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單本身就屬於違法行為,很多不法分子層層設下圈套,瞄準的其實是...

2020-12-08 中原新聞網

王 鵬作(新華社發)

近來,網際網路上很多「刷單兼職」平臺宣稱「手機兼職賺錢,在家就能掙錢」「不限時間地點」,看起來極具誘惑,可真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嗎?法官提示,其背後往往是詐騙犯罪的陷阱,已有不少人上當受騙,找工作找兼職一定要謹慎。

刷單本身就屬於違法行為,很多不法分子層層設下圈套,瞄準的其實是「刷單手」兜裡的錢。其通常手段都是利用預先墊資、事後結算方式騙取墊資款,也就是所謂收取本金或押金類詐騙。不法分子以在某些APP幫助刷單掙錢需要墊付本金或加盟刷單團隊需要收取押金為由,要求被害人向其銀行帳戶內匯款,在收到錢款後隨即刪除被害人聯繫方式並玩消失。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助理孫文介紹說,在法院審理的「兼職刷單」詐騙案件中,常見作案手段還包括掃描二維碼支付型詐騙。不法分子以給淘寶店鋪刷單的名義提供操作流程,承諾無需被害人付款、支付頁面會有企業代付選項、在輸入支付密碼後會有簡訊驗證攔截支付,以此降低被害人警惕性,之後在發送所謂的「企業代付碼」時要求被害人掃碼並輸入支付密碼。事實上,被害人一旦輸入支付密碼就會被划走錢款,之後對方又會以訂單異常、操作失誤等理由,要求被害人配合按照步驟申請退款,再次出示二維碼掃走被害人錢款。

此外,在「兼職刷單」詐騙案中,還有信用貸款分期購物型詐騙。如不法分子以刷單兼職並給予高額薪金為由誘惑被害人,稱需要通過虛假交易幫助手機營業廳業務員增加業績,無需被害人墊資,以行為人支付首付款並在訂單完成後隨即銷單為由,欺騙被害人到手機店以分期付款方式購買手機。

「這些案例共同點是不法分子為了獲取信任,通常會先給被害人一點『甜頭』,在第一單完成後正常給付酬金,讓被害人以為輕輕鬆鬆有利可圖,於是放下戒備進入對方圈套。」孫文說。另外,刷單詐騙類犯罪往往以公司名義實施,行為人有專門的套路和話術,對象大多針對在校大學生,主要利用這一群體兼職賺錢心理迫切、防範意識差的特點。而且,此類犯罪大多通過電信、網絡實施,隱蔽性強,偵破難度較大。

目前,刷單類詐騙是各級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據了解,近年來網絡詐騙在詐騙案件中佔比呈逐年上升趨勢。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網絡詐騙案件被告人中,有五分之一以上被判處5年以上刑期。

面對詐騙團夥五花八門、不斷翻新的詐騙手法,法官提醒求職者,要抵制誘惑,不貪小利。遇到陌生二維碼或不明網址、連結,絕不輕易打開,謹慎對待一切財產支付請求。天上不會掉「餡餅」,當招聘方宣稱的收入與勞動付出不對等時,必須保持警惕。入職或兼職都應當留意公司是否有相關資質,弄清所從事的工作內容,避免誤入歧途。如遇購物詐騙圈套,應保留交易支付憑證等證據,及時報警,把握黃金挽損期。(記者 李萬祥)

