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美國星座級護衛艦真的能和我國052D相提並論?

2020-12-15 新浪軍事

前段時間,美國批准了第一艘下一代護衛艦FFG(X)的建造,同時這型艦艇也被賦予了FFG-62的舷號和星座(Constellation)的艦名。作為較早關注FFG(X)的進展,同時應該也是最早提出義大利芬卡提裡造船廠的方案是最適合美軍新護衛艦項目的國內媒體,此刻我們心中毫無波瀾。但不知是12億美元的造價過於唬人,還是這個原本屬於航母的艦名(小鷹級2號艦)過於唬人。一時間該型艦「名叫護衛實為驅逐」、「戰力堪比052D」之類的神論也開始層出不窮,這些觀點也誤導了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星座號這個名字最早源於18世紀,沿襲至今已經是第5代。最早的星座號是一艘38炮五等護航艦,由於當時美國並沒有什麼成文的命名規則,只是按照習慣將其與同時期的護航艦以con開頭的與美國有一定關係的單詞命名。這一批護航艦的艦名包括國會(congress)、邦聯(confederacy)、憲法(constitution)、信賴(confiance)等等,星座(constellation)也僅僅是翻字典翻出來的。後來這個艦名還被命名過戰列巡洋艦(列剋星頓級,最後取消了)和航母。

這一代星座號的名字之所以被按在了護衛艦上,也是美軍現在輕型艦艇命名的混亂造成的。像比護衛艦還Low的瀕海戰鬥艦裡,就有獨立這種航空母艦的曾用名,也有威奇塔、奧馬哈、印第安納波利斯這樣的巡洋艦曾用名。可以說,這次FFG-62被命名為星座純粹就是「輪到她了」,並沒有什麼別的意思,我們也沒必要望文生義。

世界各國對於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的定義各自源自不同的分類體系,十分混亂。簡單來說,中、美主要是以戰力對這三類艦艇進行區分的,最大最強的叫巡洋艦,最小最弱的叫護衛艦,中間的叫驅逐艦。英國採用功能分類法,不管船是大是小,只要是有相當強悍的防空能力的,都叫驅逐艦。不能防空,只能反潛的,就叫做護衛艦。而歐洲大陸上的法國、義大利兩個海軍強國則完全沒有驅逐艦的概念,一定噸位以上的大型作戰艦艇統稱護衛艦(其實稱作護航艦更合適,這和歐洲的老傳統有關)。

因此,在不同的分類體系下,此護衛艦非彼護衛艦,是完全不可以一概而論的。更不存在誰用護衛艦挑大梁誰就「軍力萎縮」的問題。比如法意的地平線級,在法國和義大利國內都被稱作護衛艦,但在北約標準的分類體系下,就會被強行叫做驅逐艦。當然,類似的例子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比如英美兩國最早管納粹德國的德意志級裝甲艦叫袖珍戰列艦,管正牌的戰列艦沙恩霍斯特級叫戰列巡洋艦,美國至今還把中國的055型驅逐艦叫做飛彈巡洋艦等等。但不管這些艦艇叫什麼,都不可能改變艦艇在各自國家海軍中的實際定位和作戰能力。

了解了美國的艦艇分類體系,我們也就不難理解星座級在美國海軍中的定位——和它的前輩佩裡級一樣,就是哪裡需要往哪搬的勤務艦。後者在美國一共建造了55艘,除了4艘澳大利亞海軍的訂單以外,其餘的全部為美軍自用。而在1994~2015年,這51艘佩裡全部相繼退役之後,由於後繼乏人,美軍的勤務艦數量出現了巨大的空缺。一時間,美軍只能使用伯克級這種相對高大上的艦艇來承擔原本該有佩裡級承擔的勤務。這難免會導致艦艇在勤時間邊長,艦員輪班壓力增大,會影響艦艇的壽命和操作的安全性。

