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與昏君:盤點羅馬帝國著名的7位皇帝和他們的故事

2021-01-10 帶起相機去旅行

提到古羅馬帝國皇帝,很多人都會想到凱撒。但實際上,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其實並不是凱撒,此人也從未登上過皇位。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是他的養子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實際上,除了他們,羅馬帝國還有很多讓人耳熟能詳的著名皇帝,本組照片就盤點了其中最著名的7位。

奧古斯都(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年在位)。 他因為是第一位羅馬皇帝而被人們所銘記。奧古斯都原名蓋烏斯·朱利葉斯·凱撒·屋大維。總的來說,奧古斯都被認為是羅馬最好的皇帝之一。他把走到混亂邊緣的羅馬帝國帶回正軌。在沒有內部動亂的情況下,帝國得以集中精力將領土擴展到德國和西班牙。正是通過奧古斯都的統治,羅馬的繁榮開始了。

提比略(公元14-37年在位)。 提比略·克勞迪烏斯·尼祿被簡單地稱為提比略,儘管他不是奧古斯都頭銜的理想繼承人,但在他56歲時,還是成為了羅馬皇帝。後世對提比略的評價好壞參半。作為一名將軍,他進一步將羅馬領土擴展到達爾馬提亞、潘諾尼亞、拉蒂亞和德國部分地區。但在另一方面,提比略經常扮演暴君的角色,尤其是在參議院,甚至有數十名參議員被處決。在他統治的末期,提比略退居到卡普裡島的別墅,過著放蕩的生活。

卡裡古拉(公元37-41年在位)。 在最初的六個月裡,人們相信卡裡古拉是一位仁慈的年輕皇帝。但很快,他開始陷入暴政的瘋狂。他試圖增加皇帝的權力,沉溺於昂貴的奢侈品而忽視羅馬人民,出於恐懼和偏執而處決親密的家庭成員。卡裡古拉的獨裁統治隨著五年後他被總督衛隊的軍官暗殺而結束。

尼祿(公元54-68年在位)。 他是另一個聲名狼藉的人物。實際上,尼祿在公元54年當上皇帝,當時他還是個少年,依靠他母親阿格裡皮娜的精心指導。尼祿的頭五年對羅馬來說是一個非常穩定的時期。在尼祿確信他母親在密謀謀殺他之後,事情開始變糟了。這一舉動徹底改變了尼祿,他陷入了揮霍無度和虛榮的幻想之中。與他的一些前任一樣,尼祿也陷入了深深的偏執,處決了許多與他關係最密切的人。

維斯帕先(公元69-79年在位)。 他是尼祿混亂統治時期的繼任皇帝。實際上,維斯帕先是第一位出身於馬術世家的皇帝,他在參議院的地位穩步上升。他被認為是一個好的羅馬皇帝,因為他在尼祿被暗殺後恢復了羅馬的和平與發展。維斯帕先開始了許多建築項目,包括羅馬競技場。

圖拉真(公元98-117年在位)。 圖拉真皇帝通常被認為是羅馬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他甚至被參議院正式宣布為「最佳統治者」。在他的統治下,羅馬達到了它最大的領土範圍,覆蓋了歐洲、非洲和亞洲100多萬平方英裡,人口將近5700萬。圖拉真是第一位不是在義大利出生的皇帝,最初來自西班牙。他在軍事上的成就贏得了羅馬人民的愛和尊重。

哈德良(公元117-138年在位)。 哈德良從圖拉真那裡繼承了一個強大而富有的帝國。哈德裡安沒有像參議院希望的那樣尋求進一步的擴張,而是把精力花在治理已經龐大複雜的帝國上。哈德良長城是是他的傑作。它標誌著羅馬在不列顛尼亞邊界的北部界限。希臘建築是哈德良畢生的熱情,哈德良下令在整個羅馬帝國建造數十座奢華的寺廟和浴室。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萬神殿。

