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越是害怕失去的人,往往得到的越少

2020-12-22 說愛

本文是《心理學與女性成長》專欄,通過專欄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關於女性成長的知識,解決在自我發展和提升過程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明白和掌握內心強大的方法、成長的方向以及將來的人生規劃等。儘快,從底層上去改變思維模式,從層次上去提升自我。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國外進行了一次火箭減速超重的實驗,愛德華·墨菲是這次實驗的參與者。

實驗項目是將16個火箭加速器放置在正確的位置上,當時有兩種方法可以將火箭加速器放在正確的位置。

但讓人驚訝的是,竟然有人把16支加速器全部放在了錯誤的位置上。

於是聞名世界的墨菲定律就由此產生了。

墨菲定律中提到,「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的發生,那麼它就更可能發生。」

生活實踐不斷檢驗著這個定律,墨菲定律也為解釋「越是害怕失去的人,往往得到的越少」提供了理論依據。

「害失規律」產生的原因

人類天生就是情緒動物,心理和情緒對人的行為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知乎上高贊回答:「情緒有如溫度計,能使人沸騰,也能使人冷卻。」

一個人如果時常懷揣著消極的心理,不斷地給予自己消極的暗示,那麼情緒作為影響處事的關鍵影響因素,就會大概率的讓事情朝著更加糟糕的方向發展。

久而久之,越是害怕失去,就越會失去,最後得到的就越來越少。

鄰居家的孩子比我小几歲,從小品學兼優是我爸媽口中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這個孩子始終逃脫不了一個規律:一到升學考試就掉鏈子。

平時成績數一數二的她,中考發揮時常考進了一所非常普通的高中,後來在高中發奮努力一直穩居全校第一,高考時卻又是名落孫山。

後來我和她聊天才知道,她每次大考都想著自己一定要怎樣,一定不能失敗,這種心理導致了她的過度緊張,甚至在考試過程中出現頭暈耳鳴的情況。

過度的在意,對結果患得患失的情緒會導致我們過度的緊張,從而影響我們的正常水平的發揮,這也是導致「害失規律」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視得失

人生從一開始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詩人李白一生恣意瀟灑,在文壇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永遠失去了做官的機會。

