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為了什麼?看到埋葬了最後一個親人的福貴,我找到了答案

2020-12-22 一位書生

整個故事裡,死神總是毫不憐惜地將福貴生命裡的美好一次又一次地毀滅在他面前,也一次又一次地毀滅給我們這些讀者看。故事最後,所有的親人都離世了,只剩下年邁的福貴,陪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時不時地回憶那些算不上幸福的過往。

很難表達清楚,看完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但總歸不會太愉快。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在所難免。但是,看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仍舊會免不了哀傷和心酸。

富家子弟福貴因賭博輸掉家產,氣死了親爹,當他在悔悟後開始憑力氣幹活養家的時候,母親病重了,去城裡請郎中的途中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好不容易九死一生逃回闊別兩年的家,等待他的是母親早已離去,女兒因高燒成了啞巴。

歸來的福貴給他的媳婦家珍,女兒鳳霞,兒子有慶,帶來了生存的希望,一家人在苦日子裡一起為活下去打拼著,一顆糖,一把米的幸福感在這個破敗的家庭顯得彌足珍貴。而此時全家人的希望小兒子慶生為縣長老婆獻血丟了命。

埋掉了兒子慶生,福貴的生活出現了一絲轉機,女兒鳳霞嫁給了城裡工作的搬運工二喜。鳳霞的有孕讓一家人重新燃起了希望,不料鳳霞生產的時候大出血死了,留下兒子苦根。福貴親手埋了女兒不久,家珍也跟女兒走了。福貴,二喜,苦根三代人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外孫和孝順體貼的女婿二喜,福貴知足了。

誰知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死亡,福貴親手埋葬了他的第六個親人。此時的福貴老態龍鍾,他和未成年的苦根依然為了活著拼著,為了趕在下雨前收棉花,小小年紀的苦根累病了,心疼外孫的福貴給苦根豆子吃,而苦根因為吃多了豆子撐死了。福貴埋葬了他最後一個親人。

從敗光家產開始,福貴也就開始走向了孤獨之路,但愛從未走遠,欠下賭債,父親拿出了房產地產讓他還債,母親也沒埋怨他,依舊為他掛心。

妻子家珍是城裡米行的千金,嫁給他後沒有享受過一天福,不管他是紈絝子弟還是改過自新,家珍始終待他如初,為他生兒育女,毫無怨言。而他悔悟後也待家珍極好,家珍生病後更是捨不得她乾重活,最後送家珍平靜離開人世。

女兒鳳霞因一場大病變得又聾又啞,但這並不妨礙她是個好女兒,好姐姐。尤其在家珍病了之後更是幫了家裡不少忙,算是家裡頂梁柱之一。兒子有慶雖然小,但也特別懂事。每天貪黑起早要跑50多裡路餵幾隻小羊,自然很費鞋子,自從福貴心疼家珍說了他幾句之後,他便開始拿鞋在手裡赤腳奔跑。

女婿二喜雖然是個偏頭,卻全心全意愛著鳳霞和整個丈人家。只因福貴希望鳳霞嫁的體面,不要再被村裡人笑話,他就借錢迎娶鳳霞,且迎娶儀式是全村幾年以來都不能比上的。

從整本書來看,福貴的命運真的太慘了,但我覺得福貴還是幸運的。敗光家產脫離地主成為貧農,這到讓他躲過槍斃地主一劫。女兒鳳霞又聾又啞,卻最終尋得良人。自己曾經那麼混蛋,卻依舊有家珍不離不棄。儘管生活很不幸,可這一生,福貴有滿滿的愛包圍,所以福貴才能淡然的向陌生人講述這一生。

在舊社會的生活面前,我們本無能力控制自己的活法,或卑微,或揮霍,或苟且,或坎坷,或奮不顧身卻命喪黃泉,或百無聊賴卻無病無災,造化弄人,你千方百計的想得到什麼,它便會毫不費力的統統拿走,家庭,錢財甚至生命。

在當今這個不缺衣少食的時代裡,我們變了,沒有老祖宗留給我們那股活著的倔勁兒,也沒了人定勝天的豪言壯志。安穩逍遙的日子讓我們沉溺,陷入了一種名叫享受的極樂世界,從此一蹶不振。我們被蒙蔽在這個看起來美好的世界裡,太多的無病呻吟被重視,太多的虛假陰暗被掩蓋,那少得可憐的清醒者在哪裡?不要在意社會的眼光,睿智而剛毅的獨行者終究是要解開那些醜陋的面具。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結尾這句話概括了福貴一生:少年放蕩行事對活著並沒有了解的想法;親人的相繼離去驅使福貴開始探索活著的意義;晚年歸於寂寥的福貴已經不是單純的「活著」,而是帶著全家的希望和故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苦尋一輩子活著最大的意義還是在於活著本身。

