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下一代護衛艦?義大利製造!

2020-12-12 中華號外

圖註:在SNA2018展會上,芬坎蒂尼公司的義大利版FREMM競標方案

2020年4月底,招標選型近三年的美國海軍下一代飛彈護衛艦FFX(G)項目最終塵埃落定,在6個世界頂尖護衛艦設計團隊和方案的激烈比拼中,原先並不為外界所看好的義大利芬坎蒂尼公司的義大利版FREMM護衛艦意外勝出,擊敗了原本大熱的西班牙納凡蒂亞公司F100型護衛艦方案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團隊的「自由」號瀕海戰鬥艦改進方案,贏得了美國海軍的青睞,成為未來20年美國海軍的主力遠洋護衛艦。義大利版FREMM護衛艦方案是歐洲新一代遠洋型護衛艦的分支之一,帶有強烈的歐洲海軍設計風格和針對性,此前它在競爭澳大利亞海軍新一代遠洋護衛艦選型中曾敗給了英國BAE系統公司的26型護衛艦改進方案,為何它能在此次美國海軍選型中勝出?

義大利版FREMM性能概況

FREMM正式名稱是「歐洲多用途護衛艦」,是歐洲海軍強國法國和義大利牽頭研製的替代「地平線」級的新一代大型遠洋主力護衛艦,法國方面稱作「阿基坦」級,義大利方面則稱作「貝爾加米尼」級。

按照設計方案,義大利版FREMM全長143.8米,最大寬度19.8米,滿載排水量為6500噸,航速超過30節,續航能力為6000海裡/15節。值得強調的是,義大利版FREMM側重點本就與法國版本不同,強調「反潛」,加裝基於CAPTASMK4架構的UMS-4249主/被動低頻拖曳陣列聲吶與SLAT魚雷對抗系統。UMS-4249主/被動低頻拖曳陣列聲吶使用CAPTAS MK4的硬體,分為主動與被動拖曳體,兩者分別由艦尾的兩個不同絞車施放。同時,義大利版FREMM採用雙機庫,而法國版為單機庫。

義大利版FREMM贏在哪裡?

首先,美國海軍所需要的下一代護衛艦FFX(G),是一款能夠編入航母戰鬥群編隊,在一定程度上協助或替代捉襟見肘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分擔其目前繁重任務的遠洋型艦艇。美國海軍首先希望它排水量大、自持力強,能夠像大型巡洋艦和驅逐艦一樣長期維持海上部署。而在六個競爭方案中,「自由」號和「獨立」號瀕海戰鬥艦改進方案以及MEKO A200方案,排水量均不到4000噸,更大一些的F100護衛艦方案也僅為5900噸,義大利版FREMM以近7000噸級、接近驅逐艦的超大排水量和6000海裡的超強續航能力明顯勝出。

其次,從「佩裡」級護衛艦開始,美國海軍的主力護衛艦定位就很清晰明確:多用途護衛艦,且以突出反潛任務為主。多用途是保證其基本任務和武器能力均衡,能夠和驅逐艦一樣執行廣泛類型的任務;突出反潛能力則是其在航母戰鬥群中立足的基礎,在「阿利伯克」和「提康德羅加」兩型艦以區域防空和反導為側重點時,專注於攬過反潛任務,保證航母編隊內艦艇的任務和角色均衡。從競爭FFX(G)的6個方案看,義大利版FREMM無論是大型雙機庫設計還是先進的主被動拖曳式陣列聲吶配置,都顯著領先於其他5個競標方案。反潛能力突出,是其勝出的第二個原因所在。

