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問題
熱點A:購物後降價找差價看合同
市民張先生7日在太原街某商場買了一部ipad2,第二天這款機器就降價800元,現在有的一級經銷商已經開始退款了,但商店不願意承擔責任,拒絕退還差價,消費者的權益該咋保護?
按照相關規定,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允許價格浮動,不做價格限制,也就是說,水漲船高,隨行就市(國家限定價格、指導價格商品除外)。消費者剛買了一件商品,商品就降價了,消費者普遍期望能找回差價。但是能否找回差價,要看消費者和商家是如何約定的。如果購物時約定在一定時限內可以找差價,商家就應該履行約定。如果商家不按約定辦理,消費者可憑相關證據到商家所在區工商、消協等部門投訴。
熱點B:無理由退貨在於約定
關先生3月5日在太原街某商場化妝品專櫃檯購買了一份價值1000多元的化妝品,因女朋友不喜歡想退貨,遭到拒絕。
商品的退貨應依據相關商品「三包」規定辦理。《消法》規定;「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產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因為經營者自身的原因(有不可抗力原因除外)導致消費者未能及時提貨,消費者有權選擇退貨。對於無理由退貨,可以由消費者與經營者約定辦理,但約定應在購物發票、信用卡上註明。
熱點C:照相究竟該給幾張底片文件
陳女士在某攝影門店花近千元拍了20張照片,取相片時攝影店不給底片文件,還說這是行規。如果要底片必須再次訂購攝影套系。
消費者到攝影門店拍照時,照片版權(底片文件)應歸消費者所有,其他資料底片文件消費者有權要求攝影門店銷毀。如消費者花500元照20張照片,攝影門店應提供20張照片的底片文件,也許當時拍攝了50張,其他30張素材的底片文件商家可以不提供給消費者,但消費者可以要求當面銷毀,也可以自願購買這些底片文件。
照相底片文件該給幾張?應按雙方合同約定辦理。如果商家不按合同辦理,消費者可以到攝影門店所在區消費者協會投訴。
熱點D:免費體驗可能套你兜裡的錢
孫女士去超市購物,被領進一化妝品部做免費體驗。做了臉部測試後,還說配合做背部的測試。測試完推薦產品和服務……最後掏了200元辦卡才算完事。
在消費中,消費者有自由選擇接受服務的權利。消費者在消費中應該理性消費、科學消費,不要被這種所謂的「免費體驗」所誘惑,體驗前一定先問好哪項是免費的,哪項是收費的,價格是多少等,為事後維權做好防範。
本報記者 高志廣 楊新躍/攝
小貼士
消費投訴注意細節
消費者投訴消費問題時要注重幾個細節。
投訴要及時: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其權益受到損害時應及時向所在地的工商或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投訴。
實事求是: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與責任人——生產單位或銷售、經營者進行協商或向受理產品質量問題部門投訴時應實事求是說明或寫明情況。
要求和意見要合理合法:投訴理由要正當。
材料要完備:投訴時向受理部門寫出文字材料,提供購貨時的發票或售貨憑證。
投訴電話:12315
延伸閱讀
汽車投訴問題根在無統一「三包」
目前,每個汽車生產廠家都自行制定「三包」內容,實行「三包」的標準、內容均不統一,當出現消費糾紛時,沒有具體規定條款,申訴維權難;使用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雙方對是否屬質量問題出現爭議時需第三方質檢機構出具權威性的質檢報告,但目前全國範圍內只有三家有關汽車質量的檢測機構,而且檢測費用昂貴,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不論是時間、程序和費用問題都無法承受,因此維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