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館:美軍新護衛艦又貴火力又弱,戰時豈不是被052D吊錘?

2020-12-16 騰訊網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問:堂主,你怎麼看美帝的新護衛艦,6000噸的排水量就32個垂髮,這明顯有點少啊。但除了火力差點別的啥都有,這東西在美軍中是怎麼個定位呢?單打獨鬥打不過,編隊裡打雜還顯得有點太屈才了。

32個垂髮不少了。同級別的那些歐洲護衛艦,多的其實也就48個垂髮,少的也就32個,大家也沒抱怨太少嘛。像現代那麼大的傢伙防空飛彈也就44發,也還不是一樣過日子?

圖:要說武器少,德國F125護衛艦滿排7100噸連個飛彈垂髮都沒有……

不要用幾十年前的老眼光看問題,往軍艦上不斷堆武器,是80年代的玩法。我們是因為沒平臺用,52D才堆了64個飛彈。你看後面出了055,那麼大的噸位不也才堆了112個垂髮麼,比小得多的提康德羅加還少,其實空間擠一擠還是有的,但用戶都覺得不需要,設計師就不自我增加工作量了。

圖:中標的法意FREMM護衛艦為基礎的方案,放大版本的054A。

這是因為現代軍艦複雜度提升了,各方面要求也增加,所以單純堆疊發射架也沒意義了。而且美國新護衛艦那個直升機甲板很嚇人的,重型直升機都能操作,打通的大機庫靈活性和保養能力也吊錘伯克的兩個分離小機庫,這也是需要佔據噸位和空間的。

圖:參與競標的獨立級改進方案。美軍要求新型護衛艦承擔兩大任務,一是在衝突期間,支持艦隊的水下和水面作戰能力,在衝突環境中能夠單獨執行任務,擴展艦隊的戰術傳感器網絡,並操作和維護無人機和無人水下航行器;二是參與非戰爭行動,減輕大型水面艦艇執行日常巡邏任務的壓力。該艦要考慮海軍的「分布式海上行動」(DMO)概念,擴展己方的傳感器和武器作戰範圍,增加艦隊整體的戰術態勢感知能力,並擾亂敵方偵察監視行動。

圖:FFGX護衛艦的要求從瀕海戰鬥艦改進要求就可以看出端倪:因為強調大國衝突,所以要強調反潛以及偵察能力;因為要維護世界海權,而伯克級驅逐艦太貴,所以要強調廉價。兩條結合起來,基本就是個歐洲通用型護衛艦,所以用FREMM很正常。

問:堂主,為何能造出性價比極高的遊戲手機,但是造不出性價比高的重型戰鬥機。如最近的iqooneo3,配備了驍龍865、usf3.1、144hz高刷新屏幕,為何它的銷量趕不上配置都不如他的華為mate30?後者好在什麼地方,難道只有品牌溢價嗎?引申到軍事問題,能不能造出具有推重比為10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高性能有源相控制雷達、好的隱身性能,但是造價只有殲-20、F-35和F-22戰鬥機70%的高性價比戰鬥機?就像小米能拼出好的手機,為何拼不出好的重型戰鬥機?

手機並不是只有CPU等幾大件,防水密封也是錢,鏡頭模組也是錢,射頻系統也是錢,盯著幾個最簡單最大路貨的部件,是米式對比法,因為比其他的比不過啊……

圖:一個手機拆開好多零件,每一個都要錢的。

MATE30第一條,他是射頻功能最強的,射頻功率組件數量最多,質量最好,天線也最多,那他的信號就比這些只能追求運算速度的手機強得多,手機第一核心還是打電話和上網速度嘛,這些也得加錢啊。誰也不想王者開黑,切人時,往塔下切,對吧?