相關焦點

  • 廣州九尾科技:所有刷單都是違法業務,平臺正打擊任何刷單形式的業務
    廣州九尾科技:所有刷單都是違法業務,平臺正打擊任何刷單形式的業務       疫情期間,許多人足不出戶,接到了"兼職網絡刷單,足不出戶,輕鬆又賺錢"等相關的兼職信息。
  • 廣西新聞頻道記者臥底報導「刷單兼職騙局」,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據報導今年上半年開始網絡上出現了許多「刷單兼職」這些所謂的「兼職」打著「足不出戶、日入鬥金」「點點滑鼠、輕鬆賺錢」的旗號其實都是不法分子在實施網絡電信詐騙隨後,黃女士為了拿回第一筆福利單的本金及佣金,一步步陷入了圈套,先後投入了8萬多元,直到客服失聯,她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 警惕兼職刷單騙局新升級:代還「雙11」信用卡賺佣金
    「雙11」剛過沒多久,蘇州女孩小雨通過某平臺下載了一款刷單APP,並加入了該刷單群。一開始,小雨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接了為視頻點讚的任務,獲得了幾十元佣金並提現成功了。此時,群主又私信小雨稱因為「雙11」原因,現在「剁手黨」還款壓力劇增,新增了一個代還「雙11」信用卡的任務,佣金比為視頻點讚高很多,同時還發送了其他人成功獲得佣金的截圖給小雨看。
  • 落入圈套不自知
    在此客服所謂的一套50-500不等高額收入,操作了可能就掉入蓄謀已久的圈套之中! 現實版「萬萬沒想到」 你是否從未想過,你隨手掃碼群發換取禮品,就有朋友被騙?
  • 暑期在家,切勿「刷單」
    6月初的一天,劉某在QQ群裡發布刷單信息,提出可以通過支付寶花唄付款的形式刷單,事後給予10-17%的佣金。「刷單可賺取佣金!」這讓李同學動了心。所謂的刷單是指,商家為了吸引更多顧客來自己網店購買商品,通過找人在自己網店進行假買賣和假評價,製造虛假高銷售量和虛假高信譽度,以美化自己的網店來吸引顧客。從法律上來說,這種網絡刷單行為也是一種違法行為。如此手段也給騙子的行騙留下了可乘之機。
  • 暑假兼職要警惕「刷單」騙局
    在QQ上搜索「一對一交流群」,出來很多個和雯雯被詐騙的一模一樣的群,群頭像、管理員頭像也一樣。(記者手機截圖)    暑假來了,不少學生打算在假期裡做兼職,賺點外快並積累點工作經驗,殊不知,他們被一些不法分子給盯上了。「足不出戶、日入鬥金」「點點滑鼠、輕鬆賺錢」……這些誘人的字眼,讓涉世未深的學生們屢屢受騙。如何辨別花樣繁多的刷單兼職騙局?市反詐中心給學生支招。
  • 「刷單賺錢」so easy?南安已有人被騙上萬元!
    開始的幾單確實掙到幾十元,等到小芳大量支付訂單後,對方以未完成任務量需要小芳完成更多的刷單任務才能返還本金的理由,誘騙小芳繼續刷單。客服的回答滴水不漏,小芳只好照做,再次付款,一步步陷入了詐騙團夥設下的陷阱。
  • 融合了「免費送」及「刷單」的新型騙局已出現
    在等待快遞的日子裡,肖肖發現,「果園福利派送」群內每天都在派發「做兼職返佣金」的活動,簡單來說就是協助店主進行「刷單」,先行「墊付款項模擬下單」,待店家「虛假髮貨」完成訂單後,就可以得到佣金。並且,群裡不少小夥伴都在參與,積極地搶單,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曬收益」。
  • 「小人」給你設下圈套之前,會有哪些心理行為?答案有三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此專欄以心理學為主體,輔佐以方式和技巧,給朋友們做心理輔導,幫助朋友們認知自我,認知人性,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不再被痛苦的人生折磨,不再被迷茫纏繞,能夠開啟自己的潛力和能力,尋覓到屬於自己的精彩
  • 刷單詐騙發案最多,「返利」只為請君入甕
    「足不出戶,日進鬥金" "正規平臺,誠邀刷單" "按條結算,輕鬆上手" 這些網絡小廣告是否曾經進入你的眼帘
  • 網絡交友需謹慎 刷單處處是陷阱
    12月19日,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提醒廣大市民防範網絡刷單、冒充領導、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聲稱能註銷貸款記錄或貸款帳戶等詐騙手段,請切實提高警惕,不要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如有疑問,請致電96110諮詢。
