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榮
秋風突起,黃色的銀杏葉像蝴蝶,像雪花,在空中翻騰著,旋轉著,舞動著,時高時低,時快時慢……幾個身著豔麗服飾的小孩在銀杏樹下追逐著,嬉鬧著,她們揮舞著雙手,與葉兒嬉戲。那快樂的樣子,歡樂的叫喊聲,瀰漫整個樹林。
晚飯後在小區散步,夕陽從樹葉間篩漏,細碎的光斑在地面跳躍。微風吹來,樹葉沙沙,黃葉翻飛。妻指著前面一顆樹說:「多美的銀杏呀!」我才見到久違的銀杏樹,才知道銀杏早就默默地來到了我身邊。
小區漫步,目之所及,到處青翠欲滴,花團錦簇。火紅的石榴、青翠的修竹、高大的樟樹、豔麗的紫薇、蔥鬱的羅漢松,還有櫻花、廣玉蘭、香椿、桂花……也許正因為小區花木繁多,四季常青,青翠的銀杏置身其中並不引人注目,所以,我沒能認出她來。
我不禁認真端詳著這棵銀杏。她的樹幹並不粗壯,只有碗口大,通體銀白。她沒有楊柳的婀娜多姿,也沒有樟樹的婆娑雍容。她只是筆直向上,挺拔而不妖嬈,堅定而不傲氣。雖有分枝,但絕不旁逸斜出。枝上叢生出許多細長的葉柄,扇形的葉片迎風搖曳,像一隻只黃色的蝴蝶在飛舞,煞是好看。
時令已是深秋了,銀杏樹下撒落的樹葉並不多。我隨手撿起一片,仔細觀察著。郭沫若先生筆下的青翠早已不見了蹤影,但那豔麗的杏黃卻緊緊抓住了我的眼球。她不像梧桐葉那樣黃中帶褐,也不像楓葉那樣黃中透紅,更不像其他樹葉那樣黃中夾雜著斑點。那是一種純粹的黃,那麼純潔,那麼晶瑩。大多數樹葉到了秋天,水分耗盡,葉兒枯黃,筋脈突起,凸顯出一種生命即將耗盡的憔悴和衰竭。銀杏葉卻是水潤的,飽滿的,甚至透出蓬勃的生機。你看,她絲絲葉脈朝葉緣自然舒展,均勻有序而不曲卷。她扇形的葉面,圓潤的邊緣,長長的葉柄,就像一片片精緻的香水書籤,讓人不由得聯想到詩和遠方。
此後,我便留心了銀杏。我們小區有六、七棵銀杏樹,藏身於萬木叢中。每到深秋季節,她才顯現出她的特別:萬綠叢中,一樹杏黃,如雲如霧;秋風乍起,黃葉翻飛,如夢如幻。孩子們在樹下歡呼雀躍,撿拾珍藏。
「媽媽,這葉子好漂亮啊!給我照張像。」前面一個小女孩手裡拿著一把銀杏葉,站在樹下要媽媽照相。
小女孩甜甜地笑著,一手舉著銀杏葉,一手比著剪刀手。那活潑的樣子,在杏黃的銀杏襯託下,顯得那麼自然,那麼可愛,那麼生機勃勃。
人們都說,綠色才是生命的底色,然而,誰能否認這杏黃不是生命蓬勃向上的另一種色彩呢?
深秋,本是一個萬木枯萎,萬物蕭條,由盛轉衰的季節,也是寒冬的序曲。而這杏黃的銀杏葉卻絲毫沒有生命即將枯竭的跡象,更沒有生命行將結束的悲哀。面對隕落,她輕盈如飛;面對死亡,她從容淡定。在她看來,即使化為泥土,也不過是生命一次華麗的轉身。是啊,生活中有陽光和微風,也有暴雨和霜凍。面對苦難甚至死亡時,何嘗不需要一份坦然和從容?
我被銀杏那種樂觀和坦然深深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