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的《白夜行》比較有水準,拿起來不忍中斷,幾乎一口氣看完。想寫點東西吧,又感覺困難,懸疑故事一旦劇透,就失去意義了。還是撇開情節說吧。
神構思,猜不透的結局
《白夜行》的故事要素到位,開篇就設懸念——當鋪老闆被殺。衝突環環相扣,隨警察走訪發現,死者妻子疑似劈腿,死者好像存在婚外情及情敵,情敵、情人又陸續死去……整個故事伴隨死亡、傷害,在重重迷霧中神速展開。
書中有個男孩叫「亮司」,有個女孩叫「雪穗」。從這二人的角度,列一份受害清單:
洋介:「亮司」的父親。開篇被殺;寺崎:疑似「亮司」父婚外情敵。車禍死亡;夕子:「亮司」情色服務女客戶。性後猝死;奈美江:「亮司」灰色生意合伙人。被殺;松浦:「亮司」母出軌姘頭。被殺;文代:「雪穗」生母。自殺或被殺;藤村:散布「雪穗」身世的女同學。遇襲;江利子:「雪穗」要好女同學。遇襲;高宮:「雪穗」首任丈夫。婚姻完全受控;今枝:調查「雪穗」的偵探。被殺;禮子:「雪穗」養母。被殺;美佳:「雪穗」再婚繼女。被強暴……從這份清單中,能感到險象環生。一個個嫌疑人出現,又相繼遇害,不到故事結局,很難猜透真相,引人入勝。
神駕馭,時空穿越自如
書中人物很多,關係也有點凌亂。不像通常故事主角貫穿始末,《白夜行》十多個章節好像都有各自主角,又分別在揭秘中串聯。
值得稱道的是,東叔對時間駕馭也灰常牛逼。一起案件縱跨19年,人物在不同階段陸續出現,而書中很少直接提及「X年以後」字眼。讀者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現,線索人物中學了、大學了、結婚了、離婚了……
說來慚愧,起初對角色、時間驟變,還有點不太適應。
神映射,社會人性愛情
故事反映生活。隨著案情鋪展,映射諸多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的社會現象:經濟蕭條、企業倒閉、失業驟增、動蕩犯罪、金錢至上、人性扭曲……年輕一代精神道德危機顯現,隨時可能為某因素鋌而走險,比如愛情。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說到愛情,想到幾種畸形情況:比如金庸的《天龍八部》,馬夫人對待喬峰,就是「得不到就毀掉」的變態心理。人人都為我傾心,你卻不看我一眼,必須整得你眾叛親離!
又如遊坦之對待阿紫,這是「萬死不辭只為君」的卑微心理。什麼毀容啊、毒蟲啊,統統不在話下,舉手間眼珠子都只能剜給你。要不要就看你了!
還有最恐怖的,就是《白夜行》裡這種「寧負天下不負卿」的扭曲心理。你身在黑夜,我遙望潛伏,情願做一份亮光,讓你可以像白天一樣行走自如(白夜行)。別以為這叫愛得深沉,其實它已超出人性界限。不管是非對錯,無視倫理道德,誰得罪你,我就要幹掉誰;誰不利於你,我就要處理誰!最後,這份感情註定隨人一起灰飛煙滅。
愛,別極端,適可而止。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無論是站在主線還是直線的角色帶入,都有其值得思考的地方。對懸疑類小說感興趣的就更加推薦讀一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