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政府都在研究拜登的這篇文章

2020-11-26 騰訊網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6日刊載題為「拜登的全球領導計劃存在缺陷」,副題為「亞洲籤署大型貿易協定表明世界沒有美國照樣前行」的文章,作者系吉迪恩·拉赫曼。文章指出,美國國力相對衰退,僅僅通過重返世界衛生組織或巴黎氣候協定並不能讓美國「坐上主賓席」。全文摘編如下:

11月18日,行人走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新華社

各國政府目前都在研究拜登在今年1月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為《為何美國必須再次領導世界》。

拜登在《外交》雙月刊上撰文哀嘆川普政府已經「放棄了美國的領導地位」。文章承諾「拜登的外交政策議程將讓美國重新坐上主賓席」。

但對這位當選總統來說,要想真正重建美國的領導地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美國國力相對衰退,僅僅通過重返世界衛生組織或巴黎氣候協定並不能讓美國「坐上主賓席」。參與國際談判的代價可能是接受某些妥協結果。美國政客和選民是否願意接受此等代價尚不得而知。

在華盛頓,「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自由世界秩序」和「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之間似乎通常可以互換。這種混用不難理解。二戰後的秩序基本由美國制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總部設在華盛頓,聯合國總部設在紐約,這都是有原因的。

唐納·川普上臺時稱,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機構不再服務於美國。他說,美國被蒙蔽了雙眼,「全球主義者」正在讓普通美國人變得貧窮。在這個權力分配更均衡的世界裡,基於規則的秩序和美國領導的世界現在不再是一回事了。

這種難以調和的矛盾貫穿了拜登處理國際事務的過程。拜登在《外交》雙月刊上撰文稱,「美國必須領導世界」應對氣候變化,還承諾美國將「召集世界主要碳排放國召開峰會」。

實際上,中國和其他許多國家堅持認為,在氣候談判問題上,只有聯合國發起的談判才具有合理性。拜登政府值得慶幸的是,下一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將由友好國家英國承辦。即便如此,這位當選總統可能無法兌現減排承諾。美國的談判夥伴知道,國會差不多對美國的一切承諾擁有最終發言權。

類似的問題可能妨礙新總統關於美國主導貿易的承諾。拜登承諾將抵制「全球滑向保護主義的危險狀況」。但他知道,川普對自由貿易的敵意引起了許多美國選民的共鳴。對新貿易協議的懷疑跨越了黨派界線。2016年,希拉蕊·柯林頓被迫反對她曾協助談判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因為她所在的民主黨內部對這項影響深遠的貿易協定存在敵意。

拜登的對策是承諾讓「勞工和環保領袖」在未來美國貿易談判一開始就「坐上談判桌」。但這可能會使新貿易協議的達成進展緩慢。與此同時,世界仍在前進。上周末,來自日本、中國和韓國等15個亞太國家的領導人籤署了一份大型自由貿易協定。拜登及其團隊大談要召集美國的盟友反擊中國。然而,新的局面已經形成。

這位當選總統強調與盟友合作,而不是像川普那樣進行對抗和辱罵,這顯然是個好主意。不過,美國的友好態度並不能保證成功——即便是在歐洲也不行。

歐盟正在推進一系列計劃,試圖加大對谷歌和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公司的監管和稅收。與川普政府一樣,拜登政府很可能會反對其中許多措施。在科技稅或監管問題上的早期爭端可能會使跨大西洋友好新時代即將到來的希望受挫。

普林斯頓大學學者約翰·伊肯伯裡在一本新書中提出「自由的國際秩序」一詞,他認為自由國際主義的概念需要與美國霸權區分開來。他認為,對美國來說,「在美國國力衰退的時代,與其他自由民主國家合作的價值應該增加」。這可能確有道理。但這一論點在普林斯頓大學說服他人可能比在華盛頓容易得多,因為華盛頓的人們仍在瘋狂捍衛主權。