第二他是真-旗艦級,防水功能就得懟上,而在防水佔據空間、影響散熱的情況下,還能堆出來大電池容量和散熱性能,這就是內部設計和工藝製造水平高了。

圖:所以啊,不充錢你怎麼能變強呢?該買的皮膚還是要買。

飛機也是一樣的,不是說堆就行的,你要堆你也得有這本事。高性能有源雷達、高級電戰系統都要佔飛機的空間,還有散熱需求、電磁兼容,你要堆進去還能用還不太重,那就得燒很多錢。這些能力堆進去飛行性能還能保持,這才是真功夫。

圖:陣風與蘇-30。陣風在這麼小的機體內堆積更完善、更強大的功能,自然要求每個零部件都更小巧而強大,這難道不需要多花錢嗎?哪怕是人體,同等重量肌肉實現更大的力量,這是舉重等競技項目夢寐以求的事情。

圖:蘇-27的發動機艙大框,焊接起來的東西。而F-15是一整塊鈦合金掏出來的框架,價格是蘇-27的幾倍,但重量就是輕。

哪怕手機這種簡單的設備,要堆疊起來都不容易,像小米9堆疊還不如P30PRO,結果電池就血崩了,遊戲手機更是放棄了重量指標追求運算能力。飛機要能跟小米9一樣砍油,跟IQOO一樣不怕重,那設計起來就簡單了,價格也低,但是這樣你會感覺差人一截,華為手機能崛起,真的不只是因為大家愛國。

圖:結構不怕超重、性能不怕超差、費用不怕超標、研製不怕超期,這就是印度的LCA了,連印度本國空軍都不想要。

問:記得堂主說過德國AGM才是未來自行火炮的發展方向,而且AGM在技術上比PzH2000先進一代。但總感覺不要說PzH2000,哪怕AGM也還是全面不如XM2001十字軍戰士(包括XM2002供彈車在內),難道真的是這樣

圖:美國80年代研製的十字軍戰士155自行榴彈炮,可見其冷卻水管。該炮採用1500馬力柴油機,具備與主戰坦克相當的戰術機動性,可以伴隨裝甲部隊同步行動,這是以前的火炮做不到的。

十字軍戰士的參數是要更高的,射速高很多,但是技術上並不比AGM更強。AGM是要求在中型底盤上就能用,所以像水冷炮管這樣的就不搞了,搞了也塞不下。畢竟十字軍那是五十幾噸結果都還搞不定的大怪獸,而AGM最輕20幾噸就行,甚至六輪卡車都能馱著走。

圖:普通卡車底盤的AGM炮塔。

武器設計很多時候是要取捨,不可能指著一個指標硬懟,畢竟運輸性、機動性、價格也同樣是指標,並不存在誰高貴的問題。

十字軍更要命的是他失敗了,最早想液體發射藥,搞了很久液體發射藥搞不定,才被迫降低射速要求搞模塊化裝藥自動裝填。這時候射速比AGM其實就沒多大優勢了,而且根本搞不定模塊化裝藥才完蛋。

圖:十字軍戰士的MACS模塊化發射藥的要求

模塊化裝藥尤其是可以自動分藥自動裝填的單模裝藥,是十字軍下馬以後大家才算搞定,而且還是德國人搞定的,美國人也是最近幾年才搞完給M109A7用。

十字軍核心問題就是他根本沒法用,所以理論上再強都毫無意義,美國人指標太高扯著蛋了,畢竟模塊發射藥最先進的德國在PZH2000上,都是直接藥包手動裝填先湊數。

圖:2002年拉姆斯菲爾德宣布十字軍戰士下馬,因為美軍要轉型搞全球反恐戰爭,而這種重型自行火炮太笨重了,同時下馬的還有RAH-66科曼奇偵察直升機。

問:堂主,俄羅斯停止發展122毫米榴彈炮了,據說是認為啃不動現代工事,那為什麼我國還要保留做旅級支援火力,這夠用嗎?