最初,美軍提出的替代方案是瀕海戰鬥艦,這種看起來很美但用起來很糟的艦艇一共批准了38艘,即使其性能能夠實現對佩裡級1:1的替換,數量依舊不足。加之瀕海戰鬥艦的性能實在過於差勁,重新設計建造一級性能強於瀕海戰鬥艦而造價低於伯克的勤務艦是可以同時滿足對勤務艦數量和質量需求的選擇,這就是星座級的誕生背景和20艘的預計採購數量的由來。

既然是在種種限制下搞出來的艦艇,美軍對星座級也施展了猶如黃仁勳對顯卡的精湛刀法。畢竟在十分錢一分貨的美國造船界,高性能和低價格是不可能兼得的。星座級採用的EASR雷達與伯克III型的AMDR雷達系出同源,但只有3個陣面,每個陣面的陣元數量也只有不到AMDR的四分之一(AMDR每個陣面有37個子陣面,EASR只有9個)。

具體到造價上,伯克III型一部AMDR雷達的造價就高達1.66億,而EASR則只有6000萬。再比如伯克III型的一套宙斯盾作戰系統(AEGIS weapon system)要價約1.33億,而星座級的一套閹割版的護衛艦作戰系統(FWS,Frigate weapon system,現在也叫COMBATSS-21)就只需要5100萬。

至於其他方面也是能省則省,比如一艘伯克級驅逐艦裝備了4臺LM2500燃氣輪機提供動力,最大航速高於30節,完全可以跟得上航母戰鬥群的行動(在熱帶無風環境下作戰時,航母經常需要開出28節的高航速來獲得足夠的甲板風)。而星座級則與其原型——義大利FREMM一樣,僅安裝了1臺LM2500。預計其最大航速僅為不低於26節,伴隨航母作戰有較大的壓力。

價格跳水帶來的自然是性能的跳水,以最樂觀的估計,即假設兩種雷達除了陣面以外完全一樣,僅僅靠更大的陣面和功率,AMDR對相同RCS的目標的探測距離就能比EASR遠40%以上。在搭載的武器上,伯克級可以搭載戰斧、LRASM(未來計劃)這樣的武器執行對面作戰,也可以搭載標準-3進行反導作戰。所有這些作戰功能都需要強大的作戰系統支撐,這也是為什麼伯克III需要正牌的宙斯盾系統,而星座級只需要FWS就夠了。

至於說星座級的地位、功能能和052D相媲美就更是無稽之談了。052D作為我國海軍的主力水面艦艇,不僅要有較強的單艦/小編隊作戰能力,更要在航母戰鬥群中發揮重要的護衛作用。這意味著其要有足夠快的速度,足夠強的自持力,足夠遠的防空反潛範圍。相比之下,雖然星座級也裝備了相控陣雷達和區域防空飛彈,但這歸根結底只是為了提升自身在單獨或以小編隊執行任務時的自衛能力的。好比佩裡級雖然也搭載了區域防空飛彈,但我們萬萬不能說她能和長灘級媲美一樣,因為哪怕是相同的武器在不同的艦體上能夠發揮出的作戰效能也是全然不同的。

當然,從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不管是英國的26型、法意的FREMM還是美國的星座級,這些原本以廉價、簡陋著稱的護衛艦都已經普及了相控陣雷達。在這背後是技術發展帶來的相控陣雷達成本的下降。如我們上文所說,星座級的一部EASR只要6000萬美元,單面旋轉的EASR更是只要3300萬美元(按照當前匯率折合2.2億人民幣),相對於動輒要幾億美元的艦艇造價來說,簡直九牛一毛。而只要稍微多花一些錢把之前的機掃雷達、頻掃雷達換成AESA,就能在探測距離、目標跟蹤數量、抗幹擾能力等諸多艦艇關鍵性能上取得大幅提升。在這種大背景下,護衛艦「神盾化」也是歷史的必然。

