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每日一句詩#
說起清平樂,其實我最先想到的是辛棄疾的那首《清平樂村居》,那「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的愜意生活,可以說是十分吸引人了。這種帶著點詩意和安寧的農家生活,簡直就是白月光一般的存在。
但是,作為一個耳熟能詳的詞牌名,你知道,清平樂究竟是讀yue還是讀le嗎?
別急,且聽我娓娓道來。
清平樂(yuè),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
除此之外,清平樂在元代也曾被用作曲牌名。屬南曲羽調。
簡單了解過後,我們就來欣賞幾首清平樂詩詞吧!
《清平樂·別來春半》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個人解讀:這首詞單從字面意思上看,就藏著一種悽苦幽怨的基調。你看,自我倆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了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腸寸斷。階下落梅白如雪,鴻雁飛回無音訊,離愁別恨像春天的野草一樣瘋狂生長,畫面的冷寂,色調的愁慘,不正是寓示著人生的哀傷、離情的悲涼麼?
《清平樂·紅箋小字》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個人解讀:古人有「雁足傳書」和「魚傳尺素」的說法,作者也就立足於此展開描寫。主人公用紅箋給心愛的人寫信,滿腔愛意皆撒於此,可寫完後驟然發現,這封信根本無法傳遞給那個人。那怎麼辦呢?也只能一個人在斜陽裡倚著西樓眺望遠方,可山又阻擋了我的視線,我看不到離人回家的身影了,實在是讓人惆悵啊!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個人解讀:簡單來說,其實這就是一首農村五口人一起生活的日常場景。但詞人憑藉著自己深厚的文學功底,把這平平無奇的場面描繪的十分惟妙惟肖。其中不經意透露出來的詩意和寧靜,是城市生活的人們最嚮往的東西。
《清平樂·留人不住》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
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個人解讀:晏幾道這首,讓我想起了很久之前看過的一首小詩,和這個十分相似:「蘭舟葉葉情,畫影柳輕輕。錦書慢慢行,鶯歌別依依。」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一份離情。但詞人十分聰明,他不直接寫離別,而是用春天的景色,那枝枝葉葉,來賦予離別的愁情,看似無情,實則情深至極。
《清平樂·雨晴煙晚》馮延巳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
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
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個人解讀:這首詞雖然描畫了很多暮春時節的景物:燕、垂柳、落花等。但它也並不是一首單純的寫景詞。主人公黃昏時獨自倚著欄杆,看那夕陽西下,就連燕子都是成雙成對的,我的歸人,你什麼時候回來?暮春已到,落花滿地,你再不回來,我也便和這落花一樣,老去了!
完。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