停止發展和保留也不矛盾,就像59坦克,幾十年前都知道只是燒火棍了,不也還留著用了這麼多年麼。畢竟誰家裡都沒印鈔機,額我錯了,政府還真有印鈔機……

不過就算有印鈔機,錢也不能亂印嘛,而且很多地方比這個輕型火炮優先級更高。

堂主之前好像也說過這個問題,較為平坦地區作戰部隊蘇聯是122+152,北約是全155結構,這主要是雙方機械化力量差距導致的。一個是蘇聯人的運輸力量扛不動全155結構,一個是雙方的武器設計都是基於自己的機械化力量來的。

圖:蘇俄2C19M1型152自行榴彈炮戰鬥全重43噸,而122自行榴彈炮只要20噸就夠了。

蘇聯裝甲車全是薄皮,122毫米炮彈的彈片都可以擊穿BMP的裝甲,而美國哪怕是M113那也相當結實了,得155毫米炮彈的彈片才能穿透。蘇聯人想著美國人應該都是跟自己一樣的薄皮,所以122湊合得了,而美國人想著蘇聯人說不定裝甲比自己還強,那得155才能伺候得了,所以才這麼搞下來了。等到蘇聯解體,俄軍部隊規模縮減十倍,152多得不得了,部隊裡面152都塞不下,122自然就放棄了。

圖:2017年俄軍摩步旅編制,壓制火炮是36門152榴彈炮、24門120迫榴炮、18門122火箭炮。

我們的155出來太晚,產量也一直上不去,部隊規模又大,所以只能部分122湊數。不過軍改以後,加上新的155車載出來了,再過十年左右是很可能會取代大部分122的。

圖:某學員臆測的機步師編制。我軍長期採用軍師團體制,以軍為基本戰役單位,其下每一級都要有不同的武器,這在軍旅制後仍然得到沿襲。如果旅一級就普遍配備155榴彈炮,那麼軍一級單獨編列大量155炮兵營的意義何在呢?為了維持編制規模就得維持等級制度,於是旅一級就得用122。要改變這個局面,需要很長時間。

圖:我國07式122自行榴彈炮,可以採用步戰車底盤改裝,而常見155榴彈炮用坦克底盤改裝,這就是二者重量差異導致的。其他條件不變時,155炮及炮彈的重量是122炮的一倍多。

問:堂主你好,有人說45型的相控陣放得高, 因為地球曲率的影響而看得遠,就說45的先進性高,比052D要好。想反駁他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講,請堂主能給個解釋可以嗎//堂主,英國的45型驅逐艦怎麼樣,當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空驅逐艦嗎?

看得遠有啥用?無非是對掠海目標從30幾公裡增加到40幾公裡,增加的這點距離還是屬於擴展點防禦範圍。

圖:英國45型驅逐艦,最高處小球就是桑普森相控陣雷達

到了擴展點防禦範圍又不是只有主雷達來幹這活了,中美都在桅頂搞了專門做擴展點防禦的雷達,就是用來應對掠海目標的,比起S波段的相控陣波長短轉速快,更適合這種任務。

圖:052C最高處小球是364低空補盲雷達,專門對付低空目標

主相控陣那麼大的陣面和功率,還是S波段,是為了遠距離探測搞出來的,近距離不需要這麼大功率,但是要求掃描速度要快,最好是精度更高的C和X波段。

圖:美國伯克3型計劃在第二層橫桅上裝SPQ-9B相控陣雷達,也是這個用途。

為了對付掠海目標,主相控陣放棄遠距離作戰任務那才是虧大了。主相控陣按照自己的節奏幹自己的活,近距離交給旋轉掃描速度快,波長更短的雷達,這才叫術業有專攻。

英國人其實是為了省錢,四面陣都捨不得買,只能買兩面,兩面要照顧360度只能旋轉,要旋轉那就只能頂腦門上去了,腦門增加那點高度沒用。

圖:我國054護衛艦也是主雷達在主桅杆頂部的布局,45型就是這個類型。主力防空艦用別人護衛艦的布局,這不叫好叫窮。

問:和15式噸位尺寸接近的應該是本子的10式,堂主能對比一下這兩款嗎?

