼是因為脊柱側彎,而造成脊柱側彎的原因竟然是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學習、生活不注意坐姿。
  • 先天性脊柱側彎發病原因不明,會導致脊柱偏離中線,建議支架治療
    先天性脊柱側彎,又稱先天性脊柱側彎,是指經x線、MRI、手術等確診的特殊先天性脊柱異常而引起的脊柱側彎。這種畸形發生在出生後。由於脊柱側彎發展較早,容易發展,所以脊柱側彎患者更容易發生早期側彎。先天性脊柱側凸是指經x線、MRI或手術證實的特殊先天性脊椎異常引起的脊柱側凸。這種畸形在出生後即發生,所以比特發性脊柱側彎出現得早。早期發病的先天性脊柱側彎患者很少能得到最好的早期治療。由於彎曲一般是逐漸的形成的,而且發病較早的話,患者一般還有比較長的生長期。
  • 了解先天性脊柱側彎,關愛身邊兒童
    按照病情輕重程度,選擇合適的療法1、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是先天性脊柱側彎早期和程度較輕患者的最佳選擇,一般來說,兒童特發性脊柱側彎一旦被發現,就應該對側彎角度進行測量以估計側彎發展的可能性,目前仍無可靠方法來預測初診的患兒脊柱側彎是否繼續發展
  • 醫療| 健康扶貧 上海援疆醫療專家主持一例特殊類型脊柱側彎矯形手術
    蔡斌主任與喀什二院脊柱外科艾尼·米吉提副主任醫師相視一笑。這讓手術室內凝固的氣氛瞬間鬆弛了下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一臺複雜的脊柱側彎手術已經順利結束了。十多天前,艾尼·米吉提副主任在當天的門診中收治了一位病人,讓他感到很棘手。儘管近年來他陸續開展了很多例脊柱畸形手術,特別是在南疆地區率先開展脊柱結核後凸畸形以及脊柱側彎矯正。
  • 彎腰駝背須警惕 脊柱側彎盯上兒童青少年
    &nbsp&nbsp&nbsp&nbsp脊柱側彎危害大,「四橫一豎」來檢測&nbsp&nbsp&nbsp&nbsp「脊柱側彎對兒童青少年的危害特別大,除了影響外觀,還會損害神經系統,壓迫脊髓影響行走,還能造成心肺功能異常,進而影響壽命。」
  • 兩名三齡童脊柱動刀 醫生提醒:早檢查,早治療,別讓脊柱側彎毀了孩子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晏海珊)近日,玉林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脊柱外科的辦公室笑聲朗朗,兩名3歲多的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活潑地玩耍打鬧。如果不是家長頻頻向醫生表示感謝,看不出來這兩名孩子上個星期才施行了脊柱矯形手術。
  • 上海雙平慈善基金會青少年脊柱側彎康復項目在滬成立
    人民網上海6月1日電 在今年「兩會」上,農工黨中央提出了一項提案,指出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症、近視之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面臨的第三大「殺手」。 農工黨的提案指出,近年來,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和缺乏運動、睡眠造成我國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發病人數上漲,嚴重程度增加。
  • 孩子脊柱側彎怎麼辦?
    脊柱側彎是脊柱發生的橫向彎曲,最經常發生在青春期之前的快速增長期間。儘管脊柱側彎可以由肌肉營養不良等疾病引起,但大多數脊柱側彎的原因尚不清楚。大約5%的青少年患有脊柱側彎。脊柱側彎的大多數病例為輕度,但隨著兒童的成長,一些脊柱畸形繼續變得更加嚴重。嚴重的脊柱側彎可能會導致殘疾。特別嚴重的脊柱彎曲會減少胸部的空間,使肺部難以正常運作。X射線對患有輕度脊柱側彎的兒童進行密切監視,以查看曲線是否在惡化。在許多情況下,無需治療。
  • 7歲時,她脊柱側彎至90度 37歲時,她重獲新生,兩次截骨矯形讓她挺直...
