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動力故障根源 美媒送新綽號:漂浮垃圾堆

2020-12-19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款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用「漂浮垃圾堆」來形容這款戰艦目前尷尬的處境。

據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17日報導,美國海軍目前正在調查其造價高達5億美元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潛在的設計缺陷,這是這款飽受詬病的水面戰艦遇到的最新問題。報導稱,美國海軍人員目前正在對瀕海戰鬥艦複雜的聯合傳動裝置進行研究分析,以查明其是否存在設計缺陷並導致最近兩艘瀕海戰鬥艦在海上發生一系列動力故障。

「任務與目標」網站援引「防務新聞」的報導稱,在去年10月,「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的聯合傳動裝置出現問題,使得該艦被迫返港。在最近幾個月,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小石城」號瀕海戰鬥艦。

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告訴「防務新聞」:「美國海軍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一支聯合團隊以及該設備的製造商RENK AG公司正在對這一缺陷進行分析。」

根據美國海軍2021財年的預算請求,目前美國海軍艦隊中有10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在役。另有7艘正在建造中。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機構的一份報告,每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成本約為5.2億美元。而最近發生的一系列動力故障和成本超支等問題,削弱了人們對於這款曾經被設想為相對廉價、具有先進的模塊化設計的水面戰艦的信心。

五角大樓作戰與測試評估辦公室在2018年對瀕海戰鬥艦的審查結果顯示,這款戰艦的作戰系統存在令人擔憂的問題,其關鍵系統明顯缺乏冗餘。該辦公室在報告中稱:「在高強度的戰鬥中,兩種瀕海戰鬥艦(『自由』級與『獨立』級)都無法生存。」此外,五角大樓在今年1月發布的最新評估報告中確認,美國海軍的兩款瀕海戰鬥艦在面對反艦飛彈時都是容易遭受攻擊的對象,嚴重缺乏關鍵的防禦能力。

但儘管存在這些缺陷,根據最新的審查結果,美國海軍沒有測試這些戰鬥系統,也沒有計劃對瀕海戰鬥艦進行進一步的作戰測試。美國海軍實際上「已經接受了他們在還沒有進行戰鬥系統作戰測試的情況下繼續作戰的風險」。

美國海軍的預算文件顯示,考慮到瀕海戰鬥艦持續存在的戰場生存能力的問題,美國海軍要在本財政年度「不顧一切」地將前4艘「能力較弱」的瀕海戰鬥艦退役。美國海軍解釋稱:「這些艦艇是測試訓練和訓練資產,並在研究操作概念、部署方式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報導稱,多年來美國海軍的瀕海戰鬥艦已經「贏得」了「小破船」的名聲。「防務新聞」的報導表明,美國海軍官員和理髮這門對這款戰艦的實際能力的信心只會進一步崩潰。如果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動力系統的問題可能會給瀕海戰鬥艦帶來一個新綽號:漂浮垃圾堆。

