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力引援: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蘇才江加盟南信大

2020-12-14 澎湃新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際新聞網日前發布消息稱,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世界第一位無線交通標誌創建者及智慧城市專家蘇才江教授正式加盟該校。

聘任儀式現場 天際新聞網 圖在聘任儀式上,蘇才江表示,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自己倍感自豪,今後一定發揮專業特長,為南信大建設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學貢獻力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北群對蘇才江的加盟表示熱烈歡迎,並為其頒發了聘書。蘇才江教授,1965年出生,2019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先後就讀於新加坡理工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劍橋大學,1996年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取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介紹,蘇才江院士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移動自組織網絡、智能運輸系統、遠程信息處理、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等相關領域研究,是世界第一位無線交通標誌創建者。曾在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從事訪學項目研究,2004年擔任英國倫敦大學傑出講座教授。蘇才江先後獲得美國IEEE Kiyo Tomiyasu傑出技術領域獎章、英國工程師學會IET Fleming Medal傑出技術成就獎章以及IEEE和AAAS會士等榮譽。現任英國皇家工程院亞太區主席、英國IET智慧城市期刊主編等職。

聘任儀式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常務副院長陸振宇代表學院對蘇才江的加盟表示熱烈歡迎。澎湃新聞注意到,該學院組建於2019年6月,由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信息工程系和自動化學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整合優化並新增人工智慧本科專業組合而成。學院歷史可追溯到1999年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信息工程專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國一行來訪
    本網訊 1月5日,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林建國,國家萬人計劃專家、凱維思(山東)智能製造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朱傳寶,英國皇家工程院創業青年、凱維思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邵祝濤,來我校訪問交流。黨委書記呂傳毅在鴻遠樓八樓接待室會見了林建國一行。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長春理工大學郭書祥校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7月7日,我校1979級校友、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教授、日本香川大學終身教授郭書祥正式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院長小林喜光的祝賀。日本工程院成立於1987年,由大學、產業界以及國家所屬的研究機關中,在工程及科學技術相關領域作出傑出貢獻,並具有重要領導和指導地位的人士組成,包括機械工程、信息電氣電子工程、化學材料工程、建築工程、資源能源工程、物理系、生命系、經營政策系等8個專業領域。
  • 外籍院士逯高清,16歲考上大學,被澳大利亞、英國搶著聘請
    去年11月22日,國家公布了院士增選的結果,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位院士和20位外籍院士。眾所周知,要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必須要有過硬的科研實力和成果,作為一個外籍人士要是想要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更是難上加難。
  •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區別以及級別待遇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院士是什麼級別幹部的待遇呢?1院士的級別待遇院士沒有行政級別,只是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相當於副部級。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 【熱點】5位材料界院士出席!全國碳纖維產業發展大會日程出爐!
    【熱點】5位材料界院士出席!全國碳纖維產業發展大會日程出爐!吳光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飛機設計專家,博士生導師,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科學家,C919大型客機系列總設計師,曾任第一飛機設計院院長,中國商飛公司副總經理,ARJ21總設計師。
  • 這位擁有愛因斯坦式爆炸頭的外籍教授,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拿了榮譽...
    通訊員 馬飛迪 胡敏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素萍諾丁漢大學網紅教授、英國皇家兩院院士馬丁.波利亞科夫爵士獲2019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作為國家五大科技獎項之一,本年度的國際科技合作獎授予10位在雙邊或者多邊國際科技合作中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籍專家。波利亞科夫教授是唯一獲此殊榮的英國人,多年來,他一直推動中國化學會和英國皇家化學會的合作與交流,對中國綠色化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2020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名單出爐,裴健,芮勇,朱佩英當選,華人近三成
    今天,加拿大工程院公布了最新當選的院士名單,共 50 名院士和 2 名外籍院士,其中近三成為華人,包括我們所熟知的裴健、芮勇等計算機領域的著名研究者。本次新增的院士名單包括 50 名院士和 2 名外籍院士。受到疫情影響,這一次的選舉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舉行,本年度的頒獎典禮也推遲到了 2021 年的 6 月,與 2021 年度當選院士的頒獎儀式同期舉行。加拿大工程院成立於 1987 年,是一個獨立、自治的非盈利組織。
  • 東北大學王聰教授團隊獲得英國皇家工程院項目資助
    近日,東北大學冶金學院王聰教授收到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通知,其作為主申請人與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華威製造中心
  • 20多位國際院士把脈!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明日在煙舉行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理學教授Tom Sudhof和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挪威科技大學卡夫利科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和記憶生物學中心創始主任 Edvard Moser教授表示:新冠疫情是近百年來人類遭受的最大一次瘟疫,傳播速度之快,傳播面之廣,帶來的危害之大。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首先,中國科學院院士不是會寫論文就能當選的,更不是只看學歷高低,正如錢學森先生既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難道你能說錢老也是只會搞理論的人?袁隆平沒有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這個話題,之所以會存在這麼大的爭議,我認為根本還是在於以下兩點:第一,很多人不知道中國工程院的成立背景,所以單方面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便能同時成為科學院和工程院的雙院士身份。
  • ...蔡敏婕 韋傑夫)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2日在國家呼吸醫學中心...
    中新網廣州12月22日電 (蔡敏婕 韋傑夫)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2日在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掛牌暨協同醫院合作啟動大會上稱,英國發現的變種新冠病毒,其毒性、致死率等還沒有進一步證據,對現有疫苗的有效性是否有影響要看發展。
  • 俄羅斯工程院中國中心在京成立
    夏賓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夏賓)俄羅斯工程院中國中心成立暨新當選院士頒證活動22日在京舉行。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工程院等國家部委單位代表,俄羅斯工程院中國籍院士和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級專家代表,以及北京和各地人才、科技等部門單位代表等70餘人參加。活動採取線下線上結合、中俄視頻互動方式進行。
  • ISICDM 2020:中外院士齊聚、五大主題論壇,疫情難擋這場理工醫跨...
    本次研討會由國際數字醫學會主辦,東北大學和中國醫科大學聯合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董家鴻為大會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唐立新教授、中國醫科大學王振寧教授、芝加哥大學潘曉川教授為大會主席,東北大學楊金柱教授、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遼寧省腫瘤醫院)羅婭紅教授、北京郵電大學楊輝華教授為程序主席。
  • 科學VS工程院院士,誰含金量高?高福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工程院士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方面,最高學歷為博士,與世界接軌,在學術榮譽上,應該是院士最高了,因為院士稱號是終身的,能評上院士說明在各自的領域裡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對於科技方面有重大和突出的貢獻,大家在評價大學的時候,都是以這所高校有多少院士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那麼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中國工程院於1994年6月3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下面一起來看看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有哪些知名院士吧!何德全中國信息安全評測中心管委會主任何德全,中國工程院院士。1933年生,從事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領域研究,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0項。
  • 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11月30日,校黨委書記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羅公利對李德仁院士的到來表示歡迎,介紹了學校近期發展情況,希望李德仁院士為學校測繪學科提供支持與幫助,幫助相關學科發展和提高。李德仁院士對學校相關學科的發展成就表示讚賞,表示願意與山東科技大學加強交流與合作,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貢獻。測繪學院黨委書記秦昌盛、院長陽凡林參加會見。會見後,李德仁院士應邀為學校師生作了題為「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
  • 首位院士加盟南大蘇州校區—新聞—科學網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頒發聘書  佘治駿攝影 11月9日,城市河流汙染綜合治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加盟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學科平臺,擔任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平臺的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