餘華說:「活著在我們的語言中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源於狂傲不羈的吶喊,也不是來源於兇殘猛烈的進攻,而是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忍受所有能忍受的,忍受所有不能忍受的,在絕望和痛苦的邊緣,驕傲而堅強的活著。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人生中的「至痛」在餘華的筆下顯得冷靜又克制。經歷過「大悲」的人,能夠平淡看待自己經歷過的一切,這需要怎樣的心胸,人性中最偉大的堅持與忍受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最樸實,最平凡的人身上。於絕望中繼續堅持,於絕望中心存希望,這值得我們一輩子時刻告誡自己。

相關焦點

  • 《活著》裡福貴的親人都走了,後半生又很悽慘,他活著有何意義?
    《活著》是一部關於人類生命哲學的啟示錄:在迷茫時找到活著的方向,在絕望時看到活著的希望。它是一部蘊含血與淚的作品,講述了一個中國農民福貴的苦難人生,體現出餘華一以貫之的創作主題,即對人類苦難命運的關注。01 對苦難人生的人文關懷《活著》講述的是人在苦痛磨難中的掙扎生存。
  • 《活著》讀後感:如果福貴心中有一個理想
    前言:我們不單單只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更為了活著之外的一些東西活著。比如希望、理想、信仰……徐福貴的悲慘一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英雄。他的一生經歷了家庭的故變、親人的死去、還有中國社會的巨變。他的一生,也就成了芸芸眾生的真實人生。
  • 《活著》:家破人亡卻能笑著活下去的福貴,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活著》,我讀了四遍,一遍遍地讀,一遍遍地咀嚼,帶著質疑與追問,一次次思索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活法。有人說《活著》是餘華對一個時代的苦難揭露,單純把它看做一個悲劇,實在低估了這本書的意義。《活著》更像是一盞燈,照亮在黑暗苦痛裡掙扎,看不見希望的人們。
  • 《活著》:福貴看到龍二被槍斃,為什麼慶幸他和他爹是敗家子
    《活著》:福貴看到龍二被槍斃,為什麼慶幸他和他爹是敗家子《活著》是餘華老師創作的第二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流傳至今的熱門小說。張藝謀的電影《活著》就是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活著》的主人公名字叫做福貴,圍繞福貴展開的故事可以說真的非常悲慘。
  • 餘華《活著》:福貴比任何人都有死去的理由,為何卻一直好好活著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餘華《活著》這是餘華在書中提到的一句話,主要的大概還是"人就是要活著"吧。《活著》一書講述了農村人福貴悲慘的人生遭遇。他的父親被他活活氣死,母親則在窮困中患了重病,福貴前去求藥,卻在途中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經過幾番波折回到家裡,才知道母親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養大兩個兒女。此後更加悲慘的命運一次又一次降臨到福貴身上,他的妻子、兒女和孫子相繼死去,最後只剩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但老人依舊活著,仿佛比往日更加灑脫與堅強。
  • 從「祥子」到「福貴」,《活著》的終極意義就是「活著」本身
    對於歷史的長河,這短短的幾十年上百年猶如曇花一現,那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看《駱駝祥子》時,活著對於祥子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活著等於死去,而看《活著》時,活著本身對福貴來說就已經很有意義,因為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
  • 福貴的爹臨死前說的話有什麼含義?10年後重讀《活著》才懂
    特別是在講到福貴的親人一個個死去的時候,幾乎都是非常簡短的一句話就交待完了。但正是這種簡短,竟讓人難受到窒息。母親死,文中是這麼寫的:「我離家兩個多月一點,我娘就死了」,有慶是「有慶一動不動,我就知道他真死了」,鳳霞則是「鳳霞生下了孩子後大出血,天黑前斷了氣」,而「鳳霞死後不到三個月,家珍也死了」。
  • 豆瓣9.2《活著》:小人物的大悲劇,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電影版和小說版是有差距的,最直觀的差距就是,小說比電影更悽慘,電影裡面讓我們看到了活著的希望,最終結局還算好。而小說裡面,親人一個個相繼離世,最終只有福貴一人與一頭老黃牛相伴,讓我們感受到命運的悽慘無情,不可抗爭。電影圍繞福貴,講述的是一個底層小人物的悲劇,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 破產、父母去世、子女遇難、妻子病逝,福貴究竟是靠什麼活著?
    而正如老黑奴一樣,《活著》裡的主人公福貴也是一位極度苦難的人,他一生經歷了破產、父母去世、子女遇難、妻子病逝等這些常人所難以承受的苦難,但最後卻還是堅強活下了下來。讓我們通過原著《活著》一起來探討,在經歷了那麼多苦難後,福貴究竟是靠什麼活著?一,和那些更苦難的人做對比,或許相比之下,你其實是相對幸運的!
  • 餘華《活著》:講述3個人生道理,告訴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福貴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他曾擁有良田百頃、深宅大院,然後在賭博中喪失殆盡。
  • 讀《活著》:願你有一路向前的勇氣,不為別的,只為了活著而活著
