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你娘家的房子空著,不如送給小叔子」「那是我弟的婚房」

2020-11-21 騰訊網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一個人活著的狀態,有內在和外在之分,內在是真實的自己,外在是戴上面具的自己。我們不僅要能認清自己的這兩副面孔,而且要靈活切換自己的狀態。

專注於你自己的時候,你當然應該清醒一點,不能允許自己犯錯。但是,與人相處的時候,沒必要太清醒,或者說,你應該用清醒的自己去扮演一個不清醒的角色。

有個事實不容忽略:內在和外在都很糊塗的人,是真糊塗,這樣的人往往做不到對自己負責任,而且很容易被人利用;同理,內在和外在都很清醒的人,也會活得很累,因為當你用太過清醒的狀態與人相處時,會讓人覺得不近人情。

規避掉這兩種不合理的狀態之後,剩下的一種合理的狀態就顯而易見了:要在人後清醒地做自己,要學會在人前裝糊塗。裝糊塗不是虛偽,而是保護自己,你知道你在想什麼,別人不知道,你就不會輸。

這個道理適用於各種人際關係,包括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同樣需要在該裝糊塗的時候裝糊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直接繞過一些不需要去直面的問題,矛盾少了,自然也就幸福了。

02

曉芬就是個特別會「裝糊塗」的人,尤其是在她結婚以後,說自己跟婆家人相處的時候,日常生活如同宮鬥,「我必須時刻謹慎,才能避免自己被欺負。捫心自問,我不是個會欺負別人的人,我這樣的人若想不被別人欺負,唯有裝糊塗這條路可走,讓婆家人覺得我傻乎乎的,他們也就懶得欺負我了。」

她能說出這番話,足以證明她活得很用心。這種用心的人,自然不會隨便找個人結婚,當然會用心選擇,所以,她在婚後裝糊塗,是建立在慎重選擇了婚姻的基礎上。

換句話說,她用心選擇的老公沒有問題,只要自己不犯錯,兩個人一直都可以和平共處,這一點她是可以確定的。不確定因素是婆家其他人,尤其是婆婆,因為她和婆婆相對陌生,覺得只有裝糊塗,把自己放在暗的位置,讓婆婆處在明的位置,她才能認清婆婆的真面目。

她婆婆沒有她那麼多「心機」,自然做不到像她一樣裝糊塗,而是像我們前面說的,用真實的面目與她相處,得知兒媳娘家有一套房子空著,就想到把那套房子要回來給自己的小兒子,如意算盤打得很響,覺得這樣就可以不用給小兒子買房了。

曉芬娘家的那套房子,其實並不是空著的,她有個弟弟,那是她父母提前給她弟弟買的婚房,「我們家那邊的風俗就是,男人結婚前必須要先有房子,這樣才能在有人給介紹對象的時候,理直氣壯說自己有房,才能離婚姻更近。」

既然這是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曉芬心知肚明,她當然不可能為了討好婆婆而犧牲弟弟的婚姻,她本想用這樣一番話反擊婆婆:

『別做夢,我娘家那套房子是我弟弟的婚房,是留給我弟弟結婚用的,是我爸媽出錢買的。小叔子沒有房子,是你作為母親應該操心的事,不是我該操心的事,更不是我娘家該操心的事,如果每家人缺房子都問別人要,妄想把別人的房子據為己有,那就亂套了。別說是我不願意把房子給你,反過來如果是我問你要房子,你肯定也不願意。既然你不想有損失,為什麼我跟我娘家就活該損失一套房子呢?這也太不講理了!』

但是,上面那番話她終究沒有說出口,長期以來養成的裝糊塗的習慣告訴她,與人相處的時候,有些話與其挑明,不如敷衍,尤其是在該拒絕別人的時候,用一種漫不經心的方式拒絕,比直白一點拒絕效果要好,所以她開口說的是,「哦,那套房子啊,好像是我爸媽買給我弟弟結婚用的,你要真想要,去問我爸媽,我做不了主。」隨即她又加了一句,「我跟我爸媽關係不太好,之前結婚時鬧過矛盾,不想再惹他們生氣了。」

她這番話的高明之處,不僅在於裝糊塗,而且還有示弱的成分,傳達的意思就是:「問我沒用,去問我爸媽好了,我跟他們不來往,從我這裡攻破簡直是痴心妄想!」

除了跟婆婆相處的時候會裝糊塗,跟她老公相處的時候,她同樣也會裝糊塗,用她的話來說就是:

『夫妻之間相處,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不要「越界」,傷人的話一定不要說,因為這種話一旦說了就會留下傷痕,事後道歉也無法讓傷痕消失。不過,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比如,不要指責男人對你不好,而是可以反過來示弱說自己好希望能被多愛一點,這是一種心理博弈,通過指責的方式索取,遠不如通過示弱讓對方主動付出。』

03

回頭去看曉芬說的那些話,以及她心裡想的那些事,不難發現,她是個心思縝密的人,也就是我們開頭時提到的「內在活得很清醒的人」。

她抓住了「與人相處,應該裝糊塗」的訣竅,帶著清醒裝糊塗,或者說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表面上看起來傻乎乎很好欺負,但想欺負她的人偏偏就無從下手。具體來講,是因為她掌握了裝糊塗的三種境界:

對自己,習慣於清醒

這一點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做自己的時候很清醒,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想要和不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一個人的時候會思考怎樣跟自己相處,怎樣跟別人相處,同時又把別人做內與外的區分。

可以說,他們不僅在對待自己的人生時,有清醒的思路。在自己的人生與他人的人生有交集的時候,他們也能明確方向,不會讓自己跑偏,這是裝糊塗的基礎所在。

對內,習慣於正話反說

上面一點提到的「把別人做內與外的區分」,從曉芬的那段婚姻來說就是:她老公是內,其他人都是外人。因為夫妻間是要一直在一起過日子的,所以在這種關係當中裝糊塗,跟與外人相處時裝糊塗不一樣。

用她的話來說,夫妻間相處,裝糊塗的最高境界就是「正話反說」,任何傷人的話,以及有可能危及到婚姻的言行,都可以換一種相對糊塗的方式去表達,其中示弱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而事實上,她並不弱,並不傻,並不糊塗,但用這種真實的面目去面對她老公,無法激發對方的保護欲,所以,換一種相對弱的狀態,就能給自己帶來幸福。

對外,習慣於笑著拒絕

對待身邊人,裝糊塗的時候需要小心翼翼一些。但是對待外人,則不要那麼講究,該拒絕的時候笑著拒絕就好,就像那句話說的,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這說的就是裝糊塗。

