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2月16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王廣兆 夏玲芳)在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將於近日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而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研究表明,超過20%的卵巢癌患者是由於BRCA1和BRCA2發生胚系突變造成的,90%以上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家族性遺傳都是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的。因此,醫學界認為BRCA1和BRCA2是引起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的重要基因。而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多個家族成員患有乳腺癌、卵巢癌或兩者兼有」的特徵。
2016年由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吳小華教授團隊率先牽頭完成的全國多中心研究顯示,在中國卵巢癌患者中,BRCA1/2基因突變概率高達28.5%。
吳小華教授表示,卵巢癌預後效果差,早期無典型症狀,70%以上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確診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過四成,堪稱「最兇婦癌」。因此,如果能夠早期意識到發病風險,及早幹預,將有效預防和治療卵巢癌。
吳小華教授建議,對於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通過基因檢測或有效的遺傳諮詢,確認有BRCA1/2基因突變的人群經專業醫生評估可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避免罹患卵巢癌或乳腺癌的風險;此外,目前已經有不少針對BRCA1/2基因靶點的藥物上市,明確基因突變對於獲得前沿治療方案有顯著幫助。
據了解,腫瘤醫院腫瘤婦科年開展卵巢癌手術超過1200例,其中近90%為晚期,超過40%為復發手術患者。為了給晚期卵巢癌患者提供滿意的治療,卵巢癌研究團隊構建了覆蓋初始治療、復發治療、隨訪及維持治療的全程治療管理體系。
針對遺傳性卵巢癌,自2013年項目起,腫瘤醫院依託於BRCA突變檢測項目,開展初步的遺傳諮詢及檢測工作。2016年起,醫院卵巢癌研究團隊與病理科合作,開展預防性的輸卵管卵巢切除手術;並於2017年起啟動婦科腫瘤遺傳諮詢門診,為相關患者和家系管理提供了更加便利有效的途徑。
據了解,腫瘤醫院腫瘤婦科吳小華團隊領銜的系列國際前沿研究成果,也將為破解卵巢癌遺傳難題提供更多「中國方案」,完成了首個中國卵巢癌患者PARP抑制劑尼拉帕利的個體化起始劑量的維持治療三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NORA」試驗,研究結果在今年的ESMO大會報告,正在推廣復旦「三步化療」在非BRCA突變卵巢癌中維持治療價值。
吳小華教授表示,通過醫院全程管理的診療體系結合基因檢測、遺傳諮詢與家系預防,配合藥物臨床試驗,有望使得卵巢癌這種病死率極高的「最兇婦癌」變為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