    僵硬性畸形脊柱側彎手術需大範圍截骨隨著孩子長大,王欣想治好病的意願越來越強烈。一有空閒,她就上網搜索相關信息。王欣曾通過在陝西某醫院上班的表姐聯繫到一位治療脊柱側彎的專家,但治療費需20多萬元,又不能報外省醫保,她便放棄了。
  • 娃出現「脊柱側彎」,是書包過重?書包:這個鍋我不背
    如今,兒童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這直接反映在了兒童的"肩膀"上。大書包掛在小肩上,確實讓人看著心疼。根據調查,小學生的書包重達七,八斤,有的甚至超過了十斤。有很多人說:書包太重會使孩子的脊椎變形,導致脊柱側彎。是真有此事,還是危言聳聽?而且,父母之間幾乎對這件事達成共識。
  • 青少年脊柱側彎發病率達2.4% 專家稱與坐姿、負重關係不大
    資料圖片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近視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面臨的第三大「殺手」,發病率達2.4%左右。有專家在國家衛健委組織的在線訪談中指出,0-10歲和青春期是孩子發育最快的兩個階段,也是脊柱側彎度數增長最快時期。
  • 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脊柱側彎
    作為家長,您是否關注過孩子有沒有脊柱側彎?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發病人數上漲,已成為繼肥胖、近視之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形勢不容樂觀。脊柱側彎是什麼?有什麼危害?脊柱側彎也叫做脊柱側凸,指的是脊柱的一個或數個節段在冠狀面、矢狀面和水平面上的序列異常,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通俗一點就是說,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是直的,而脊柱側彎患者的脊柱從正面看是呈字母「C」形或者「S」形的。可能有許多人以為脊柱側彎就是脊柱不整齊,不美觀,沒什麼大的危害,但其實恰恰相反。
  • 小心脊柱側彎!
    正位X光片中,正常人的脊柱應該是一條直線,如果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彎。脊柱側彎的主要表現為:軀幹雙側不對稱,如雙肩不等高、一側背部或腰部隆起、胸廓不對稱、腰線不對稱等,少部分孩子可能有腰痛症狀。
  • 普通運動能改善脊柱側彎嗎?
    德國的一項研究比對了學校體育課堂的運動和平時日常活動對脊柱側彎的影響。發現運動[以正確的動作方式運動]並不影響脊柱側彎。2011年脊柱側彎保守治療學會的專家一致認為日常活動對患有脊柱側彎的青少年有正面影響,但這些運動並不會改善脊柱側彎,因此體育課運動也是可以參加的,它可以強壯身體、鍛鍊肌肉。
  • 江蘇省人民醫院:6小時「精雕細琢」助「側彎男孩」重獲新生
    近日,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殷國勇教授帶領團隊連續開展4例高難度脊柱側彎手術,其中年齡最大的17歲,其餘僅為14歲。走路都費勁!脊柱側彎讓他苦不堪言今年14歲、剛上初中的聰聰(化名)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在他5歲的時候,家人發現他肩膀兩頭高低不平,脊柱也有彎曲,所以就帶他去當地醫院做了CT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當地醫院表示,聰聰是先天性脊柱側彎,需要手術治療。
  • 省一院成功為12歲患者施行胸腰椎脊柱側彎矯形手術
    掌上春城訊9月17日,記者從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獲悉:一周前,該院骨科為一名不能行走、大便失禁的半癱瘓小患者,成功施行胸腰椎脊柱側彎截骨矯形內固定手術。晨晨的父母懷著最後一線希望來到省一院曲靖義診現場,陸聲認真查看患者病情體格,檢查並閱讀相關影像學資料後,作為一名資深脊柱外科專家,當他面對未成年患者、重度脊柱畸形、大角度側彎、神經纖維瘤病、貧困家庭的孩子等等,也躊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