這倆噸位差遠了,15也就30噸出頭的基本重量,10式那是超過40噸了,放到二戰就是T-34和IS-2的差距,那能一樣麼?

10隻是為了快速運輸問題減重,他還是要跟99A對抗的正經主戰坦克,只是主戰坦克裡面最輕的。日本的道路交通法很奇葩,哪怕是平板拖車的最大重量也只有六十幾噸,不像正常國家卡車五十幾噸,平板拖車長度大輪子多都是允許上百噸的。

自衛隊在政府裡面又是個小婢養的,惹不起交通部門,所以90運輸都得拆了炮塔,10式就是指望著不拆炮塔就能運而已。

圖:炮塔單獨運輸的90式

圖:只有少數路段可以整體運輸

而15是針對的南方鬆軟地面環境,就像東南亞國家還有用M41的一樣,是特殊地形優化的。在15作戰的地域也不用擔心遇到M1A2,所以他不需要太強的防護,可以把重量壓下來。

圖:15式的主要對手是越南的T-55之流,再說低點就是各色遊擊隊與軍閥武裝,美國人拿來對付他們的是斯特瑞克裝甲車而已。

到10能打仗的環境,15是打不過10的。但是到15作戰的環境,10的機動性就沒法混了,而且真要到10能打仗的環境我們直接就上99A了。

圖:自衛隊最沒用的裝備就是主戰坦克,真到了用它的時候,還不如投降呢。

迷你踢館

問:最近有報導蘇-57下一步要搞「電動」。從報導內容看,感覺非常不可思議!難道俄羅斯五代機居然還是像梟龍那種半電傳加機械的?早期蘇-27電子技術落後也就罷了,後來改進不大改飛控也說得過去。但是到了自吹的五代機也這麼low,是我理解錯誤嗎?

電動不是電傳,傳統飛控是有一個液壓總泵和液壓總管,各個舵機使用液壓總管提供的能量驅動舵面,而F-35取消也液壓總管,每個舵機配一個電機來驅動自己的液壓泵,搞分散式液壓系統。

圖:蘇-27的液壓驅動系統有兩套,就是為了防止一套失效全機完蛋

圖:液壓管線系統,這麼複雜的東西必然沉重而昂貴。

毛子想學F-35,不過以他們的電氣工業水平,搞得定這麼大功率的電網麼?

問:堂主,最近看了COD7,發現主角的年齡都有40甚至更高,這早就超出了普通士兵的服役年齡了吧,士兵的最佳服役年齡是什麼時候啊

COD7那是特種部隊,本身就是長期服役的職業兵,普通兵短期服役訓練水平跟這種職業兵沒法比,四十幾歲的僱傭精兵是很常見的。

對對抗性項目的運動員來說,27-32歲這五年是體能、技能結合最完美的時候。一線步兵的體能要求也比運動員低,所以可以再晚兩年。

問:堂主,我提了好多問題,只上牆沒有解答,今天這個問題希望你一定要解答一下。大家都說殲-20要換WS-15,假設用31F的為Block1,WS-10得算Block2吧?那WS-15得算Block3了。這三代要是一起服役,豈不是要用三套備件,很麻煩啊。還是說用WS-15直接把前邊那些都升級了,只留一代?

實際上F-100PW-200的F-16跟F-100PW-229的F-16,那發動機也不一樣,是要兩套備件的,更不要說還有F-110GE-100和F-110GE-129,這都四種發動機了。發動機升級很正常,各個部隊也不會混用的,都是相同發動機的部署在一個部隊。

圖:如果真有使用WS-10的殲-20,那就說明WS-15還要等至少6、7年才能服役,而AL-31F供應非常不穩定。那就悲劇了。

問:堂主,冷戰時期美國攻擊核潛艇到海參崴蹲點,那我們的054護衛艦在守在第一島鏈內,它的反潛能力靠譜嗎?尤其它還用柴油機做主機,換用燃氣輪機值不值?

