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超 編輯 | 羅麗娟
秘密研發三年,提前一周宣傳造勢,備受關注的阿里巴巴「新物種」終於揭開面紗。
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據悉,這個於2017年8月啟動的數位化智能製造平臺,主要向中小企業提供服務,並率先在服裝行業開始探索。
同日,阿里巴巴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這是犀牛製造平臺打造出的「樣板工廠」。阿里巴巴稱,相較其它工廠,可以縮短75%的交貨時間、降低30%的庫存,甚至減少50%的用水量。
在試點運營2年多的時間裡,犀牛工廠已累計為200位淘寶天貓商家、主播、時尚達人等提供生產服務。
早在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首次提出了「五新戰略」: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代表「新製造」的犀牛智造上線,意味著阿里巴巴五新戰略版圖已經補齊,其數位化商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升級。
隨著數位化轉型成為社會共識,在2019年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曾預言,未來「五新」將成為「百新」、「萬新」,數位化將成為中小企業、品牌和各行各業的新能力。
01
「傻子工廠」最快7天交付
從目前公開的信息看,相較於傳統製造,犀牛智造最大的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生產效率的提升,另一個是利用數位化技術讓生產變得更靈活。
過往在服裝生產行業中,大多數企業是根據生產線能力和歷史經驗來確定產能。製造商往往需要提前4-6個月組織生產,夏季生產羽絨服、冬季生產短裙,這種反季節生產模式十分常見。這樣導致的一個結果是,在市場環境或氣候變化時,容易出現爆款準備不足,或是產品滯銷的情況。
犀牛智造的上線,就是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生產供應鏈中的一系列痛點,包括打破供需不匹配、預售預測難、商家快速反應難等問題。
根據阿里巴巴方面的介紹,犀牛工廠目前已經能夠實現生產端到端、全鏈路的數位化。在商品生產前,犀牛智造通過對銷售端的數據洞察直接與設計、生產端打通,能做到精確預測單品在未來一段時間的銷售量。
阿里巴巴犀牛工廠內景
由於定位於服務中小企業,所以犀牛工廠的「新製造」形成了獨特風格——訂單不大、款式應季、即賣即生產、品牌眾多。這種小批量、快反應的柔性供應鏈模式,能夠最大程度降低試錯成本,極大減輕庫存,為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強的韌性。
經過三年的沉澱和打磨,犀牛智造的生產模式也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官方數據顯示,通常服裝行業的生產模式是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貨,而在新製造的模式下,已能做到100件起訂、7天交貨。儼然是專門為中小商家承接小訂單的「傻子工廠」。
而要在工序繁雜的紡織製造業實現如此大的變革,首先技術能力需過硬。據了解,目前阿里巴巴已經獲得了超過60個在服裝製造領域的專利;而在阿里巴巴新製造團隊中,有60%成員從事技術開發工作。
此外,數據分析「大腦」支撐了平臺的生產流程,邊緣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識別等技術則是支柱;基於此,每一個訂單的要求可以通過IoT技術精確下發到各個生產環節。
這些創新能力正在讓服裝紡織業變得更加靈敏,不少中小服裝生產企業、淘寶平臺創業者都能從中獲益。據悉,目前已經有200多個淘寶中小商家、產業帶商家、直播主播共享「傻子工廠」。
02
阿里湊齊「五新」版圖
犀牛智造平臺的推出,不僅能夠帶來行業變革,對阿里巴巴也意義深遠。
2016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就提出,「未來30年,『五新』——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的發展將會深刻地影響中國、世界和我們所有人的未來。」之後,阿里巴巴還成立了「五新」執行委員會,由張勇擔任主席,統籌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力量,全力推進「五新」建設。
過去這四年裡,阿里巴巴先是通過盒馬鮮生等業務在新零售上打開了突破口;之後又以科技為支撐,通過螞蟻集團建立起了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新能源是「五新」的動力,新技術則是引擎,通過阿里雲將雲計算技術不斷發展,目前有超一半A股上市公司和80%中國科技創新公司在使用其服務;唯獨在新製造方面,遲遲未有聲響。
阿里巴巴五新戰略最新進展
此次犀牛製造平臺上線,補齊了阿里巴巴「五新」戰略版圖,未來各板塊將可以實現緊密協同。阿里巴巴表示,在新零售、新技術、新能源和新金融全面發展的基礎之上,新製造將成為公司探索供給側深度數位化的起點。
從阿里巴巴的角度來說,犀牛智造的落地或可促使其通過服務廣大中小商家,增加在工廠的話語權,向產業鏈上遊布局。
但從目前看來,犀牛工廠更多只是一個「樣板間」式的存在,當下仍處在試驗階段。未來這一模式能否在全場景、全製造業跑通,「犀牛工廠」在效率上的優勢能否擴散到更多領域,如何能說服傳統企業接受這套創新模式,尚未有清晰的答案。
不過,阿里巴巴仍然對犀牛製造平臺非常看好,並且給予厚望。此次發布會上,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就表示,「犀牛智造平臺打造的首個標杆性的工廠已經有3年,我們計劃在2025年將直接帶動超過10萬人就業,並帶動相關產業的區縣20萬人就業。」
而阿里巴巴的製造業數位化目標遠不止於此。
會上,阿里巴巴犀牛智造負責人伍學剛就表示:「今天中國90%以上的機器沒有互聯互通,都是一個個獨立的載體,如果把這些全部打通、智能化,將徹底改變經濟發展的方式,這裡的機會巨大,我們只是吹響了號角,未來十年十五年製造業產業端的數位化一定會風起雲湧,絕對不亞於今天的網際網路。」
MBA智庫百科好文精選:
★凌晨3點的華強北,是快遞小哥、潮汕商人與迪奧香水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