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印度三十年衝突的封印 莫迪是在鋌而走險嗎?

2020-12-10 裝備知識

當地時間8月5日,印度總理莫迪以總理身份率團前往前往印度北方邦的宗教聖地阿約提亞。莫迪在有四百年歷史,後被印度人民黨(BJP)暴民拆毀的巴布裡清真寺的原址上叩頭焚香,為一座即將開工的印度教神廟舉行了奠基儀式。隨著阿約提亞被BJP黨旗的藏紅花色所淹沒,當地民眾甚至一度忘記了蔓延的新冠疫情。莫迪此舉是其當局兌現競選承諾,確保民意與政治紅利的必要行動。

自2019年5月後,印度人民黨開始逐漸落實其在競選綱領中再次強調的「印度教特性」三大議程, 即廢除憲法370款, 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加快阿約提亞的印度教神廟重建以及起草統一民法這三大訴求。而今,這三大訴求已經完成了兩項。但從印度內政的層面來說,莫迪此舉並不高明。阿約提亞的巴布裡清真寺原址是印度1990年至今宗教仇殺、民族衝突的開關和起點,在印度穆斯林群體已有怨懟,印度軍警也如臨大敵之際,莫迪兌現選舉承諾、破壞印度各民族關係的舉動已顯出了鋌而走險的意味。

印度的潛流

對印度的兩億穆斯林民眾來說,新冠疫情肆虐下的8月5日是一個難捱的日子。在一年前,莫迪當局通過強行修改憲法,強行取消了查漠-克什米爾邦,開了印度獨立建國以來隨意取消自治行政區的先河。而莫迪及BJP黨人在2020年的8月5日在巴布裡清真寺遺址上「重建傳統」的行為,更令很多人無所適從。《印度斯坦時報》等媒體仍試圖在8月5日傳遞一種「各民族一家親」的「印度教-穆斯林和諧文化」,兩報均稱當地穆斯林民眾也信仰羅摩大神,不少穆斯林工匠還靠給印度教「聖人」製作木鞋等物品維持生計。但總的來說,更多人對此是頗有微詞的。

不可否認,在新德裡等地,只有知識分子出面表達不快,包括《電線報》在內的印度左翼媒體固然大為不滿,該報總編輯瓦拉達拉傑甚至專門撰文批評莫迪此舉旨在「分裂民族與國家」。但這種調門並不多見。印度《第一郵報》指出,印度城市穆斯林群體缺少政治代表,在BJP壓力之下,原先在北方邦等地與穆斯林群體緊密合作的社會黨已日趨衰微。加之BJP旗下「國民志願服務團」(RSS)等激進組織的暴力活動,很多人擔心「失去生命」,轉而在恐懼與不安感中忍氣吞聲。可在印度的農村與城鎮,情況可能就大不一樣。印度北方邦從密拉特、勒克瑙等地都如臨大敵。《今日印度報》指出,北方邦包括穆扎法爾納格爾、密拉特、加濟阿巴德、布倫德舍赫爾、沙姆利等有過宗教暴動或民族起義歷史的城市都進入了警戒狀態。譬如在密拉特一地,當地警方從5日開始就專門調集至少四個連、12架無人機的機動兵力用以監視應對。目前,印度軍警仍未結束高度戒備狀態。

騷亂的源頭

印度軍警的戒備是有原因的,阿約提亞是1990年後印度一系列大規模騷亂的起點,也是莫迪所屬的BJP發跡的起點。在1990年到1992年間,莫迪的「導師」之一,時任BJP主席的阿德瓦尼就在阿約提亞一帶為「重建印度教神廟」,組織了多次十萬人規模的武裝示威。在此期間,示威者與守衛清真寺的軍警曾發生過槍戰。到1992年12月6日,阿德瓦尼與時任副主席的喬希,以及時任當地RSS首腦,現任BJP副主席巴蒂率15萬人持械衝破軍警封鎖,一舉搗毀了當地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巴布裡清真寺,同時夷平了周圍的民居,將數百名居民毆打致死。這場衝突中孟買、蘇拉特,艾哈邁達巴德,坎普爾,德裡,博帕爾等大城市引發了長達五周至數月不等的大規模暴亂及爆炸襲擊,其死者總數約在數千至數萬不等,至今仍無定論。它也開啟了印度自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葉的宗教仇殺的風潮。