造054的時候我們哪兒來的靠譜燃氣輪機,還得保量供應的?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而且柴油機加了減震系統後噪音不是問題,只是加速慢而已。

問:電視電影上看外國的跳傘運動員,直接就從機艙裡很瀟灑各種姿勢蹦出去,為什麼看我國傘兵跳傘姿勢是彎腰抱臂,而且身上連吊著一根繩子連接到頭上機艙裡的一根鋼絲繩呢。

跳傘運動員身上又不用背一大堆武器彈藥給養……

而且他們是為了跳的好看,傘兵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儘量跳更多人,還互相不碰撞衝突。

圖:跳傘運動員的訓練標準、能力都比傘兵強得多得多,自然想怎麼跳就怎麼跳。傘兵只求出艙快、安全,掛繩開傘可以確保一定會拉傘繩,免得有人緊張到這個都忘了,低空跳傘時可沒有後悔的機會。

問:前段時間是東方紅一號五十周年,聽說東方紅一號比蘇美日法四個國家的第一個衛星加起來都要重,這是真的嗎,是真的的話又能說明什麼?

確實更重,不過啥都說明不了,只是各家取捨不同而已。美國第一顆衛星才8.22公斤,功能比蘇聯70幾公斤的強得多,比東方紅一號也要強,帶了宇宙射線探測儀、溫度敏感器以及微流星撞擊探測器。

問:軍事演習中的步槍槍口上都會安裝一個附件,我知道那是發射空包彈用的,它叫什麼名字?電影裡面的槍械也會使用空包彈,為什麼就沒有這個東西呢,是電影裡的槍枝做過什麼改造和調整嗎?

那是空包彈助退器,主要是M16這樣的步槍用氣吹式原理,沒實彈的話流入槍機的火藥燃氣太少,需要擋住燃氣,提高壓力把部分燃氣逼進槍機裡面去。

圖:空包彈助退器的外觀與結構。

國內影視劇裡的槍枝根據有關部門規定,必須不具備發射能力,很多是死膛,或者封死槍管在上面打個小孔用來釋放空包彈的火光,這實際也是一種變相的助退器。不過即使是這種道具也是只有持證的武行演員才可以用,而且相關審批異常繁瑣,大多數劇組用的都是假槍,然後用電腦加特效。

問:親愛的堂主,我們的軍用重卡用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是從哪裡引進的,和99坦克的變速箱是同一來源嗎?

之前主要是奧地利斯太爾和德國道依茨,變速箱是德國ZF的,現在也在自己基礎上搞了一些新的技術,變速箱也引進了卡特皮勒的自動變速箱。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相關焦點