歷代明君擁有著天下,在史書上揮灑濃墨重彩的顏色,卻一生都得不到自由的權利。

走向社會的學子們擁有了經濟獨立的自由,卻永遠失去了校園的庇護,父母的呵護。

不論是文人雅士,帝王將相還是我們身邊的人和事物,都在不斷地得失中找尋自己的結果。

相關焦點

  • 生活就是這樣,你越是擁有什麼,往往就越害怕失去什麼
    從來沒有栽過跟頭的人最害怕有朝一日栽跟頭;從來沒有上當受騙過的人最害怕有朝一日上當受騙;從來沒有打過敗仗的軍隊最害怕有朝一日打敗仗,以此類推,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同樣的道理,作為丈夫,越是一味地遷就和討好妻子,就越害怕自己有朝一日失去遷就和討好妻子的耐心,而妻子呢,也會因此就越害怕有朝一日失去丈夫對自己的遷就和討好,其結果不但丈夫自己感到很累,妻子也許會更累,這是惡性循環。
  • 心理學:越是情商高的女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本文是《女性課堂:自我發展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思維模式和認知。解決自我發展中遇到的困擾,無論是生活還是職場。讓你更懂女性心理,尋找到屬於你的人生真諦和感悟。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德國作家黑塞曾說,「人生十分孤獨。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另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很孤獨」。正是如此,儘管我們是群居動物,但從本質而言,我們每個人都生而孤獨。
  • 也再網:為什麼說愛情裡越害怕失去越容易失去?
    其中還不乏各種金句,就好像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愛情裡越害怕失去越容易失去。這句話到底對不對呢?其實這句話還真有一定的道理,曾經愛德華墨菲就在心理學範疇提出過著名的「墨菲定律」。而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正好完美的切合了墨菲定律中的「越害怕出錯越容易出錯,越擔心會發生的事情就越容易發生。」
  • 「越是厲害的人,越沒有朋友」
    人這一輩子,是需要不斷往前走的。而在往前走的過程中,就會失去很多,雖然會有不舍,會有痛心,但只有失去,才有成長,才有新的所得。說白了,人這一生,就是在不斷失去,又不斷得到中蛻變,蛻變成最好的自己。最巴不得你好的人,其實就是你的一些朋友。其實,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沒有朋友。即使有些人會主動跪舔,但因為看透了他們的虛情假意,而不會和他們做朋友。
  • 你總是害怕失去?那就學學這四招,你會豁然開朗
    有一些人不自信,是因為害怕失去。比如說做生意虧損、比如說自己的另一半離開自己、比如說現在擁有的沒有了,等等。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就需要我們有較高境界的得失觀。1. 越在乎越糟糕,要學會放手。很多時候,事情往往不是你自己想的那樣,希望和現實總會有偏差。
  • 越是愛你,越害怕你討厭的星座男,會小心翼翼付出所有的真心
    文 | 安 達 生活中,有些人會越愛越大膽,但是還有一些人則相反,他們可能越愛越拘束,有時候,他們越是喜歡一個人,越害怕對方討厭,因此善於取悅對方,也會小心翼翼地付出所有的真心,那麼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呢?
  • 越是「絕情」的女人,越容易被對方在乎
    本文是《女性課堂:愛情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情心理學知識,解決愛情發展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以及更懂男人的心理特點,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張小嫻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上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有點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
  • 為什麼,越是怕啥越來啥,而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
    ,按理說喜歡獨行的人,至少膽子應該足夠大,這點我自己也曾深以為然,一個人去外地讀書,收拾簡單的行李便出發,一個人在外地輾轉工作,所有的麻煩一個人解決,深夜到達目的地,為省些許毛票票而遊蕩在車站廣場直到天亮,也不曾害怕。
  • 男生害怕「失去你」,會頻繁對你說這3句話,希望你能懂
    愛情中,越是害怕失去一個人,越是太在乎太愛一個人了,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個男生呢?在乎你的想法,在乎你是否快樂,把你放在首位,因為他害怕失去你,他害怕他哪裡做得不夠好,連說話都要思考半天,心理學管這種行為叫心理暗示,小心翼翼的愛著,害怕下一秒就成為了陌生人,最終還是成為了陌生人。
  • 心理學:你越是高冷,女生就越喜歡你
    在許多心理學專家看來,所謂「性格」指的就是個體在社會生活當中表現給外界的樣子以及與之相關的行為當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一種心理特徵。 性格是個體對於周遭社會環境以及人際關係的看法以及觀點,一定程度上會體現其態度。
  • 心理學:男生越「害怕失去」你,越會用這3種方式慢慢「折磨」你
    心理學:男生越「害怕失去」你,越會用這3種方式慢慢「折磨」你! 我相信這件事情是很多情侶都做過的,雖然說偷看別人手機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就算你們感情很好,可是對方愛你愛到無可救藥的時候,他還會忍不住偷偷的翻你的聊天記錄,因為害怕失去你。
  • 26個你從未了解過的人性心理學冷知識
    今天,我們從心理學期刊上整理了一份最令人驚訝的心理學冷知識清單,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在16到28歲之間形成的任何友誼更有可能是穩固和持久的女人通常更喜歡聲音低沉有力的男人,因為他們看起來更自信,而且不具侵略性經常喜歡給人各種最佳建議的人,通常自身問題最多越聰明的人,
  • 害怕失去你的人,會和你有這些心靈感應
    因為,每個人在面對愛情的時候,都會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和無法自拔。 只要有愛就會有害怕,畢竟人們會對自己珍惜的東西,保持一種小心翼翼的心態,害怕自己不經意間就把他弄丟了。愛一個人又何嘗不是呢?想要拼盡全力對他好,但還是會擔心自己失去。 可你要明白,如果你們真心相愛,那不管你心中的情緒是什麼,對方都能夠輕易感知。
  • 越是期待已久的東西,得到之心越是強烈
    人生就是這樣:越是期待已久的東西,得到之心越是強烈。那些用一生的努力奮鬥得到成果的人,往往是更加珍惜。因為它來之確實不易,他們用一生的自律和勤奮付出才得到。從某種意義上說,遲來的東西並不是壞事,期待的時間越長,意味著你要比別人等待和付出越多,這也是將心靈磨礪成熟的過程。
  • 心理學:有這4大特徵的人,是「無錢型人格」,這樣的人註定貧窮
    「無錢型人格」不是一種心理疾病,而是在金錢這個維度上,對性格的劃分,因為臨床的心理學研究發現,有一些人身體健康,智力正常,但就是難以賺到錢。  那麼我們把這樣的人稱之為「無錢型人格」,有下面這4大特徵的人,是「無錢型人格」,這樣的人註定貧窮:1、喜歡貶低金錢和有錢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會看不起金錢,貶低金錢和有錢人,這一點要從進化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  我們是一個農耕民族,重農抑商在古代是一項政策,所以千百年以來,我們是看不起商人的,而有錢人往往就是那些商人。
  • 心理學:越是聰明的人,就會越痛苦,你要學會「愚蠢」
    而長大成人的我們,卻越來越追求結果,好的結果,我們卻只快樂一刻,然後進行下一件事的時候,我們又想要得到更好的結果。可一個壞的結果,卻能讓我們深受打擊,甚至一挫不振,長大的我們,做什麼都開始抱有目的性,心思也越來越不單純。
  •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越是「不要臉」的人,往往活得越體面。所謂的「不要臉」,並不是說沒有底線,為了達成目的,什麼厚顏無恥的事情都做得出來,而是要拋開自己的面子,不在乎別人的眼光,面對嘲笑和失敗,敢於表達最真實的自己,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 心理學:自私是一個人最高階的精神追求,越是自私的人,越快樂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人有不同的需要,這些需要之間有先後順序和高低層次之分。人追求快樂是無止境的,因為人的需要是有層次的,當個體低層次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又會開始追求高層次的需要。
  • 心理學:一個人人緣越來越差,往往都有這三種行為,你有嗎?
    心理學:一個人人緣越來越差,往往都有這三種行為,你有嗎? 1、對他人不感興趣的人缺乏對他人的深刻理解,受歡迎的第一個根本原因是對人缺乏興趣。
  • 心理學秘籍:看破紅塵絕非消極厭世,絕大多數人無緣認識
    心理學秘籍:看破紅塵絕非消極厭世,絕大多數人無緣認識又名:看破紅塵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一種修煉與覺悟看破紅塵的人多半是這幾個原因:受困於長期無明之苦。經歷了情感曲折的苦。人在落魄時的清醒,心卻涼了。想到生滅,人究竟歸於何處,難道活著僅僅只為了生存或是你認為重視的情感?懷疑自己現在活著存在一些問題,卻說不上具體問題是什麼,越是這樣,越是精想,越是糾結不通,越是不放過自己停下思索,導致不能好好安住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