拜登會發現,如果美國不能自然而然地擔任領導角色,就很難說服國民相信美國可以從國際參與中獲益。但有利的一面是,美國將不再積極破壞國際機構。這足以讓人大鬆一口氣了。

來源:參考消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包道格:為什麼拜登的頭等大事應是美國而非中國?
    近日,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前副會長包道格發表文章,他認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無可匹敵的霸權時代已經結束,下屆政府的第一要務應是重拾美國實力,重建國內競爭力與國外領導地位。以下為包道格文章摘編:拜登需要將精力集中在少數幾個議題上,他已表明打算解決包括抗擊疫情、促進經濟發展、解決種族爭議在內的幾個主要問題。拜登還需要恢復內部秩序,以使政府能夠繼續專注於上述目標,不輕易改變方向。當前美國的力量和影響力已被大大削弱。因此,重建國內競爭與國外領導力應是拜登政府的當務之急,具體的中國議題須排在其後。
  • 各國政要祝賀拜登:老鐵最快、老鄉最深情、這國總理提前恭喜了川普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當地時間昨日(11月7日),美國媒體紛紛預測拜登將最終贏得美國大選。就在消息公布後不久,北京時間昨夜今晨,各國政要馬不停蹄發來"賀電",提前祝賀了這位"當選美國總統"。都有哪些國家的官員發出了祝賀?誰的速度最快?
  • 技經觀察|拜登政府科技創新政策的總體立場及施政重點
    因此,關注拜登政府的科技政策施政重點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1)創新與研發投入儘管川普多次表達了對未來工業技術領域基礎研究能力的重視,但實際上每年卻都在削減聯邦研發預算,例如2021年預算就同比下降了9%,尤其是基礎研究領域被大幅削減。拜登在競選中明確指出,川普忽視了聯邦研發投資,導致美國生產率和中產階級工資下降,並警告稱中國有望在研發上超過美國。
  • 哈佛教授:中國正顛覆世界秩序 拜登政府需認清現實
    第一,拜登政府將優先美國利益。以有利於聯盟和美國盟友以及國際組織的方式,優先美國。他們將採取一系列舉措組織或重新組織聯盟或盟友,在與中國的競爭和對抗中制衡中國。我們很快將看到,川普作出的從德國撤出12000名美國士兵的決定將被扭轉。這是第一點,「美國優先」。第二,拜登政府將埋葬美國單邊主義。用拜登的話說,川普的政策是:美國第一/美國單邊。
  • 拜登上臺也沒用?美媒發出一則報導:歐洲獨立是不可避免的
    近日,美國一網站公然發表了一篇文章預測:就算是拜登上臺,也很難恢復到美歐以前關係的「常態」。這個文章一經公布就在美國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要知道,在此之前拜登一直揚言在上任之後會帶領美國,修復與歐洲的關係,重新建立起「美歐聯盟」。但這篇文章卻用事實揭示了以如今美歐的僵硬關係,即使美方作出很大的讓步,可能歐盟方也並不會像以前那樣對美聽之任之了。現在美歐關係的轉變,可能主動權並不在美方這裡,而是以歐盟的態度為主了。所以文章裡才會說:美歐關係可能在拜登上位後依舊可能不會有徹底的變化了。
  • 拜登政府會如何對待中國科技企業?基調難改 或偏向強化美國技術
    《華爾街日報》今天刊文稱,遏制中國的科技崛起已經是美國兩黨的共識,但拜登政府在採取行動時可能不會像川普政府那樣大張旗鼓,而是低調進行,同時他會加強美國國內的科技發展,並與盟友合作。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可能會改變與中國的關係基調,但是在商業領袖和民主黨顧問看來,他很可能會反制中國志在成為全球科技領頭羊的目標。
  • 經濟學人 新刊文章一覽
    喬 拜登:復古還是激進?-為什麼喬 拜登本能的謹慎讓真正的變革成為可能?有關美國大選,文章分析了拜登可能會在總統選舉中勝出的原因,結合Briefing看。(715詞) 5、The Nile: Dam bluster 尼羅河:衣索比亞復興大壩-埃及、衣索比亞以及蘇丹必須學會如何共享這條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否則爭執會升級。文章講述了三國對衣索比亞復興大壩的爭執,結合非洲版第一篇一起看,推薦閱讀。
  • 拜登上臺後,全球或開啟新能源競賽!這一領域新增投資規模將達數...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主題投資部門、可持續發展研究主管Steve Freedman在近日發布的拜登政府清潔新能源展望報告中表示,拜登雄心勃勃的環境保護計劃將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注入新活力,也將為新能源行業帶來新動力。私募和公募投資紛紛進入綠色基礎設施和環保科技領域,預計新增投資規模將達數十億美元。
  • 觀選| 如果拜登上臺,哪些人可能佔據美國政府中的重要職位?
    據美媒報導,「當選總統」拜登已經開始組閣進程,將在未來幾天或幾周內宣布內閣人選。面對疫情、經濟、外交等方面的挑戰,拜登的名單上都有誰?幕僚長羅恩·克萊恩(Ron Klain) 男 59歲拜登的過渡辦公室周三宣布,拜登最信任的競選顧問之一克萊恩已被任命為新任幕僚長。他曾在柯林頓政府擔任副總統戈爾的幕僚長,他還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拜登的幕僚長。