相關焦點

  • 明朝的所有皇帝中,哪個是明君?哪個是昏君?
    明朝經歷了二百七十六年,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朱元璋、朱棣和朱佑樘是比較有作為的皇帝;而昏聵不明和昏庸無道的皇帝要屬朱祁鎮、朱厚熜和朱由校。明君。一、明太祖朱元璋。
  • 父兄是昏君,自己是千古昏君,收一個義子,卻成帝國最有作為明君
    多少英明神武的開國皇帝,因為敗家的子孫,而葬送了基業。秦始皇多麼雄才大略,結果攤上個胡作非為的二世祖胡亥,結果大秦帝國二世就亡國。然而歷朝歷代,都是昏君多,明君少,被偏安一隅的南宋,連第一代帝王都是千古昏君。 沒錯,剛剛提到這個人,就是在史書上遺臭萬年的宋高宗趙構。
  • 古羅馬五位著名的昏君,權力真的讓人性改變?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所有帝國都一樣,有皇帝就有聖君和昏君。羅馬帝國也是如此,西方人曾評選過其中最「頂級」的五位昏君,看看都是誰?
  • 他是明君還是昏君?
    北宋時期有一個爭議十分之大的皇帝,這個皇帝就是宋神宗趙頊,為什麼說他是爭議最大的皇帝呢?因為讚賞宋神宗的人,認為他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上進的人,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明君;但是,不欣賞他的人,則認為他是一個把國家攪得雞犬不寧的昏君,還說他的行為為北宋王朝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 對金國俯首稱臣,殘害忠臣良將,宋高宗趙構是明君還是昏君?
    在他和金國皇帝的書信之中,每每都是臣如何如何,臣如何如何。要知道,普通百姓如果直呼皇帝名諱那都是大不敬的罪過,而面對自己不共戴天的敵人,趙構卻對金國如此的趨炎附勢。而且,每次在處於戰爭優勢狀態時,趙構總是拿出這幅樣子,來討好金國人。他想的是模仿祖宗與遼國籤訂《檀淵之盟》那樣,與金國劃江而治。
  • 羅馬帝國的皇帝們,關於他們的十個冷知識,絕對高危職業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中國人對中國的皇帝當然都是耳熟能詳,那麼對於羅馬帝國的皇帝又了解多少呢?
  • 中國共有422位皇帝,但在位時間超50年的,唯這5人,名字家喻戶曉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中,皇帝也一共有422個。人們都忍不住來比較一下這些皇帝,比如說歷史上有名的明君就有唐太宗、漢武帝等人,而歷史上有名的昏君有唐懿宗、宋徽宗。除了對他們政績方面有所評論外,後人也關注了這些皇帝的在位時間。
  • 這個朝代的皇帝全是昏君,各個殘暴無度
    每個朝代都有明君和非明君,非明君也不一定是昏君暴君,也有可能是無為之主。但是歷史上有一個朝代例外,這個朝代裡的皇帝各個都是暴君,連一個「無為之主」都沒有,都是壞得透頂。這個朝代就是南漢,對於南漢可能有人不知道,這也很正常,因為南漢是五代時期的一個割據政權。
  • 西漢七代都是明君,一個時代的雄才,這7位皇帝,你認識哪些
    共經歷210年,在這二百多年的歷史中,西漢自高祖劉邦以來連續七代都是明君,這在我國歷史上是非常少有的。其中歷來被人們所稱道的千古明君就有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和漢宣帝劉洵。他們在西漢歷史上乃至在我國古代歷史上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
  • 「暴君」與「明君」的博弈:韋帕薌|是如何將羅馬由衰轉盛的?
    而且韋帕薌獲得了羅馬東方各個總督的支持,在進軍羅馬,殺死維特裡烏斯之後,韋帕終於如願登上帝位。而在成為元老院認可的羅馬皇帝之後,韋帕薌更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的明君。但是尼祿死後,羅馬帝國出現權力真空,這也就引來了其他人對於皇位的覬覦。因此在尼祿死後的第二年,公元69年,才會出現混亂的四帝內戰。加爾巴、奧託、維特裡烏斯和韋帕薌,都爭當皇帝。當然了,背後有羅馬東方軍團為支撐,手握重兵的韋帕薌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韋帕是平民出身,是羅馬帝國歷史上首次以平民身份出身登上帝位的第一人。
  • 秦孝文王在位僅三天算明君嗎?是自然死亡還是被呂不韋謀殺?
    要說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帝王,秦孝文王一定是名列前茅,因為他從即位到駕崩一共只在位三天。雖然在位時間確實有點短,僅僅72小時,連自己老爹的葬禮還沒處理完就被老爹帶走了,但歷史上依舊把他算在了明君的行列裡,那麼秦孝文王到底算不算的上是一位明君呢?
  • 清朝沒有昏君,也非常強大,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清朝走向了滅亡?