相關焦點

  • 美軍瀕海戰鬥艦故障頻發,美媒直接叫它「漂浮垃圾堆」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的一型護衛艦。令美軍崩潰的是,這型瀕海戰鬥艦服役以來,故障頻發,其綽號已從「小破船」變成「漂浮垃圾堆」。 據環球網12月18日報導,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型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
  • 美媒:5億美元打造「漂浮垃圾堆」?美海軍承認瀕海戰鬥艦存在設計缺陷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16日報導,近日,美國海軍承認,目前相關職能部門正在對現役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設計缺陷進行調查。他們表示,為了解決該型軍艦飽受詬病的種種問題,美海軍需要「大刀闊斧」進行修復。
  • 漂浮垃圾堆!造價5.2億美元的瀕海戰鬥艦,頻頻陷入癱瘓狀態
    近日據媒體報導稱,美國海軍開始展開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相關審查。今年11月份,4號艦「底特律」號因故障失去動力則被直接拖回了美國本土。而這並非是該級戰艦首次出現此類問題了。在這之前,已有數艘曾因機械故障致使其陷入癱瘓狀態。現如今,每艘造價高達約5.2億美元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更是被美媒稱作是「漂浮垃圾堆」。
  • 美瀕海戰鬥艦被稱「浮動垃圾堆」,故障根源無法修復,或徹底放棄
    美國海軍的「自由」級濱海戰鬥艦(LCS)自2008年服役以來,就因一系列頻繁的機械故障和令人尷尬的成本超支(從2億美元一路飆升到5億美元)獲得了「小破船」(Little Crappy Ships)的綽號。
  • 故障頻發,美海軍展開聯合調查,瀕海戰鬥艦項目不容樂觀
    圖為在加勒比海航行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 【南方+12月18日訊】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由於瀕海戰鬥艦頻繁發生動力系統故障,美國海軍聯合建造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針對
  • 瀕海戰艦使用曝高風險,美國海軍官員幾近絕望
    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款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用「漂浮垃圾堆」來形容這款戰艦目前尷尬的處境。眾所周知,美國一直以來就比較重視美國的國防以及軍事力量。
  • 計劃建造55艘,美瀕海戰鬥艦開啟下餃子模式,靠什麼取代護衛艦?
    在現代海軍艦船序列中,戰列艦和巡洋艦已經成為歷史,而護衛艦和驅逐艦兩款小型軍艦,卻成為當下海軍主流裝備。尤其是護衛艦,可謂是海軍中的多面手,比如我國的056級護衛艦,就先後建造30餘艘。無論數量還是戲份都不輸驅逐艦。
  • 美國海上拋錨瀕海戰鬥艦重返大洋 美軍強調是「依靠自身動力」出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此前在海上發生動力故障被拖回港口的「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近日重返大洋。美軍在聲明中強調,這艘軍艦是「依靠自身動力」出海的。據美國《海軍時報》11月19日報導,美國第二艦隊此前證實,其「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在本月早些時候出現動力故障拋錨,隨後被拖回了港口。但這艘瀕海戰鬥艦在本周二重返大洋,依靠自身動力返回了位於佛羅裡達州梅波特的母港。
  • 美國海上拋錨瀕海戰鬥艦重返大洋 美軍強調「依靠自身動力」出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此前在海上發生動力故障被拖回港口的「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近日重返大洋。美軍在聲明中強調,這艘軍艦是「依靠自身動力」出海的。據美國《海軍時報》11月19日報導,美國第二艦隊此前證實,其「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在本月早些時候出現動力故障拋錨,隨後被拖回了港口。但這艘瀕海戰鬥艦在本周二重返大洋,依靠自身動力返回了位於佛羅裡達州梅波特的母港。
  • 世界第一海軍又迎新艦,雞肋的瀕海艦還在造?
    自從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海軍在裝備發展方面一直在進行著各種試驗,當時的美國海軍天真的以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自己在四大洋上都不會遇到真正的對手,所謂爭奪制海權的任務已經不復存在。因此就開始了各種騷操作,狂點科技樹。