  • 踢館:日本新建的30FFM護衛艦性能如何?對我軍052D威脅大嗎?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問:最近30FFM經常出現在媒體報導中,還說威脅很大。我就不明白了,就是一艘五千噸級的護衛艦,至於這麼緊張嗎?
  • 踢館:以色列兩千噸的護衛艦垂髮比052D都多,這設計算不算世界第一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這就相當於以前的岸防鐵甲艦、淺水重炮艦、蚊炮船,火力都是吊錘同級別巡洋艦的,但是有啥用,正經海軍誰會用這當主力?
  • 校場:美國星座級護衛艦真的能和我國052D相提並論?
    前段時間,美國批准了第一艘下一代護衛艦FFG(X)的建造,同時這型艦艇也被賦予了FFG-62的舷號和星座(Constellation)的艦名。作為較早關注FFG(X)的進展,同時應該也是最早提出義大利芬卡提裡造船廠的方案是最適合美軍新護衛艦項目的國內媒體,此刻我們心中毫無波瀾。
  • 美軍將建造新護衛艦,命名「星座」級,排水量是054A的2倍
    我們都知道,美軍熱衷於航空母艦,可這次美軍的發展計劃卻瞄準了護衛艦。美軍近日宣布,將會設計建造一批新的護衛艦,並命名為"星座"級。這一命名受到了美國各界人士的吹捧,原因可以追溯到1794年,在美國首批海軍護衛艦中,有一艘名為"星座號"的重型護衛艦,美軍新一批的護衛艦能夠得此命名,足以見得美軍對它的重視。但同時,也反映出美軍對自身實力發展前景的不自信。
  • 日本新護衛艦造價超過052D,性能卻差得多
    近期比利時《海軍識別》網站報導了一則新消息:日本下水了30FFM護衛艦的二號艦「熊野」號。這也是第一艘下水的30FFM護衛艦。日本擬用30FFM護衛艦擴充海上自衛隊戰敗之後,日本受到限制,只能全面依賴美軍發展。不過好歹也是曾經的軍事強國,日本對海上自衛隊的發展規劃非常清晰明了。
  • 美軍航母闖南海,中國054A護衛艦伴隨監視!
    事實上,我們的054A飛彈護衛艦早已出動,緊盯美軍!054A已經多次監視了前來南海挑釁的美軍艦隊,據稱,054A最近還抵近監視了美軍在南海的航母編隊。7月2日,美軍在南海軍演的時候,我海軍054A型飛彈護衛艦就近距離跟蹤監視美國海軍「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加布裡埃爾·吉福德」號(LCS-10)。
  • 日本新下水的30FFM護衛艦造價堪比052D,性能如何?
    [30FFM的二號艦「熊野」號下水]30FFM是日本三菱重工(MHI)和三井造船公司為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建造的新一代多任務護衛艦。作為二號艦的「熊野」號的下水之所以引起媒體注意,是因為承建一號艦的三菱重工的建造進度大幅度落後於承建二號艦的三井造船公司,因此二號艦反而首先下水並獲得命名。
  • 美軍新型護衛艦將動工,200億美元造20艘,號稱性能最全面
    自從佩裡級護衛艦全部退役之後,美國方面便一直在搗鼓新型護衛艦,根據最新消息顯示,美軍新一代護衛艦FFG(X)計劃,已經趨於成熟,預計在後年的時候,就能正式開工。大家都知道,在研製新一代護衛艦的事情上,美國一直不怎麼順利,原本美國計劃是用瀕海戰鬥艦,去替代佩裡級護衛艦,但由於瀕海戰鬥艦的缺陷太多,美國最終放棄了這一計劃。
  • 踢館:054B護衛艦、052E驅逐艦,我們應該重點發展哪個?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圖:052E配有相控陣雷達和新體制米波反隱身雷達,防空能力遠遠超過護衛艦,編隊只要有較強防空需求,就一定會配備至少一艘052E護航。
  • 「江西艦隊」全國最強,力壓「江蘇艦隊」2艘052D,南昌艦功不可沒
    我軍的護衛艦和驅逐艦一直都是以我國的城市來命名的,如今隨著我軍軍艦「下餃子」般的建造速度,很多軍迷的家鄉基本上都有「專屬」的軍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所有省份中,實力最強的艦隊當屬「江西艦」。包括1艘055驅逐艦和4艘056型護衛艦及1艘053型護衛艦。
  • 義大利中標美軍未來護衛艦,不敢保證替代瀕海戰鬥艦,僅保證更貴
