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國海軍新一代護衛艦之——美國海軍「星座」級

2020-12-15 非池研究所

根據外媒消息,日前,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斯J布雷斯韋特於2020.10月宣布,美軍下一代新型飛彈護衛艦FFG(X)首艦(FFG-62)以「星座」號命名,該級艦因此被稱為「星座」級護衛艦。

該級艦將由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所屬的美國馬裡內特船舶公司建造,首艦預計2026年交付,2030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2032年達成完全全作戰能力。最快將在2035年前完成首批10艘星座級建造,預計採購數量可能達到20艘,用於接替佩裡級。

作為前輩,『佩裡』級首艦FFG-7『佩裡』號於1975年6月安放龍骨,1976年9月下水,1977年12月服役;末艦FFG-61「因格朗」號於1989年入役。

退役的佩裡級FFG-59

佩裡級主尺度:138x13.7x4.9m,標準排水量3660噸,滿載排水量4100噸。中國海軍的054A型與之體量相當。

動力:2臺「LM2500」燃氣輪機,總功率30315kW,航速29節,續航4500 海裡。武器:1×MK-13 單臂發射器,備量40枚,可發射標準標準1防空飛彈,

「魚叉」艦艦飛彈4枚,

1×MK-75 62倍徑76mm艦炮,

1×MK-38 25mm密集陣近防炮,

2×三聯裝324mm MK-32魚雷發射器,

2×SH-60B反潛直升機,

該級共計建造55艘,除4艘交付澳大利亞海軍以外,其餘51艘全部為美軍自用。從1994開始佩裡級陸續進入壽命末期,至2015年9月29日,美國海軍佩裡級末艦FFG-59考夫曼號退役,至此,51艘佩裡退役完畢。

由於後繼乏人,美軍的勤務艦數量出現了巨大的空缺。

最初,美軍提出的佩裡級替代方案是瀕海戰鬥艦,

洛馬公司「自由」級首艦「自由」號2005.06.02鋪設龍骨,2006年9月23日下水,2008年11月8日服役。至通用動力公司「獨立」級LCS 22「堪薩斯城」號在2020年06月服役,瀕海戰鬥艦目前已入役22艘。

但因為濱海戰鬥艦中看不中用,在2015年底,美國削減了瀕海戰鬥艦及其後續護衛艦的數量,從52艘減少至40艘

即使其性能能夠實現對佩裡級1:1的替換,數量依舊不足。

重新設計建造一級性能強於瀕海戰鬥艦而造價低於伯克的勤務艦是兩全之策,這就是星座級的誕生背景和的由來。

美國防部在2017年7月發布未來護衛艦招標信息:用於替代瀕海戰鬥艦(LCS)來執行典型「護衛艦任務」。

競標FFG(X)的四個方案

美海軍為其提出任務要求:

>在對抗性環境下部署和使用無人作戰系統;

>通過本艦和其他網絡中的傳感器,擴大態勢感知範圍;

>在對抗性環境下具備強大的自衛能力,包括對抗小型水面船艇;

>通過超地平線反艦武器,讓敵艦面臨威脅;

>使用主動、被動傳感器執行反潛任務;

>在執行護航任務時,成為防空驅逐艦的能力倍增器;

>為艦隊提供電子偵察和目標定位任務,為戰區內的電磁對抗提供支持;

>進行電子情報搜集和電子偵察任務;

>在非戰爭條件下執行通常水面作戰任務,如人道主義救災任務等。

簡而言之,下一代護衛艦FFG(X)的基本職能簡單明確:反潛反艦、日常巡航、融入體系、區域防空。

方案確定

2020.04月,義大利芬坎蒂尼公司在FFG(X)項目中勝出,美國防部向其授予近8億美元的合同,以法國和義大利聯合研製的FREMM級護衛艦為基礎進行首艦概念設計和建造,合同內容還包括建造另外9艘艦的選項,以及交付後維護和船員培訓。

之後的建造工作將在首批10艘戰艦完成後另行競標。

不出意外的話,屆時可能就是巴斯鋼鐵英格爾斯造船廠建造了。肥水哪能流的了外人田呢!