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密集而繁忙的航線,一日多過一日的海外利益。這些因素共同導致我國海軍必須要裝備大量擁有較強遠洋作戰能力的護衛艦。目前,我國裝備數量最多,同時也是最先進的就是054A型護衛艦。平心而論放在十幾年前,這型護衛艦的水平確實不錯。優秀的船體設計、足夠的生活空間和源自俄羅斯現代級的防空系統,使其擁有了相當優秀的遠洋作戰能力和單艦作戰能力。一段時間內,054A型也成了我軍執行遠洋任務最多的艦艇和航母編隊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隨著歐美新一代護衛艦的陸續推出、服役,054A也在其大量服役的同時開始漸漸落伍。隨著052D、055的大量服役,其在航母打擊群中的位置也終究會逐漸消失。因此054A後繼型號的建設也勢在必行。而在建設新型護衛艦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放眼世界,放眼未來,建設一款更有生命力的艦艇。

相關焦點

  • 淺談大國海軍新一代護衛艦之——美國海軍「星座」級
    根據外媒消息,日前,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斯J布雷斯韋特於2020.10月宣布,美軍下一代新型飛彈護衛艦FFG(X)首艦(FFG-62)以「星座」號命名,該級艦因此被稱為「星座」級護衛艦。重新設計建造一級性能強於瀕海戰鬥艦而造價低於伯克的勤務艦是兩全之策,這就是星座級的誕生背景和的由來。美國防部在2017年7月發布未來護衛艦招標信息:用於替代瀕海戰鬥艦(LCS)來執行典型「護衛艦任務」。
  • 美軍將建造新護衛艦,命名「星座」級,排水量是054A的2倍
    美國海軍的作戰實力非常強大,在世界範圍內難逢敵手,各國海軍建設都在向美國學習,而最近美國海軍又有了新的動向。我們都知道,美軍熱衷於航空母艦,可這次美軍的發展計劃卻瞄準了護衛艦。美軍近日宣布,將會設計建造一批新的護衛艦,並命名為"星座"級。
  • 美國海軍公布下一代護衛艦名稱,新型護衛艦將命名為「星座」!
    近日,美國海軍宣布,新型護衛艦將命名為「星座」。 該名稱的選擇是為了紀念1794年國會批准的第一批美國海軍的六艘大型護衛艦,分別是美國,星座,憲法,切薩皮克,國會和總統。據悉,這些艦艇是其艦隊中的第一艘,現在將被稱為「星座」級護衛艦,將它們直接與海軍最初的六艘護衛艦聯繫起來,繼承了美國海軍代代相傳的傳統。作為下一代小型水面戰鬥機,將有助於實現355艘戰鬥艦的目標。具備獨立運行或作為打擊系統的一部分,它將集成空中監視雷達(EASR),Mk 41垂直發射系統和基線10(BL 10)的「宙斯盾」戰鬥系統功能。
  • 美海軍為第二艘星座級護衛艦命名「國會」號
    核心提示:美海軍第二艘星座級新型護衛艦將被命名為「國會」號。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2月7日發表了題為《星座級:美國海軍最新型護衛艦》的報導稱,美海軍第二艘星座級新型護衛艦將被命名為「國會」號。全文摘編如下:美海軍最高官員、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最近公布了美海軍最新護衛艦的名稱。
  • 美海軍「星座」級護衛艦,快速敲定第二艘命名
    作為軍事強國,美國每每研發新項目時都能獲得廣泛關注,自從其在冷戰中獲勝後,美國軍隊的發展目標也逐漸變成引領世界軍工發展"潮流"的存在。國會對於文件中提到的"星座"級命名給予通過,編號為FFG-62。並且很快批准了首艦"星座"號12.8億美元的建造費用,可見美國國會對其有多迫不及待。而距"星座"級護衛艦首艦命名、研究費用批准,僅一個多月後美海軍又繼續推進二號艦。
  • 美國海軍為何沒有護衛艦?