美國海軍更加務實

雖然義大利版FREMM護衛艦因排水量大、自持力強、反潛能力突出而勝出,可以說是極有說服力,然而從另一個側面來看,它能夠擊敗美國本土的「自由」、「獨立」號瀕海戰鬥劍改進方案以及採用大量美國技術和設備、拉來美國巴斯鋼鐵公司和雷神公司作為團隊合作方、有著「小伯克」之稱的F100方案,還是有些出人意料的。畢竟美國海軍多年來各種採購案,傾向於美國本土技術和公司是「不能明言的默認規則」,外國公司很難在美國軍隊招標項目中擊敗擁有主場之利且技術雄厚的美國本土軍工巨頭。義大利芬坎蒂尼公司此次的勝利,可以看做是美國海軍務實派的勝利——更看重任務需求而非美國本土製造背景,更注重「美國海軍需要什麼樣的護衛艦」而非綜合實力最強或火力最猛(全套採用美國艦載雷達和48單元美制MK41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的F100護衛艦,在綜合實力上或許比32單元垂髮的FREMM稍強一些)。

當然,在競標中勝出只是第一步,芬坎蒂尼公司下面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按照競標要求,儘可能使得這艘風格非常歐化的護衛艦「美國化」——採用美國聲吶、美國艦載武器、美國艦載電子設備對該方案進行細化。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海軍版的FREMM,主尺度相比滿載排水量接近6000噸的法意兩國FREMM,有進一步的放大,排水量可能要高出一千噸,畢竟美國海軍全球部署,其對軍艦遠洋航行和自持力的要求,均遠遠超過義大利和法國海軍。可以說,美國版FREMM,將會是個頭更大、跑得更遠的FREMM。

