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為期14天的隔離生活,IQAir全球CEO弗蘭克·哈姆開啟了自己與公司的首次進博會之旅。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裝飾一新,靜待賓客。陳夢澤 攝
「今年全球經濟的變數都非常大,但在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方面,中國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所以企業非常看重中國市場。」哈姆說。這次來華,他還特意帶來了瑜伽墊、拉力器等一整套健身設備,為了應對隔離期間的生活。
像哈姆一樣不遠千裡親自前來參會的,還有紐西蘭紐仕蘭全球研發總經理羅伊。他的答案中,同樣提到了「中國市場」:「我們在前兩屆進博會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今年也一直打算要參展。我一直相信任何生意必須緊跟客戶,而我們的重心就在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正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進博會這場貿易盛會,於特殊時期如約而至,體現的正是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真誠願望。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館內人數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可愛的進寶乖乖戴好口罩,更多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雲端」很熱鬧。開幕式上,巴基斯坦、南非、智利等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以視頻方式參加;「線上線下結合」的參展方式,讓全球企業開啟「屏對屏」交流之旅。在新聞中心,將舉辦數場「雲採訪」;在各大展區內,靜音室、直播間,已經開啟了「OMG」「買買買」的帶貨模式……
除了線上洽談外,還有一種合作參展方式。
例如,遠東能服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柯丁一大早就在展臺忙活開了。他們的海外合作夥伴,今年受疫情影響無法來滬,公司便作為合作參展方進駐進博會。「原本外國專家要來參會,機票都已經買好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親臨現場,他們都覺得非常遺憾。」他說,遠程連線方案已準備好。
莫不是進口商品來亮相,本地企業「幫吆喝」?面對疑問,朱柯丁擺了擺手:「我們不是簡單的代理關係,而是合作夥伴。相當於他們寫下了1,我們在後面加上更多的0。」他說,進博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外國商品在本地落地生根,在此過程中,國內外雙方加強技術交流合作,最終實現的是共同成長。
這是公司第二年來參加進博會。除了世界500強、行業龍頭籤下大單外,中小企業也能拓展「朋友圈」,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
經過3年發展,進博會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交流創意和理念,聯通中國和世界,成為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四大平臺,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
不遠千裡,親自來行;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四葉草背後廣袤的中國市場,魅力當如是。
(原題為《進博觀察 |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中國市場魅力當如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