歐洲多任務護衛艦

美國國會已批覆在2020財年(2021年度)開始,投資12.8億美元資金建造首艘「星座」級護衛艦。

美海軍在2021財年預算中列出的二號艦費用為10.53億美元,同時估計該級戰艦後續建造成本為9.4億美元(按照2021年美元計算)。

但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評估,10艘FFGX的造價可能達到123億美元,合單價12.3億美元。首批10艘預計在2035年全部建造完成。

相比之下,外界猜測中國海軍055萬噸大驅的製造成本大約是9億美元,而美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製造的成本大約是7.61億美元。

星座號這個名字最早源於18世紀,沿襲至今已經是第5代。

最早的星座號是一艘38炮五等護航艦。後來這個艦名還被命名過戰列巡洋艦和小鷹級航母2號艦。

綜合多方信息,「星座」級護衛艦基本信息如下:

滿載排水量7400噸

動力:1臺LM2500。預計最大航速不低於26節

雷達火控及電子戰系統:

「企業」三面陣對空搜索雷達(EASR),

其伯克III型的AMDR雷達系出同源,但只有3個陣面,每個陣面的陣元數量也只有不到AMDR的四分之一,

造價方面,伯克III型一部AMDR雷達的造價就高達1.66億,而EASR則只有6000萬。

火控系統:MK.160火控系統;

作戰系統:C4I系統(包括HF\UHF\EHF波段的通信系統以及衛星通信和);

COMBATSS-21模塊化作戰管理系統(CMS);

基線10「宙斯盾」作戰系統(伯克III型的一套宙斯盾作戰系統(AEGIS weapon system)要價約1.33億美元,星座級COMBATSS-21就只需要5100萬美元)

UPX-29敵我識別系統。

SQS-62變深聲吶;SQQ-89艦殼聲吶;TB-37多功能拖曳聲吶;

SLQ-32(V)6誘餌系統,AN/SQL-61拖曳式魚雷誘餌,

武器:

1x MK.110 57毫米艦炮;

1x 21聯裝RAM海拉姆近程防空飛彈;

2x MK-15 Block 1B密集陣近防系統;

32單元「通用」型MK.41垂直發射系統,具有防空飛彈A射B導能力(CEC),

目前看可能是標準6,或者類似「朱姆沃爾特」級上的改進型標準2飛彈,可以使用多功能相控陣雷達來提供照射,而不必安裝老舊的照射雷達。

同時具備發射長弓海爾法小型飛彈的能力;

2/4x 4聯裝RGM-184A NSM反艦飛彈發射器,裝備16枚挪威NSM反艦飛彈,射程220公裡,亞音速。

1x MH-60R直升機;1x MQ-8C無人機

2艘7米長小型水面艇;

MK.53誘餌發射器;

寫在結尾:

綜上所述,星座級不僅能夠被編入航母戰鬥打擊群中為艦隊提供防空,反潛的支持,也能夠獨立地執行反艦和制海任務。

其艦上整合安裝的神盾戰鬥系統「基線10」,可以看作是一艘小型神盾艦。

從世界同類型護衛艦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英國的26型、法意的FREMM還是美國的星座級,都已經普及了相控陣雷達。護衛艦「神盾化」,大型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相關焦點

