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蓋2層樓 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T1塔樓主體結構封頂

2020-12-25 廈門網

  廈門網1月22日訊(廈門日報記者林露虹、通訊員陳雲孫)春節將至,位於廈門島東部的中建二局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處處洋溢著喜慶氛圍。就在1月18日,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T1塔樓主體結構完成封頂,意味著這一我市重點產業項目的建設進入全新階段。

中建二局華南公司此前建設了多幢超高層建築,被稱作「穿行在雲端的團隊」。圖為中建二局廈門英藍項目部團隊合影。張彬攝

  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是我市「金融會客廳」——兩岸金融中心核心啟動區的首批入駐項目。項目總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由兩座189米高的地標性辦公塔樓、一座177米高的酒店、公寓、辦公綜合樓,及兩棟多層商業裙房組成,將建成集高級辦公樓、高端精品酒店、公寓式酒店及配套商業於一體的廈門地標性金融樓宇。從空中俯瞰,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已初見雛形,宛如一個張開的手掌,彰顯廈門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城市氣質。

  一大亮點是,在保證高質量施工的前提下,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的總承包單位——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華南公司在我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創下了「四天兩層」的施工新紀錄。「廈門速度」如何達成?讓我們走進中建二局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部(以下簡稱「中建二局廈門英藍項目部」),一起解讀速度與質量背後的創新密碼。

  黨建引領

  高水平團隊

  築夢「雲端」

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效果圖。中建二局華南公司供圖

  「我們的團隊之前在深圳已有許多創舉,被稱作『穿行在雲端的團隊』。」中建二局華南公司直營事業部總經理助理、英藍項目常務副經理郭民自豪地向記者展示團隊的代表作:深圳標誌性建築——地王大廈、「亞洲第一高住宅」——深圳東海國際中心、騰訊全球新總部——騰訊濱海大廈……作為全國最早參與超高層建築施工總承包的企業,中建二局在超高層建築領域是響噹噹的品牌,其中華南公司更是「尖兵」。

  從深圳到廈門,變的是物理空間,不變的是中建二局人敢於探索、勇於突破的精神。郭民表示,黨建是引領中建二局廈門英藍項目部的強大引擎。「我們將黨支部建在項目一線,帶動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築牢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堅持保生產中心不偏離,並依託項目黨員創新工作室平臺,探索『黨建+』模式。」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記者了解到,中建二局廈門英藍項目部持續通過「傳、幫、帶」放大黨員品牌效應,努力培養更多黨建人才和管理能手,造就黨性覺悟高、創新意識強、學習能力強的項目工作團隊,為項目的穩步建設、創新升級夯實了基礎。

  科技助力質量與速度齊頭並進

中建二局廈門英藍項目部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超高斜柱的一次性澆築。圖為圓柱成型效果。中建二局華南公司供圖

  如何在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向時間要效益,確保項目早日建成投用?這是項目部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據中建二局廈門英藍項目部技術總工廖志毅介紹,項目部結合以往「穿行在雲端」的經驗,大膽探索,多方求教行業專家,反覆論證,最終用時兩個多月,開發了「豎向分段插入性施工技術」。

  「原本是一個施工段一個施工段地接續進行,分段插入式則是在施工時插入另一個施工段,兩個同步進行施工,運用該技術後,原來平均4天能蓋一層樓,現在可達到四天蓋兩層樓的速度。」廖志毅說,採用新的施工技術後,工期比之前縮短了一半。目前,在T2塔樓的施工中也已運用這一技術。

  攻堅克難向突破性創新要效益

建設中的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中建二局華南公司供圖

  從高度上看,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在中建二局「高個子」家族中也許並不耀眼,但項目的難度係數並不低。比如,該項目的塔樓結構外立面並非筆直的,而是逐層向內收縮,有一定的「腰線」,這就要求鋼骨柱的每一段都要量身定製。

  「項目的4棟塔樓在地上共分布有66根鋼骨混凝土斜柱,直徑1.7米,最大斜度達12.8°,最高高度達14.5米。」據中建二局廈門英藍項目部技術總工廖志毅介紹,鋼骨柱配筋複雜,無法使用常規振搗方式,圓柱外部模板加固、支撐體系搭設難度頗大。