    結果就在他想要好好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一切就好像有了盼頭的時候,天卻不遂他願:他才剛看到一點曙光就陷入黑暗,親眼見證著自己珍視的親人一個個死去,而他的生活也由此陷入了無邊的絕望,最後就連他的孫輩,一個小嬰兒,也離他而去。世間偌大,卻仿佛徒留他一人和他的老牛。
  • 餘華: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餘華:人們不願接受苦難,但《活著》中福貴生存的意義,就是每個人「活著」的意義在《活著》這本書中講述了福貴因為染上賭博把家產都輸光,人到了中年也遭遇了很多的不幸,家人的一個個離開,最後只剩下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 一部反派笑到最後的童年神作《神廚小福貴》
    總體來看應該是k大人贏了小福貴集齊十八把金廚具後去民間,算是瘋了,小豆芽(光緒帝)終身監禁了,小飛蝶遠走天涯,小蜜蜂被K大人暗殺,主角小福貴身邊所有重要的人物都沒有好的結局。今天給大家講的就是童年神作《神廚小福貴》。這是一部反派笑到最後的動畫片,也就是劇裡的反派k大人。回望之前,《神廚小福貴》和虹貓藍兔七俠傳雖屬於同一製作方,但在評分上他們一直在打翻身仗。
  • 餘華《活著》:人生一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有人說,白活了
    但是,翻看小說原著,總有讀者埋怨餘華太狠了,太能折磨人了,如何狠下心如此對待一個孤老頭,讓他自己親手送走了每一個自己的親人。小說的結尾,老人富貴對老牛說,「今天友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更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嗎,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 《活著》:在苦難中逆襲,更好地活著,才是豆瓣9.4分的意義
    福貴在耕地的時候,嘴裡喊著的都是已經不在的親人的名字,福貴說是為了讓牛知道不是它自己在耕地,但其實福貴是在想念他的親人,他每天重複著喊那些名字,就好像家人依然在他的生活中,從沒離開過。不得不佩服福貴的堅韌,因為在親人們都不在了之後,只剩下他一個人還繼續活著,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 只有讀了餘華的《活著》,我們才能體會到活著的真諦
    我以前只看過《活著》原版,但我看了張藝謀電影《活著》。就像命運不可抗拒,這就是命運。我經常想,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本書回答說,人活著沒有理由,只是為了活本身,而不是為了任何事物而活著。小說結尾,我的眼睛溼潤了。他說:有時我感到悲傷,有時我會想,有時我會想,我的家人都被我埋葬了,當我到達有一天時,我不必擔心任何人。我似乎看到了福貴,這樣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在經歷了人生中幾乎所有的災難之後,終於變成了一個軟弱無動於衷的老人,他經歷了長路的漫長一生。一個人痛苦的一生可以用幾行字來概括,別人能做什麼?
  • 妻兒相繼離世,孤家寡人地活著有什麼意思呢?
    從前每次想起他,我都感嘆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妻兒相繼離世,他孤家寡人地辛苦活著有什麼意思呢?如果我是他,可能我早就沒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守著記憶孤零零度餘生的日子想想就好苦啊。03.可是他們始終活著,哪怕日子千瘡百孔,福貴還是買了一頭老牛來陪著衰老的自己在田埂裡繼續度餘生,而我鄰居的大爺同樣整日穿梭於山間田野。如果說在親人尚在身邊的時候,迎著難努力過日子是為著責任和苦難中那一點親情之暖,那在親人相繼死去之後,還孤獨又辛苦地活著是為了什麼呢?
  • 餘華:活著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絕非為了活著以外的事物而活著
    讀完餘華的《活著》,我對於活著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活著》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出生在戰亂紛飛的年代,從富貴到貧窮,他的一生,都在經歷著家人相繼離世的苦痛。讀完福貴的一生,我的內心尤為沉重,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壓抑。福貴的經歷是悲痛而絕望的,在生活稍有起色的時候,生活就給了他一拳又一拳的重擊,打在他瘦骨嶙峋的身軀上,痛到他無法呼吸。儘管如此,他還是友好地面對世界,一切傷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的平淡。就像書中說的:「活著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絕非為了活著以外的事物而活著。」
  • 所有的親人接連死去,餘生只有老牛相伴,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活著》是一部令讀者內心感動和精神震撼的小說,該小說以普通、平實的故事情節講述了在急劇變革的時代中福貴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運,在冷靜的筆觸中展現了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揭示了命運的無奈、生活的不可捉摸等。
  • 《活著》一個時代的悲哀,經歷過了生死,也便更懂得活著的意義
    《活著》是餘華的經典作品之一,看過之後對該作品心生敬畏。早年被張藝謀拍成電影。相比小說中前赴後繼非死即活的揪心的死,我更喜歡電影最後皆大歡喜充滿希望的結局,小說裡《活著》中的故事是從民國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地改革,再到公社運動,自然災害時期等,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福貴的男人從家財萬貫到一貧如洗,講他的整個人生和家庭不幸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