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一個人活著的狀態,有內在和外在之分,內在是真實的自己,外在是戴上面具的自己。我們不僅要能認清自己的這兩副面孔,而且要靈活切換自己的狀態。
專注於你自己的時候,你當然應該清醒一點,不能允許自己犯錯。但是,與人相處的時候,沒必要太清醒,或者說,你應該用清醒的自己去扮演一個不清醒的角色。
有個事實不容忽略:內在和外在都很糊塗的人,是真糊塗,這樣的人往往做不到對自己負責任,而且很容易被人利用;同理,內在和外在都很清醒的人,也會活得很累,因為當你用太過清醒的狀態與人相處時,會讓人覺得不近人情。
規避掉這兩種不合理的狀態之後,剩下的一種合理的狀態就顯而易見了:要在人後清醒地做自己,要學會在人前裝糊塗。裝糊塗不是虛偽,而是保護自己,你知道你在想什麼,別人不知道,你就不會輸。
這個道理適用於各種人際關係,包括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同樣需要在該裝糊塗的時候裝糊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直接繞過一些不需要去直面的問題,矛盾少了,自然也就幸福了。
02
曉芬就是個特別會「裝糊塗」的人,尤其是在她結婚以後,說自己跟婆家人相處的時候,日常生活如同宮鬥,「我必須時刻謹慎,才能避免自己被欺負。捫心自問,我不是個會欺負別人的人,我這樣的人若想不被別人欺負,唯有裝糊塗這條路可走,讓婆家人覺得我傻乎乎的,他們也就懶得欺負我了。」
她能說出這番話,足以證明她活得很用心。這種用心的人,自然不會隨便找個人結婚,當然會用心選擇,所以,她在婚後裝糊塗,是建立在慎重選擇了婚姻的基礎上。
換句話說,她用心選擇的老公沒有問題,只要自己不犯錯,兩個人一直都可以和平共處,這一點她是可以確定的。不確定因素是婆家其他人,尤其是婆婆,因為她和婆婆相對陌生,覺得只有裝糊塗,把自己放在暗的位置,讓婆婆處在明的位置,她才能認清婆婆的真面目。
她婆婆沒有她那麼多「心機」,自然做不到像她一樣裝糊塗,而是像我們前面說的,用真實的面目與她相處,得知兒媳娘家有一套房子空著,就想到把那套房子要回來給自己的小兒子,如意算盤打得很響,覺得這樣就可以不用給小兒子買房了。
曉芬娘家的那套房子,其實並不是空著的,她有個弟弟,那是她父母提前給她弟弟買的婚房,「我們家那邊的風俗就是,男人結婚前必須要先有房子,這樣才能在有人給介紹對象的時候,理直氣壯說自己有房,才能離婚姻更近。」
既然這是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曉芬心知肚明,她當然不可能為了討好婆婆而犧牲弟弟的婚姻,她本想用這樣一番話反擊婆婆:
『別做夢,我娘家那套房子是我弟弟的婚房,是留給我弟弟結婚用的,是我爸媽出錢買的。小叔子沒有房子,是你作為母親應該操心的事,不是我該操心的事,更不是我娘家該操心的事,如果每家人缺房子都問別人要,妄想把別人的房子據為己有,那就亂套了。別說是我不願意把房子給你,反過來如果是我問你要房子,你肯定也不願意。既然你不想有損失,為什麼我跟我娘家就活該損失一套房子呢?這也太不講理了!』
但是,上面那番話她終究沒有說出口,長期以來養成的裝糊塗的習慣告訴她,與人相處的時候,有些話與其挑明,不如敷衍,尤其是在該拒絕別人的時候,用一種漫不經心的方式拒絕,比直白一點拒絕效果要好,所以她開口說的是,「哦,那套房子啊,好像是我爸媽買給我弟弟結婚用的,你要真想要,去問我爸媽,我做不了主。」隨即她又加了一句,「我跟我爸媽關係不太好,之前結婚時鬧過矛盾,不想再惹他們生氣了。」
她這番話的高明之處,不僅在於裝糊塗,而且還有示弱的成分,傳達的意思就是:「問我沒用,去問我爸媽好了,我跟他們不來往,從我這裡攻破簡直是痴心妄想!」
除了跟婆婆相處的時候會裝糊塗,跟她老公相處的時候,她同樣也會裝糊塗,用她的話來說就是:
『夫妻之間相處,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不要「越界」,傷人的話一定不要說,因為這種話一旦說了就會留下傷痕,事後道歉也無法讓傷痕消失。不過,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比如,不要指責男人對你不好,而是可以反過來示弱說自己好希望能被多愛一點,這是一種心理博弈,通過指責的方式索取,遠不如通過示弱讓對方主動付出。』
03
回頭去看曉芬說的那些話,以及她心裡想的那些事,不難發現,她是個心思縝密的人,也就是我們開頭時提到的「內在活得很清醒的人」。
她抓住了「與人相處,應該裝糊塗」的訣竅,帶著清醒裝糊塗,或者說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表面上看起來傻乎乎很好欺負,但想欺負她的人偏偏就無從下手。具體來講,是因為她掌握了裝糊塗的三種境界:
對自己,習慣於清醒
這一點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做自己的時候很清醒,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想要和不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一個人的時候會思考怎樣跟自己相處,怎樣跟別人相處,同時又把別人做內與外的區分。
可以說,他們不僅在對待自己的人生時,有清醒的思路。在自己的人生與他人的人生有交集的時候,他們也能明確方向,不會讓自己跑偏,這是裝糊塗的基礎所在。
對內,習慣於正話反說
上面一點提到的「把別人做內與外的區分」,從曉芬的那段婚姻來說就是:她老公是內,其他人都是外人。因為夫妻間是要一直在一起過日子的,所以在這種關係當中裝糊塗,跟與外人相處時裝糊塗不一樣。
用她的話來說,夫妻間相處,裝糊塗的最高境界就是「正話反說」,任何傷人的話,以及有可能危及到婚姻的言行,都可以換一種相對糊塗的方式去表達,其中示弱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而事實上,她並不弱,並不傻,並不糊塗,但用這種真實的面目去面對她老公,無法激發對方的保護欲,所以,換一種相對弱的狀態,就能給自己帶來幸福。
對外,習慣於笑著拒絕
對待身邊人,裝糊塗的時候需要小心翼翼一些。但是對待外人,則不要那麼講究,該拒絕的時候笑著拒絕就好,就像那句話說的,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這說的就是裝糊塗。
比如曉芬的婆婆問她要房子的時候,她心裡清楚自己面對的問題是什麼,但並沒有跟婆婆針鋒相對,而是選擇裝傻裝睡裝糊塗,婆婆無從下手的時候,自然懶得再去欺負她。
以上所講的這些聽起來好像是「心機」,其實不一樣。心機往往是一種損人利己的心理活動,而裝糊塗,純粹是一種自我保護,保護好自己,又不去欺負別人,這樣才能守住自己的幸福,希望你也能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