比如曉芬的婆婆問她要房子的時候,她心裡清楚自己面對的問題是什麼,但並沒有跟婆婆針鋒相對,而是選擇裝傻裝睡裝糊塗,婆婆無從下手的時候,自然懶得再去欺負她。

以上所講的這些聽起來好像是「心機」,其實不一樣。心機往往是一種損人利己的心理活動,而裝糊塗,純粹是一種自我保護,保護好自己,又不去欺負別人,這樣才能守住自己的幸福,希望你也能明白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兒,你倆搬出去,這房給你弟結婚」兒媳不吵不鬧,贏得漂亮
    小叔子要結婚了,婆婆準備了16萬彩禮,而小薰當時結婚,婆婆只願意給6萬彩禮,這10萬的差別,讓小薰心裡很不爽。「兒,你倆搬出去,這房給你弟結婚,不搬也行,把你倆睡的主臥騰出來,給你弟。」為了婆媳分開住,小薰和自己父母商量了一下,婚房女方出錢買,只寫小薰一個人的名字。如果男方想要加名,以後把錢打過來,這樣就是公平的AA買房,兩個人名字。夫妻倆結婚搬進新房後沒多久,婆婆就把小叔子的行李也都放到了新房子。
  • 「你爸媽沒兒子,守著三套房也沒用,給我弟一套結婚吧」「可以」
    鄰居扯扯我的衣服,開玩笑不讓我幹活,她說:房子蓋完是弟弟的,你幹再多也是白忙,長大出嫁帶不走一磚一瓦。 這話頓時引來大人們的鬨笑。 從那時候起,我就清楚地知道,家裡的房子和其他貴重的東西,將來都是屬於弟弟的,都是屬於男孩的,跟女孩無關。
  • 「兒媳,拿房產證抵押貸款,我娘家侄子要創業」,「憑什麼」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如果你有情感問題,就來找我,風裡雨裡,我在這裡等你。因為房子的事情,秦曉鷗最近和婆婆鬧得很難堪,一開始,婆婆說話的語氣相當客氣,爭執之下氣急敗壞,破口大罵兒媳秦曉鷗「沒良心」。秦曉鷗不覺得自己有錯,她受不了婆婆的無理取鬧。在秦曉鷗眼裡,婆婆簡直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扶弟魔」。
  • 「兒媳,結婚了就是一家人,把你20萬陪嫁給我小兒買房吧」「行」
    2.兒媳,結婚了就是一家人,把你20萬陪嫁給我小兒買房吧粉絲小璇發來私信說,她最近遇到了一件令她上火的事情,起因是婆婆跟她索要自己的二十萬陪嫁。小璇上個月剛剛結婚,婆家是「雙子戶」,老公還有個小兩歲的弟弟。
  • 女子娘家拆遷分50萬,小叔借走20萬開店,婆婆的一句話驚醒夢中人
    很多人都會說,當你準備借錢給別人時,你就要做好要不回來錢的打算。即使能把錢要得回來,那也是費盡了心思,撕破了臉皮。尤其親戚之間,你一旦借了錢,你再想要回錢,那就是得罪了更多人。01林芳和老公結婚了五年,兩個人的感情很好。因為他們是兩個人一起白手起家的,同享福共患難,自然感情會比一般的夫妻要好很多。
  • 賣老房給兒子買婚房,兒媳卻接親家養老,父母笑著和兒子斷絕關係
    只是兒子和兒媳談婚論嫁時,親家一口要十萬彩禮,另外還要在城裡買一套學區房。楊阿姨和老伴,這些年雖然也攢了一些錢,但距離學區房首付,還遙遙無期。2但楊阿姨又不忍心捨棄掉兒子改變命運的機會,於是一咬牙,就把老家房子賣掉,給兒子湊了70多萬的首付。
  • 「兒媳,趕緊把錢交出來,你小叔子等著買車」「做夢」
    單是金錢方面的問題,也還有解決的辦法,若是既有利益的牽扯,又有厚此薄彼的不公,那家庭矛盾要解決起來,就沒那麼簡單輕鬆了。獨生子女家庭,倒也沒有厚此薄彼的情況出現,也就在多子女家庭才會如此。就算只有兩個子女,也會出現不公平的情況。父母總是要更顧及年齡偏小的那個,嘴裡永遠都說著那句「他小,就得讓著他」。
  • 「兒媳,把主臥騰出來,我女兒要住」「不如你從我買的房搬出去」
    畢業之後兩個人也到了結婚的年齡,可是小凡家庭條件有限,根本就買不起房。美美的家裡條件倒是很好,家人就給了美美一筆錢,讓她全款買下了一套房子,作為兩個人將來的婚房。擔心小凡手頭緊,美美幾乎沒要什麼彩禮,就這樣兩個人組建了一個小家庭。
  • 「兒媳回你娘家坐月子,我女兒要來坐月子」「老糊塗,這是我家」
    結婚之前蘇月的父母怕自己的女兒吃虧,主動出資幫小兩口買了一套房,婚後這套房成為蘇月和王明的家。剛開始家裡只有蘇月和王明兩個人,後來因為王明的老家年久失修,房子搖搖欲墜,王明擔心母親的安全,就把母親接過來一起住,家裡一下子變成了三個人。
  • 「房子租出去,不如送給我兒子」,婆婆霸氣要房,結果卻自取其辱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01有些人,很想促成一件事的時候,嘴上往往會把要求降得很低。但是,真的把事情擺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卻又會提出新的要求。她愛你嗎?你母親反對的理由是什麼?」他說他和女朋友真心相愛,就因為他母親不願意買房子,嫌女方要求高,所以才反對。我告訴他,「如果我是你,我會堅持。放棄一段感情很容易,關鍵是放棄之後,很難。
