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的《大眾機械》月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海軍正在尋找一種新型護衛艦,以取代存在問題的瀕海戰鬥艦》的報導,其中介紹了美國海軍目前正在向業界徵集一種新的護衛艦設計,這反映了對存在問題的瀕海戰鬥艦的普遍不滿。瀕海戰鬥艦在應對一個有著各種各樣全球性威脅的世界方面能力很差、很不可靠並且落後於時代,美國海軍已經對瀕海戰鬥艦失去了耐心。作為替代,海軍想要一種能夠發揮更大和更複雜作用的、更傳統的飛彈護衛艦。
因此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在7月11日發布了一份招標編號為:N0002418R2300的《RFI: FFG(X) - US Navy Guided Missile Frigate Replacement Program》建議徵詢書。這份建議徵詢書旨在於向競標者們介紹海軍對這種名為FFG(X)快速飛彈護衛艦的新型艦艇在性能及價格上的要求,,一是能為艦隊提供反潛和反水面戰支持;二是承擔艦隊的巡邏任務;三是擁有較高的信息化作戰水平;四是分擔艦隊的區域防空能力。美軍希望能將其編入遠徵打擊群和兩棲打擊群中,而且能夠在艦隊網絡下具有在複雜區域的作戰能力。美軍要求該型艦所使用的配套系統要和美軍現役裝備體系一致,最好為電力推進。
這種新型的飛彈護衛艦不同於美海軍原有的瀕海戰鬥艦。瀕海戰鬥艦與護衛艦體型相當,設計之初是為了取代佩裡級護衛艦,並且滿足美軍日益增長的瀕海作戰和本土海岸線的防衛需求。儘管設想很好但事與願違,瀕海戰鬥艦並不可靠。從技術原因到推進系統故障數次在海上發生故障,而從開始就備受關注的模塊化也並不靠譜,而且實際部署到艦隊的也才寥寥數艘。儘管瀕海戰鬥艦的航速極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最高航速甚至可以達到47節,「獨立」級也可以達到44節,與之相比,「佩裡」級護衛艦的航速則僅有29節。但其火力十分有限,只有艦艏的一門 57 毫米艦炮,而防空能力方面,「佩裡」級護衛艦配備了「標準」-1MR防空彈,「自由」級和「獨立」級配備的是「海拉姆」防空飛彈系統。對於反艦,瀕海戰鬥艦隻有「地獄火」飛彈或者「格裡芬」飛彈。所以無論是在反艦、反潛還是防空各個各方面,瀕海戰鬥艦都不出彩。儘管海軍一直說要增強瀕海戰鬥艦的火力,但直到現在也沒有下文。而且因為瀕海戰鬥艦對艦員數量的控制使得艦員的工作強度大大增加。
對於瀕海戰鬥艦,美軍本想讓其作為一種在外圍作戰和在瀕海地區執行任務的艦艇。但實際上,這種艦艇的在實戰中的效果並不好,研發過程又太過漫長,當時的指標已經和目前環境不符。而且隨著我國海軍實力的不斷增強,瀕海戰鬥艦的火力有限的問題無法迴避,一旦進入實戰無論是面對中國的驅逐艦還是護衛艦,都很難取得優勢。所以現在的瀕海戰鬥艦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美軍放棄它也是意料之中,並讓人感到不意外。(利刃/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