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最近在印巴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爆發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炮戰,造成至少10名平民和5名軍事人員死亡。炮戰持續幾天之後,雙方的衝突基本已趨於穩定。但就在昨天,印度軍隊突然再次在印巴邊境Khuiratta地區的實際控制線附近開火,造成11名無辜平民受傷
印軍此次使用的是火箭彈和重型迫擊炮,而且被襲擊的村莊當時正在舉行婚禮,很多正在參加婚禮的平民被擊中,據悉,炮擊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受傷人員主要為婦女和兒童。一名7歲女孩傷情嚴重,已失去意識。
巴基斯坦方面隨後發表聲明還說,印度軍隊故意將平民尤其是婦女和兒童作為攻擊目標,反映出印度軍隊缺乏道德、不夠專業,這也違反了印巴2003年達成的停火協議。
可能有人會問,印度為什麼非要選擇手無寸鐵的平民作為襲擊的目標?其實說到底這是印軍無能的表現。
因為此前印軍在跟巴軍的交手中吃了大虧,按照雙方公布的傷亡統計數字,印方在此次衝突中共有6名平民、3名士兵和1名邊防警衛死亡。而巴基斯坦軍方則稱,巴方有4名平民和1名士兵喪生。對比來看,印方傷亡的嚴重情況一目了然。尤其讓印軍鬱悶的是印度死了4名軍人,而巴方只有1名軍人喪生。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貫號稱世界軍力第四強的印軍覺得被巴軍蹂躪很沒面子,可硬碰硬又佔不到便宜,無奈的印度,就撕掉了人性的最後一張遮羞布,選擇了平民作為洩憤的目標。
同印度違反停火協議並對手無寸鐵的平民發動襲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巴基斯坦對印度的反應既專業又按規矩辦事,只針對印度的軍事目標發起行動,從來沒有對印度的平民動過手。
印度無端襲擊平民來宣洩自己在兩軍對壘佔不到便宜時的怒火,其做法不僅不像一個大國該有的氣度,簡直讓人覺得可惡。從印巴衝突,印度的歷次表現來看,通過襲擊平民來達到發洩自己心中的苦悶已經成為印軍屢教不改的惡習。尤其是在自己的軍隊吃了敗仗之後,印軍時常會把槍炮對準平民"反擊",然後通過炫耀造成了巴方多少人傷亡來向政府和國內不明真相的群眾邀功。
此次印度選擇襲擊巴方婚禮現場,印度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那就是,現在印度國內的新冠疫情嚴重,醫院人滿為患,普通民眾根本得不到正常的救治。底層百姓對政府怨聲載道。莫迪政府為了轉移國內民眾的實現,因此頻頻在邊境製造事端。
另外,印度頻頻挑起事端,最根本的原因還要從總理莫迪說起。平民出身的莫迪總理,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為了獲取支持和力量,莫迪選擇了煽動民族和宗教情緒,爭取狂熱人群的支持。
莫迪本人並不是一個狂熱分子,而是一個現實的政治家,民族主義只是他的工具。然而凡事皆有代價,一旦拉開民族主義這張大旗,其後果又是相當危險的。面對這樣的現實,莫迪該如何選擇呢?他只能做個「騎牆的人」,見風使舵,左右搖擺,在印度的前途和自己的政治前途中間左右逢源。