  • 「兒媳,我小兒子結婚,把你的陪嫁拿出來給他買婚房」「做夢」
    陳澤本就很喜歡張舜華,見母親如此著急,還以為她是真心實意待見張舜華,所以他就在兩人在一起兩周年之際向張舜華求了婚。張舜華的父母就這麼一個女兒,一直就希望她早日結婚,可張舜華貪玩直到快要三十了才說要結婚,為了不讓她被婆家輕視,更是大手筆的給女兒陪嫁了一套房子和二十萬嫁妝。
  • 「地荒著、車放著、房空著」,3種怪象在農村越來越多,啥原因?
    記得一次,我和村裡老大爺一塊拉呱,其中大爺說起了莊稼地裡的現狀,他說:現在也是奇了怪了,以前的時候誰家富裕,就從莊稼地裡看出來,那時候誰家種的地好,地裡沒有草其光景就過的好。但是現在,如果村裡誰家的地裡種的一塌糊塗,地裡荒成一半,而這家人過的富裕。這真是「貓有貓路、狗有狗道」各人有各人的賺錢門路啊!
  • 「彩禮得再加十萬,給我弟買車」「不好意思,這婚我結不起」
    美好的愛情可遇不可求,每個人都渴望遇到對的人,能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只不過想把戀愛談到結婚,就免不了要談彩禮和房子,其實彩禮是男方家的一份心意,而房子是安全感,只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就不要太過於斤斤計較。
  • 「我媽沒逼你給我弟買房,這本就是你的義務,家人之間要多付出」
    可是,嫁妝錢都被婆婆拿走了,慧茹有個小叔子,性格很任性,已經25歲的人了,可連養活自己都難。孫東非常孝順,就聯合婆婆想辦法,把慧茹娘家人給的嫁妝都拿走了。 慧茹是學英語的,她找工作很容易,每個月的收入也不低。婆婆覺得她有能力,掙錢多,又是他們家的兒媳,掙的錢就該給家人用。
  • 我幫公婆還完房貸,公婆卻把房送給大姑姐,我找公婆要20萬
    我幫公婆還完房貸,公婆卻把房送給大姑姐,我找公婆要20萬有些女人認為既然結婚了,夫妻就是一家人,那么女人就要把丈夫的家人當親人看待,真心真意的對待婆家人,往往有時候,你對公婆的真心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到頭來是寒了兒媳的心。
  • 兒媳沒有閨女貼心,盼著生閨女怕兒媳以後不孝。你是這樣想的嗎
    在他們的概念裡面,《兒媳沒有閨女貼心》。所以造就了。80以後幾代人的想法。在我的家庭裡邊。我的公公也是這樣認為的,她覺得女兒比兒媳貼心。他覺得以後養老還是要靠女兒。其實他自己有沒有想過他是怎麼對自己的兒媳的?有沒有像閨女一樣?對待自己的兒媳呢?我給大家講一下我自己的經歷。也是為什麼我一直不住婆家而一直住在娘家的原因。
  • 得知我把房子送給弟弟了,老公說:你沒房了,我就沒理由對你好了
    就像有個離婚女人吐槽前夫時說的一樣,「結了婚才知道,他愛的不是我的人,只是我的錢,之前他所表現出來的好,全都是偽裝的,全都是在騙我,幸虧我及時認清了他的真面目,否則最後難免會被他騙得渣都不剩。」你的錢和房子,從你嫁給我的那一刻起,就屬於我,不經我同意,你無權支配。我爸媽不需要房子嗎?我妹妹不需要房子嗎?憑什麼不先緊著我爸媽,而要把房子過戶給小舅子?」慕雲愣了幾秒之後反問他,「你不是說過,不愛我的錢,只愛我的人嗎?你不是說過我的錢永遠是我的錢嗎?既然如此,我自由支配自己的財產,有什麼不對?
  • 每月給娘家三千婆家一千,婆婆嫌少來理論,老公:生活費只給五百
    拿著這筆錢買了房子,他們從此也在城裡立足了腳跟。只是婆婆依舊不待見張梅,而老公見婆婆這樣對待張梅,也慢慢疏遠了父母。而婆婆就認為是張梅在中間挑撥離間,對她也沒有過好臉色看。3張梅生孩子時,婆婆藉口要照顧懷孕的小兒媳,堅決不肯來伺候月子。
  • 「我弟結婚還差50萬,你的房值100萬,賣掉分他一半吧」「可以」
    渴望愛情是種本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期待一份陪伴。仿佛只有找到伴侶,人生才算完整。相處中,我們應該學會付出,同時有資格進行索取。而享受另一半的饋贈,也成為了一些女孩子感受愛意的方式。「我弟結婚還差50萬,你的房值100萬,賣掉分他一半吧」「可以」01.薛剛(化名)是個喜歡折騰的小夥,他不甘平庸,即使失敗過好幾次,他也執意要創業。29歲時,他幾乎用光了積蓄,那一年,他第一次對未來感到絕望。
  • 「婆婆,你兒子結婚憑什麼讓我買房」「兒子,不答應就和她離婚」
    說了幾句寒暄的話,之後就和雨婷表示,你的小叔子要結婚了,可是新房卻還沒有著落。希望雨婷能給他30萬支付房子的首付。雨婷剛開始還以為婆婆是來借錢,可是沒想到是給錢,她心情一下就不好了。她生氣的和婆婆說:「你兒子結婚沒有錢買房,可以先借錢買房或者是暫時先不買房就在婆家住,為什麼非要讓我出錢給她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