  • 這可能涉嫌違法犯罪了……
    這種行為很可能涉嫌違法犯罪 ▲視頻製作:鍾建良 真實案例 近日,大旺警方掌握到在轄區活動的林某銀行卡涉嫌詐騙的線索,經初步核查發現,其銀行卡涉及數宗刷單詐騙案。
  • 樂高定格動漫:警察設下圈套,沒想到壞人正好在房間作案!
    樂高定格動漫:警察設下圈套,沒想到壞人正好在房間作案! 原標題:樂高定格動漫:警察設下圈套,沒想到壞人正好在房間作案!
  • 【大名】網絡刷單能賺錢?不!這是騙子的取財「大道」
    【大名】網絡刷單能賺錢?不!需要注意的是,「網上刷單」行為具有多重違法性,不僅破壞了誠信體系和市場的公平競爭,而且如果這種行為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還可能會構成刑事違法行為。在此提醒廣大群眾,不管是找工作還是兼職,一定要警惕,深思而後行,不要做違法的事,同時還要謹防上當受騙。
  • 反詐預警|傳銷式拉人頭刷單詐騙已滲透到營山
    你的家人朋友同事拉你刷單兼職賺錢你信了嗎?這起案件受害者據報案人稱在營山已經達到上百人,受騙金額上百萬,這種傳銷式拉人頭刷單詐騙已滲透到營山,傳銷式刷單,猶如滾雪球,越滾越大,一個坑一個,層層坑人,大家需要高度警惕!那麼第一個帶進來的是怎麼回事兒?
  • 受騙群眾最多的三類詐騙手法:貸款類、兼職刷單類、冒充客服退款類
    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日益發展的通信技術和快捷支付技術,實施各種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宅家網民缺錢的想貸款,沒工作的做刷單,給詐騙分子留下可乘之機,貸款類詐騙、兼職刷單類詐騙、冒充客服退款類詐騙案件高發多發,國家反詐中心民警對此總結出了防範小貼士,並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即:未知連結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帳匯款多核實),與警方一起守好錢袋子。
  • 夢幻西遊:師門收服怪物臨死設下的圈套,召喚的鳳凰連續神佑七次
    遊戲的意義就在於它能夠給人帶來快樂,如果過多的摻雜其他的東西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大家好,我是小三,每天給大家分享遊戲中的八卦趣事。現在在遊戲內玩家可以購買的限量錦衣禮盒有哪些?說實話,能夠購買的限量禮盒真的有很多,錦衣方面有浪淘沙、緋雪織、碧華錦,還有今七夕情人節的羽仙歌,楊洋、王一博的限量錦衣;限量祥瑞方面就更多了,有四不像,春節期間上線的非你莫鼠,還有以前上線的霜雪龍寶等限量祥瑞。
  • 微信官方:不可租借 恐成違法犯罪「幫兇」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5月20日,微信安全中心發文《不要賣「我」,也不要把「我」租出去》,並表示:「對於在平臺中租售微信帳號的行為,微信團隊一直嚴打嚴防,避免讓用戶落入圈套、成為不法分子違法犯罪的『幫兇』。」
  • 普華商學院揭露刷單騙局 別因貪芝麻而丟了西瓜
    」、「不用坐班月入過萬」、「在家刷單輕鬆買房買車」……當這些字眼出現在你眼前的時候,你是否能把握住自己,不落入騙子的圈套中。重新申請帳號、充值刷單、繳納保證金……前後兩個多月時間,王女士被連環騙局套走70多萬,直到最後,才終於意識到受騙。  刷單是違法行為 風險巨大  類似的例子不計其數,在百度上以刷單和騙局為關鍵詞,搜索出來的新聞令人觸目驚心,各種刷單被騙的案例,損失從幾萬到數十萬的都有。
  • 貸款、刷單等受騙群眾最多三類詐騙手法 國家反詐中心發提醒
    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日益發展的通信技術和快捷支付技術,實施各種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宅家網民缺錢的想貸款,沒工作的做刷單,給詐騙分子留下可乘之機,貸款類詐騙、兼職刷單類詐騙、冒充客服退款類詐騙案件高發多發,國家反詐中心民警對此總結出了防範小貼士,並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即:未知連結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帳匯款多核實),與警方一起守好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