    本世紀初的時候,美國信心十足地搞了瀕海戰鬥艦計劃,但是搞了半天之後,美軍才發現這款戰艦的設計不符合未來戰爭的需要,價格還過於昂貴,最終瀕海戰鬥艦因價格昂貴被嫌棄,相關計劃被終止,不打算再繼續建造了,於是開始了新一代戰艦的計劃,稱:FFG(X)計劃。
  • 澳派老掉牙的護衛艦到南海給美軍捧場,其實是在糊弄華盛頓
    作者:刺客 4月22日的美海軍官網用一種「喜氣洋洋」的口吻宣布,澳大利亞的一艘護衛艦加入了美海軍兩棲攻擊艦編隊。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此次增援美海軍的,並不是什麼先進的戰艦,而是一艘服役超過20年的,各方面性能都已經落伍的帕拉瑪塔號多用途護衛艦。按照專家的分析,在大國海上對抗中,澳大利亞這艘護衛艦的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說是增援美國海軍,實際上就是躲在美軍編隊中尋求保護。
  • 比052D還多2700噸,單價16.5億歐元,德國建史上最大護衛艦
    最近在各種新聞的掩蓋下,德國海軍搞出了一個大新聞,那就是正式批准開建史上最大排水量的飛彈護衛艦——MKS 180級飛彈護衛艦。目前,德國議會已經批准德國海軍採購4艘MKS 180型飛彈護衛艦,合同總金額為56億歐元,算下來每艘MKS 180級飛彈護衛艦的單價為16.5億歐元,還是挺貴的。
  • 踢館:美軍在韓戰時為啥沒有大規模使用坦克?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最後被遏制,也是志願軍在第二防禦地帶集中了大量反坦克火力,加上山地起伏地形才遏制住了美軍的突破。在較為平緩地區,美軍這一招基本是擋不住的。
  • 砍掉2艘核航母后,美軍目光轉向中國護衛艦,類似型號已開始研發
    圖為美軍軍艦近日,據媒體報導,由於美國海軍目前的實力不足以維持美國的全球部署計劃,因此美國海軍急迫的想要壯大軍艦規模,在砍掉2艘核航母后,美國終於有了經費用來裝備其他艦艇,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美軍目光盯上了中國國產護衛艦
  • 俄舉行閱艦式慶海軍日,新護衛艦火力比肩「阿利伯克」
    俄舉行閱艦式慶海軍日,新護衛艦火力比肩「阿利伯克」 澎湃新聞記者 汪倫宇 2018-07-29 17:27 來源:澎湃新聞
  • 封鎖中國海軍,美軍開發新戰術,島嶼間快速機動絞殺中國戰艦
    那就在日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就在亞太地區的實地演練了一種被稱之為"太平洋跳島戰術"的新戰法。 ▲二戰時期太平洋戰場上被譽為"蛙跳"的"跳島"戰術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從這個被稱之為"太平洋跳島戰術"的美軍新戰法而言
  • 踢館:60年代我們就能造地空飛彈,為何不直接搬到船上搞防空?
    這樣有兩腳架支撐,人也能靠體重壓槍,槍機後座導致槍口上跳就弱得多,如果重機槍狀態用三腳架那就更不用說了。 鷹擊18是我軍新的通用反艦飛彈,取代的是鷹擊8的位置。
  • 摸著美國的石頭過河,中國下一代護衛艦054B是時候亮相了
    後來又初步向大家講明了美軍已經敲定的、作為「下一代艦艇」「先導型」存在的FFGX型新一代護衛艦項目。FFGX型新一代護衛艦那麼,既然美軍在建造「下一代艦艇」上已經作出了行動,我們是否要「跟進」、也以此為參考建造我們的下一代護衛艦、我們的「FFGX」或者「054A後繼型」如果確實存在的話,又將具備怎樣的技術特徵與性能呢?
  • 服役50年,「敏捷」號護衛艦正式退役,曾被美軍稱為瘋子船
    根據俄羅斯報導,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敏捷"號護衛艦(原屬於"卡辛"級驅逐艦)在正式退役後,將被正式收錄進"俄聯邦武裝力量紀錄大全",這樣的待遇,無疑是對一艘軍艦給予的至高榮譽。作為全球首款燃氣輪機戰艦,滿載排水量僅有4500多噸的"敏捷"號經歷了由驅逐艦到護衛艦的升級,並且被蘇聯海軍用作反航母戰艦。憑藉著射程80多公裡的反艦飛彈要想攻擊航母,"敏捷"號必須無限抵近目標才能獲得攻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