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如果你有情感問題,就來找我,風裡雨裡,我在這裡等你。
#婆媳間的那些事#
01
《如果歲月可回頭》裡景雅曾說過:「這個世界上有三種人,一種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另一種是良心沒被狗吃了的人,還有一種是良心狗都不吃的人。」
不知從何時起,「做人要有良心」這句話已經成了我們做人的底線。何為「有良心」?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幫扶兄弟姐妹,對於人生道路上給予過我們幫助的那些人心存感激,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因為房子的事情,秦曉鷗最近和婆婆鬧得很難堪,一開始,婆婆說話的語氣相當客氣,爭執之下氣急敗壞,破口大罵兒媳秦曉鷗「沒良心」。
秦曉鷗不覺得自己有錯,她受不了婆婆的無理取鬧。在秦曉鷗眼裡,婆婆簡直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扶弟魔」。
近年來,「扶弟魔」這個詞彙在生活中時常出現,男女雙方涉及到談婚論嫁的細節時,糾紛產生的根源往往就是一方無條件幫扶原生家庭。
02
「扶弟魔」有多可怕?恐怕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懂。
秦曉鷗的婆婆今年已經51歲了,身體硬朗,脾氣火爆,動不動就拿出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教育兒媳。
結婚以後,秦曉鷗只和婆婆生活了一個月,就各種矛盾不斷。
逢休息日,秦曉鷗和丈夫一得閒,婆婆就支使他們倆去舅舅舅母家幫忙,要麼送去一大堆新鮮蔬菜和水果,要麼帶去一後備箱雜七雜八的禮品,關於這一點,秦曉鷗心裡挺氣憤的。
平日裡,婆婆張口就是我弟弟怎樣怎樣,秦曉鷗實在看不慣,便提出了分開住。
秦曉鷗和丈夫所住的婚房是娘家出資買的,小縣城房價不高,而秦曉鷗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一輩子打拼下來也攢下了不少積蓄,婚房權當是他們給女兒的陪嫁。
作為房子的主人,秦曉鷗有底氣決定婆婆的去留。
聽公公說,年輕時候的婆婆就無條件幫扶娘家弟弟,這個舉動持續了30年之久,如今舅舅家的孩子都已經娶妻生子了,婆婆便開始幫扶娘家侄子。對此,秦曉鷗的公公也是很無奈。
連同秦曉鷗的丈夫也對婆婆的所作所為有著諸多的不滿。
03
據丈夫描述,小的時候,他想買件新衣服,母親不願出錢,但舅舅家的小孩想要什麼,母親滿心歡喜便答應了。
秦曉鷗和丈夫有一個三歲的孩子,公婆作為長輩,逢年過節有不少親戚會上門做客,少不了要帶些小孩子的零食和禮品。
原本,這些親戚帶來的小孩子的零食都是給秦曉鷗孩子的,可婆婆從不給自家孫子留,一股腦地往秦曉鷗舅舅家拿。
秦曉鷗覺得婆婆不把自己當自家人也就算了,但她從不把兒子孫子當一家人的舉動實在有些過分。
更讓秦曉鷗氣憤的是婆婆最近的一個舉動。秦曉鷗娘家趕上了拆遷的大好事,分了兩套房子。婆婆這下又開始眼紅了,把主意打到了兩套房子上。
「兒媳,拿房產證抵押貸款,我娘家侄子要創業!」
秦曉鷗一時語塞,婆婆這麼理直氣壯的樣子太滑稽,她雖是娘家的獨生女,但這兩套房子終究是父母的財產,她無權幹涉,更不會拿娘家的資產來幫扶婆婆的娘家侄子。
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後,婆婆沒少數落她,但好在丈夫拎得清,事事向著秦曉鷗,夫妻之間的感情並沒有因此而受損。
04
婆媳之間難免會發生這樣那樣的矛盾,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婆媳之間不和可能會影響婚姻的質量,但絕對不是導致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
而婚姻幸福與否的真正根源在於男女之間的感情,倘若婆媳糾紛爆發,男人能夠明確表態,站在有理的一方,不偏袒過錯方,這樣的婚姻才有可能持續幸福下去。
「扶弟魔」這個詞彙太常見了,現實生活中實踐這一點的也大有人在。像秦曉鷗婆婆這樣到了50歲的人還在無底線地幫扶娘家,實在是有些愚笨。
兄弟姐妹之間的血緣親情固然重要,但成家有了孩子有了孫子以後,就應該事事以自家人為先,無條件的幫扶只會增加幫扶者的惰性,對其成長並無益處。明確拒絕不合理的要求,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END-
今日話題:
你怎樣看待「扶弟魔」這個群體?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