  • 美海軍為第二艘星座級護衛艦命名「國會」號
    核心提示:美海軍第二艘星座級新型護衛艦將被命名為「國會」號。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2月7日發表了題為《星座級:美國海軍最新型護衛艦》的報導稱,美海軍第二艘星座級新型護衛艦將被命名為「國會」號。全文摘編如下:美海軍最高官員、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最近公布了美海軍最新護衛艦的名稱。
  • 美國海軍公布下一代護衛艦名稱,新型護衛艦將命名為「星座」!
    近日,美國海軍宣布,新型護衛艦將命名為「星座」。 該名稱的選擇是為了紀念1794年國會批准的第一批美國海軍的六艘大型護衛艦,分別是美國,星座,憲法,切薩皮克,國會和總統。據悉,這些艦艇是其艦隊中的第一艘,現在將被稱為「星座」級護衛艦,將它們直接與海軍最初的六艘護衛艦聯繫起來,繼承了美國海軍代代相傳的傳統。作為下一代小型水面戰鬥機,將有助於實現355艘戰鬥艦的目標。具備獨立運行或作為打擊系統的一部分,它將集成空中監視雷達(EASR),Mk 41垂直發射系統和基線10(BL 10)的「宙斯盾」戰鬥系統功能。
  • 淺談大國海軍下一代護衛艦之——德國海軍F-125型
    根據比利時媒體消息,2020年6月10日,德國海軍F-125型「巴登.符騰堡」級護衛艦2號艦F223「北萊茵.威斯伐倫」號服役,其於2012年10月開工、2015年4月下水,由德國軍工巨頭蒂森克虜伯海事系統公司承建。用於取代F122型「不萊梅」級護衛艦,執行防空、反艦、反潛、火力支援以及非戰爭軍事行動等多重任務,是一型標準的多用途護衛艦。
  • 美國海軍下一代護衛艦?義大利製造!
    義大利版FREMM護衛艦方案是歐洲新一代遠洋型護衛艦的分支之一,帶有強烈的歐洲海軍設計風格和針對性,此前它在競爭澳大利亞海軍新一代遠洋護衛艦選型中曾敗給了英國BAE系統公司的26型護衛艦改進方案,為何它能在此次美國海軍選型中勝出?
  • 美海軍「星座」級護衛艦,快速敲定第二艘命名
    國會對於文件中提到的"星座"級命名給予通過,編號為FFG-62。並且很快批准了首艦"星座"號12.8億美元的建造費用,可見美國國會對其有多迫不及待。而距"星座"級護衛艦首艦命名、研究費用批准,僅一個多月後美海軍又繼續推進二號艦。
  • 美國海軍超級軍艦曝光,背後是對中方海軍七年蟬聯第一的焦慮
    美國高層焦慮,海軍基層就難做了,更何況又疊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這隻「黑天鵝」。為應對中方,美國海軍常駐西太平洋之第七艦隊加班加點,長期執行戰備任務缺乏訓練時間,導致事故頻發,前第七艦隊司令約瑟夫·奧庫安(Joseph Aucoin)就因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DDG-56)與油輪相撞於2017年被解職。
  • 美國海軍為何沒有護衛艦?
    現在美國海軍沒有護衛艦,不過在以前其曾經列裝過護衛艦,也就是佩裡級。這種護衛艦源於1970年美國的SCB261設計方案,向各大船廠招標這種新型飛彈堅挺以代替大量二戰時期的退役艦艇。雖然我們將其視為護衛艦,但是其英文叫Oliver Hazard Perry class frigate,為了紀念二次英美戰爭美國海軍準將奧利弗·佩裡。這其中「frigate」是巡防艦的意思,護衛艦則是「corvette」。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佩裡級的噸位和定位為護衛艦。巡防艦的也被英美海軍稱為護航驅逐艦。我國與蘇、俄海軍則將巡防艦與護衛艦統稱為護衛艦。
  • 校場:美國星座級護衛艦真的能和我國052D相提並論?
    前段時間,美國批准了第一艘下一代護衛艦FFG(X)的建造,同時這型艦艇也被賦予了FFG-62的舷號和星座(Constellation)的艦名。作為較早關注FFG(X)的進展,同時應該也是最早提出義大利芬卡提裡造船廠的方案是最適合美軍新護衛艦項目的國內媒體,此刻我們心中毫無波瀾。
  • 美軍將建造新護衛艦,命名「星座」級,排水量是054A的2倍
    美國海軍的作戰實力非常強大,在世界範圍內難逢敵手,各國海軍建設都在向美國學習,而最近美國海軍又有了新的動向。我們都知道,美軍熱衷於航空母艦,可這次美軍的發展計劃卻瞄準了護衛艦。美軍近日宣布,將會設計建造一批新的護衛艦,並命名為"星座"級。
  • 美國海軍FFGX護衛艦敲定,中國海軍將會如何出牌?
    上個月的最後一天,在整個四月份麻煩不斷、磕磕絆絆的美國海軍終於迎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好消息」:根據美國海軍新聞網站報導,美海軍當日終於敲定了FFGX(下一代護衛艦)項目的中標企業,義大利芬坎蒂尼造船集團主打產品「歐洲多任務護衛艦」(FREMM)中標,且美軍一次性就採購了十艘。
