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腰駝背須警惕 脊柱側彎盯上兒童青少年

2021-01-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斜肩拉胯別忽視,彎腰駝背須警惕

&nbsp&nbsp&nbsp&nbsp脊柱側彎,盯上兒童青少年(健康直通車(第46站))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2020年7月15日,江蘇省常州市脊柱健康關愛夏令營第一期在常州市體育醫院開營。該夏令營旨在幫助脊柱側彎(含姿態異常)的青少年改善不良體態。圖為常州市體育醫院的醫生指導學生進行坐位引導訓練。新華社記者 韓瑜慶攝

&nbsp&nbsp&nbsp&nbsp脊柱側彎作為脊柱彎曲異常的一種常見類型,是危害兒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近年,兒童脊柱側彎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對此,國家高度重視,全國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中把脊柱彎曲異常作為一個檢測指標納入其中,覆蓋了全國400多個地級市,覆蓋學生人群達到200多萬人。

&nbsp&nbsp&nbsp&nbsp針對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問題,國家衛健委在線訪談欄目日前邀請專家,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提醒各界關注並守護好兒童青少年的脊柱健康。

&nbsp&nbsp&nbsp&nbsp不良姿勢、鍛鍊不足造成脊柱彎曲異常

&nbsp&nbsp&nbsp&nbsp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劉海鷹介紹,按學科定義,如果兒童青少年脊柱偏離正常中線,影像學上Cobb角在10度以上,就定義為脊柱側彎。

&nbsp&nbsp&nbsp&nbsp不同類型的脊柱側彎,病因和影響因素也不一樣。中國疾控中心學校衛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教授馬軍表示,兒童青少年比較常見的是特發性脊柱側彎和姿勢性脊柱側彎。前者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後者與長時間坐姿不當及運動不足關係密切。

&nbsp&nbsp&nbsp&nbsp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郭欣指出,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校中小學生中有很大部分存在「坐在椅前半部,上身前傾」等不良坐姿。除了學生的習慣外,課桌椅的存儲空間不足是主要原因,書包佔據了椅面一半,使學生的身體靠不到椅背上,對脊柱無法形成有效支撐。監測還發現,部分學生將大量書籍放在課桌面,孩子在狹小的空間讀書寫字,不能完全舒展,不能保證正確的坐姿,使得彎腰、駝背、脊柱病變發生的情況增加。

&nbsp&nbsp&nbsp&nbsp馬軍指出,根據目前的研究,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在初中年齡段檢出率佔的比例最高。「長期不正確的站、走、坐以及書寫姿勢,容易造成背部肌肉的疲勞受損,使得固定脊部兩側正常彎曲的肌肉力量下降,再加上青春期脊柱的突增速度比較快,就容易造成彎曲的異常。」馬軍說,「當然,更主要的是缺乏體育鍛鍊,肌肉力量不足。」

&nbsp&nbsp&nbsp&nbsp脊柱側彎危害大,「四橫一豎」來檢測

&nbsp&nbsp&nbsp&nbsp「脊柱側彎對兒童青少年的危害特別大,除了影響外觀,還會損害神經系統,壓迫脊髓影響行走,還能造成心肺功能異常,進而影響壽命。」劉海鷹說,脊柱側彎還可能對患兒造成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問題。

&nbsp&nbsp&nbsp&nbsp馬軍介紹,早期脊柱側彎不易被發現,特別是在孩子穿著衣服的狀態下。很多時候是孩子在洗澡時或者穿衣服較少時才被父母發現。通常情況下,如果發生脊柱側彎異常,可能存在下述情況:穿衣服兩個領口不平,一個肩高一個肩矮,後背有隆起,脫衣服以後皮膚一側有皺褶,甚至骨盆髖部一高一矮、腿一長一短。

&nbsp&nbsp&nbsp&nbsp劉海鷹指出,除了孩子自己觀察肩膀的形態以外,家長可以通過「四橫一豎」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檢查——看孩子的後背是不是對稱的,看兩個肩膀是不是等高,兩個肩胛骨下角是不是等高,兩個腰窩是不是對稱,還有骨盆兩側髂嵴高度是不是一致。

&nbsp&nbsp&nbsp&nbsp「除了這種外觀觀察,還有就是前屈實驗,腳跟併攏,雙腿伸直,軀幹前屈90度,雙手合十,上肢垂直於地面。如果有脊柱變形,會出現兩邊高度不對稱,在我們醫學上叫『剃刀背畸形』。對家長來說,可以經常讓孩子去做這個動作自行檢測。」劉海鷹說。