到2002年,與BJP有關的「世界印度教大會」(VHP)又再一次率領近兩萬人前往阿約提亞,並在當年2月與當地穆斯林發生流血衝突。這一事件也引發了當時莫迪治下的古吉拉特邦近2,000人死亡的騷亂。隨著「溼婆神軍黨」、VHP等組織先後發表「反對印度教國家死路一條」,「印度教徒要拿起武器」等口號,北印度地區的「聖戰者」與BJP組織的混戰因此持續了多年。到2011年,印度最高法院一度就阿約提亞問題得出了「維持現狀」的裁定,但隨著莫迪率領的BJP在2013年大選後取勝,BJP及其基層組織也在北印度順利紮根,到2019年,隨著莫迪方面通過「法律手段」,稱印度當局在1993年確立的地方法令「違背了印度憲法第25條所保障的印度教徒的宗教權利」,確認阿約提亞的巴布裡清真寺舊址上應修建印度教神廟,至此,莫迪陣營終於在三十年的鬥爭後完成了最終目的。

分裂的起點

對外界來說,莫迪以總理身份親自前往20世紀90年代的騷亂中心,這無疑是嚴重刺激印度宗教、民眾分裂的行動。的確,莫迪在2020年也許並不會像此前那樣引發激烈的反彈。這種局面與莫迪在印度全境的掌控狀態是分不開的,他在克什米爾問題上藉穆斯林問題為切入點,確保了自身「印度教國家」的政治資本。散居於印度各地,且生活相當城市化的普通印度穆斯林也不會對莫迪說「不」:莫迪執掌古吉拉特邦時留下的恐怖印象,足以讓一般人選擇明哲保身。目前,BJP旗下VHP、RSS、印度青年民兵組織對於基層的密集滲透,更確保了莫迪、BJP在西、北印度古吉拉特邦、北方邦、哈裡亞納邦、中央邦等地的印度教統治。

在莫迪政府自2014年以來的積極運作下,BJP曾經有意迴避的「印度教國家」特徵及意識形態也逐漸成為印度主流。但總的來說,即便莫迪此舉迎合了選舉政治的需要,進而依靠軍警及基層組織,讓佔據多數的印度教徒壓抑了印度近兩億穆斯林國民的宗教及民族感情,這種做法從長遠角度來看仍不安穩。考慮到從2019年12月到2020年2月,印度各地即一度因為排斥印度穆斯林的《公民身份修正案》(CAA)以及莫迪當局強行軍管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等問題引發大規模騷亂,導致至少43人死,350人傷。且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特裡普拉邦等地也因為宗教、軍管等問題,對新德裡萌生反意,可以想像,隨著莫迪在阿約提亞下跪,他分裂印度國家與民族的進程也將在未來給新德裡帶來可以預料的結局。