  • 「佩裡」級退役:美海軍擁有全燃全盾戰艦,艦隊中沒有了護衛艦
    在具備艦載垂直發射裝置和相控陣雷的「宙斯盾」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伯克」級驅逐艦大量服役的背景下,與俄羅斯海軍沒有裝備相控陣雷達裝置的防空巡洋艦、驅逐艦形成了鮮明的比對。美國海軍在海洋上,放眼望去已經沒有了任何對手,有全燃全盾化的龐大艦隊,就開始逐步退役滿載排水量3600-4100噸的「佩裡」級護衛艦(製造批次不同排水量不同),隨著最後一艘「考夫曼」號護衛艦於2015年9月29日退役,美海軍艦隊中已經沒有了護衛艦。
  • 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級護衛艦
    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級護衛艦 2020-12-09 15:39
  • 俄舉行閱艦式慶海軍日,新護衛艦火力比肩「阿利伯克」
    俄舉行閱艦式慶海軍日,新護衛艦火力比肩「阿利伯克」 澎湃新聞記者 汪倫宇 2018-07-29 17:27 來源:澎湃新聞
  • 美軍新型護衛艦將動工,200億美元造20艘,號稱性能最全面
    自從佩裡級護衛艦全部退役之後,美國方面便一直在搗鼓新型護衛艦,根據最新消息顯示,美軍新一代護衛艦FFG(X)計劃,已經趨於成熟,預計在後年的時候,就能正式開工。大家都知道,在研製新一代護衛艦的事情上,美國一直不怎麼順利,原本美國計劃是用瀕海戰鬥艦,去替代佩裡級護衛艦,但由於瀕海戰鬥艦的缺陷太多,美國最終放棄了這一計劃。
  • 美國海軍:5年造82艘、退役39艘!美國海軍30年造艦計劃獲通過
    同時,以162億美元的價格,採購15艘「星座」級飛彈護衛艦。這25艘驅護艦將極大提升美國海軍的遠洋戰力。「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當然,有新船進來,自然也就有老兵退役。在2022財年~2026財年之間,美國海軍也將動手退役39艘戰艦。
  • 美國海軍最新科幻戰艦已被放棄:連中國護衛艦都打不過
    近日美國的《大眾機械》月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海軍正在尋找一種新型護衛艦,以取代存在問題的瀕海戰鬥艦》的報導,其中介紹了美國海軍目前正在向業界徵集一種新的護衛艦設計,這反映了對存在問題的瀕海戰鬥艦的普遍不滿。
  • 美國海軍科幻戰艦又來南海,被我護衛艦全程跟蹤
    據環球網12月28日援引美國海軍官方網站的報導稱,近日美國海軍公布了一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加布裡埃爾吉福德」號在南海作業的現場照片。在這組照片中,美軍希望外界將目光放在準備執行起降任務的MQ-8B「火力偵察兵」無人偵察機身上,但還是有不少人注意到,照片上有一艘正在跟蹤監視美艦的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
  • 中美海軍實力逆轉,中國海軍,或將重回歷史巔峰
    中國海軍歷史上一直是世界前列,直到清朝才開始落後於世界。美國海軍自二戰前就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一直延續至今。而中國海軍即將再次崛起,中美海軍實力將迎來逆轉。自遼寧號航母入列以來,我們中國海軍就迎來了一輪質的增長與飛躍。
  • 中國海軍與美國海軍真實實力差距多大?
    根據最新公開的信息,整個2019年,包括一艘航母在內,中國海軍新下水和服役軍艦總噸位達30.5萬噸,光新造軍艦的總噸位就可以在世界排第八,幾乎相當於整個法國,這樣的成就無疑讓每個中國人都引以為豪。
  • 放棄11356R護衛艦,暫停老艦現代化改造,被錢難倒的俄羅斯海軍
    就在大家都認為俄羅斯即將告別「航母俱樂部」的時候,普京在黑海艦隊納希莫夫海軍學校參觀後,似乎重新點燃了俄羅斯打造航母大國的雄心壯志。除了航母之外,俄羅斯還在全力發展兩棲戰艦,其中25000噸級的兩棲攻擊艦和10000噸級的兩棲船塢登陸艦方面,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而護衛艦方面,5000噸級的22350型「戈爾什科夫」級還將繼續建造,排水量更大的8000噸級的22350M也進入了的籌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