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區,是江蘇省泰州市下轄區。位於泰州市市區南半部,瀕臨長江,高港區是泰州市區的南大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高港區境內有長江港口泰州港、南水北調樞紐工程引江河和泰州長江大橋。
雕花樓
雕花樓位於口岸鎮原鎮政府內,因樓雕有花紋故名。樓平面呈四方型,又稱四方樓。清乾隆四年(1739年)江南木商姚氏來口岸經商,始建二層樓屋。民國初年樓歸李姓,新樓主又在樓西面建形式相同的樓屋5間,並於兩樓之間建南北廂樓各3間,形成中間有天井的四方形樓屋。木雕做工精細,為蘇北地區罕見。1987年雕花樓被公布為泰興市文物保護單位,並在申報江蘇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對於雕花樓來說,屋面上的裝飾只是整座樓屋的序幕,位於天井中的木構件雕刻,才是雕花樓裡雕花的重頭戲。
首先是緊靠天井樓簷下的長廊處,木雕工匠將簷柱與步柱間單步梁梁頭,雕刻成了圓目長鬚、張口露齒的龍頭和大鼻細眼、肥耳翹牙的象頭,就像一隻只龍頭與象頭從簷下的廊裡向天井外伸出。又把圓作梁做成了扁作,並在每根梁上部疊加一支木枋,使梁兩側面積增大,在上面雕刻展翅的鳳凰、飛翔的燕子、石榴花、牡丹花、蓮荷花、太平花及松、竹、梅、菊等組成的圖案花紋。
接著在樓廊外側,安裝抹角方形簷柱,柱間立尋杖欄杆。欄杆上、中部豎一根根束節形圓柱,下部是52塊鏤空雕刻的花板。簷柱兩旁的欄桿頭上,各雕出一隻歪頭嬉笑蹲坐著的小獅子。大概由於雕得太惹人喜歡了,不知不覺中被識寶者順手牽羊,以至於小獅子越來越少,幸好還剩下1隻,成為維修樓屋時補雕的樣獅。
位於樓上欄杆雕花板下部,在上層樓板與下層樓簷外側連接處(即徽式建築中被稱為程板的部位),是雕花樓最精彩最亮麗的地方。在這裡集中了內容極豐富、工藝極精細的數十種雕刻花紋,圍繞著天井的東、南、西、北四個面連續展開,把雕花樓裝飾得富麗堂皇,打扮得花團錦簇。
天井南、北兩個側面的雕花板與朝東的花板相接,所雕刻的花紋沒有邊框,直接就雕刻在花板上。南立面當中雕刻一座重簷門樓,一隻口銜一串銅錢的蝙蝠飛臨門下,還有4隻蝙蝠從附近向門樓飛來,構成「五福臨門」的祥瑞氣象。門樓左上方雕銜劍的鳳凰,右下部雕塑回首張望的麒麟。
北立面雕刻花紋與南立面遙相呼應。當中也是兩條龍圍組成一組圖案,一座重簷六角亭內立有1隻鸞鳥,一邊亭柱上系馬,一邊獅子盤球,四周是松樹、靈芝,還有銜靈芝的鸞鳥從天空飛來。
泰州引江河風景區
泰州引江河風景區是國家水利風景區,以水利工程自然風光為依託,充分利用高港樞紐優美的沿江風光,豐富的水土資源,良好的區位優勢。園區實施了高標準的水土保持和綠化維護工程,綠化面積達500多萬平米,綠化覆蓋率達95%旅遊開發項目:沃特龍大酒店、標準網球場、下沉式音樂噴泉廣場、垂釣中心、青山、溪流。
泰州引江河風景區是國家水利風景區,以水利工程自然風光為依託,以現代與傳統水利文化為內涵,充分利用高港樞紐優美的沿江風光,豐富的水土資源,良好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園區實施了高標準的水土保持和綠化維護工程,綠化面積達500多萬平米,綠化覆蓋率達95%,構建了「桃李爭春,綠蔭護夏,楓葉染秋,紅梅暖冬」的美好風光。
充滿水韻的引江河工程紀念碑,以及獨具特色的棋園、琴園、巨型壁畫、蜜多多來雕塑,構成長江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旅遊開發項目:沃特龍大酒店、標準網球場、下沉式音樂噴泉廣場、垂釣中心、青山、溪流。規劃建設項目:水利科普館、健身會館、迷你高爾夫球場、飛天蹦極、高空滑索、兒童遊樂場、夏日雪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