  對此,項目部團隊結合國內外先進施工經驗反覆琢磨,在沒有先例的情況下,經過多次專家會審、現場實驗,最終制訂方案,採用高拋免振自密實混凝土,定製加長振搗棒及引導裝置,實現超高斜柱一次性澆築,成型效果獲得業內專家的點讚。

  這是中建二局廈門英藍項目積極推進技術創新、攻堅克難的一個縮影。自項目建設以來,項目部成立技術攻關小組,以科技促生產,向突破性創新要效益。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已獲得27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

  不僅保質保量,項目部更通過技術創新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了成本。譬如說,項目4棟塔樓共分布66根十字鋼骨斜柱,其中最高為20.4米,項目結合實際情況,先在地面像「搭積木」一樣把柱子搭好,然後採用一次性吊裝施工技術吊,在保證鋼骨斜柱的角度及在吊裝過程中保持穩定性的同時,大大縮短了工期、節約成本206萬元。

  安全為本

  智慧工地讓項目管理更優

  進場要刷臉,安全教育用VR,工人的安全帽可以向後臺發送定位和自動識別信息,還有無人機定時巡檢工地、揚塵「管家」感應周圍揚塵濃度實現自動噴淋……這些都是中建二局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工地上使用的「黑科技」。在項目部看來,將科技與生產相融合,打造智慧工地,有助於項目管理的優化提升。

  工地現場的「指尖管理」則為安全生產提供有力支撐。管理人員只需點開手機上的App,就能對環境監測、施工進程、安全問題等進行實時查看,追蹤督辦,責任到人。據中建二局廈門英藍項目部介紹,「指尖管理」的背後是智慧工地管理平臺這一「超級大腦」,它匯集了大量後臺信息數據。

  為使生產更安全、高效,項目部還為各個構件材料和施工合成部位量身定製了專屬「身份證」。對著「身份證」上的二維碼掃一掃,構件的詳細信息、送檢記錄、驗收情況一目了然。

  連結

  不僅有速度

  還有精度和溫度

  有精度>>

  精益求精用高技術打造精品

  ●高空拼裝液壓二次提升施工技術

  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鋼結構體量是目前廈門在建項目之最,總用鋼量4.2萬噸,相當於5.8個艾菲爾鐵塔。對此,中建二局廈門英藍項目部採用國內領先的「高空拼裝液壓二次提升施工技術」進行「連廊高區桁架層」的施工,解決了架空大堂頂部桁架層的施工難題。

  ●超高鋼骨混凝土斜柱一次性澆築施工技術

  項目4棟塔樓上共分布66根鋼骨混凝土斜柱,直徑1.7米,最大斜度達12.8°,最高高度達14.5米。項目部採用一次性澆築施工技術,使圓柱成型質量接近清水混凝土效果。

  ●建築物邊柱防護平臺施工技術

  項目採用自主發明專利——建築物邊柱防護平臺施工技術進行塔樓外框柱的施工,將傳統工藝的全面防護分散化,使其達到更有針對性的防護要求,降低施工成本168萬元。

  ●智能化整體頂升式模架施工技術

  項目4棟塔樓核心筒均採用智能化整體頂升式模架施工技術,與塔樓核心筒同步爬升,為施工作業提供操作平臺及材料堆放平臺,頂升模架頂部四周設置智能噴淋系統,具有揚塵防控、自動養護等功能。

  ●超強颱風下的動臂塔吊施工技術

  項目部聯合行業專家,針對廈門獨特的氣候條件,對塔吊選型以及附牆支撐體系進行論證,共配備8臺動臂式塔式起重機(廈門在建項目數量之最),最大可抵禦15級颱風,為該領域的發展提供可借鑑經驗。

  ●核心筒結構全鋁膜施工技術

  項目針對核心筒結構截面變化、層高變化、結構梁系變化等進行深化設計,實現核心筒全鋁膜體系施工,其優點為成型質量高、周轉利用率高。

  有溫度>>

  人文關懷打造溫馨和諧工地

  業餘時間,走進項目部的職工書屋看看書,在「工地夜校」裡學習、休閒,或是在桌球室來場酣暢淋漓的比賽,已經成為中建二局廈門英藍項目部工友們的習慣。在這裡,工地生活不再簡單枯燥。