&nbsp&nbsp&nbsp&nbsp保證孩子使用與自己身高相匹配的課桌椅

&nbsp&nbsp&nbsp&nbsp「在學校,對脊柱影響最直接的主要是兩個方面,首先是學生課桌椅的配備。」郭欣說,國家標準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當中要求課桌椅有11個型號,能滿足不同身高學生的需要,「其次,學校每學期都應當對學生的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夠使用到與自己身高相匹配的課桌椅。」

&nbsp&nbsp&nbsp&nbsp此外,課桌椅的排列也應當符合中小學校設計規範的要求,比如課桌椅的排距不宜小於0.9米,教室縱向走道的寬度不應小於0.6米,這些細節的要求和標準需要學校認真對待做好。「這既需要學校自查,也需要各級疾控中心和監督部門有針對性地深入校園開展技術指導和監督,及時發現問題,督促學校改進。」郭欣表示。

&nbsp&nbsp&nbsp&nbsp對家長,郭欣建議,首先應當培養孩子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家長和孩子一起培養健康生活技能。家長可以通過記學生健康管理日記,給孩子脊柱外觀定期拍照記錄,通過對比直觀地發現孩子脊柱發育方面的問題,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nbsp&nbsp&nbsp&nbsp二是家長要提醒孩子保持正確的姿勢,包括坐姿、站姿、走路的步態等,比如寫作業時不蹺「二郎腿」等。

&nbsp&nbsp&nbsp&nbsp三是在家庭中也要給孩子配備與身高相匹配的桌椅。做作業時,每隔40分鐘要站起來活動10分鐘。

&nbsp&nbsp&nbsp&nbsp四是加強體育鍛鍊,陪孩子一起進行遊泳、打球、吊單槓鍛鍊。

&nbsp&nbsp&nbsp&nbsp最後,孩子的床不應過軟,枕頭不應過高,儘量選擇雙肩包,同時要多曬太陽,多吃含鈣食品。

&nbsp&nbsp&nbsp&nbsp創建學生脊柱彎曲異常綜合防控體系

&nbsp&nbsp&nbsp&nbsp發生脊柱側彎應該如何矯治?脊柱側彎能通過鍛鍊進行矯正嗎?

&nbsp&nbsp&nbsp&nbsp馬軍指出,從目前的篩查來看,超過80%的脊柱側彎都是比較輕的,是姿勢性脊柱側彎,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通過運動或者姿勢的矯正,都能夠得到解決。只有百分之十幾需要支具來進行矯治,百分之一左右到了需要通過手術來矯正的程度。

&nbsp&nbsp&nbsp&nbsp「通過體育鍛鍊或者運動來進行預防和矯治脊柱側彎非常有效。」馬軍說,「比如可以通過遊泳來平衡肌肉力量,還可以通過一些力量性的鍛鍊來增強肌肉力量。」

&nbsp&nbsp&nbsp&nbsp劉海鷹介紹,脊柱側彎除了手術治療以外,其他非手術治療手段也不少,但公認有效的還是支具治療。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脊柱外科手術的精準化治療也有很大提高。」劉海鷹說,他們最關注0—10歲的早發性脊柱側彎,因為孩子還在發育,如果通過融合手術給定型了,而前方的椎體還在發育,就會出現「曲軸現象」,對於這類孩子的治療現在主張用生長棒技術。「儘管目前的手術技術也有一定進展,但早發現、早治療、早預防更重要。確診以後,得聽從專科醫生的醫囑,堅持治療。」劉海鷹說。

&nbsp&nbsp&nbsp&nbsp「脊柱側彎防控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離不開方方面面的努力,除了學校和家庭,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努力創建『學生—家庭—學校—教育—衛生—體育』多位一體的學生脊柱彎曲異常綜合防控體系。」郭欣表示,學生近視、肥胖及脊柱側彎的防控手段是相通的,防控效果也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脊柱側彎的防控和其他學生常見病的防控是一個綜合防控,都需要全社會多位一體,共同關注,才能把防控工作做好。