相關焦點

  • 揭開印度三十年衝突的封印莫迪在鋌而走險嗎?
    阿約提亞的巴布裡清真寺原址是印度1990年至今宗教仇殺、民族衝突的開關和起點,在印度穆斯林群體已有怨懟,印度軍警也如臨大敵之際,莫迪兌現選舉承諾、破壞印度各民族關係的舉動已顯出了鋌而走險的意味。印度的潛流對印度的兩億穆斯林民眾來說,新冠疫情肆虐下的8月5日是一個難捱的日子。
  • 開戰迫在眉睫,印度官方緊急出來闢謠,網友:莫迪知道嗎?
    其中美國、印度就成為了疫情的重災區,引發經濟嚴重下滑,失業人口巨增,民眾矛盾力增加,而為了緩解國內矛盾的最有效辦法,就是轉移矛盾。而美國相繼爆發了黑人弗洛伊德致死引發的遊行大暴亂,而印度執意在邊境地區挑起軍事衝突,並先後同北部邊境的三個國家發生了衝突,傷亡慘重。
  • 印度也亂了?20萬印度農民進軍新德裡,「逼宮」莫迪
    據悉,印度多地的商業街道、鐵路等,都啟動了罷工浪潮。而這場有幾十萬印度農民參與的抗議所引發的混亂也愈發難以控制。就在此關鍵時刻,一直嫌國際社會過於安穩的美國,突然響亮發聲。據了解,美國國內有多位議員直接向莫迪喊話稱,希望新德裡抓緊和抗議者進行和平談判,並表示,美國對這些印度農民發起的抗議表示支持。
  • 中印衝突又起,印度在搞什麼名堂?
    印度軍方表態強硬,稱將嚴陣以待,不惜犧牲,「堅定致力於保護國家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印度最大反對黨國大黨火上澆油,指責莫迪政府軟弱,呼籲當局對中國採取強硬手段。一些政要和媒體輿論還嘲笑稱,中印加勒萬河谷的衝突是對莫迪與中國達成和解共識的「直接打臉」。印度總理莫迪前幾日沒有直接出面表態,但周三(17日)莫迪在召開一個視頻會議時,首先就用5分鐘時間談到了加勒萬河谷的衝突事件。
  • 印度內憂外患之際,美歐扶持反對黨,莫迪還能撐下去嗎?
    ,難道莫迪這次被盟友們賣了嗎?現在印度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局面,而且情況隨時可能惡化,那麼莫迪還能夠繼續撐下去嗎?圖為莫迪如果僅僅只是農民抗議,對莫迪而言或許還沒有如此嚴重的後果,但這次農民抗議,直接成為了導火索,導致印度國內的弊端全部暴露出來,各行各業也紛紛開始反對莫迪,比如最近一家印度國內的外資工廠
  • 印度伊朗之愛:莫迪還是沒能繼續
    伊朗的戰略位置對印度至關重要,它從2003年就開始著手投資查巴哈爾港口項目,希望藉此進入中亞市場和阿富汗,繞過巴基斯坦。放棄伊朗,自己的咽喉將被別人掐住。莫迪自然不會放過。 莫迪有個重要的成果,也不虧這麼多年印度伊朗之愛修得的正果。 說來都4年了。
  • 川普的到來令莫迪興奮不已,但暴力衝突突然上演,數10人死亡
    隨後川普同莫迪前往體育場參加了一場歡迎活動,活動上川普對印度進行了一頓猛誇,還強調了兩國之間的盟友關係,並宣布美印之間達成的軍事合作,將籤署價值30億美元的軍事訂單。莫迪高興得合不攏嘴,更是公開表示美印兩國是天然合作夥伴。然而就在莫迪為川普的到訪和美印之間的合作高興的時候,印度境內卻爆發了激烈的暴力衝突事件。
  • 特魯多管不住嘴插手印度內政,得罪莫迪遭警告:不要多管閒事
    而因為疫情封鎖或是宗教衝突發生的矛盾更是得在德國、法國依次上演。近日,已經受到多重困擾的印度也陷入了這股暴動的漩渦當中,讓受疫情和邊境問題倍感頭疼的莫迪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而這時候,加拿大更是來火上澆油,直接戳到了莫迪的痛楚,遭到了印度外交部的警告。
  • 印度爆發全國混亂,莫迪被「逼宮」
    作者/編輯:尋陽全文854字,閱讀約需2分鐘印度在2020這一年日子可不好過,除了與中國在邊境地區發生了衝突,這讓印度政府頗為惱火,只能夠持續不斷往該地區增兵印度政府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為此印度民眾只能夠前往新德裡,通過大規模抗議來表達不滿,大量農民聚集到新德裡的行動無疑是讓莫迪處於被逼宮的境地,如果莫迪不將這一問題處理好,很有可能會下臺。美國幹預印度內部事宜一向以世界霸主自稱的美國又開始在盟友背後捅刀。
  • 又被莫迪忽悠了?印度軍隊還有席夢思,不用變成「冰雕」了?
    印度在國際社會上面臨著多重危機,雖然其在高原地區的駐軍意願很強烈,但是不少人在分析印度的後勤保障能力時,都認為其難以滿足數萬大軍的需求。但就在人們對其後勤保障能力存疑的時候,印度頻頻秀裝備,C-17運輸機不斷出動,運送大批裝備,印軍不僅沒有變成「冰雕」,甚至還有了「席夢思」,而且,各種暖爐和供電設施也出現在了印軍的裝備中,這種現象讓很多人疑問,難道之前傳出印度缺乏禦寒物資的消息都是假的嗎?我們被印度忽悠了?印度軍隊出現席夢思,我們被印度忽悠了?
  • 數十萬印度農民闖入新德裡,要求莫迪下臺,特魯多:無條件支持
    根據印度斯坦時報12月4日報導,12月3日當天凌晨巴基斯坦出動多架無人機轟炸印度在克什米爾前線地區哨所。根據印度軍方透露,在巴基斯坦無人機攻擊下,印度多所哨所被損壞。