  除了硬體上的支持,項目部還積極組織職工籃球賽、足球賽、有獎問答、集體生日、節日贈禮等系列活動,在豐富職工業餘生活的同時,增進了工友的友誼,提升了團隊的凝聚力。去年中秋節前夕,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百場宣講進工地」活動走進項目部,以廈門傳統「中秋博餅」習俗為主題,為70餘名農民工友舉辦一場促親情、暖人心的中秋宣講活動。活動不僅使工友們領略到廈門博餅文化的魅力,更有專家現場講解親子溝通技巧。

  項目名片

  廈門英藍

  國際金融中心

  廈門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項目是由北京英藍集團投資建設、中建二局總承包的廈門又一座地標性建築。項目位於廈門市湖裡區金鐘路與環島東路交叉口,總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由兩座189米高的地標性辦公塔樓、一座177米高的酒店、公寓、辦公綜合樓,及兩棟多層商業裙房組成,將建成集高級辦公樓、高端精品酒店、公寓式酒店及配套商業於一體的廈門地標性金融樓宇。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分享]平安國際金融結構中心資料下載
    原本設計為660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最終高度將鎖定在海拔600米以下。南都記者昨日從權威部門證實這一消息。而高度的「縮水」,據稱是因為航空限高所致。作為項目總承包的中建向參與封頂儀式的媒體宣布,項目將在2016年4月全面竣工,建成後總高度將達到592.5米。
  • 「浦西第一高樓」 將矗立在徐家匯,T1塔樓已成功封頂!
    周到記者從上海建工集團獲悉,目前在建徐家匯中心項目高達370米,建成後將成為「浦西第一高樓」。這項工程近日取得重大收穫——43層的T1塔樓順利完成結構封頂。 年底前,高370米的T2塔樓核心筒預計將建至34層。項目整體計劃於2023年竣工。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信息時報訊(記者 崔小遠 通訊員 林丹賢 )隨著16層高的科研樓完成封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項目主體結構宣告全部完成。6月17日,記者從中建八局華南公司獲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項目總投資48.23億,總建築面積約50.6萬平方米,其門急診醫技綜合樓、住院樓、教學行政公寓綜合樓、科研樓、動物實驗中心及國際醫療部等主要建築已陸續完成封頂,現已啟動幕牆、精裝修、機電安裝等施工,預計2021年5月30日實現項目整體竣工驗收,2021年7月1日投入使用。
  • 三亞亞沙村第一棟主體結構封頂
    129662.3㎡,地下建築面積54550.2㎡。由14棟高層住宅樓、8棟2~3層沿街底商、4棟6層公寓配套用房及整體地下車庫組成。住宅總計847戶、公寓120戶。建成後,將為2020年三亞亞沙會運動員、裁判員、賽事官員等人員提供住宿、會議等服務。
  • 中國10大高樓,上海中心大廈奪冠,那麼還有9大高樓都是哪些?
    經常會有人談起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建築主體為119層,目前為止是中國最高的人造建築,也是上海必遊的景點之一。中國10大高樓,排第一的是上海中心大廈,那麼其他九座高樓是哪些?
  • 曉峰近距離 | 三亞亞沙村第一棟主體結構封頂
    三亞亞沙村項目位於三亞市吉陽區抱坡新城片區體育產業園,總建築面積184212.50㎡,其中地上建築面積129662.3㎡,地下建築面積54550.2㎡。由14棟高層住宅樓、8棟2~3層沿街底商、4棟6層公寓配套用房及整體地下車庫組成。住宅總計847戶、公寓120戶。建成後,將為2020年三亞亞沙會運動員、裁判員、賽事官員等人員提供住宿、會議等服務。
  • 深圳又一重大工程項目塔樓封頂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1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智偉)日前,記者從中國一冶獲悉,由中國一冶承建的深科技城(一期)項目C座塔樓主體結構已正式封頂。深科技城項目位於深圳市福田區彩田工業區,總建築約27萬平米,共分為A、B、C三座塔樓及四層地下室,其中C座建築面積約65576.88平方米,其中01地塊,地上21層,建築總高度103米。
  • 儋州市體育中心項目主體結構封頂 計劃明年底完成「一場兩館」驗收
    海南省第六屆體育運動會將於2022年在儋州舉辦,主會場儋州市體育中心項目建設進展如何?12月15日,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從儋州市體育中心「一場兩館」項目的施工現場了解到,儋州市體育中心項目體育場主體結構已全面封頂,工程取得階段性重大節點突破。