  • 拜登的國務卿布林肯
    而大洋彼岸的復旦教授,也在這一年成為了新一屆書記處的書記。2008年,歐巴馬憑藉著超高的人氣戰勝拜登和希拉蕊之後,民主黨迅速組建了歐巴馬、拜登、希拉蕊的三駕馬車,最終形成合力,戰勝了如日中天的麥凱恩。此外,在布林肯的組織下,一群中生代的新銳們也都抱團成長,他們都利用阿斯彭安全論壇年會的閒暇時間去釣魚,組建了一個強大的漁夫幫(The Trout Fisher)。這裡面有前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前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多尼隆、前白宮發言人卡尼......
  • 技經觀察|拜登政府未來科研創新資助重點領域
    本文為「拜登政府對華科技政策」專題連載的第二篇。 儘管拜登的內政外交政策與川普存在諸多不同,科技政策的取向與執行風格也略有差別,但對於美國未來應重點發展的科學技術領域的定義是一貫的。
  • 拜登的計劃,歸納起來核心意思只有一個詞
    拜登承諾,會在上任百日內,廢除在墨西哥邊境強行分離偷渡者家長與子女的做法,以及廢除部分的籤證禁令。不難看出,這些主張和過去幾年美國推行的移民政策截然相反。當拜登政府開始執政時,過去這屆政府在移民政策方面的「努力」都將清零,回歸原點。
  • 蘇萊曼尼之女:拜登和川普都一樣,他們都是仇人
    根據美國五角大樓所言,朗普下令襲擊蘇萊曼尼,是為了保護好美國駐外人員所採取的必要,也是必須的措施……然而這之後兩國矛盾升級,從德黑蘭宣稱已經準備好了十三種報復美國的方案,到川普威脅若伊朗進行報復行動,就將對伊朗的五十二個目標進行反擊……蘇萊曼尼事件震驚世界,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雖然蘇萊曼尼事件已經過去很久,然而,伊朗方面卻從未表示此事就這樣算了。
  • 拜登的「幕僚長」 原來是歐巴馬政府的「伊波拉沙皇」
    任命的程式和理由對克萊恩的任命是「拜登-哈裡斯總統過渡小組」在一份新聞稿中宣布的,這也是拜登宣布當選後的首個重要職位(閣員、「西翼」幕僚和大使)任命。由於拜登尚未履新,這記任命事實上只是個「期貨」,暫時無法兌現。
  • 渲染「中國威脅」設置障礙,川普團隊忙著給拜登下套
    一場「公關閃電戰」這篇署名文章的標題是「中國是頭號國家安全威脅」。「除了總統,我比任何美國政府成員都能接觸更多情報。」這名去年春天被任命為美國最高情報官員的共和黨人首先通過強調自己的職位來表明其接下來攻擊中國的言論是可信的。
  • 拜登政府內閣提名成員看點
    綜合分析看來,拜登雖然力促多邊主義政策,但是上臺後立即重啟TPP顯然看起來是不現實的,因為目前國內國際面對的問題都很多。拜登團隊競選中所設定的目標,是否和真正上臺後的政策吻合,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從內閣提名名單的人選中,看到了端倪。
  • 北約「古稀之年」已力衰,拜登能夠給其新生?這些問題才是首要
    文丨西樂 審丨高靜隨著美國總務管理局宣布並通知,聯邦政府各部門負責人配合拜登團隊進行總統權力過渡與交接工作,美國總統大選的鬧劇也算是暫時告一段落。這也讓其他北約國家惶惶不安。畢竟對諸多歐洲國家而言,軍事外防仍極大地依賴於美國力量。「古稀」北約遇古稀拜登,是希望還是失望?在川普執政期間,歐洲各國與美國之間嫌隙頻生,川普對北約與歐盟表現出明顯敵意,甚至以「撤軍」為要挾索要更多的「防務軍費」。
  • 拜登兒子弟弟均遭到FBI的調查,拜登支持率大跌
    因為目前的拜登不僅已經每天可以查看來自白宮以及五角大樓的總統簡報,還已公開的組建完成了自己的內閣團隊,並且,更重要的是,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的事實,已然是被全球各國的政要和美國各界民眾所接受了。據環球時報的報導,現在,歐洲各國以及日韓元首都在與拜登方面進行了這密切的聯繫,全然都不顧當前還在任的川普 了。
  • 拜登顧問:這3個尖端領域,美國必須領先中國
    在這些新興的技術領域中,可各國發展都呈現了一個新態勢,以我國為代表的許多國家逐漸崛起,我國更是在諸多領域由曾經的跟隨實現了領跑。而中國取得這一成果,最不爽的自然是美國,於是我國受到了各種狙擊。而就在最近,擔任拜登顧問,美國前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公開表示,拜登顧問:這3個尖端領域,美國必須領先中國。美國必須遏制中國在三個領域,即:人工智慧、5G以及機器人這些新興高科技技術方面的發展。必須將中國趕出第一梯隊,否則美國的霸主地位將受到直接威脅,美國經濟會出現巨大危機。
  • 拜登萬萬沒想到,輪到自己妻子被針對,拜登妻子犀利回應引爆全國
    前些日子拜登的兒子剛剛深陷稅務問題的風波,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拜登萬萬沒想到,這一次輪到自己妻子被針對了。據美國媒體報導,儘管期間有文章稱拜登夫人吉爾的博士頭銜是個笑話,甚至還要求吉爾將博士頭銜丟棄,安安心心做拜登的賢內助。明眼人都能看出這篇文章是引戰的,完全就是對拜登妻子的羞辱,對此,拜登妻子犀利回應引爆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