    現在美國海軍沒有護衛艦,不過在以前其曾經列裝過護衛艦,也就是佩裡級。這種護衛艦源於1970年美國的SCB261設計方案,向各大船廠招標這種新型飛彈堅挺以代替大量二戰時期的退役艦艇。雖然我們將其視為護衛艦,但是其英文叫Oliver Hazard Perry class frigate,為了紀念二次英美戰爭美國海軍準將奧利弗·佩裡。這其中「frigate」是巡防艦的意思,護衛艦則是「corvette」。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佩裡級的噸位和定位為護衛艦。巡防艦的也被英美海軍稱為護航驅逐艦。我國與蘇、俄海軍則將巡防艦與護衛艦統稱為護衛艦。
  • 美軍新型護衛艦將動工,200億美元造20艘,號稱性能最全面
    自從佩裡級護衛艦全部退役之後,美國方面便一直在搗鼓新型護衛艦,根據最新消息顯示,美軍新一代護衛艦FFG(X)計劃,已經趨於成熟,預計在後年的時候,就能正式開工。大家都知道,在研製新一代護衛艦的事情上,美國一直不怎麼順利,原本美國計劃是用瀕海戰鬥艦,去替代佩裡級護衛艦,但由於瀕海戰鬥艦的缺陷太多,美國最終放棄了這一計劃。
  • 「江西艦隊」全國最強,力壓「江蘇艦隊」2艘052D,南昌艦功不可沒
    我軍的護衛艦和驅逐艦一直都是以我國的城市來命名的,如今隨著我軍軍艦「下餃子」般的建造速度,很多軍迷的家鄉基本上都有「專屬」的軍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所有省份中,實力最強的艦隊當屬「江西艦」。包括1艘055驅逐艦和4艘056型護衛艦及1艘053型護衛艦。
  • 美國海軍下一代護衛艦?義大利製造!
    FREMM護衛艦意外勝出,擊敗了原本大熱的西班牙納凡蒂亞公司F100型護衛艦方案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團隊的「自由」號瀕海戰鬥艦改進方案,贏得了美國海軍的青睞,成為未來20年美國海軍的主力遠洋護衛艦。義大利版FREMM護衛艦方案是歐洲新一代遠洋型護衛艦的分支之一,帶有強烈的歐洲海軍設計風格和針對性,此前它在競爭澳大利亞海軍新一代遠洋護衛艦選型中曾敗給了英國BAE系統公司的26型護衛艦改進方案,為何它能在此次美國海軍選型中勝出?
  • 踢館:美軍新護衛艦又貴火力又弱,戰時豈不是被052D吊錘?
    而且美國新護衛艦那個直升機甲板很嚇人的,重型直升機都能操作,打通的大機庫靈活性和保養能力也吊錘伯克的兩個分離小機庫,這也是需要佔據噸位和空間的。 引申到軍事問題,能不能造出具有推重比為10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高性能有源相控制雷達、好的隱身性能,但是造價只有殲-20、F-35和F-22戰鬥機70%的高性價比戰鬥機?就像小米能拼出好的手機,為何拼不出好的重型戰鬥機?
  • 日本的愛宕級驅逐艦與我國的052D:誰贏了?
    中國海軍正在經歷船舶和能力的前所未有的上升。中國正在建造幾乎每一類軍艦,從航空母艦到護衛艦同時進行,在某些情況下,還有十幾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瀘陽三級或類型052D級驅逐艦。主要依靠美國的裝備,新的驅逐艦將是日本052D的答案。還是會嗎 中國是否搭建驅逐艦來搭配日本頂級的驅逐艦,還是要等到下一代呢?日本計劃升級的兩艘新船太少了,太晚了,還是比052D提供了一個決定性的優勢?052D的核心是346型龍眼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系統和518型L波段雷達的組合。一名俄羅斯專家稱,「龍眼」能檢測到F-35,但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龍眼是否有能力擊落彈道飛彈也不知道。
  • 美國海軍最新科幻戰艦已被放棄:連中國護衛艦都打不過
    近日美國的《大眾機械》月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海軍正在尋找一種新型護衛艦,以取代存在問題的瀕海戰鬥艦》的報導,其中介紹了美國海軍目前正在向業界徵集一種新的護衛艦設計,這反映了對存在問題的瀕海戰鬥艦的普遍不滿。