  • 炮擊巴婚禮現場,印度為何把魔掌伸向平民?莫迪的算盤是這樣打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最近在印巴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爆發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炮戰,造成至少10名平民和5名軍事人員死亡。炮戰持續幾天之後,雙方的衝突基本已趨於穩定。因為此前印軍在跟巴軍的交手中吃了大虧,按照雙方公布的傷亡統計數字,印方在此次衝突中共有6名平民、3名士兵和1名邊防警衛死亡。而巴基斯坦軍方則稱,巴方有4名平民和1名士兵喪生。對比來看,印方傷亡的嚴重情況一目了然。尤其讓印軍鬱悶的是印度死了4名軍人,而巴方只有1名軍人喪生。
  • 中印關係的敏感時刻,美國妄想橫插一腳,莫迪這次會上當嗎?
    距離我國與印度軍方在邊境發生衝突已經過去近10天的時間,印度方面主動的非法越線已經引起了我國內的強烈不滿。自雙邊協議籤訂以來,中印一直都保持著和平友好的模式,此次印度的「出爾反爾」著實讓我們對他感到非常的失望,且對之後與印度交往的誠信感到質疑。
  • 印度終於引發眾怒,巴基斯坦仗義執言,莫迪這次想與全世界為敵?
    【南方+12月6日訊】據印度媒體12月3日報導,巴基斯坦外交部長沙赫·邁赫穆德·庫雷希在出席2020年度土耳其世界論壇大會(TRT2020)線上會議時,對印度政府近年來,特別是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的一系列不當行為提出了強烈的批評。
  • 印度騷亂走向失控,新德裡街頭宛如戰場,美歐釜底抽薪激怒莫迪
    軍迷朋友們都知道,莫迪的野心一直比較大,任職後更是推出多項政策,除了外交方面,還在其他領域推行所謂的新德裡政策。原本印度計劃都在推進階段,沒想到這個關鍵時刻疫情爆發了,受到疫情影響,印度確診人數激增,同時該國經濟發展也進入停滯階段。截至目前為止,印度確診人數僅次於美國,受到疫情牽制,莫迪進一步推動新政策的計劃也泡湯了。
  • 印度跳進戰爭火坑?莫迪再做瘋狂決策,印媒直接「沸騰」了
    印度今年的動作可謂是引起了大家極大的關注,不斷地向發達國家購買軍用武器,並且還把這些東西直接安排在了邊境地區,這就意味著隨時開戰啊,甚至印度的國家領導人還親自去邊境地區作出重要指示,還冠冕堂皇地說,拒絕一切地擴張,其實,不就是在說自己的國家嗎?何必呢?
  • 莫迪致命弱點暴露無遺!印度突遇重機轟炸,多個哨所被夷為平地
    一直以來,印度與巴基斯坦因為克什米爾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在政治、領土問題上存在很大爭議,在長達五十多年的時間裡,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愈演愈烈,兩國多次爆發衝突。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巴衝突中,大多時候都是印度單方面撕毀停火協議,挑起事端。長期的軍事衝突,使得國際穩定局勢受到嚴重威脅。
  • 「進軍新德裡」在印度炸鍋,莫迪擔心的事發生了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啊橙】據觀察者網報導,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國內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如今印度農民起義已經超過半個月,農民直接強佔高速公路,在街上直接焚燒莫迪照片等等。採取激烈手段向政府表達不滿,現如今在美國、英國等地紛紛有印度人在社交平臺上傳播印度農民起義視頻,並且宣稱支持印度農民起義。這不禁讓人懷疑,真的有境外勢力在支持?讓莫迪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 印度野心浮出水面?莫迪被公然叫板,武器部署到家門口
    印度給予外界印象之一,那就是過度的自信,無論是在任何事情上,都認為自己無所不能。雖然說印度整體國力在近幾年已經有明顯的提升,但對於它真正的實力,印度也總是喜歡誇大其詞,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也正是因為印度這迷一樣的自信,所以讓它內心有一種驕傲感,甚至還想要進入五常隊伍,以此對外彰顯印度「實力」。
  • 莫迪又想鼓吹印度製造,網友神回復:生產印度商品的設備是進口的
    導讀:印度總理莫迪最近又想鼓吹印度製造了,不過他遭到了印度網友的神回復打臉,印度網友說:生產印度商品的設備進口的!印度總理莫迪一直有一個非常宏大的理想,他想要在其任內將印度製造提上一個新的高度,不管是在他第一 個任期,還是第二個任期,莫迪都把印度製造作為最重要的任務在推行,不過現實卻總是很殘酷,目前為止印度製造並沒有什麼太亮眼的成績,不過這並沒有讓莫迪意志消沉,近日他又想鼓吹印度製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