    說到這裡,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疑問:一些強大的王朝沒有出現昏君為何會滅亡?比如清朝。這裡必須要提一句,這裡所說的昏君指的是:昏聵不明、荒淫無道,對國家和民眾犯下了許多罪行的人。說白一點,這個朝代比較神奇,前面王朝的一些大的缺點它都給彌補了,像外戚掌權、宦官專政等等。
  • 盤點我國歷史上「四大明君」,西方學者對第二位的政績讚不絕口
    盤點我國歷史上「四大明君」,西方學者對第二位的政績讚不絕口 我國歷史中總共出現了幾百位的皇帝,這些皇帝中有暴戾的,有聖明的,有昏庸的,也有不愛管事的。我們評價這些皇帝往往會看他在位期間的文治武功。在這方面做得最出彩的那幾個皇帝毫無疑問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大帝等人。
  • 古代獨一無二的朝代,連續7代明君,打得異族聞風喪膽不敢進犯
    而隨著秦始皇開創皇帝制度以來,無數個統一王朝在中原大地興起滅亡,如同走馬燈一般唱罷登場,其中不乏為人讚嘆的千古一帝,自然也有受人唾棄的暴戾昏君。 西漢王朝經歷了十二帝,其中有連續七代皆是明君,號稱我國歷史上明君最多的一個王朝。因此「漢」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成了中國對外的稱號。 高祖劉邦 作為開創王朝的先驅,劉邦知道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所以在他去世之前就提自己的兒子劉盈請清除了所有威脅。從韓信到英布,所有異姓王基本被清理一空。
  • 羅馬帝國第五位皇帝——暴君尼祿
    這個皇帝就是羅馬帝國第五位皇帝,也是朱裡亞·克勞狄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尼祿。 尼祿這麼變態,其實和他的父母分不開關係。尼祿的生父在其三歲時就去世了,但他生前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官員。 對他性格起主導地位的是其母——阿格裡庇娜。
  • 古代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王朝,皇帝們個個勤政,甚至被活活累死
    古代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王朝,皇帝們個個勤政,甚至被活活累死 人們之所以痛恨昏君,就是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對百姓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一個王朝中如果出現了昏君,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是非常難以消解的影響。 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昏君有秦二世胡亥,他把自己父親好不容易統一的江山,斷送在了自己手裡。
  • 中國古代絕無僅有的朝代,連續7代是明君,打得周邊異族不敢進犯
    宋朝重文輕武,好幾個皇帝都醉心於搞藝術,荒廢了國家大事,面對外族強敵也沒有拿出大宋的威風,最後走向滅亡。古代面臨外族入侵的還有西漢,但西漢不像宋朝那麼羸弱,一朝出了7個明君,將外族趕出中原讓他們再也不敢來犯。
  • 狄奧多西皇帝為何要將羅馬帝國一分為二?
    狄奧多西皇帝,是羅馬帝國公元4世紀末的君主。其在位期間,最後一次統一羅馬帝國。而他在晚年卻將自己親手統一的帝國,一分為二。交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長子成為東羅馬帝國皇帝,幼子成為西羅馬帝國皇帝。在不盛行均分繼承制的羅馬帝國,這種做法是史無前例的。
  •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在華夏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中國歷經23個朝代83個王朝,出現過將近500位皇帝。在這些人當中除了一些千古賢君之外,也有不少的昏君,其中最昏庸的十位帝王分別是夏桀、商紂王、周幽王姬宮涅、隋煬帝楊廣、晉惠帝司馬衷、明神宗朱翊鈞、明武宗朱厚照、宋徽宗趙佶、晉惠帝司馬衷、石敬搪。夏桀出生年不詳,姒姓,名履癸,是夏朝末代君主,古代歷史上有名的昏君。
  • 中國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300年還是滅亡,不是唐朝
    在我們的電視劇上可以看到,明朝的皇帝好像都是有缺陷的,比如朱元璋殘暴,朱棣兇狠,朱瞻基愛鬥蛐蛐——雖然絕大多數人覺得這都不算啥缺陷,誰還沒個愛好呢?但是還是給這個雄才大略的明宣宗添上了一筆汙點。包括唐朝在內幾乎沒有一個朝代沒有一個昏君的——除了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