  • 全球頭號海軍走彎路!科幻戰艦故障頻發要退役,重拾護衛艦路線
    美國歷經20年發展了兩款先進的瀕海戰鬥艦,但目前已經淪為雞肋,而傳統意義的軍艦,卻再次獲得了該國海軍的青睞。一款新型軍艦的誕生必然有它的使用需求。從上世紀末開始,外部環境發生巨變,美國海軍也不得不重新思考潛在敵人的軍事實力,美海軍希望能夠擁有一款應對低烈度戰爭的新型軍艦。
  • 「先進」的瀕海戰鬥艦要草草謝幕了
    美國海軍決定要將最早的四艘瀕海戰鬥艦(LCS)退役了,分別是「自由」級的一號艦「自由」號、二號艦「沃斯堡」號,「獨立」級的一號艦「獨立」號、二號艦「科羅拉多」號,艦齡最長的「自由」號12年,「科羅拉多」號僅6年。
  • 美媒:美海軍陸戰隊預演「太平洋戰爭」奪島作戰
    9月20日,美海軍陸戰隊和美海軍「勇敢之盾2020」軍演中演練了相關戰術。相關內容摘編如下:9月20日,美海軍陸戰隊和美國海軍展示了一種可能對該計劃至關重要的戰術。美海軍陸戰隊員悄悄登上了關島附近一個無人島。他們選擇了一處軍事轟炸靶場中的一個目標,並將坐標傳送給了一艘美海軍飛彈巡洋艦。
  • 瀕海戰鬥艦生不逢時,美國戰略失誤損失不小,別怕,找印度接盤吧
    美國曾經非常期待的上馬了新一代戰艦--瀕海戰鬥艦,可惜是事實證明,瀕海戰鬥艦生不逢時,美國海軍的「由海到陸」戰略屬於失誤,由此造成的損失不小,瀕海戰鬥艦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產品,以至於美國海軍重新上馬研發新一代戰艦,同時對瀕海戰鬥艦的處理也成了一個大問題,有消息稱美國海軍打算馬上退役的最早服役的
  • 俄新艦將7月1日下水,火力配置超過歐洲中型艦水平,其實不如052C
    近日,美國和戰鬥民族又在護衛艦上卯上勁了。首先是俄羅斯防長紹伊古發聲,稱當下俄海軍會將重心放到發展各類新型護衛艦上。據俄羅斯塔斯社5號報導,俄海軍首艘使用俄制動力裝置的22350型護衛艦「戈洛夫科海軍上將」號將在7月1號下水,俄媒稱,22350型護衛艦代表俄海軍成立以來的最高造艦成就之一,火力配置甚至超過歐洲國家某些中型艦的水平,甚至此前有評論:其實不如中國海軍052C型。
  • 瀕海戰鬥艦集體趴窩,最高航速被限制在10節,海軍高層感到失望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小石城」號和「底特律」號的推進系統反覆出現故障,引發了對等級級設計缺陷的擔憂,這可能引發對海軍17艘瀕海戰鬥艦的關鍵部件進行返工,這將是一筆不菲的花銷。被調查的問題基本集中在動力輸出裝置的設計上:一個複雜的傳動裝置連接兩個馬力強勁的燃氣渦輪發動機和兩個主推進柴油機,將海水噴射出去推動船體高速前進噴射。在瀕海戰鬥艦計劃中,有一長串問題,其中最新的一個是17艘艦艇的推進系統可能出現的相同問題。
  • 美軍艦爆炸起火已燃燒近40小時,美媒評海軍從不重視防火措施
    美國海岸警衛隊還僱傭了一支油汙清理隊,在事故軍艦周圍設置了一個圍油欄,並禁止了距離該船1海裡內的船隻運行,以及任何在此艦上空的飛行。"好人理察"號軍艦的爆炸起火事件,是美國近年來最嚴重的船廠火災之一。對此,美媒稱海軍艦船曾多次發生大火,此次火災本可以避免,但由於海軍不重視基礎防火措施,再次重蹈覆轍。
  • 美海軍接收第12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那什麼是瀕海戰鬥艦?
    近日網上消息稱,在當地時間的6月26日,美國海軍正式接受了「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奧克蘭」號,這也是美國第12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那麼有些小夥伴可能對瀕海戰鬥艦不是太了解。今天小編就簡單講講瀕海戰鬥艦。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為取代佩裡級護衛艦在90年代初期進行的SC-21水面戰鬥艇計劃的一部分。瀕海戰鬥艦的核心就是一個「瀕」字,是冷戰後美國海軍可能面對的戰術情景而研製的。瀕海戰鬥艦與傳統的護衛艦相比,它的打擊火力減弱了很少,並且在艦體的構建上也是用一種能兼顧高速、耐波能力與隱身性能和輕量化的高科技材料建造。
  • 淺談大國海軍新一代護衛艦之——美國海軍「星座」級
    中國海軍的054A型與之體量相當。動力:2臺「LM2500」燃氣輪機,總功率30315kW,航速29節,續航4500 海裡。從1994開始佩裡級陸續進入壽命末期,至2015年9月29日,美國海軍佩裡級末艦FFG-59考夫曼號退役,至此,51艘佩裡退役完畢。由於後繼乏人,美軍的勤務艦數量出現了巨大的空缺。
  • 美海軍「星座」級護衛艦,快速敲定第二艘命名
    例如"瀕海戰鬥艦"項目。自蘇聯時代宣告結束,美國海軍就進行了一次規模不小的戰略調整,"瀕海戰鬥艦"就是調整之後的項目之一。當時,美海軍非常堅定地提出了"由海到陸戰"的口號,並且快速進入研究階段,起初美海軍對該項目非常有信心,並且進行了高調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