&nbsp&nbsp&nbsp&nbsp王美華

相關焦點

  • 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脊柱側彎
    作為家長,您是否關注過孩子有沒有脊柱側彎?近年來,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發病人數上漲,已成為繼肥胖、近視之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形勢不容樂觀。脊柱側彎是什麼?有什麼危害?脊柱側彎也叫做脊柱側凸,指的是脊柱的一個或數個節段在冠狀面、矢狀面和水平面上的序列異常,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通俗一點就是說,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是直的,而脊柱側彎患者的脊柱從正面看是呈字母「C」形或者「S」形的。可能有許多人以為脊柱側彎就是脊柱不整齊,不美觀,沒什麼大的危害,但其實恰恰相反。
  • 駝背、脊柱側彎、高低肩……家長注意!這些原因會導致體態問題
    現場,記者也體驗了一下西南大學醫院最新引進的脊柱側彎檢測儀,通過檢測發現,記者存在高低肩和略微的脊柱側彎問題,而如果進行矯正,則可以長高0.4釐米。為啥矯正後還可以長高呢?治療室鄭兵介紹,其實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長高,打個比方來說,一根直線出現了彎曲,那麼長度多少會有一定影響,對於脊柱也同樣如此,經過矯正的脊柱變得更筆直,因此相當於把「損失」的身高還原了回來。而脊柱側彎嚴重者,經過矯正者,有人甚至長高了1釐米。
  • 理療那些事兒:青少年脊柱側彎的案例分析
    脊柱側彎是指脊柱偏離中線,向左或向右側傾斜,脊柱側彎有神經性的;特異性的;先天性的,這些都可以歸納為兩類:一類為先天的發育不良或者是由於撞擊椎間盤,導致的脊柱側彎;另一種為肌肉張力不平衡導致的脊柱側彎
  • 小心脊柱側彎!
    因為繼肥胖、近視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正面臨第三大「殺手」——脊 柱 側 彎 脊柱側彎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脊柱側彎的危害不容忽視脊柱側彎對兒童青少年的危害精神方面:嚴重影響外觀,孩子會出現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問題;身體方面:
  • 什麼是脊柱側彎?你真的了解嗎?
    紅網時刻11月19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脊柱側彎是一個症狀的描述性名詞,是脊柱側凸的俗稱,是脊柱三維的畸形,包括冠狀面、矢狀面和軸位上排列異常。通俗地講,脊柱側彎就是脊柱向側方彎曲,可分為三種類型:胸左腰右S型側彎 /胸右腰左型側彎、右側C型側彎、左側C型側彎。今天就讓華醫金良專家講講脊柱側彎的一些知識。脊柱側彎。
  • 高低肩、含胸……女生脊柱嚴重變形!警惕脊柱側彎引發的多種疾病
    脊柱變形已成為繼肥胖、近視之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昨天,湖南省人民醫院今天發起「扶正小樹苗」暑期青少年姿勢不良訓練活動,免費為60名脊柱側彎兒童進行初步篩查和評估 長沙14歲女孩小雅,從小學二年級起,就出現了高低肩、含胸等情況,起初家人並未在意,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到醫院檢查後,竟發現脊柱已經出現了嚴重變形。
  • 孩子脊柱側彎怎麼辦?
    脊柱側彎是脊柱發生的橫向彎曲,最經常發生在青春期之前的快速增長期間。儘管脊柱側彎可以由肌肉營養不良等疾病引起,但大多數脊柱側彎的原因尚不清楚。大約5%的青少年患有脊柱側彎。脊柱側彎的大多數病例為輕度,但隨著兒童的成長,一些脊柱畸形繼續變得更加嚴重。嚴重的脊柱側彎可能會導致殘疾。特別嚴重的脊柱彎曲會減少胸部的空間,使肺部難以正常運作。X射線對患有輕度脊柱側彎的兒童進行密切監視,以查看曲線是否在惡化。在許多情況下,無需治療。
  • 青少年脊柱側彎發病率達2.4% 專家稱與坐姿、負重關係不大
    資料圖片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近視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面臨的第三大「殺手」,發病率達2.4%左右。有專家在國家衛健委組織的在線訪談中指出,0-10歲和青春期是孩子發育最快的兩個階段,也是脊柱側彎度數增長最快時期。
  • 上海雙平慈善基金會青少年脊柱側彎康復項目在滬成立
    人民網上海6月1日電 在今年「兩會」上,農工黨中央提出了一項提案,指出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症、近視之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面臨的第三大「殺手」。 農工黨的提案指出,近年來,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和缺乏運動、睡眠造成我國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發病人數上漲,嚴重程度增加。
  • 普通運動能改善脊柱側彎嗎?
    當我們在網絡上搜索脊柱側彎的相關資料時,可能會找到一些相當矛盾的信息。有些建議患者不應該做運動,包括跑跳等運動;還有些建議患者多運動,例如遊泳,認為遊泳有助於改善側彎。德國的一項研究比對了學校體育課堂的運動和平時日常活動對脊柱側彎的影響。發現運動[以正確的動作方式運動]並不影響脊柱側彎。2011年脊柱側彎保守治療學會的專家一致認為日常活動對患有脊柱側彎的青少年有正面影響,但這些運動並不會改善脊柱側彎,因此體育課運動也是可以參加的,它可以強壯身體、鍛鍊肌肉。