  • 踢館:日本新建的30FFM護衛艦性能如何?對我軍052D威脅大嗎?
    我就不明白了,就是一艘五千噸級的護衛艦,至於這麼緊張嗎?說的好像054和052系列數量很少一樣,難道媒體還活在十年前?我想聽一聽堂主對30FFM的評價。 30FFM,看這名字就知道了,他是FF也就是護衛艦,而且還不是FFG,只是FF,也就是沒有區域防空能力。
  • 日本新護衛艦造價超過052D,性能卻差得多
    在不斷配合美軍的情況下,其反潛能力和水雷作戰能力都達到了世界強國的水平。經過數次建造計劃,日本目前已經建成了直升機驅逐艦、各種護衛艦和驅逐艦。同時,日本還打算將「出雲」號做進一步的改裝,建成輕型航母,配備從美國買來的F-35,將自身實力進一步壯大。不過這些屬於日本自衛隊中的高端艦艇,大部分主力大中型戰艦都有些陳舊,有一半的軍艦服役時間甚至超過20年。
  • 校場:印巴兩國的造艦實力能有多大差距?
    根據印度人的說法,P-17A型護衛艦是P-17型「什瓦裡克」級護衛艦的放大增強型,而P-17型也就是俄羅斯11356型護衛艦的放大版,兩者採用了基本相同的船電系統和武器。雖然與一般意義上的國產化相比,印度造船廠所能做的僅僅是建造一個船殼並為其安裝各種引進設備,但相比仍然在買買買道路上不思進取的印度陸軍和印度空軍而言,印度海軍已經算得上是「印度製造」的頂梁柱了。按照印度海軍目前的規劃,在2027年前,印度海軍的主要水面作戰艦艇將達到198艘。
  • 巴鐵新型護衛艦入列,價格不菲,卻僅能給054A/P打下手!
    近日,有印度媒體表示,巴基斯坦海軍2020.11.12在羅馬尼亞黑海港口康斯坦察舉行第二艘「亞穆克」級多功能護衛艦該艦服役儀式,在數月之前,第一艘「亞穆克」級多功能護衛艦首艦剛剛入役。據了解,「亞穆克」級滿載排水量達2400噸,由荷蘭達門集團位於羅馬尼亞生產的M/s DAMEN造船廠生產。
  • 我國海軍實力有多強?美上將回答中肯,或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強海軍
    那麼我國海軍實力究竟有多強呢?美國一位上將就曾稱中國的海軍實力已經今非昔比,儘量避免與之衝突。這短短幾句話就足以體現出我國海軍目前強大的實力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科研工作者的技術攻堅,我國的海軍早已不是昔日技不如人的軍隊了。我國海軍艦艇目前,我國海軍已經擁有了兩艘排水量高達6萬噸級的航母。
  • 7000噸級飛彈護衛艦,擅長對陸打擊
    這一系列的挑釁,都是以美國為首的軍事陣營企圖遏制和影響我國未來的發展,在其所謂的"印太戰略"和"南海戰略"的遮羞布下謀取一些不正當的利益。以英、法、德、澳、日、印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不明是非,顛倒黑白,在美國鼓吹下,紛紛選邊站隊,爭做美國忠實的打手,更是大有再現當年"八國聯軍"重返亞洲 的勢頭。
  • 美國「後浪」版護衛艦青年節現身,酷似中國054A?
    高大上的美國現在不但要從中國購買口罩,就連軍工也要模仿?眾所周知,中國054型護衛艦因為五四青年節的緣故號稱新青年,目前是我國護衛艦的主力型號,至今已經服役十幾年,後續者還未現身。而就在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美國的新青年倒是官宣了。
  • 日本新下水的30FFM護衛艦造價堪比052D,性能如何?
    「熊野」號實際上是第一艘下水的30FFM護衛艦。[「熊野」號上的集成桅杆上尚未安裝雷達和其他電子系統]30FFM對日本海上自衛隊非常重要,因為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主力大中型戰艦中,有大約一半的艦齡超過20年,艦隊老化問題十分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