  • 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綜合配套區「低塔」封頂
    伴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的澆築到位,經過數月的緊張施工,面對新冠疫情對工期的挑戰,近日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工程一期綜合配套區工程中的塔樓1、塔樓4(寫字樓和酒店),如期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戰疫情,歲末「低塔」完美封頂。
  • 瀋陽寶能環球金融中心工程_2020年瀋陽寶能環球金融中心工程資料...
    1.工程BIM系統概況 瀋陽寶能環球金融中心工程應用BIM信息化技術系統進行施工管理,其中T1塔樓主體結構高度為 摘要:近日,記者了解到,亞洲在建最大綜合體、東北第一高樓--瀋陽寶能環球金融中心項目4棟塔樓均突破150米,主樓施工已至地下第4層
  • 金強國際賽事中心封頂 溫江多項目並進為「三城三都」貢獻溫江力量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3日訊 近日,備受市民關注的四川金強男籃新主場——金強國際賽事中心項目(體育館)砼結構封頂,此外,現代服務業園區多個項目也在加快推進,疫後,溫江區不斷加快復工復產和項目建設,為「三城三都」建設貢獻溫江力量。
  • 廈門地鐵郵輪中心站穿越海底的起點,有4層樓那麼深,值得參觀
    廈門地鐵2號線過海隧道全長2784米,從海滄灣公園站始發,沿海滄大道向北敷設,下穿入海,經大兔嶼、廈門西港,於國際郵輪碼頭上岸,下穿郵輪中心,抵達終點郵輪中心站。過海僅需3分鐘。相對於海滄大橋的擁堵,地鐵已經成為海滄人出行的首選方式。
  • 京瀋高鐵北京星火站主體結構封頂
    日前,北京星火站最後一根長13.5米、重10.8噸的鋼結構杆件在37米高空完成合攏,火車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作為京瀋高鐵的始發站、北京七大交通樞紐之一和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規劃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星火站工程建設過程中採用了哪些新技術、新工藝? 記者走進星火站施工現場進行了探訪。
  • 廈門國際中心投資30億高339米 將成福建第1高樓
    原標題[廈門國際中心投資30億高339米 將成福建第1高樓]  339米!未來5年,曾經最大的爛尾樓廈門郵電大廈將華麗變身霸氣十足的福建第一高樓 廈門國際中心,成為聳立鷺江道之側的廈門新地標。
  • 186米40層5A 寫字樓 「李滄第一高樓」主體結構完工
    ,由中鐵建工集團山東公司承建的信聯天地項目三期3號樓主體結構完工,標誌著未來「李滄第一高樓」——186米的40層超高5A級寫字樓將全面進入裝飾裝修階段。此次封頂的3號樓總建築面積11.77萬平方米,其中地上8.23萬平方米,地下3.54萬平方米,建築用途為綜合性辦公樓,地下6層,地上40層,屋面層以上設計有四層構架梁及停機坪。項目投入使用後,將成為區域產業標杆,對李滄區經濟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 利亞德集團南方總部主體結構正式封頂
    2021年1月12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畢,利亞德集團南方總部產業園主體結構順利封頂。當天上午,利亞德集團執行總裁兼深圳利亞德總經理袁波、深圳利亞德常務副總經理潘喜填、利亞德智慧董事長李振龍、利亞德智慧總經理汪生和等領導出席封頂儀式並剪彩。
  • 豐臺站一期北區主體結構封頂
    8月18日16時,最後一根19.9米長,14.9噸重的次桁架在雨中完成吊裝,北京豐臺火車站一期工程北區主體結構封頂。豐臺站一期工程北區主體結構封頂後,將全力推進普速場站臺層5-9站臺區間內的線間柱、屋面吊頂及站臺石材鋪裝等裝修安裝工程。同時,將儘快啟動既有京廣線、京滬線普速鐵路轉線及二期工程的開工建設。
  • [分享]市民中心鋼結構資料下載
    這6座連廊標高達92m,最大的跨度有57m,重達650t。一次吊裝成功,為我國建築鋼結構施工開創了新的一頁。  圖1 第一座連廊成功就位後 一、工程概況與結構特點   工程概況:杭州市市民中心主體工程為6幢弧形塔樓。地下2層,地上26層,在23~24層(標高84.6~92.0m)處設有環形鋼結構連廊,6幢塔樓通過6座連廊連成整體,6座連廊總建築面積約689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