  • 關注青少年脊柱側彎康復 上海正中脊醫療門診助力「挺起未來脊梁」
    、近視之後,困擾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面臨的第三大問題。  記者31日獲悉,上海雙平慈善基金會婦兒專項基金成立青少年脊柱側彎康復項目。作為項目發起單位,上海正中脊醫療門診率先發起公益篩查和醫療救助。   當日,正中脊邀請復旦大學兒科醫院骨科主任王達輝教授,復旦大學華東醫院影像科王臣教授、美國紐約註冊物理治療師龔淑娜博士聯手開展了青少年脊柱側彎公益篩查及義診活動,為數十名青少年進行脊柱側彎檢測和科普教育。
  • 脊柱側彎:康復師教你10度以內的矯正方法,自我恢復正常脊柱
    我們說到脊柱側彎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個體態問題,尤其是以青少年為代表。但根據脊柱側彎的分類,我們更多要考慮到的是健康與未來。脊柱側彎的最大類別是特發性脊柱側彎,該術語用於指代沒有明確原因的病例,特發性脊柱側彎按年齡段細分為4個:嬰兒: 0至3歲青少年: 4至10歲
  • 萬萬沒想到這種情況會導致脊柱側彎
    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近日,一名14歲女孩因腰疼來到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就診。父母一直以為是女孩處在生長期,可經醫生診斷,女孩出現腰疼是因為脊柱側彎,而造成脊柱側彎的原因竟然是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學習、生活不注意坐姿。
  • 二郎腿、盤腿坐、「葛優癱」,暑期裡推拿科一周接診40多位脊柱側彎...
    該項目調查了杭州、嘉興、湖州三地,共計12590名學生,涵蓋小學五年級到高中段,最後共篩查出脊柱側彎異常學生235名,脊柱前後彎曲異常25名,脊柱側彎檢出率為2.07%,姿勢性脊柱側彎檢出率為1.87%,姿勢性脊柱後凸檢出率0.2%。也就是說,每50個青少年中就有1個存在脊柱側彎,而且大概率是姿勢性脊柱側彎。
  • 什麼是脊柱側彎?脊柱側彎分哪幾種?了解相關知識,積極配合治療
    導語:脊柱側彎又叫做脊柱側凸,因為現在不好的生活習慣和不正確的坐姿也導致現在患上脊柱側彎的人逐漸的增多,這種疾病是現在骨科上常見的,一般是會發生在青春期的兒童身上,一旦患上這種疾病不僅是會導致發育出現障礙,也會導致身體出現比較嚴重的疼痛感,比較早的發現並治療是是可以幫助提升身體整體的美感
  • 脊柱側彎手術風險大 早期保守治療矯正效果好
    紅網時刻12月1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對脊柱健康的忽視而導致身體的疾病已成為普遍現象,並且日益向年輕化發展。其中,脊柱側彎更是18歲以下青少年的「健康殺手」。範志奇建議家長平時一定要多關注孩子脊柱健康問題,可以使用脊柱側彎「六步篩查法」給孩子做自我檢查。具體做法是:讓孩子脫掉上衣,光腳自然站立,家長站在孩子背後觀察。第一步,看孩子的兩肩是否等高。第二步,用手摸一摸孩子背部的肩胛骨,有沒有一側肩胛骨向後凸起。第三步,用手摸一摸孩子背部的肩胛骨,看兩塊肩胛骨最下端是否等高。第四步,接著讓孩子彎腰,雙手自然下垂。觸摸並對比孩子的雙側背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對稱。
  • 娃出現「脊柱側彎」,是書包過重?書包:這個鍋我不背
    如今,兒童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這直接反映在了兒童的"肩膀"上。大書包掛在小肩上,確實讓人看著心疼。根據調查,小學生的書包重達七,八斤,有的甚至超過了十斤。有很多人說:書包太重會使孩子的脊椎變形,導致脊柱側彎。是真有此事,還是危言聳聽?而且,父母之間幾乎對這件事達成共識。
  • 18歲少女脊柱側彎,竟因……「睡姿不對,起來重睡」真不是個玩笑!
    許多人以為累了一天,往床上一躺,怎麼舒服就怎麼睡,卻沒想到,不正確的睡姿,可能對脊柱、頸椎帶來不可預料的影響。近日,18歲少女小鄒,因腰痛、脖子酸等症狀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就診,檢查發現脊柱嚴重側彎,問診發現竟然是因為其睡眠姿勢不對。
  • 江蘇省人民醫院:6小時「精雕細琢」助「側彎男孩」重獲新生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周寧人 曹勇)彎腰、駝背、走路搖擺……這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也有可能是脊柱側彎。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脊柱側彎病人超過300萬人,並以每年30萬的速度遞增,其中許多都為7到16歲青少年。
  • 孩子經常喊腰酸背痛,當心成長殺手「脊柱側彎」,寫字斜趴、單肩包...
    但是專家提醒,您的孩子描述的可能是真的,他可能發生了脊柱側彎。(圖片來源於CFP)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陳天笑治療師介紹,脊柱側彎又稱脊柱側凸,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幹兩側對稱,如果正位全脊柱X線片顯示側彎角大於10度,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