相關焦點

  • 美國海軍公布下一代護衛艦名稱,新型護衛艦將命名為「星座」!
    近日,美國海軍宣布,新型護衛艦將命名為「星座」。 該名稱的選擇是為了紀念1794年國會批准的第一批美國海軍的六艘大型護衛艦,分別是美國,星座,憲法,切薩皮克,國會和總統。據悉,這些艦艇是其艦隊中的第一艘,現在將被稱為「星座」級護衛艦,將它們直接與海軍最初的六艘護衛艦聯繫起來,繼承了美國海軍代代相傳的傳統。作為下一代小型水面戰鬥機,將有助於實現355艘戰鬥艦的目標。具備獨立運行或作為打擊系統的一部分,它將集成空中監視雷達(EASR),Mk 41垂直發射系統和基線10(BL 10)的「宙斯盾」戰鬥系統功能。
  • 美國海軍FFGX護衛艦敲定,中國海軍將會如何出牌?
    上個月的最後一天,在整個四月份麻煩不斷、磕磕絆絆的美國海軍終於迎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好消息」:根據美國海軍新聞網站報導,美海軍當日終於敲定了FFGX(下一代護衛艦)項目的中標企業,義大利芬坎蒂尼造船集團主打產品「歐洲多任務護衛艦」(FREMM)中標,且美軍一次性就採購了十艘。
  • 淺談大國海軍新一代護衛艦之——美國海軍「星座」級
    根據外媒消息,日前,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斯J布雷斯韋特於2020.10月宣布,美軍下一代新型飛彈護衛艦FFG(X)首艦(FFG-62)以「星座」號命名,該級艦因此被稱為「星座」級護衛艦。該級艦將由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所屬的美國馬裡內特船舶公司建造,首艦預計2026年交付,2030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2032年達成完全全作戰能力。最快將在2035年前完成首批10艘星座級建造,預計採購數量可能達到20艘,用於接替佩裡級。
  • 二流強國的一流造船廠:為美國造下一代護衛艦,豪華郵輪世界最強
    近日,美國海軍宣布下一代FFG(X)護衛艦計劃正式塵埃落定,義大利芬坎蒂尼海事集團(Fincantieri Marinette Marine Corp.)從五個競標廠商中脫穎而出,與海軍籤訂了價值7.95億美元的合同,用於詳細設計和建造FFG(X)護衛艦,後續則更有56億美元的大單等待籤署。
  • 中國下一代護衛艦思路選擇 日本通用驅逐艦的思路似乎更加可取
    但是,隨著中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以及外國新型護衛艦不斷出現,國內軍迷也越來越好奇中國下一代護衛艦會是什麼樣。而這種猜測,在054A型護衛艦建造逐漸結束的情況下,也越來越多。 國內軍事愛好者一般認為,參照國外護衛艦近幾年的發展思路和中國的國情,中國下一代護衛艦最有可能的是兩種思路,也就是改進054A的思路和發展一級新的大型護衛艦的思路。
  • 摸著美國的石頭過河,中國下一代護衛艦054B是時候亮相了
    前段時間,我們和各位讀者討論了中國海軍在面臨戰略轉型與技術升級的當下,在新型艦艇的研發與批產上所遭遇的技術困境。後來又初步向大家講明了美軍已經敲定的、作為「下一代艦艇」「先導型」存在的FFGX型新一代護衛艦項目。
  • 為了更大更強,下一代護衛艦回爐重新設計,最終叫054B還是057?
    距離第30艘也是最後一艘054A型護衛艦下水(2018年6月)已經過去了將近2年的時間,而在這兩年中有關海軍下一代護衛艦的消息也一直是「絡繹不絕」,要麼稱下一代護衛艦已經開建、要麼稱海軍已經取消護衛艦,朝「全驅化」的方向發展了,那海軍是否還會取消護衛艦呢?
  • 美國海軍為何沒有護衛艦?
    現在美國海軍沒有護衛艦,不過在以前其曾經列裝過護衛艦,也就是佩裡級。這種護衛艦源於1970年美國的SCB261設計方案,向各大船廠招標這種新型飛彈堅挺以代替大量二戰時期的退役艦艇。雖然我們將其視為護衛艦,但是其英文叫Oliver Hazard Perry class frigate,為了紀念二次英美戰爭美國海軍準將奧利弗·佩裡。這其中「frigate」是巡防艦的意思,護衛艦則是「corvette」。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佩裡級的噸位和定位為護衛艦。巡防艦的也被英美海軍稱為護航驅逐艦。我國與蘇、俄海軍則將巡防艦與護衛艦統稱為護衛艦。
  • 印度護衛艦臨陣換炮:義大利炮意外失寵,強化對地打擊能力!
    12月14日,印度海軍P-17A型護衛艦2號艦「希姆吉裡」號在下水。這艘艦滿載排水量近7000噸,與我052D型驅逐艦相當。 這次下水的「希姆吉裡」號護衛艦雖有俄系血脈,但是搭載的設備在萬國造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美國的印記。
  • 淺談大國海軍下一代護衛艦之——德國海軍F-125型
    根據比利時媒體消息,2020年6月10日,德國海軍F-125型「巴登.符騰堡」級護衛艦2號艦F223「北萊茵.威斯伐倫」號服役,其於2012年10月開工、2015年4月下水,由德國軍工巨頭蒂森克虜伯海事系統公司承建。用於取代F122型「不萊梅」級護衛艦,執行防空、反艦、反潛、火力支援以及非戰爭軍事行動等多重任務,是一型標準的多用途護衛艦。
  • 日本海自下一代護衛艦即將成形,噸位遠超054A,一性能是亮點!
    儘管是二戰的戰敗國,可作為傳統海上強國的日本在海軍力量建設上始終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在東亞地區呈現新一輪造艦狂潮的大背景下,日本海上自衛隊(下文簡稱海自)更是加快了下一代驅/護艦的研製計劃,其動向值得我們警惕和深思。
  • 校場:美國星座級護衛艦真的能和我國052D相提並論?
    前段時間,美國批准了第一艘下一代護衛艦FFG(X)的建造,同時這型艦艇也被賦予了FFG-62的舷號和星座(Constellation)的艦名。作為較早關注FFG(X)的進展,同時應該也是最早提出義大利芬卡提裡造船廠的方案是最適合美軍新護衛艦項目的國內媒體,此刻我們心中毫無波瀾。
  • 美海軍「星座」級護衛艦,快速敲定第二艘命名
    從立項到意識到該項目是個"錯誤",美軍足足折騰了20年,前後累計投入了300億美元,終於回過頭繼續發展護衛艦,並於今年4月30日正式敲定全新護衛艦方案:FFG(X)護衛艦。自從該項目被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成功競標後,美海軍於10月28日就提交命名文件到美國國會。
  • 義大利版055,義大利要造2艘萬噸大驅,將成歐洲最大驅逐艦
    近期,根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的相關報導,義大利方面目前已經撥出450萬歐元的費用,用於2艘萬噸級飛彈驅逐艦的早期可行性研究。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義大利海軍將在2023年正式籤署合同,建造兩艘萬噸級飛彈驅逐艦。
  • 義大利版055驅逐艦,義大利要造2艘萬噸大驅,將成歐洲最大驅逐艦
    近期,根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的相關報導,義大利方面目前已經撥出450萬歐元的費用,用於2艘萬噸級飛彈驅逐艦的早期可行性研究。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義大利海軍將在2023年正式籤署合同,建造兩艘萬噸級飛彈驅逐艦。
  • 日本下一代護衛艦即將下水,美媒:可將驅逐艦騰出來專心對付中朝
    據美國《海軍新聞》網站9月21日報導,兩艘日本下一代護衛艦30FFM已經在船廠中成形。在日本的兩個造船廠內,兩艘多用途護衛艦(FFM或30FFM)已經開始成形。《海軍新聞》從當地造船廠獲得的照片和視頻表明,兩艘船體已經安裝了集成桅杆。這兩艘護衛艦都應在今年年底之前下水。
  • 先進的設計引領潮流—淺析FREMM歐洲多任務護衛艦!
    法意兩國的「地平線級」驅逐艦而在冷戰結束之後,隨著華約組織的解體,歐洲各國海軍的作戰任務也開始發生變化,作戰重點由之前抵抗蘇聯海軍的大規模進攻,變成了近海作戰、複雜多任務的方向。而此時的法國和義大利,決定在「地平線」級驅逐艦之後,聯合打造一款新型的護衛艦,即歐洲多功能護衛艦(FREMM)。
  • 埃及向義大利買FREMM護衛艦,法國阿基坦級被「降格」
    這也直接造就了N次中東戰爭,以及大量的小規模衝突,在世界警察美國插手以後,中東就更是戰火頻頻,於是中東各國就陷入了戰爭—購買軍火—戰爭的怪圈和惡循環中。例如坦克為美國的M1、戰機又打算從法國引進陣風。就在2015年2月,埃及與法國籤訂的一攬子合同框架內,打算購買FREMM型護衛艦(阿基坦級),當時該護衛艦是為法國艦隊建造的,處於測試階段。
  • 美國海軍最新科幻戰艦已被放棄:連中國護衛艦都打不過
    近日美國的《大眾機械》月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海軍正在尋找一種新型護衛艦,以取代存在問題的瀕海戰鬥艦》的報導,其中介紹了美國海軍目前正在向業界徵集一種新的護衛艦設計,這反映了對存在問題的瀕海戰鬥艦的普遍不滿。
  • 美媒評全球十大護衛艦,俄羅斯兩艘護衛艦入選,中國這艘戰艦上榜
    今天的護衛艦在火力配置上有了明顯提高,能勝任防空、反艦和反潛任務,即也能扮演驅逐艦的角色,這種艦隻的發展潛力巨大。德國製造——「薩克森」級護衛艦,然而在噸位和火力配備來看,該艦和驅逐艦的水平十分接近。從外表上看,西班牙的「阿爾瓦羅·巴贊」看上去簡直是縮小版的美國「阿利伯克」驅逐艦。該艦也裝備了美國「宙斯盾」作戰系統,是西班牙海軍中最先進的作戰艦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